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失范行为研究_第1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失范行为研究_第2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失范行为研究_第3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失范行为研究_第4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失范行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失范行为研究

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也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将基础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也成为衡量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近年来,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造假的事件不断被曝光,甚至一些名校和重点科研单位的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篡改、伪造实验数据;参考文献引用不当;剽窃他人尚未公开的研究成果或实验数据;不当署名;请他人代写文章或代他人写文章;一稿多投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比较集中地表现为论文中的抄袭、剽窃和篡改、伪造实验数据等行为;其中,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不管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故意窃取他人著作权的意图,抄袭行为至少包括把别人的学术观点、方法和研究成果等不改写、不加标注地进行使用,或虽有引用标注但通常超过2500字的大篇幅复制这两种行为。而剽窃行为则至少包括把别人的学术观点、方法和研究成果不作改变或略作改变,但都不加引用标注地当作自己的东西进行使用的主观故意的行为。本文将前述这两类不端行为简称为抄袭剽窃行为。目前,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比对数据库,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被检论文中的引用复制率(论文中复制以往文献的内容占其全文内容的比重)。因此,论文复制比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目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前述抄袭剽窃行为的基本特征。但是,现有文献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特征的还不多。本课题组利用对某省部分高校随机抽检的320篇2008届、2009届的硕士学位论文复制比初次检测结果的分析,初步梳理出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抄袭剽窃现象及其基本特征。一、其三,不断维护了研究生的成果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不能容忍的不端行为,也是目前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指出,抄袭是“未经著作权人允许,擅自抄袭他人作品以自己的名义予以发表、使用的行为”。剽窃是指将他人的作品部分地或改头换面地窃为己有,又不注明出处,使学术界和公众误以为该成果是剽窃者的独创性成果。更具体地讲,抄袭和剽窃行为都是把他人研究成果、原创性思想或者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删添拼凑后,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作品公开发表的行为。研究生抄袭剽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概括为:①全篇抄袭剽窃;②拼装式抄袭剽窃;③改写式抄袭剽窃;④观点剽窃;等等。本文对随机抽取的320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复制比初次检测,总体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复制比小于或等于30%的论文占全部被检论文的85.3%;目前多数高校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复制比小于或等于30%作为基本合格的要求,这表明被检论文大多数达到了高校的基本要求;其中,复制比小于或等于10%的论文占全部被检论文的57.2%,说明符合高校基本要求的这些被检论文中,多数也达到了我国有关政府部门规定的合理引用界限的标准(1)。而复制比高于30%、低于50%属于中度重合的论文占10.1%;高于50%属于重度重合的论文不足5%,表明被检测样本中部分学位论文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抄袭剽窃现象。二、发表在研究生论文上的抄袭和盗窃的具体特点1.学位论文的复制比分布本文对被抽检的320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按照研究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分类,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20篇、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48篇、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52篇。按学生类别和论文复制比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到,初检复制比在10%以下的学位论文,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篇数占同类学位论文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9.1%、54.2%、48.1%;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整个复制比10%及以下区段占据多数。复制比在30%及以上的学位论文中,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篇数占同类学位论文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4.5%、16.6%、23.1%,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在整个复制比大于30%的高区段中占据多数。由此可见,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程度明显高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复制比相对最高。2.社科类和自科类专利的复制比分析本文按原有12个学科门类将除军事学以外的11大学科门类分为社科类、自科类两个大学科类别,据此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其中,社科类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自科类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4个学科门类。按照以上分类,被抽取的32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社科类论文总数是206篇,自科类论文是114篇。两类论文的复制比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社科类论文还是自科类论文,复制比低于10%的论文都超过了全部论文的一半以上;85%以上学位论文的复制比低于30%,这可能与许多高校都有学位论文复制比不得超过30%的硬性规定有关。在复制比高于30%的高复制比区段,社科类论文高于自科类论文3.5个百分点。比较这三个区段的占比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发现,社科类和自科类论文从低区段到高区段的比例关系分别为3∶1.6∶1和3.8∶2.3∶1。这种较为明显的差别很有可能与学科之间的差异有关。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写作学位论文时对文献资料的依赖往往要比自科类学生更大,更容易出现复制现有相关文献的问题。而自科类论文作者多数需要通过实验或观测方法来获取研究数据,并借助一定的科学分析工具来形成自己论文的论据,客观上减少了直接抄袭剽窃现有相关文献的机会。3.篡改剽窃行为明显的专利群体分布对论文复制文献来源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有明显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通过分析其抄袭剽窃文献的类别和数量来发现其特征。为了发现抄袭剽窃现象较为明显的维度特征,本文选取了复制比高区段(≥30%)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这样可以剔除那些主观意识相对较弱的复制行为对整体特征的影响。在抽检的320篇学位论文中,复制比大于30%的论文共有48篇,其中自科类论文14篇,社科类论文34篇;其复制文献的来源及抄袭剽窃人数占比情况见表4。通过对论文的复制文献的类别和数量的分析,我们发现,那些抄袭剽窃行为明显的论文,其复制文献的来源主要有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文献3种。在这48篇论文中,83.3%的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的期刊论文在10篇以下,14.6%的学位论文抄袭剽窃了10~20篇期刊论文;只有1篇抄袭剽窃了23篇期刊论文。17篇抄袭剽窃他人的硕士学位论文在10篇以下;17篇抄袭剽窃了10~20篇他人的硕士学位论文;14篇抄袭剽窃了20篇以上硕士学位论文,甚至有个别人抄袭剽窃了近40篇硕士学位论文。有27人在其学位论文中抄袭剽窃不足10篇他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余21人没有抄袭剽窃任何博士学位论文。自科类论文和社科类论文的复制文献来源及抄袭剽窃人数占比情况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被分析的这些复制比大于30%的硕士学位论文对相关学科以往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的抄袭剽窃都较为严重,集中度非常高。对于社科类、自科类论文来说,复制文献来源的类型及复制比例大致相似,都集中在硕士学位论文。从大的学科类别上看,自科类研究生抄袭剽窃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社科类研究生;而社科类研究生抄袭剽窃硕、博士学位论文的比例则明显高于自科类研究生。