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洁癖(pì)针黹(zhǐ)延宕(dàng)越俎代庖(zǔ)B.腌臜(yān)休憩(qì)凹凼(dàng)陟罚臧否(pǐ)C.掰开(bān)珐琅(fǎ)硌牙(gē)半身不遂(suí)D.胯骨(kuà)倭瓜(wō)欹斜(qī)丁丁有声(zhēng)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B.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C.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D.这篇小说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道德高尚狂风暴雨磨练意志舆论鼎沸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对于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而言,服饰文化如同历史一样历经沧桑巨变。主干:服饰文化历经巨变。C.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刷新记录电影的市场记录。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D.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要达到山顶。解说:这句话是假设复句。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三篇文章的作者均属于“唐宋八大家”,三篇文章都运用了记叙、写景、抒情结合的写法。B.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通过淘金者身陷绝境,以顽强的毅力各种困难的经历,表现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C.《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体的散文,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祖父的后花园与自己童年的生活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D.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紧张激烈,情节波澜起伏,成功塑造了安东尼奥这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5、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天气晴朗的夜晚,jiǎo洁的月光洒在扬州城的每一个角落,秀美、柔和、宁静、优雅。夜色斑lán,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静静地享受着这宁静的夜晚。托一壶清新淡雅的香茶,与左邻右舍围桌而坐,谈谈闲话,论论家常,清风为舞,明月相伴,真是无限qiè意。……透过月色,朦胧的沉醉中似乎听见箫声,不禁令人浮想lián翩。6、默写。(每空1分,共9分)(1)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3),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4),养之以德则民合。(《诸子论“和”》)(5),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8)《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会实现的豪迈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千古名句是:,。7、综合实践活动。(12分)【生活不易发展不易,且行且珍惜】(1)请为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2分)(不超过20个字)【环保在行动,也是蛮拼的】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所造成的,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其实,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算上一笔“节能帐”,稍加注意,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为增强节能意识,近日,班委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个人行动改变世界大气候”活动。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2)①你发现上面语段中有一个病句,请结合提示将错误的具体类型和修改方法向全班同学做一个解说。[提示]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3分)②仿照下面的例句,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能环保的公益广告,要求引用古诗句并说出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2分)例句:人人节约一度电,让家园“处处闻啼鸟”。物候规律:节约用电,减少温室气的排放,自然环境得到保护,鸟儿能够欢快地鸣叫。宣传语:物候规律:(3)【环保最终不是喊口号】3月12日是植树节,九年级7班的班干部决定当天去植树,由于工具缺乏,因此他们向总务处借了8个水桶,10把铁锹。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向总务处写一张借条。(5分)二、阅读理解(54分)(一)根据相关名著,完成第8题(10分)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8、(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         。 文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3分)(2)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3分)(3)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在班级名著推荐会上,请结合书名特点和作品具体内容向大家推荐《朝花夕拾》。(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第9-10题。(5分)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金陵:南京。