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的新趋势_第1页
数字出版的新趋势_第2页
数字出版的新趋势_第3页
数字出版的新趋势_第4页
数字出版的新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出版的新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出版蓬勃发展,数字出版形式不断出现,如电子书、数字出版杂志、期刊、报纸、手机出版物等。从所利用的媒介形式、呈现方式和功能来看,它们都已不是文本和图片的简单数字化。这导致学界对数字出版物持久而深入地进行研究。1内容分析与研究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电子书携Kindle等新一代阅读器的问世进入第二波发展热潮。据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联合发布的《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截至2009年底,中国电子书品种达97万种,当年新增16万种。此外,2006年以来的销售收入也逐年攀升(见表1)。据《出版商周刊》报道,2009年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Publishers,AAP)13家会员出版社的电子书销售额比上年增加了176.6%,达到1.695亿美元,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2%增加到3.3%,增长了1倍多。电子书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在众多关于电子书的研究中,有两篇论文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值得一提。即玛格达·华西里奥(MagdaVassiliou)等人的《“电子书”概念梳理》和罗伯特·保丁(RobertPolding)等人的《电子书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估》。自上世纪70年代迈克尔·哈特(MichaelHart)开创“谷登堡计划”以来,随着电子书出版实践和相关研究的发展,关于电子书曾经出现过在某些领域和层面被广为接受的定义。这些定义多围绕媒介、内容/文件格式、设备和传播四个方面展开。不过,关于那些定义人们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在迄今为止的相关文献中,“电子书”这一概念仍然有些含混和不明确。戈尔德·利夫(GoldLeaf)指出“对‘电子书’(E-book)这一术语缺乏充分的界定是混乱局面产生的根源,并由此阻碍了电子书的进一步发展”。鉴于基本术语的明确定义对相关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意义,华西里奥(Vassiliou)试图运用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这一语言学研究技巧对“电子书”这一术语做出“客观、系统和量化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包含两个部分的定义,即:(1)电子书是包含文本和其他内容的数字对象,是整合图书可以在电子环境中呈现出来的特点而成的;(2)典型的电子书有一些通用的特点,如搜索和交叉引用功能、超文本链接、书签、注释、高亮显示、多媒体对象和互动工具等。该定义既考虑了电子书持久稳定的性质,也抓住了电子书因不断变化的技术驱动而导致的动态特性。更重要的是,华西里奥再一次提醒研究者关注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最基本问题。保丁(Polding)等人的研究和以上探讨不无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证实了以上研究的价值。他们面临的研究任务是将纸质版本的图书《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TheTimesGoodUniversityGuide,GUG)改造为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灵活的万维网应用系统,同时还要不影响纸版图书的销售。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寻找一个电子书的概念模型来实施这种转换。但研究者发现当前的文献较多关注电子书的应用方面,较少探讨概念模型和产品架构等问题。既有的关于电子书的定义和概念也大多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反而是早年马丁(Martin)提出的“信封模型”(envelopes)、“层级结构”(hierarchies)和“网络结构”(networkstructure)等概念模型迄今仍然或隐或显地被广泛应用着。最后,研究者采用了马丁关于电子书的常识性定义,并将马丁的“网络结构”模型作为开发工作的理论指导。其中电子书被视为与专著一类的纸质书相似,但是以电子形式创建和发行的出版物。研究方法采用设计研究方法(designresearchapproach),具体来说就是明确研究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理解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然后运用抛弃原型法和演化原型法完成设计过程。实际上,最终完成的GUG网站已经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了。它不直接反映纸版GUG的结构和内容,功能也更为强大。但是仍然可以看出,项目使用的设计研究过程根植于网络结构模型,并保留了电子书的许多优势。此外,国外许多研究者较为关注地区、国家和机构层面的电子书开发利用问题。缪尔柏格(Mühlberger)等人探讨了欧盟资助的10个欧洲国家的18个图书馆提供的电子书按需服务(eBooksonDemandservice,EOD)。还有,鉴于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非常渴望建立电子书馆藏,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JISC)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国家电子书观测项目”(NationalE-BooksObservatoryProject),致力于调查研究英国职业研究生教育中电子书的应用情况与效果。万多伦(Vandooren)等人则探讨布鲁塞尔大学图书馆及其出版项目联合提供的绝版图书在线存取服务的进展情况。