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_第1页
2023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_第2页
2023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_第3页
2023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_第4页
2023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II目  次范围 3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工作条件 4技术要求 5试验项目及要求 6标志、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7编 制 说 明 12PAGEPAGE10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的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及要求、标志、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缆通道的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T2900.10 电工术语 电缆GB/T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13993.2 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DL/T1498.1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DL/T1573 电力电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规范DL/T5344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术语和定义GB/T290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电缆通道 cablechannel电缆隧道、电缆沟、排管、直埋、电缆桥、电缆竖井等电缆线路的土建设施。光纤振动传感技术 opticalfibervibrationsensingtechnique利用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物理特征参量(如强度、波长、相位、偏振态等)的变化,感知外部振动信号的技术。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 opticalfibervibrationmonitoringsystemforpreventingthird-partydamageofcablechannel利用沿电缆通道敷设的振动光缆作为传感器,采用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对电缆通道沿线外破威胁事件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判定及定位预警的系统。一般由振动光缆和振动监测主机组成。振动光缆 vibrationsensingopticalfibercable一种用于振动测量的光缆。振动监测主机 vibrationmonitoringhost由光-电单元和处理单元组成。处理单元是指用于对所测得的振动信号处理、分析、保存及报警的所有硬件和软件,包含微处理器、存储器等组成部分。测量长度 measuringlength系统所能测量到的振动光缆的最大长度。定位准确度 positioningaccuracy系统定位位置与振动测试点位置沿振动光缆的偏差值。测量灵敏度 measuringsensitivity系统能够分辨的最小加速度值。工作条件振动光缆的一般工作条件a)振动光缆应能在−20℃~60℃温度下稳定测量。b)振动光缆的工作条件应符合电缆的运行工作条件。振动监测主机的一般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户内安装:−5℃~40℃、户外安装:−20℃~60℃;b)环境相对湿度:5%~95%(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c)大气压力:80kPa~110kPa;GB/T9361B类安全规定;GB4943中的相关规定;工作电源:—额定电压:AC220V±15%;—频率:(50±0.5)Hz;—电源谐波总畸变率:THDu≤8%。特殊工作条件超出4.1和4.2中规定的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技术要求一般规定系统的接入不应影响电缆通道和变电站内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振动光缆a)振动光缆应有铠装,外护套应采用阻燃、阻水材料;b)振动光缆应采用紧套结构;GB/T13993.21500N,允许1500N/100mm15倍。A。振动光缆可利用已敷设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通信或其它监测类光缆。振动监测主机振动信号监测应能实时监测电缆通道的振动信号,并以波形、图谱、文本等方式实时显示振动信号沿电缆通道的分布情况。显示内容应包含信号的强度、时间和位置,宜包含信号的频率。振动信号定位应能实时定位测量到的振动信号,对振动点的位置变化进行连续测量与记录。宜具有定位振动点垂直于电缆通道距离的功能。数据通信应具有网络通信功能,可采用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的方式将振动信号和报警信息发送给管理后台。数据存储应具有数据自动保存和断电数据保存功能。事件识别监测到异常振动信号后,应能通过跟踪分析信号波形、位置等信息,准确判定是否为外破威胁事件,并对事件类型(如电镐凿挖、重锤敲击和干扰)进行识别。外破预警监测到外破威胁后,应能通过声音、光、信息推送等方式报警。报警时宜联动视频或图像留档。振动监测主机技术指标振动监测主机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表1振动监测主机指标序号项目单位要求值1测量长度km≥102定位准确度m≤103测量灵敏度m/s2≥0.54报警响应时间s≤60振动监测主机的可靠性应符合DL/T1498.1中5.2的相关要求。振动监测主机的结构和外观应符合DL/T1498.1中5.3的相关要求。振动监测主机的绝缘性能应符合DL/T1498.1中5.6的相关要求。振动监测主机的机械性能应符合DL/T1498.1中5.9的相关要求。振动监测主机的外壳防护性能应符合DL/T1498.1中5.10的相关要求。振动监测主机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DL/T1573中5.6的相关要求。振动监测主机的环境适应性能低温应能承受GB/T2423.1规定的低温试验,试验温度为−20℃,试验时间2h。高温应能承受GB/T2423.2规定的高温试验,试验温度为+60℃,试验时间2h。温度变化应能承受GB/T2423.22规定的温度变化试验,低温为−10℃,高温为+50℃,试验时间为2h,温度转换时间为3min,温度循环次数为5次。试验项目及要求52表2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试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验收现场校验1测量长度试验√√——2定位准确度试验√√——3测量灵敏度试验√√——4报警响应时间试验√√——5定位标定试验——√√6通信功能试验√—√√备注:√表示规定必做的项目;—表示规定可不做的项目。型式试验4中规定的试验项目逐个进行,并出具型式试验报告。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新产品定型,投运前;连续批量生产的产品每五年一次;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出厂试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合同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时。出厂试验4中规定的试验项目逐个进行。现场试验一般在如下两种情况下需进行现场试验:正式投运前;系统异常恢复后。现场校验应定期对在运系统进行现场校验,校验周期不大于两年。对于校验不合格的监测系统,应查明原因并进行维修,消除缺陷后再投入使用。特殊试验根据用户需求,需要增补的试验项目。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志、包装、运输、存储应按GB/T3873规定执行。附录 A(规范性附录)振动光缆敷设规范U1.5m~2m为宜;振动光缆沿排管敷设的,应敷设在距离地面最近1.5倍,在不影响0.5m,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振动光缆接头要进行密封防潮处理,严禁接头裸露或浸泡水中。振动光缆穿孔、直埋或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应采用加套钢管等保护措施。4处。100m进行标识。附录 B(规范性附录)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系统试验方法测量长度试验1m/s2的加速度,测试系统是否报警。测量灵敏度试验3个位置进行测试。将振动光缆紧密固定在振动塔上,设置0.5m/s2的加速度,测试系统是否报警。定位准确度试验3个位置进行测试。将振动光缆紧密固定在振动塔上,设置1m/s2的加速度。系统定位位置与振动测试点位置沿振动光缆的平均偏差值为定位准2的要求。报警响应时间试验试验方法与定位准确度试验相同。振动测试开始到系统生成报警记录的平均时间间隔为报警响应2的要求。定位标定试验振动光缆在隧道、沟道内敷设时,进行通道内标定。以通道内电缆为基准,每间隔100m进行一次标定。在标定点处,使用橡皮锤轻敲振动光缆,每分钟不少于6次。100m5kg0.5m6次。通过系统软件将系统定位位置修正为标定点位置。各标定点之间区段的定位标定采用系统软件进行差值处理。通信功能试验按DL/T5344《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规定执行。附录C(资料性附录)振动图谱示意图2.01.51.00.5幅幅0.0幅幅

2.01.6Magnitude1.2Magnitude0.80.4-2.0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时时/s

0.0

200

400

600Frequency/Hz

800

1000波形图 频谱图图C.1电镐凿挖1210864幅幅2幅幅0-2-4-6-8-10-12860 865 870 875 880 885 890 895 时时/ms

MagnitudeMagnitude

0 200 400 600 800 Frequency/Hz波形图 频谱图图C.2重锤敲击1.00.04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