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9、上阙“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10、下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5分)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②。比次日,遇塌子沟③,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④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⑤三下,忽闻⑥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故:原因。③塌子沟:淤泥深坑。④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⑤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⑥闻:听到。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比次日()(2)此去西南十里()(3)威武不能屈()(4)吾妻之美我者()1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3处停顿(3分)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13、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2分)(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记承天寺夜游》)14、年羹尧善于打仗,我们在课本中还学过一个这样会打仗的人——曹刿,请结合文章分析年羹尧和他有什么共同点?(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15-18题。(11分)不考,难道就不学吗?①新东方教师董仲蠡在讲四级翻译的时候,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那种自豪感爆棚。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他说:“你讲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啊,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董仲蠡自认也算伶牙俐齿,但是在那一刻,他竟无言以对。②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董仲蠡讲这些不考,对考试确实没有用。我们现在对“有用”的理解太短期、太狭隘、太主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说,很多学生一上课就问,这一部分要不要学,标准是什么,考不考,考就学,不考就不学;这一门课对找工作有没有帮助,有帮助就学,没有就不学。③不考难道就不学吗?网上前段时间流行过一个段子,说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当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中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唉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当然这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说明不考的东西还有用,不考的东西还要学。④周杰伦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那时候我没有去打球,我现在怎么拍《功夫篮球》《大灌篮》?如果我没有学琴,我现在怎么拍《不能说的秘密》?如果我不喜欢看武术的电影,我怎么拍《青蜂侠》?”这些都不是升学考试要考的,都是他自发性学习的。这些在学校不考的东西,好像没有用的东西,在周杰伦后来的音乐创作中,却大有用处。⑤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做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莫言也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⑥我们要重视“无用”的价值,要丢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开始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⑦不考的东西还是要学的,如果不学音乐,不会唱几首歌,不学舞蹈,工作以后在单位或公司永远登不上联欢的舞台;如果不学美术,没有绘画基础,想报考建筑系也很困难,想学动漫也会被拒之门外,走进工作单位连幻灯片都不会制作;如果不参与任何体育活动,怎能锻炼好身体?怎能培养团结和协作的精神?如果不学一些手工制作,怎能提高动手能力?⑧青春有无限的可能性,当初学的有用的知识不一定有用,当初学的无用的知识或许有大用,不考的东西还是要学的,唯有如此,你的青春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摘自《演讲与口才》)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加以概括。(2分)16、文章提到法拉第,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7、文章围绕论点,是怎样一步一步展开的?(4分)1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观点的看法。(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送别(童庆炳)①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十九岁的我,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事先完全没有准备。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北京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简直就像天边一样遥远。②1955年,福建还不通火车。从我们家乡的连城县出发,要坐五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有火车的江西省的鹰潭。山高路险,行程艰难。“宁化、青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的诗句所描写的路,正是我上北京必经之途。那时候,我们那里的人上一趟北京,比我们现在去一趟西欧、北美还要遥远得多。记得我在龙岩读中等师范时,有一位老师长途跋涉去北京开了一次会,就像出了一次国似的,回来后在全校作了一个报告,专门讲在北京的见闻。