国内关于电子书的讨论主要是数据格式、阅读设备、数字权利管理、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从阅读器到行业标准的电子书产品和出版实践中,以论文和著作形式出现的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创新扩散和传播范畴内,力图将对新媒体、新技术的科学理解传达给读者。如从宏观角度分析电子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从微观角度分析电子书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格式标准的统一、电子书阅读平台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版权保护及其解决方案、数字版权交易原则和实践等;或利用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理论从经营管理角度讨论电子书营销、商业模式、价值增值和产业链等。还有的则利用传播理论分析电子书传播的现象与问题。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利用多学科思想与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电子书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试图做出解答。可以预期,随着电子书实践的日益推进,图书这一“最有文化的媒介”的数字化问题必将引起持续的关注与研究。2开放兼容:数字时代的中国情境从白纸黑字到图文声像并茂,期刊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变革。数字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数字期刊仍然是过去五年数字化发展最快的领域,加上其与开放存取运动的紧密联系,使之成为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焦点;而大众类数字期刊在经历2006年名人电子杂志热的高速发展期后,2007年进入调整过渡期,2008年进入低潮,但作为新兴的数字出版物类别,其发展仍得到了学界诸多关注。2.1期刊数字化编码系统数字化是学术期刊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形态主要包括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和纯数字期刊两种。前者在欧美发达国家首先问世并迅速普及,如《柳叶刀》(Lancet)、《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著名国际期刊很早就已经全文上网。我国学术类数字期刊进入系统化、规范化和实用化发展阶段始于1996年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问世。现今,约有6000余种期刊全文上网,初步形成了以万方数据、清华同方和重庆维普三家信息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格局。而在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学术类数字期刊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技术、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等方面,其中后者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此外,尽管数字学术期刊是所有数字出版物门类中收入问题解决比较好的一种,还是有许多研究者探讨其出版经营模式[34-36],包括授权方式、营销方式、合作方式、分配方式等[37-38]。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和纯数字期刊的发展路径在国内外均受到持续关注。前者是数字化发展初期的权宜之计,就方式而言包括集中式上网和分散式上网两种。集中式是指不同期刊通过加入大型期刊网站实现网络化。大型信息服务提供商、出版商、集成商等往往提供数字化集群上网服务[39-40]。分散式上网是指期刊社依托自身网站提供期刊全文的数字版。不过,通过独立建站方式提供数字期刊还未得到普及。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如网站建设等情况展开的调查研究表明[41-43],其中高校学报的网站建设是研究热点[44-45]。赵军平等人的调查显示,教育部主管的个别院校的学报编辑部起步较早,在1996年、1997年就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站,其余大多数都是在1999—2005年间建设的。这与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网络的大环境有关。从网站建设情况来看,教育部主管的期刊中65%建有网站,地方院校主办的期刊中只有31.75%有网站,军队院校中建网站的占25%。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趋势明显,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研究者也提出了解决对策[47-48]。纯网络期刊在我国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水平都要逊色很多。不过,研究者仍从我国纯网络科技期刊主体、形式和发展对策等多方面展开了研究[49-51]。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采编系统居于关键地位,无论传统期刊还是数字期刊都可以共用这一核心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或者换言之,它为传统期刊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元化搭建了新平台。随着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不断发展,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从C/S(客户端/服务器端)结构向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发展,从静态信息发布网页、动态交互式网站到集成化、一体化、流程化网络采编系统的过程。研究者对基于不同建模语言和网页技术的学术期刊数字采编系统[52-53]和审稿系统[54-56]展开研究,并对由此带来的期刊社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57-58]。