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新教科版六上科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1.gif)
![2-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新教科版六上科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2.gif)
![2-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新教科版六上科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3.gif)
![2-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新教科版六上科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4.gif)
![2-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新教科版六上科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e60192636939f948456f78199552e7b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本课与教科书中的第2课、第3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3.1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学段目标。此前,通过哥白尼学说已经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周期是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本课的内容则落在“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自转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上。本课通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按不同方向转动“地球”,观察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体验活动,结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事实,推理得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之后,结合“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就能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即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最后,再利用地球模型进行一次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的结论,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分析】学生需要在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①有较为丰富的相对运动经验,如汽车与窗外树木的相对运动关系,有这样的基础,根据“地球椅”实验推理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就容易得多。②学生对北京与乌鲁木齐的位置有所认识,能在地球仪上快速找到它们。③能在地球仪上分清东西南北。但经了解这些基础认知都是学生比较欠缺的,所以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前概念情况及教学条件提供一些设备及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2.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2.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2.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实验证明地球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转,然后得出北京比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的结论。难点:“地球椅”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不容易获得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不足,生活体验不足,影响相对运动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理解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西向东转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大记录表、地球仪。【教学过程】一、聚焦1.看图引入。播放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提问:“地球不停地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学生回答问题。2.过渡。谈话: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有先后的,那么,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呢?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学生必定认为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同的。有这个共认,研究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二、探索活动一:谁先看到“太阳”1.猜测。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2.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3.模拟实验。实验组: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圈模拟地球,一位学生贴“北京”“东”纸片,一位学生贴“乌鲁木齐”“西”纸片。在围成圈的地上,中心画点模拟地轴,外面画圈模拟自转轨道,一位同学站在圈外,举着红色圆卡纸模拟太阳。请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记录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记录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观察组:记录实验结果。4.研讨“谁先迎来黎明”。观察组成员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班级大记录表上记录结果。5.小结。如果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只有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才能知道谁先迎来黎明。设计意图:这是个实验推理过程,层层铺垫,每一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知到位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学生得先清楚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的位置关系,才能进行模拟实验。只有进行了模拟实验才会发现得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才能知道谁先迎来黎明。活动二:转椅体验活动1.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坐在汽车上看到两边车窗外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车向东,树木向西;车向西,树木向东。2.让学生说出坐在转动的椅子上,看到的周围物体是什么运动规律。椅子自西向东转,周围的景物会自东向西转;椅子反转,景物就会自西向东。3.“地球椅”模拟实验。一位学生举着红色圆卡纸代表“太阳”,一位学生坐在椅子上,教师转动椅子,学生说出“太阳”的运动方向。4.推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的,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并汇报。5.小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形成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6.研讨: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经过“地球椅”的模拟实验以及相对运动规律的推理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推理出谁先迎来黎明。活动三:利用地球模型验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1.改进实验条件。在地球模型上,用反光小圆片贴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2.明确实验方法。手电筒模拟太阳,让地球模型自西向东旋转。观察贴在北京位置的小圆片和贴在乌鲁木齐位置的小圆片哪个在照射下先闪烁。3.学生记录实验现象。4.研讨: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用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验证上一环节推理出的结论,这是科学推理常见的研究过程,也是科学家常用的实验方法。活动四:集体研讨1.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你是如何知道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2.小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因此地球自转一周,地球上的每个位置只迎来一次黎明。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解决地球自转周期的问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也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板书设计】4.化学家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用途并制造新物质。[科学思维]能够用验证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探究实践]能够用探索性实验的方法,分析某种混合物质的成分。[态度责任]了解化学家的某些发现和发明,体会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价值。【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知道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把我们做的实验同化学家的实验建立联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材料、白醋、小苏打、锥形瓶、带橡胶的导气管、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吸水纸、黑色水笔[学生小组]每组牛顿摆球1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在众多的科学家当中有一类是化学家,大家了解化学家吗?知道化学家所从事的工作吗?2.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化学家及其工作的了解。3.教师小结:化学家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的物质。二、创设活动(二)观察情景,大胆猜想4.出示课本第10页上面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化学家经常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预设:这是什么东西?他有什么性质?与另一种物质混合起来会怎么样呢?它可以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吗?5.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化学家所要研究的问题。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这些问题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化学家的研究。 三、游戏活动,验证猜想活动一:像化学家那样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1.教师引导:让我们学着科学家那样,先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2.出示课本第10页和11页的相关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方法以及要求。教师指导:大家还记得二氧化碳是怎样制取出来的吗?出示课本第8页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制取的方法。3.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按照要求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提醒学生点燃蜡烛时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当我们把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变得浑浊。5.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到空瓶子中,看一看,闻一闻,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预设:二氧化碳气体看上去没有颜色,闻起来也没有味道,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6.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到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中,看看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预设:会发现底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为什么正在燃烧的蜡烛会渐渐熄灭呢?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出示课本第11页上面灭火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预设: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自己也不能燃烧,所以我们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个原理,制作成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四、拓展延伸,总结根据我们刚才的活动,了解到二氧化碳气体有哪些性质呢?预设: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二氧化碳气体自己不能燃烧,同时也不支持燃烧。活动三:做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1.教师引导:作为一名化学家,他们在实验室里会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下面,让我们也学着化学家那样分析物质组成的成分。2.出示课本11页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及方法。全班交流3.所需材料:黑色水笔、吸水纸、铁架台、水槽、自来水。4.实验方法:①用黑色水笔在吸水纸一端画一个圆点。②固定纸条,使画有圆点的一端能浸到水里,且保持圆点在水面之上。③观察当纸条吸水后,黑点出现了什么变化?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分析黑色水笔笔芯中物质的组成成分。6.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当纸条吸水后,黑点出现了什么变化?预设:当纸条吸水后,黑点慢慢变大,并且颜色变淡。黑点分离成藏蓝色、黄色等不同成分,不同成分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有快有慢,最后停在纸条的不同部位。黑色水笔笔芯中的物质的组成成分是什么?预设:黑色水笔笔芯中的物质由藏蓝色、黄色等不同成分的物质组成。活动四: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1.教师引导:化学家就是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物质。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发现发明了哪些物质?2.出示课本11页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化学家在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贡献。预设:1.化学家分析出天然橡胶的成分,并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合成橡胶。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2.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水杨酸,最初从柳树皮中提取,后来化学家用合成的方法制备。3.教师相机介绍橡胶和水杨酸的有关知识。橡胶是制造飞机、汽车、医疗器械等所必需的材料。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一般在性能上不如天然橡胶全面,但它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水杨酸,也叫柳酸,是化学药物。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的衍生物,经临床应用证明,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4.除了在工业和医药领域,化学家在其他领域也有非常多的发现和发明。5.出示课本12页上面的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说明,进一步了解化学家在营养元素、空气方面的发现和发明。全班交流预设:化学家发现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及他们的存在。卷心菜中富含的维生素u,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牛肉含有的钾和磷,对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有帮助。菠菜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贝类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6.化学家还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这些气体所占的比例。出示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轿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个人车位赠与合同范本
- 临时工劳动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年平安保险公司特定疾病终身保险赔付合同
- 业务合作合同格式样本
- 不锈钢采购与销售合同
- 个人借款质押合同书样本
- 专用线铁路物流服务合同细则
- 个人与企业租赁合同范本大全
- 采购标准合同书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 《景观设计》课件
- 会所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 2024年胡麻油市场前景分析:全球胡麻油市场规模达到了25.55亿美元
- 小学英语800词分类(默写用)
- 《 西门塔尔牛脸数据集的研究》范文
-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简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对策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车载冰箱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