至今我还记得,他津津有味地讲冬天北京街道两旁的树干,都涂了像人一样高的白灰,远远望去,像站着一排排整齐的穿着白衣的护士。③我上北京读书的消息,经乡亲们的渲染,变得“十分重大”,使我们家的“两个女人”更是手足失措,心绪不宁,不知为我准备什么好,更有一种生离死别之感盘桓在她们心间,折磨她们,可理智上又觉得儿孙“进京”读书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哭的。离别的痛苦只能忍着。所以我离开家时,祖母始终是平静的,起码表面上是如此。④我出发那天,母亲要送我到离我们村子十五里的朋口镇去搭汽车。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脸上抹了白粉,嘴唇也好像用红纸染过,脑后的圆圆的头发结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⑤那十五里路如何走过来的,在我的记忆中已很模糊了。唯有在汽车开动前母亲“空前绝后”的哭和流不完止不住的眼泪至今仍历历如在眼前。她拉住我的手,亲切地语无伦次地说着:北京“寒人”(冷),要多着衫。实在有困难要写信给家里讲,我会给你寄布鞋。我知道你惦记祖母,不要惦记,有我呢。也不要惦记弟弟妹妹,有我呢。读书是好事,要发奋。毕业时写信来,让你爸写“捷报”在祖宗祠堂贴红榜,大学毕业就是‘进士’,就是‘状元’……说着说着,她突然流下了泪,而且那泪像家门口的小溪那样滔滔汩汩,堵不住,擦不完,完全失控,后来母亲竟失声痛哭。她的哭就如同积蓄已久的感情的闸门被开启,非一泻到底不可了……后来她不再擦她的眼泪,任其在脸上自然流淌。她哭着,嘴里还说着什么,但我已经听不清楚了。⑥我觉得自己无能,在这个时候竟说不出一句恰当的、有力量的话来劝慰母亲,只是傻傻地待着,还轻声说:“妈,你别哭了!人家看咱们呢!”谢天谢地,汽车终于开动了,她似乎意识到离别终成事实,举起了手,我从车窗探出头,看见她的泪脸,这时我发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跑了几步,但汽车快了起来,她向后退去,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但我能清楚地看见,她头上的那两朵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抖动……(——摘自《读者》)19、有人认为文章第二段写有位老师去北京回来后讲北京见闻是多余的,与送别无关,你怎么看?(3分)20、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21、这篇文章与《背影》都是写送别,文中母亲的送别与《背影》中的父亲有什么异同点?请举例说明。(4分)22、文章结尾“我看见,她头上的那两朵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抖动……”揣摩一下作者的心理活动,试表述出来。(3分)三、作文(60+3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汉语词典》中对于“答案”的解释:“对有关问题所做的解答”。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有价值,初三了,你找到“学习为了谁”的答案了吗……题目: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DA选项中“癖”读pǐ;B选项中“腌”读ā;C选项中“硌”读gè。珐读“fà”;掰读“bāi”2、(2分)AA选项比喻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B选项比喻平起平坐,地位平等。C选项是指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含有惋惜之意,这里用法不对。D选项是指声音高低婉转、和谐悦耳。3、(2分)BA选项中“道德高尚”是主谓短语;“狂风暴雨”是并列短语;“磨炼意志”是动宾短语;“舆论鼎沸”是主谓短语。C选项缺少成分,“让该片屡屡刷新记录电影的市场记录”缺少主语,应在其前面添加“观众持续的观影热情”。D选项这句话是转折复句。4、(2分)BA选项《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他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C选项《呼兰河传》是散文体小说。D选项这个人物应该是夏洛克。【命题解析】选择题是扬州中考语文文常考查的主要题型,通常考查学生对文常的综合理解,考查学生对有关作家、作品、国别、称呼的掌握情况。5、(4分)皎斓惬联(各1分)6、(9分)(1)欲辨已忘言(2)山岛竦峙(3)箫鼓追随春社近(4)畜之以道则民和(5)锦帽貂裘(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空1分,共9分。错、添、漏一字,该小题不得分。7、(1)(2分)【示例】(1)生态环境局(1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突击月行动(1分)(2)①(3分)同学们(1分),“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所造成的”这句话句式杂糅(1分),应该删去“的直接诱因”或“所造成的”(1分)。②(2分)例1:宣传语:风轻云淡霾散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物候规律: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燕子年年归来也不觉得新奇。例2:宣传语:滥砍滥伐不停日,“草长莺飞”无月天。物候规律:由于滥砍滥伐,水土流失,季节紊乱,草长莺飞的现象已经不见了。例3:宣传语:落红不是无情物,遭遇摧残难护花。物候规律: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破坏了生物循环规律。(3)(5分)借条今借到学校总务处(1分)水桶捌个,铁锹拾把(1分),作班级集体植树用。并于植树完毕后归还。(1分)此据。(1分,另起一行空两格)九年级(7)班班委会2018年3月12日(署名加日期,1分)8、(10分)(1)(3分)①鲁迅(周树人)(1分) ;②范爱农(1分) 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答对一个词即可)。【评分要点及说明】一空1分。(2)(3分)弃医从文(1分)由于匿名性事件和看电影事件(1分),使他在那里体会到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1分)(3)(4分)同学们(1分),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朝花夕拾》,它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1分);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1分),值得一看。(语言得体1分)9、(3分)【示例】描绘了一派衰败的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伤感的情感基调。