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3根据考试说明提供的信息必须记住的知识要点集结必修一(一)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其中外部条件是1太阳光照条件稳定,地球上生命演化未中断。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包括:1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温度为15℃。2有足够的体积和质量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1提供光热;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3产生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1影响气候,特别是对降水影响明显;2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3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1导致昼夜交替,且更替周期为24小时。2凡是在地球表面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即产生地转偏向力)3产生地方时差。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秋分日至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秋分日和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四季);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五带)。(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分界面A.地壳1.定义: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2.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B.地幔定义: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下界面在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C.地核定义: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地球的外部圈层圈层划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大气圈上界:2000-3000千米的高空。(二)水圈按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又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三)生物圈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一)地质循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1.范围:岩石圈与其下的软流层。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3.结果:沧海桑田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二)岩石的转化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岩浆小结论:①三大类岩石都可重熔生成岩浆,故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②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岩浆只有一个指向箭头——岩浆岩;③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可由其它两类岩石生成,故都有两个指向的箭头,其位置可互换。根据方框里的提示,完成上面两个空白图,并仿照左上图,把①②③④填到适当的箭头旁。①②③④①岩浆活动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作用④④②③(3)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射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受热,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所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大气辐射,其中绝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大气逆辐射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使地球上白天和夜晚的气温变化不过于激烈(即降低了气温的日较差)。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不同纬度太阳高度不同,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产生的地面辐射也不同)2.下垫面因素——不同的下垫面反射率不同3.其它因素(如气象因素等)热力环流的形成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使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①水平气压梯度力(N):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随大气运动而产生随大气运动而产生与风向垂直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其大小②地转偏向力(G)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其大小““北右南左”与风向相反与风向相反③摩擦力(f)近地面考虑,高空不考虑近地面考虑,高空不考虑2.近地面与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以北半球为例)①近地面(N、G、f三力作用)②高空(N、f两力作用)气压梯度力(N)1010气压梯度力(N)1010100810121014风向地转偏向力(G)摩擦力(f)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010100810121014风向地转偏向力(G)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气压梯度力(N)(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赤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北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中共有:三个环流圈、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其中,由于热力作用形成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动力作用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能够带来降水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能够带来降水的风带是:盛行西风带(从低纬向高纬流动)(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是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而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份(夏季),副高北移,被亚欧大陆上形成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高压(夏威夷高压);1月份(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南移,被亚欧大陆上形成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0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成因:①海陆热力差异;②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高压低高压低压低压低压高压冬季夏季003.地区冬季夏季风向成因性质风向成因性质东亚西北风海陆热力差异寒冷干燥东南风海陆热力差异温暖湿润南亚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寒冷干燥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温暖湿润(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气团:冷气团、暖气团2.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沿锋面方向延伸可由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3.冷锋和暖锋冷锋暖锋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剖面图冷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线符号天气变化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降水区域锋线之后,冷空气一侧锋线之前,冷空气一侧4.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冷锋(二)气压系统与天气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压中心高压中心气流状况水平方向低低高高垂直方向天气情况阴雨天气晴朗天气典型例子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江淮地区的伏旱(三)锋面气旋气旋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2水循环主要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驱动水循环的能量:太阳辐射地球重力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影响方式有:跨流域调水、开挖运河、修建水库。其次还影响降水环节(人工降雨等)和其它环节。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着地球各个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着地表形态。(3)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径流(河水)的补给形式1雨水是河水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流量的变化是随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流量一般较,有明显的和变化。这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随而变,水量较,一般汛期出现在季,冬季河流会出现现象。流量有明显的变化,年际变化则较小。这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带。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受气温与积雪量影响,一般在季出现汛期,这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区。4地下水补给河水,其最大的特点是。(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时针方向运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海区为中心的时针方向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洋流,冬季时针方向运动,夏季时针方向运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对沿岸气候有作用,例如暖流;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作用,例如寒流。(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日本北海道渔场处于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欧洲北海渔场处于暖流和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处于暖流和寒流交汇处。②上升流形成大渔场:如渔场。(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逆洋流航行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对海上航行不利。(4)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加快速度,但使污染范围。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是有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他们之间、。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而在另一个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的纬度间差异和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是地理环境产生分异的基本原因。陆地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热量、水分)世界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长颈鹿,羚羊燥红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袋鼠,单峰驼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阿尔卑斯山羊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黄羊、旱獭黑钙土温带荒漠带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双峰驼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驼鹿,紫貂灰化土苔原带苔原气候(极地气候)苔原驯鹿,北极狐冰沼土冰原带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冰雪裸地北极熊,海豹未发育(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洋流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项目规律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③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①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相似②山麓地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③在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判断内容判断方法判读南北半球自然带数量:一般阳坡多于阴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一般阳坡一侧高判读基带或山体所处的热量带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带名称确定热量带判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判读自然带数量的多少一般的,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2.