但是总体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科技期刊出版相比,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如程维红等人调查中国科协期刊群的898种期刊后发现,其中只有不到25%使用了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另有不到15%的期刊网站有全文在线发布功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存取期刊风靡全球,成为数字学术出版领域的亮点。但是,我国迄今还没有像英美国家那样鼓励开放存取的政策出台,学术团体、大学、研究所等参与开放存取出版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工作者的认知度也普遍较低。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等对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现状进行的调查与分析[59-61],虽然研究视野和手段都有一定局限性,但对于相关人员了解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状况仍有较大帮助。对于开放存取目前在国内的发展障碍,许多学者也展开了调查,发现经费并非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我国多数学术期刊由学术团体、大学和研究所主办,商业化程度普遍不高,无办刊经费不继的后顾之忧,主要障碍倒是源于同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可度低[62-66]。此外,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盈利模式等也是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67-68]。国外开放存取期刊无论从发展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更可观,相关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对开放存取出版进行跟踪研究。具体而言,包括从宏观角度探究全球开放存取出版每年的进展,从微观角度探寻出版社开放存取出版之路;评估开放存取运动对于学术出版的影响;通过计量方法对开放存取学术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实现开放存取的金色和绿色之路进行比较等。彼得·萨伯(PeterSuber)作为开放存取较早的倡议者持续不断地关注开放存取的最新进展。自2003年以来他每年撰写关于当年开放存取进展和影响的综述,近几年还在《电子出版期刊》(TheJournalofElectronicPublishing)上发表,给业内外人士了解全球开放存取出版进展提供最及时、最全面的信息。在评估开放存取运动影响的研究中,菲利普·戴维斯(PhilipM.Davis)运用媒体框架理论(mediaframing)对2003—2008年间世界主流报纸社论和读者来信的分析颇值一观。尽管迄今为止开放存取的种种争论、实践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出版界和学术界,随着其影响的日渐深入与扩大并波及一般纳税人,了解大众媒体如何架构开放存取议题是十分必要而且有益的。戴维斯的研究发现,开放存取的支持者常规地围绕“透明度”和“公共受托责任”(transparencyandpublicaccountability)来架构论点,即:纳税人的钱资助了科学研究,因此公众有权获取研究成果;而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必要前提。这样的框架简明、有力,并与当下社会推崇开放、民主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相呼应。因此不难理解其能够说服美国国会制定强制开放存取政策,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道义支持。相比较之下,以出版商为主的开放存取运动的反对者未能建立自己的核心框架,其针对支持者框架构建的辩解诉诸出版物质量和出版行为的可持续性,立论主旨过于细小并且缺乏简明的叙事结构。其唯一较为有力的反框架(counterframing)叙事是“政府干预”的说法,即将强制政策和法令视作“政府无理地干涉私营出版业”。此种诉求容易在推崇自由市场的美国社会获得响应。因此,其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制定较为温和的规定以及2008年9月美国众议院议员否定开放存取强制政策的提案都不无因果联系。由此可见,在当前形势下历史悠久而近几年似乎声名狼藉的科技出版商除了调整自己确然存在的行为偏差之外,注意媒体议题的架构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争鸣和社会运动的目的并不必然是要消灭某一方,透彻地思考出版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于开放存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只会带来正面影响。在似乎不可逆转的开放存取潮流之下,许多出版商对开放存取实施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甚至允许作者存档正式出版的PDF版论文。许多重要出版商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以后,已经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开放存取出版。克莱尔·伯德(ClaireBird)撰文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开放存取出版实验之旅。自2004年以来该社采用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核酸研究》(NAR)收到的投稿量和作者满意度都维持稳定,大部分作者都乐于支付开放存取出版费用,因此新模式下运行的期刊能够做到财务平衡。尽管2005年NAR的收入曾有短暂下滑,但是2007年又开始增加。另外,该社出版的200多种期刊中有70种左右实行了选择性开放存取模式(OxfordOpen),即允许作者自行选择是否缴付论文处理费以便其文章立即实行开放存取。在实践过程中,出版社逐渐意识到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并不是对所有学科都适用的。