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遗存类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沈阳铁西工人村生活馆改造设计_第1页
产业遗存类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沈阳铁西工人村生活馆改造设计_第2页
产业遗存类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沈阳铁西工人村生活馆改造设计_第3页
产业遗存类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沈阳铁西工人村生活馆改造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遗存类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沈阳铁西工人村生活馆改造设计

在被称为“东方卢尔”和“共和国之父”的沈浦市,有许多工业遗迹可以追溯到和保护。其中一个地方不仅继承了共和国的辉煌历史,而且与工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是中国最早的工人住宅:沈阳奥林匹克技术村的生活场所。应铁西区政府的要求,经过认真调查与分析,笔者完成了生活馆改造的概念设计方案。1沈阳工人村拾遗沈阳铁西“工人村”始建于“一五”期间的1952年,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沈阳市投资1200万元,在铁西区按照前苏联设计的“起脊闷顶式住宅”图纸,建成总占地面积73万m2,建筑面积40多万平米的规模庞大的工人村居住区(图1,图2)。它是全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工人村,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闻名全国,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象征。50多年过去了,铁西工业的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周围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工人村中一部分老街区被保留了下来,无声地记录那段铁西工业的辉煌历史。沈阳工人村生活馆位于铁西区赞工街2号(图3),是铁西区政府在2007年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在保留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工人村旧居7栋苏式建筑进行改造而建成的。它浓缩出一个原汁原味的“工人村”,为市民免费开放,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但是,目前此馆面临展览面积不足,各类配套功能不够完备等困难,因而影响力有限,未能形成规模效应,所以铁西区旅游局希望能对包括工人村生活馆及西侧街区的9栋现状住宅建筑进行整体的保护性改造(图4),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改造生活馆并提高其品质,营造沈阳市工业旅游的良好氛围。2研究区开发需求分析对该项目进行的调查及分析包括:对周围群众的调查问卷,区政府开发意向与基地现状分析,以此明确该地块发展优势,希望提出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当地居民和政府两方面的要求,又能体现地域独特的历史特征与人文气息。2.1工业结构调整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块,特别是当地居民们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改造的意见,针对设计地块内及其周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这一地区人口平均年龄大,大多为退休或无业人员,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老化等是工人村现状的症结,也是这一街区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而居民们认为这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住房问题,他们普遍收入较低,希望将此处改建为文化交流场所,在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同时,能利用动迁来改善居住环境(图5—图7)。2.2铁西工业文明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规划目标在《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中,沈阳市政府将目前保留下来的工人村街区划定为沈阳市五大历史街区之一。《沈阳市铁西区分区规划》将本次设计地段确定为历史保护街区,强调以文化建设为主,塑造铁西工业文明的良好形象,同时利用现有优势资源,促进铁西区传统工业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铁西旅游局的设想中,设计方案应将工人村生活馆及周边建筑统一规划,加入现代化的元素,形成一个反映工业文化和工人生活历史的展馆,其展览主要针对过去工人的日常生活元素,以此带动沈阳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2.3城市工业文化的现状问题首先是形态特征。地块内建筑布局采用周边式布局模式,由16栋传统建筑围合成为3个组团,内部布置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单体以3~4层为主,均采用砖混结构,坡顶形式,立面设计简洁,清水红砖墙,山花、檐口、门拱、底层腰线等细部处理精致、细腻,体现出鲜明的仿苏联式设计风格(图8)。其次是文化特征。工人村生活馆所在传统街区的布局形式与建筑艺术完整地反映出我国“一五”、“二五”时期,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沈阳新型工人居住区的景观风貌以及产业工人的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工业文化特征,从居住层面记录了沈阳工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再次是保护价值,生活馆见证了老铁西工业发展的沧桑变迁,是铁西工业文化遗址的重要节点,其保存完整的历史空间格局、统一的整体环境风貌具备较高的建筑及环境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这些建筑与空间形态,就是留住沈阳的“工业记忆”,这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及在市民心里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与资源。