类型:乡村和城市3.各种类型聚落的地形条件(1)古人类:河谷阶地——地形平坦,接近水源,不会被洪水淹没。(2)平原地区(我国北方):规模较大,相对密集,多呈团聚型、棋盘式布局;丘陵山区(我国南方):规模较小,相对分散,人口较少。(3)丽江古城:“坝子”——地势高(夏无酷暑),北面有高山阻挡(冬无严寒)。(4)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城市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上,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大尺度区域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第一阶梯交通线路密度最小,第二阶梯交通线路密度居中,第三阶梯交通线路密度最大。(二)中等尺度区域1.四川省西部是川西高原,交通线路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在山坡上呈“之”字形分布;东部是四川盆地(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处成都平原,交通线路稠密,基本呈网状分布。2.兰州市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城市形态为东西带状分布,故城市主干道也以东西走向为主。显然,地形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科技进步突破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①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铁路;②成昆铁路、青藏铁路;③英法海底隧道;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不再难”(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项目内容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2.近百年全球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而巨大的,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4.全球变暖的后果有:(1)海平面上升(2)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3)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三、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5.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6.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1.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比时期含义气候(气温)变化特点地质时期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时期冷(寒冷期)暖(温暖期)交替历史时期距今——万年以来的时期气温波动上升近代最近—二百年的时期气温升高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一方面全球处在地质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加之太阳活动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人为原因: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及森林植被的破坏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表现海面上升,海岸带被淹①海岸带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②部分地区被淹;③影响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水产养殖业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改变水循环①蒸发加剧,改变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事件发生概率;②地表径流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水矛盾;③冰川融化,雪线上升改变热量带和干湿区①全球变暖,使得中纬度气温升高,热带、亚热带范围可能扩大,寒带范围缩小;②温带耕作业区退化为草原,草原区退化为荒漠资源条件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增减,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加剧自然灾害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改变原有生态系统①使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会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海水温度和洋流的潜在变化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③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④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产率提高,形成二氧化碳施肥效应影响生产领域农业①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②气温升高,温度带北移,高纬地区生长期延长,产量提高;③陆地蒸发加剧,土壤水分减少,热带半干旱地区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病虫害加剧;④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聚落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工业①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企业承受日益严重的政策压力和税收负担②节水、节能和耐高温、耐干旱培育技术获得广阔市场③减少高纬地区的供暖能耗,增加低纬地区的制冷能耗危害人体健康①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②炎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加快和扰乱新陈代谢;③改变某些传染病传播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滋生环境。(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内容?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2、什么是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常规能源: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能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区分自然资源与能源资源: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如粮食、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能源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动力。按利用技术可分为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和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沼气等)。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都是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类型: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海洋资源: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洋能源以及海洋空间;陆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土壤)3.宇宙资源特点与利用:空间资源:极其辽阔,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条件可进行科学实验;太阳能资源:是地球最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4.气候资源特点与利用:特点:普遍存在性(只是数量有差异);数值特征(在一定数值范围才有资源价值);有较大变率(要因时制宜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决定当地的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熟制等);可采用间作套种、温室等措施利用气候资源;建筑:街道方位宜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以两侧建筑物获得较好的日照条件;工业: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有废气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的下风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盛行两种风向或多种风向)的地区,有废气工厂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交通:公路铁路的设计要考虑积雪、冻土深度等;航空机场宜设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云雾少)的地方。旅游:吉林雾淞、哈尔滨冰雕等。5.海洋资源类型与利用:海洋化学资源:食盐、淡水、溴等;利用方式有海洋盐场和海洋化学工业等。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温带地区等。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海域,有丰富油气资源;在海盆中,有未来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能源资源: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具有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密度小等特点。海洋空间资源:可分为海面、海中、海底三部分,利用方式有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围海造田等,并已扩大到生产、通信、储藏、文化娱乐等领域。海洋权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多数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如图领海范围为a=12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6.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性质: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特点:数量有限性(要有正确的资源观)、潜力无限性、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联系整体性。(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概念: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形、群发性、潜在性。二、自然灾害的危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中国的自然灾害——洪涝、干旱最常见,危害范围较广。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洪涝包括洪水和雨涝。(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2.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春夏之交(5、6月份)——华南地区6、7月份——江淮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及西南地区8、9月份——东南沿海台风3.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往往会引发特大洪水。气象灾害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1)台风知识:台风成因:夏秋季节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上,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流状况: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南半球相反;结构及相应天气:台风眼—晴朗、旋涡风雨区—狂风暴雨(风力最大)、外围大风区;台风路径:受大气环流形势影响,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向偏西方向移动;在副热带高压北侧,向偏东方向移动;影响范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亚洲东部和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标许可租赁代理合同
- 临时演员加入直播节目合同
- 厨房改造设备安装协议
- 珠宝首饰高速公路合同管理办法
- 房地产评估助理聘任合同
- 电力公司电梯井道施工项目合同
- 城市绿地草坪绿化合同
- 烟草公司副总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 农业设施土建施工合同
- 气动人工肌肉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 保安人员安全巡查记录表范本
- 2023年军队文职考试《数学1》真题
- XX医院按病种付费(DIP)工作实施方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实施工作流程)
- 长春耐火砖施工方案
- (第九版内科学)呼吸系统总论
- 宣传册沈阳宏美电子
- 大班社会《我长大了》课件
- 脑血管造影术简介及术后护理
- 〔部编版〕口语交际:劝告名师课件1
- 术中自体血回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