在该社实行选择性开放存取出版的期刊中,一些分子生物学和计量生物学领域的期刊,作者付费论文的比率高达17%—25%;而那些研究者较少得到资助的学科,如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付费论文的比率只有5%,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有2%。也许可以由此推论,未来会根据不同学科和期刊的特点出现开放存取、订阅存取、延后的免费存取及其组合并存的局面。然而,迄今为止出版社对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对订阅、期刊使用和论文引用率等的全面影响还不十分清楚。对学术资源的了解是利用的基础,随着开放存取出版的蓬勃发展,准确地把握其现状,或者更加确切地说量化地把握现状是十分必要的。芬兰学者博克里斯·比约克(Bo-ChristerBjrk)等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选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和乌利希(Ulrich’s)期刊指南的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样本来源,通过直接计数和抽样调查得出2006年全球出版了23750种左右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其中包含约1346000篇论文。此次调查研究更加重要的任务是计算全球在某个特定年份经过同行评议的开放存取论文的产量。比约克分三路调查来获得最终数字,即金色开放存取期刊论文(无禁制期),有禁制期的开放存取期刊论文以及作者自行存档论文的数量。对于金色开放存取论文,比约克仍以Ulrich’s数据库为主并参考DOAJ数据计算出2006年大约有1735种活跃的(即继续出版没有停刊)、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存取期刊,刊载61313篇文章,占当年出版论文的4.6%。考虑到期刊及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以及开放存取运动日渐普及的现实,这与早年间雷戈奇(Regazzi)利用相似的抽样方法对DOAJ所列期刊进行研究所得的数据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与汤姆逊公司的调查研究结果也基本吻合,据测算2003年SCI数据库中的开放存取论文为22095篇,约占该库全部论文747060篇的3.0%。对于延迟开放存取和混合型开放存取期刊,比约克通过测算HighWire网站中立即开放存取的期刊和经过一段禁制期才实施开放存取的期刊数之比,将延后开放存取的论文数量分离出来,得出当年大约8.1%的论文提供滞后的开放存取。平行出版或者说绿色开放存取论文的数量更加难以估计。比约克从Ulrich’s符合要求的期刊中成比例地抽出列入ISI数据库和不列入该库的文章,分别为前者200篇,后者100篇,然后利用谷歌搜索引擎系统地搜寻其存入仓储的情况,得出当年大约有11.3%的论文进行了绿色开放存取。由此,比约克认为2006年全球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中实施开放存取的约占19.4%。比约克对于样本的选择基本上是科学和合理的,如其以ISI和Ulrich’s期刊为样本库来测算当年同行评议论文总量,以Ulrich’s数据为主并参酌DOAJ来获取金色开放存取论文数量等,反映了他对学术期刊出版情况和开放存取资源分布情况的熟稔。尽管其以HighWire论文构成比模拟全球论文构成比的做法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但也是考虑当前数据可获得另外,研究者对于数据的处理也比较小心,如其对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进行抽样计数时,将PLoS等四家出版机构的期刊单独计数,原因是它们都利用作者缴费方式来维持经营,因此造成出版的某些特定品种的期刊如等载文量非常大,远高于平均数。总体而言,尽管局部结论还有可以商榷之处,如其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认为没有一篇论文既在金色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商网站发表,又在某一开放存取仓储中存档,但是比约克等人的研究结果仍然较为可信。实际上,在数字出版的许多相关领域都十分需要这种量化研究。如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都能够把此类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以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以便于其他研究者验算、修正和参考,而且能够以年度为单位持续进行此类研究,对于摸清数字出版和数字学术资源的家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国外间或有此类耗时费力的研究,相比较之下,国内同类研究更显缺乏。2.2研究网络出合理的产品需求从2006年的电子杂志热开始,大众数字期刊进入研究者视野。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印刷型刊物的数字化、网络杂志的内容组织与编辑、数字阅读、杂志经营管理、广告经营等方面。迄今为止传统印刷型刊物的数字化仍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集成平台将纸媒内容转换为数字内容;二是通过刊社自身的网站将纸媒内容搬上网络。另外还存在一种反向的数字期刊发展之路,即网络杂志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传统杂志联姻或是开发网络杂志的纸质版。但这种模式目前国内还很少见。有研究者指出,传统杂志在数字化时代面临一种隐蔽的威胁,即为了获取传播渠道而成为互联网平台拥有者的“内容打工仔”。网络杂志要成为独立的出版门类,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内容竞争力是不可或缺的。当前电子杂志的内容来源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改编自其他兄弟杂志;另一种是编辑部自己制作内容。研究者对电子杂志的内容利用链以及内容管理进行了探讨。如陈丹等人认为,POCO等集成平台通过内容采集、内容制作、内容集成、内容发布等环节形成较为完整与细分两种不同的内容利用方式。樊文静认为目前电子杂志的内容弊病体现为两个极端:一是只对纸质杂志简单数字化,没有充分利用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或者反过来,在内容表现上不必要地炫耀技术和堆砌多媒体内容。