这表明,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对不同文献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并且,抄袭剽窃行为较为严重的研究生检索和利用文献,尤其是检索和利用学术期刊论文的能力较弱,多数人拼凑10来篇期刊论文就交差了。因此,今后高校对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培养要考虑文献的类别特征,并将重点放在训练研究生的文献检索、文献分析和文献利用的能力上。4.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时间和规范制作其文献复制比为了分析导师因素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导师对研究生培养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来考察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影响。为了简化研究的复杂性,本文设定只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初次复制比在10%以下,就表明其导师投入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论其指导了几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因此,本文选取学位论文复制比在10%以上的137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样本,仅分析被抽检的论文与其导师指导行为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假定,在分析样本中指导2名或者3名研究生的导师,其培养每名研究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分别为指导1名研究生的1/2和1/3(本文暂不考虑这些导师是否还指导了未被抽检到的其他研究生的论文)。本文运用SPSS16.0软件对导师培养研究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与其指导的论文的复制比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这137篇样本论文中,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超过10%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至少在本次被抽检的论文范围内,这些导师指导的同届研究生越多,其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献复制比就会越高。因此,为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导师指导同届研究生的数量应根据导师本人的时间与精力量力而行;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指导较多的研究生,很可能会因导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研究生连基本的学术诚信要求都达不到,更难保证其学位论文达到较高的创新性水平了。虽然存在以上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本次抽检的样本中,有1名导师指导了4名同届的研究生(1名全日制研究生、2名同等学力人员和1名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这4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复制比均小于10%。这表明,如果导师高度认真负责,即使同时指导了较多的研究生,只要对这些研究生的指导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使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符合公认的规范要求。5.对参考文献的抄袭剽窃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本文对复制比大于30%的高复制比区段的48篇硕士论文的初次检测结果逐篇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学位论文重合字数最多的部分都集中在绪论或研究综述部分,具体比例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48篇学位论文在绪论部分全部都有严重的抄袭剽窃现象,而且字数都在7000字以上,甚至个别论文的字数超过1万字(有些论文对同一文献进行反复抄袭剽窃)。另外,有45篇(占93.8%)在研究综述部分的抄袭剽窃字数都超过了5000字。这些学位论文在第三章以后抄袭剽窃的字数依次减少。由此可见,在绪论和研究综述部分的写作中,研究生对参考文献的抄袭剽窃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一些研究生可能是因为不能正确掌握引文标注规范,并且没有对所引用文献中的概念、观点、结论等进行消化吸收并规范标注;或者是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拼凑而不加标注,等等;这些都是造成绪论和研究综述部分文献复制比过高的原因。三、学术态度行为上的问题通过对被抽检的部分高校320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文献复制比初次检测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一些高校中,相当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对具体学术规范的认知程度还较低,正确检索和合理利用文献资源的能力还较弱;尤其是对以往相关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依赖性还很大。此外,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明显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诚信行为。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行为的这些具体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规范和完善研究生学习制度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许多研究生引文不标注或标注不规范,从而导致其学位论文初次检测的文献复制比较高。究其原因,是高校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系统性教育和训练不足,致使一些研究生对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尤其是那些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更需要加强教育和训练。因此,高校必须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开展科学诚信宣讲活动,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通过明确研究生学术行为准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开设学术规范讲座和研究方法课程,使研究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要加强研究生文献检索、文献分析和文献利用能力的训练,并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来加以强化。另外,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明确具体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并由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对所有学位论文实施校外盲审,消除熟人评价和小圈子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真正将学术规范的教育和管理责任落实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明确相关的工作主体,才能不断地强化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意识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2.规范研究生培养单位片面追求办班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我国同等学力人员和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素质参差不齐,招生录取把关不严等问题,致使在同等学力人员的培养中教学、科研等工作难以规范、严格地开展。另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未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训练,在校学习的时间过短,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论文写作阶段,有相当数量的学位申请者知识面窄、创新能力不足;但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一些人投机取巧,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甚至找“枪手”代写学位论文。因此,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单位片面追求办班规模及经济效益而不顾培养质量的办学行为。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根据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质性地与用人单位开展联合培养、有效实施双导师制,增强对这些在职学员的日常指导力量;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在职人员要采取与其工作背景及其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相适应的考核机制,不可简单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理论性较强的学位论文考核方式。否则,即便在职人员的学位论文复制比在管理制度的强压下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其实际的培养质量却难以改观。3.导师对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