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课件-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_第1页
《针灸治疗》课件-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_第2页
《针灸治疗》课件-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_第3页
《针灸治疗》课件-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_第4页
《针灸治疗》课件-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概论2学习意义经络腧穴---针法灸法---针灸治疗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临床3第一章概论针灸治疗的概念理论:中医理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主)方法:针灸方法为主配合其他疗法目的:治病和防病(并重)4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5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

------疾病的四种病变模式1.虚证:正气虚--补虚--扶正(补其不足—--气血津液阴阳)2.实证:邪气实--泻实--驱邪(泻其有余----外邪、内邪)3.虚实夹杂:扶正驱邪--以邪盛为主--驱邪为主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以正虚为主---扶正为主兼以驱邪(或先补后攻)

--正虚邪未衰---攻补兼施4.不虚不实: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疏通经络6123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7疏通经络六淫之邪经气痹阻营卫失和脏腑病变经络气血雍滞不通则痛8疏通经络针灸激发经气加强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灵枢·九针十二原》:以微针通其经脉……9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枢•官针》:“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也说:“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虽然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但实热者宜用针刺,虚寒者宜行灸疗。10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方法多种多样虚证——补虚通经;实证——活血通络;经络气血逆乱者气血偏盛偏衰者据其虚实而调之脏腑功能失调者11疏通经络针灸良好的镇痛作用是其疏通经络作用的具体体现。对于有些针感较差,得气较慢、经气不至或经气虽至但未到达病所者,除了增加刺激量之外,还可施以循经按压、循经透穴、循经施灸以及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多种手法,以通经接气,来达疏通经络之目的。12123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3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既病之后,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14扶正祛邪

特别是针灸施用“补”的手法,能使低下的经络、脏腑组织振奋;针灸施用“泻”的手法,能使外邪得以驱除。从而使病理状态的经络、脏腑组织得以康复。针灸调理经气机体调节防御能力15扶正祛邪新病------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安久病------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而邪未衰,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宜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若以邪实为主者,祛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16扶正祛邪

实现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除了正确施用补泻手法外,还应结合腧穴偏补偏泻的特性来考虑。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肓、足三里---偏补---扶正水沟、曲泽、委中、十宣、十二井穴---偏泻---祛邪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天枢---双向调节---既可扶正,又可祛邪。17扶正祛邪针刺补法和艾灸---兴奋>抑制---偏于扶正---慢性久病或虚寒证针刺泻法和刺血---抑制>兴奋---偏于祛邪---新病、急症和实热证背俞穴---扶正---慢性虚弱性久病郄穴、募穴、下合穴---祛邪---急性发作性痛证原穴---扶正祛邪双重作用---急、慢、虚、实证18123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9调和阴阳疾病发生阴阳失调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针灸治病就是要根据证候的表、里、寒、热、虚、实等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故《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充分说明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根本20调和阴阳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泻其有余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虚损---泻有余,配合扶正或益不足阴阳偏衰---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治宜滋阴潜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常呈现阳虚阴盛的阴寒证,治宜补阳消阴,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21调和阴阳实现针灸调和阴阳作用的主要手段经络、腧穴的配伍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滋养肾阴平肝潜阳太溪、阴谷太冲、行间22调和阴阳实现针灸调和阴阳作用的主要手段经络、腧穴的配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又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证治阴之法。肝阳上亢---头目昏痛---太溪、照海---滋阴潜阳亡阳---肢体逆冷---灸任脉之气海、关元---阴中求阳23调和阴阳实现针灸调和阴阳作用的主要手段经络、腧穴的配伍五脏有病,多取其背俞穴,六腑有病,多取其胸腹部募穴。咳嗽、痰多、胸闷---肺经病(阴病)---肺俞(引阳)胃脘疼痛、呕吐---胃经病(阳病)---中脘(引阴)阴经经脉病症取相表里的阳经腧穴治疗(如肝病取阳陵泉,脾病取足三里),阳经经脉病症取相表里的阴经腧穴治疗(如胆病取太冲,胃病取公孙)。24调和阴阳实现针灸调和阴阳作用的主要手段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阴盛阳虚可见癫疾、嗜睡,而阳盛阴虚则可见狂躁、失眠,针灸临床均可取阴蹻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蹻脉气所发穴申脉治疗。但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而属阳盛阴虚的狂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又如,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泻合谷、补复溜则可以止汗等。25

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气血,调节邪正盛衰,调节脏腑阴阳。

其治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