因此,电子杂志的内容开发应该在借鉴旧媒体的经验、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生的媒体形式,以实现网络杂志的繁荣发展。还有学者分析了网络杂志对于阅读的影响。由于多媒体、超链接和互动技术塑造了网络杂志区别于纸质杂志的信息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得网络杂志的阅读呈现如下特点:碎片化阅读,感性阅读,层级阅读。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杂志的阅读将越来越个性化和私人化。同时,由于网络杂志具有记忆功能,能够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为读者配置感兴趣内容的超链接,因而能使阅读兴趣与网络杂志提供的内容高度契合。数字阅读引爆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未来的文化传播模式、图书销量、图书馆的发展等诸多议题皆进入了研究者视野。王振铎将数字阅读、文本阅读和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认为当代的数字智能阅读器只能方便和丰富人类既有的阅读和出版方式,而无法完全取代人类传统的文本阅读与出版模式。由此可见,数字阅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而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广泛。杂志经营管理也是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张炯认为网络杂志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资源为主的传统媒介网络化、以技术为要的网络杂志运营商和以征订为重的网络杂志代理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有研究者研究了网络杂志的营销方法,认为其小众化定位使分众营销、定向营销和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品牌营销、事件营销、广告营销等整合营销方式则成为推广网络杂志的重要方式。宋晓芳则指出现阶段的网络杂志虽然在数量、表现手段和内容来源上不断创新,但是在传播渠道上却表现出停滞不变的状态。所有网络杂志的传播几乎完全依附于杂志平台,形成渠道的单一化。这种重复限制了网络杂志的消费人群,削弱了网络杂志对发布平台的控制力,最终直接制约网络杂志建立原创的盈利模式。杂志广告始终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经济行为,只是由于载体及技术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呈现出一些新的“变种”和特性。数字杂志的广告类型几乎囊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所有的广告样式,体现了这种新型富媒体较强的开放性和吸纳能力。与传统杂志的广告营销相比,数字杂志广告呈现以下优点:丰富的广告形式,互动的广告内容;在线追踪读者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广告精准投放。其劣势则体现为:许多数字杂志以免费形式供读者下载阅读,不能像传统杂志一样产生固定的发行收入,因此必须依靠广告维持经营;但是过多和不适当的超链接经常造成读者的阅读中断。作为一种新型广告载体,对网络杂志的广告传播效果还需进行科学的评价。刘峰等人提出AIDA(注意、兴趣、欲望和行动)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作为网络杂志广告传播效果评估的内容。具体可以转化为以下指标:广告曝光次数;点击次数与点击率;网页阅读次数;转化次数与转化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大众数字杂志的缺陷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杂志出版的管理问题尤其引起研究者的兴趣。3数字出版的是数字化书籍的领域之一,现代数字出版领域的更博客出版、按需出版和手机出版都是在全新的数字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它们甚至不像电子书和数字期刊能够找到对应的传统出版物,但是迄今为止发展势头已经凌驾于数字化书刊之上而成长为极其重要的数字出版领域。3.1通过研究方法与研究相关的研究,提高了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内容水平,促进基础传播。在文化方面仍博客最早因1998年德拉吉报道而引起世人注意。2006年,国内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超过3300万个,有人将该年称为“全民博客年”。此后博客进入理性发展时代,一些博客停掉了,但博客总量仍在增加。关于博客以及博客出版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博客发展比较热的2006年和2007年,如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博客的发展历程、生命力、生存空间以及博客网站的经济运营情况,分析了纯粹的博客出版模式,即所有环节都在博客上进行的出版模式。还有一些研究者分析了传统出版与博客出版相结合的模式,将其区分为转载模式、试读版模式和博客—自助图书公司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博客书选题策划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还有研究者从传播学角度考察博客出版传播方式、受众诉求与定位的变化,探讨从博客发展到博客书以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应该谨慎地看待博客与出版的结合。因为博客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组织形式,同时也可以实现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功能,因此网络的媒体特征很容易体现在博客服务提供商(BSP)的发展策略当中。但是,博客的价值在于实现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的跨越,共享才是博客的核心理念和最大优势。而现代出版业作为一个社会生产部门,有其内在的经济目的和追求,并且这种目的是通过有控制的出版物流通来实现的。这就使博客与出版在信息传播过程和方式上存在差异。