【评分要点及说明】翻译这句话1分,作用2分。10、(2分)【示例】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1分),以及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对沦陷人民的同情(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到一点给1分。11、(4分)(1)等到(2)距离(3)使……屈服(4)以……为美/认为……漂亮【评分要点及说明】每个1分,使动和意动用法要翻译出来。12、(3分)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评分要点及说明】一处停顿1分。13、(4分)(1)只是一刹那就消失的,肯定不是风,这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评分要点及说明】“绝”要翻译出来,其次这是判断句要翻译到位。(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评分要点及说明】“积水空明”和“盖”要翻译到位。14、(4分)他们的共同点:①善于正确判断敌情:曹刿初步胜利后并没有立即追击,而是看一下是不是诈降;年羹尧判断出一刹那的不是风,而是敌方惊动了鸟儿,故进攻。(2分)②善于指挥军队作战,抓住最佳战机:曹刿采用三次击鼓削弱对方的士气,待他判断对方没劲了再进攻;年羹尧带领300骑兵就将敌方歼灭了。(2分)【参考译文】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养为幕僚。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一日升帐后,忽然传令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木板一块、草一捆。”军中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到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阻碍。这个西南民族的人正是以此坑为天险,不料大队敌军突然压境。于是攻陷了敌人的巢穴。又一次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壶漏了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年羹尧匆忙唤来参将,带300匹快马出营,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真全部抓获。有人问她原因,年羹尧说:“只是一刹那就消失的,肯定不是风,这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会飞出,肯定有人惊扰它。这里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判断肯定是贼兵来埋伏,所以惊起鸟群来。”15、(2分)【示例】学习不能急功近利,即使不考的东西也是要学的。(2分)【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到点才给分,否则不给分,如答文章最后一句亦可。16、(3分)【示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1分),列举了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被讥讽,后造福了人类的例子(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即使不考的东西也是要学的”这个观点(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到论证方法得1分。论证分析1分,论点1分。按点给分。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地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17、(4分)【示例】文章论证层层深入。作者为了证明“即使不考的也要学”这个论点,首先,开篇举董仲蠡讲课遭学生质疑的例子引出文章论题:不考,要不要学(1分);接着将多读书的人与少文化的人看到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来提出论点,(1分)再举周杰伦、王安忆、法拉第等人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观点:不能急功近利,不考的也要学。(1分)最后补充论证了多学习的好处,可以拓宽人生路(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分为四步,一点1分,第一步要答到“引出论题”,第二步要答到“对比论证”,第三步“举例论证”。18、(2分)【示例】文中举了大量例子来说明,不要以考试为目的去学习,不能急功近利,不考的内容也是要学的。(1分)我也认同这个观点,在现代社会,总是以一张试卷评价你是否“有用”,对于人生而言,有用的东西,可能只是暂时有用,以后一生无用;无用的东西则可能是暂时无用,以后终身有用,比如体育,(1分)有人认为只是为了增加中考总分,其他无用,但是锻炼身体是对你一生有用的,因此,我认为,即使不考的内容也是要学的。【评分要点及说明】结合文章1分,联系实际1分。19、(3分)【示例】不多余(1分),写那位老师去北京后回来讲述北京的繁华,以此衬托故乡的偏远(1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照应上文毛泽东的诗句,为下文母亲担心我路途安全,对我的不舍作铺垫(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20、(3分)【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母亲的眼泪比作小溪(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泪如泉涌的情态(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但又希望我能出去学习,光宗耀祖的矛盾心理(1分)。【示例二】“完全失控”和“堵不住”写出了母亲泪如泉涌的情态,说明母亲情绪压抑已久,现在忍不住了(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1分),又表现出了母亲想让我去上学,但又舍不得的矛盾心理(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从修辞或者炼字的角度答都可以。21、(4分)【示例】相同点:都表现了对儿子的不舍(1分),文章中母亲眼泪不停地流,叮嘱儿子写信。《背影》中的父亲也执意送儿子去车站,并且买橘子给儿子。(分析1分)不同点:文中的母亲面对儿子的离开,情绪是直观的,眼泪情不自禁流淌,语无伦次叮嘱儿子写信回来(1分);而《背影》中父亲不多言语,不舍放在心里,“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