最后是现状问题。目前的工人村生活馆内主要是展示功能,这对单体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西侧几栋建筑功能仍以低档居住为主,较为单一,同时,街区大部分历史建筑的使用寿命已达到设计期限,建筑内部结构、设施及环境均应进行大量的维护和更新,部分插建的临时建筑对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历史景观风貌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予以拆除。3定位和概念3.1产业工人生活展示中心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可将工人村生活馆改造项目定位为沈阳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与早期产业工人生活的展示中心,本次更新改造应以工人村历史街区的生活文化氛围为基础,通过注入生活体验、艺术创作、历史展览、文化活动、特色商业等新功能,打造全新的工业旅游观光场所,使其成为沈阳工业文化长廊在西南部的一处重要节点和沈阳产业遗存保护的一个标志。3.2选取“监狱”的理念在工人村生活馆调研的过程中,其中1张三屉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是当年工厂统一配发给入住工人村的劳动模范、技术人员们的一种家具,这3个抽屉从此成为了珍藏工人家庭重要物件的容器和记录工人生活变化的一个物证。而这一项目地段内3个建筑组团的方正格局又恰似3个抽屉,再联想到城市的历史正如藏品般保留在工人村之中,于是选取了“抽屉”作为设计的第一层次,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理念。确定了抽屉的理念后,开始思考在抽屉里放入什么能保存这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工人村是生活的场所,工人们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历史与文化,而今重新注入生活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于是,又引入了“生活元”的概念,即生活的基本单位。取12m见方的单元作为生活元来构成新的空间,取义1年12个月,而生活元的排列组合方式则反映了不同时期工人们的生活状态(图9)。贯穿生活元的是历史与人们价值观和思想的轴线,也是联系历史与未来,时代与生活的纽带,是一直存在于这里独有的工人村精神,一种顽强奋斗、生生不息的高尚精神。4装装式“三最”在确定了“抽屉”和“生活元”这两个设计概念后,按照时间顺序用“三屉桌”来装载不同年代工人们的生活要素,设计方案就是引导参观的人逐渐打开这3个“抽屉”,一条代表时间流动的红色参观廊道则用来联系这3个“抽屉”(图10)。4.1铁西工人村的居住模式第一个“抽屉”内布置的是工人村生活体验区和工人文化交流区,设计的主题是繁荣,代表了建国初期沈阳铁西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工业化背景下,集合式的居住模式是铁西工人村的一种真实写照,统一的住房、统一的家具、统一的生活作息乃至统一的价值取向是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内生活的一种特征,这种统一性与趋同性成为了工人生活的一种非物质载体和追求模式,因此将内部的“生活元”规律排布,体现了一种当时特有的秩序和关系(图11a)。这时工人们的生活是一致的但是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所以,这个抽屉的状态应该是相对封闭的。4.2思想转型时期的工人村“生活元”排列混乱第二个“抽屉”包含的功能主要是改革历史回眸区和思考区,设计的主题是迷茫,反映的是在改革开放后沈阳的工业落入低谷的阶段,当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国有企业进行适应市场化的改革,工业系统开始了大调整,多数工厂亏损倒闭和大量工人下岗,导致工人们的情绪一度消沉,铁西区变得冷冷清清,人们戏称工人村为“休闲村”、“度假村”,与之相关的工人生活模式被打破,传统生活元素因不适应时代发展而逐渐消失,这时的工人村“生活元”排列混乱且部分破碎,体现了一种思想转型时期的矛盾和无序过渡(图11b)。同时,新观念的渗透使得工人们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外界也开始了解工人生活,交流与沟通变成可能,因此,抽屉的状态是半封闭半开敞的。4.3整体布局与价值取向的变化第三个“抽屉”内主要的功能是多媒体动态展示区和互动休闲区,设计的主题是新生,展示的是新世纪沈阳铁西工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过程。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铁西区步入了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生活元呈现一种新的秩序和组合方式,包括更多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所以,在设计中以大量开敞空间与少量生活元相结合,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与自然和谐共生(图11c),这是新时期工人们生活的一种憧憬,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这个抽屉的状态应该是开放的。未来,随着工人村的历史价值逐渐被认识,其为城市传承文脉的作用将逐渐体现出来,工人村这3个抽屉将完全打开,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和体会那个特殊年代下工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内涵(图12、图13)。5铁西的工人村停车场美国著名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过:“若想保证城市新生活的质量,首先必须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特征”,每一个城市的历史建筑都在无声地表述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对产业遗存类建筑保护就是在城市中构建了一座联系历史和未来的桥梁。铁西的工人村生活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时期所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见证了沈阳工业文明的历史,还可以为当代工业的绿色革命提供全新的动力,应该将它认真保护,并力争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国外类似的工人村社区成功改造后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实例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