此外,出版业是一个微利行业,而网络信息产业则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基于日本博客出版的积极社会效应和惊人消费指数,刘义军等人指出博客媒介能够将大众连接为共同体,同时传统媒介的关注、新媒体的大胆利用和努力推动都能促进博客出版的良好发展。还有研究者探讨了博客与网络原创文学在起因、定位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认为文学创作只是博客的内容之一;博客网站和纯文学网站的相关实体不同,文学网站主要以内容为导向,而博客网站关注技术支持高于内容服务。此外,还有研究者对某个学科领域的博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如对出版学博客的研究认为其影响力严重不足,内容质量也普遍不高,规模有待扩大,缺乏原创和特色且研究型博客奇缺。这也反映了我国专业类、学术类博客的发展现状。随着2010年微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相关研究也开始增多。其单一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跟随性等传播特征使之得到更多人的青睐。除了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外,学者更多关注这个新兴事物的盈利模式问题,对包括短信分成、广告、品牌服务、电子商务、虚拟产品等可能的几类盈利模式都进行了讨论。3.2从管理角度:从按需出版到发展按需出版在国外,按需出版在出版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我国已经有一些出版社尝试按需出版,并有一些提供按需出版业务的印刷公司,但尚未普及,没有形成规模。不过按需出版作为新的业界动态,已经开始受到国内相关机构的重视。由于按需出版在我国仍然属于新生事物,所以况、它所导致的供需关系的改变以及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新气象。又由于按需出版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些阻碍,因此研究重点集中在探讨按需出版面临的问题上,包括:行政干预,国家政策不明晰,书号控制严格导致进入门槛较高;出版界对按需出版认识不够;内容数字化进展缓慢,信息没有整合,按需出版技术的应用存在技术瓶颈;由于要改变传统业务流程,所以存在成本、定价以及利润再分配问题,各方参与不积极;行业竞争导致对新技术的抵制;我国图书市场尚未产生足够的个性化需求,按需出版缺乏市场动力;市场环境不成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营销方式单一,盈利风险较大,等等。针对按需出版在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各方研究人员纷纷提出对策。2007年12月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和凯捷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主办的按需出版高级学术研讨会上,出版界专业人士就如何以更低成本实现内容整合,加快发展按需出版等话题进行了对话。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则提出了如下一些发展按需出版的应对之策:寻找合适的按需出版项目,全面管理整个业务流程;充分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推广按需出版业务;加快内容数字化进程,建设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技术和设备上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寻找利润平衡点;实现跨行业联合,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将内容、网络和技术集于一体来发展按需印刷;投入更多资金充分进行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以刺激按需印刷业务的增长;内容制胜,走创意和个性化道路,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等等。3.3手机出版研究概述2009年1月7日中国正式发放3G牌照标志着中国进入3G元年。从世界范围看,日本的3G用户在2006年就已经超过2G用户;2008年11月,韩国3G用户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34.95%;截至2009年三季度,美国市场3G的渗透率接近40%。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出版产业真正步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手机图书是手机出版领域的主要形态之一,包括漫画类、小说类以及时尚类图书内容。日本一直处于机图书发展的领先地位,在其2007年上半年度十大艺类畅销书排行榜中,手机图书占据半壁江山,相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此。日本各大移动运营商调查数显示,漫画书是日本手机图书中最主要的类别,其是小说和图画类,支撑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手机便携性、易操作和支付容易。最近日本手机小说现增长乏力现象,以出版热门手机小说《红线》名一时的日本GOMABOOKS出版社因为高达38.2日元的负债而宣布破产。研究表明,日本手机小风光不再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在作品量上无法被社会认可。匡文波是国内较早研究手媒体的学者,他在相关专著中系统地阐述了手机版的概念、特征、应用和发展趋势,提出只有在G实现大规模商用后,手机出版才能获得实质性发。近几年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如中国互联网信息心(CNNIC)、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都加大了对手出版产业的研究力度。其中CNNIC发布报告,基调查数据对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说等手机出版形态的产业链状况、业务模式、用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未来手机媒体发展对社会影响与发展趋势。随着手机出版尤其是手机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研究者已不再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