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工艺细则_第1页
大桥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工艺细则_第2页
大桥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工艺细则_第3页
大桥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工艺细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1、合拢顺序合拢顺序按设计要求分两步合拢:(1)两个边跨,(2)中跨。即先合拢两个边跨再合拢中跨。2、挂篮拆除及模板安装(1) 边跨合拢段施工边跨直线段和最后一段悬灌梁端施工时,应在翼缘板和底板的相应位置预留外模吊杆和底模吊杆的预留孔,预留孔位置9#T8#段施工完成后(假设其施工在先),在内外模拉筋拆除前,将边跨挂蓝的走行梁前移到预留孔位置并固定,将边跨外模沿走行梁拖拉到边跨合拢段位置。对称拆除边跨和中跨挂篮的其余部分。立边跨合拢段的支架和模板(内模可以考虑利用挂蓝内模)。利用底板和翼缘板上的预留孔,将底模、侧模和8#段、10#段的底板和翼缘板夹紧,然后进行梁段的正常施工。(2) 中跨合拢段施工在10#T构8#梁段施工完成后,在内外模拉筋拆除前,将挂蓝尽量向前移动,使吊带的走行梁前移到预留孔位置并固定,将底模架后横梁悬挂在外模框架上,底模架前横梁用导链悬挂走行梁的前端,将边跨外模沿走行梁拖拉到边跨合拢段位置将边跨合拢段施工完成后,将2#T中跨挂篮的外模固定,将走行梁用导链拖至1#T构11井梁段预留孔处安装好,用导链将底模后横梁斜挂于外模走行梁上,将篮前移,同时调节导链,挂篮移到尽头后,用导链将底模前横梁斜挂于走行梁上,将底模安装到位,将主构架退回。用导链将外模拖到位。3、 临时联接措施由于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收缩将导致合拢段混凝土的拉裂或压坏,因此,需采取临时联接措施,参考施工图,决定采用型钢支撑,张拉临时束的办法解决,详见设计图。4、 混凝土灌筑混凝土灌注应在一天中气温最低的午夜进行,要求在4小时内灌完。使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加强合拢段的养护,用草袋遮盖保持湿润,同时在T构上洒水降温。注意事项2#T构拆边跨底模时,要同时施加同重量的配重,配重的形式由施工现场自定。在浇筑中跨合拢段时在T构的边跨加平衡重,平衡重的数量为合拢段重量的一半。5、 保证合拢段的设计长度不变各T构施工时,梁段长度的累积误差均在最后一段调整,以保证合拢段的长度不变。临时联接措施的钢支撑台座位置预埋时要准确。合拢段的内模用木模,若拆除困难就留在箱内。挂篮的拆除要注意人身安全。在施工合拢段前将钢绞线全部穿入,波纹管的接头要处理好,严防管内漏浆。6、体系转换合拢段施工过程,即为体系转换过程。两边跨合拢先张拉顶板束,再张拉底板束和腹板束,按设计要求顶板和底板各张拉400KN,张拉的束号见有关的通知,待合拢段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张拉其他束,然后将预张束张拉到设计吨位。这样实现了由单个T构到单悬臂的转换。中跨合拢预应力筋张拉同上,最后实现由两个单悬臂到三跨连续的转换。7、注意事项张拉顺序及编号按设计进行。预应力束的张拉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锯齿块的后端变化, 检查是否出现裂纹,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正值夏季,箱内温度较高,注意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