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t2第二章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_第1页
gxt2第二章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_第2页
gxt2第二章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_第3页
gxt2第二章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_第4页
gxt2第二章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gxt2第二章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总10页)PAGE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1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图示四个力的合力。已知力F3水平,F1=60N,F2=80N,F3=50N,F4=100N。习题习题2−1图F1F2F4F3FR888′(b)2131111F1F2F3F4FRθ(c)2131111F1F2F3F4(a)02550kNeabcdOyx解:(一)几何法用力比例尺,按F3、F4、F1、F2的顺序首尾相连地画出各力矢得到力多边形abcde,连接封闭边ae既得合力矢FR,如图b所示。从图上用比例尺量得合力FR的大小FR=,用量角器量得合力FR与x轴的夹角θ=88,其位置如图b所示。(二)解析法以汇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c所示。首先计算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然后求出合力的大小为设合力FR与x轴所夹锐角为θ,则再由FRx和FRy的正负号判断出合力FR应指向左上方,如图c所示。2−2一个固定的环受到三根绳子拉力FT1、FT2、FT3的作用,其中FT1,FT2的方向如图,且FT1=6kN,FT2=8kN,今欲使FT1、FT2、FT3的合力方向铅垂向下,大小等于15kN,试确定拉力FT3的大小和方向。习题习题2−2图FT1θ30°FT3FT2yFT1θ30°FT3FT2FROx(b)(a)解:以汇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b所示。计算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由式(1)、(2)联立,解得。FCBAAABACFFABAC60°30°60°30°FCBAAABACFFABAC60°30°60°30°60°60°(a)(b)习题2−3图(c)((f)60°FABFACF60°A(e)FABFFAC60°30°A(dFFABFAC60°AOxy(g)解: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g所示。(a)取节点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d所示。列平衡方程 (b)取节点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e所示。列平衡方程 由式(1)、(2)联立,解得。(c)取节点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f所示。列平衡方程 2−4杆AB长为l,B端挂一重量为G的重物,A端靠在光滑的铅垂墙面上,而杆的C点搁在光滑的台阶上。若杆对水平面的仰角为θ,试求杆平衡时A、C两处的约束力以及AC的长度。杆的自重不计。习题习题2−4图ACBGθ(a)ACBGθFNAOFNCxy(b)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其上受一汇交于O点的平面汇交力系作用,如图b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xAy,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在直角三角形ABO中,则。在直角三角形AOC中,则。习题2−5图(a)DCABF2F145°30°30°习题2−5图(a)DCABF2F145°30°30°60°CDCDDC(c)CF145°60°FCAFCD(b)x(d)DF230°30°FDBFDCy解:(1)取节点C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所示.。建水平的x轴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2)取杆CD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c所示,其中F′CD=–FCD(F′CD=FCD)。由二力平衡知F′DC=F′CD=FCD(3)取节点D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d所示.。其中FDC=–F′DC(FDC=F′DC=FCD)。建y轴与力FDB垂直,如图d所示.,列平衡方程 由方程(1)、(2)联立可得 2−6用一组绳挂一重量G=1kN的物体,试求各段绳的拉力。已知1,3两段绳水平,且α=45º,β=30º。习题习题2−6图MGαAFT1FT2(b)BβT2FT3FT4(c)21BαβA34M(a)Oxy(d)α解:(1)取物体及铅垂的绳子为研究对象,其上一汇交于A点的平面汇交力系作用,如图b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d所示。列平衡方程 (2)取节点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c所示,其中F′T2=–FT2(F′T2=FT2=)。列平衡方程 2−7重物M悬挂如图,绳BD跨过滑轮且在其末端D受一大小为100N的铅垂力F的作用,使重物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α=45º,β=60º。不计滑轮摩擦,试求重物的重量G及绳AB段的拉力。习题习题2−7图(a)DCBAMβαOFBβαFTFTABMG(b)解:取物体及铅垂的绳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所示。由于绳子的张力处处相等,则FT的大小FT=F,方向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a)OlFOlF(b)Ol(a)OlFOlF(b)OlFα(c)lrFOOFlaOlFαab(f)(e)(d)习题2−8图解:(a)MO=Fl;(b)MO=0;(c)MO=Flsinα;(d)MO=−Fa;(e)MO=F(l+r);(f)MO=Flsinα2−9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试求在图a,b,c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力。BBMlllMMθAAABB(a)(c)(b)习题2−9图lMAB(e)FBFAlMAB(d)FBFABMlθA(f)FAFB解:(a)取梁AB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主动力偶。B处是滑动铰支座,约束力FB的作用线垂直于支承面;A处是固定铰支座,其约束力方向不能确定;但梁上荷载只有一个力偶,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A与FB组成一个力偶,即FA=−FB,力FA与FB的方向如图d所示。列平衡方程(b)取梁AB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主动力偶。B处是滑动铰支座,约束力FB的作用线垂直于支承面;A处是固定铰支座,其约束力方向不能确定;但梁上荷载只有一个力偶,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A与FB组成一个力偶,即FA=−FB,力FA与FB的方向如图e所示。列平衡方程(c)取梁AB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主动力偶。B处是滑动铰支座,约束力FB的作用线垂直于支承面;A处是固定铰支座,其约束力方向不能确定;但梁上荷载只有一个力偶,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A与FB组成一个力偶,即FA=−FB,力FA与FB的方向如图f所示。列平衡方程2−10简支梁AB跨度l=6m,梁上作用两个力偶,其力偶矩M1=15kN·m,M2=24kN·m,转向如图所示,试求支座A、B处的约束力。习题习题2−10图M2ABM1l=6mFAFB(b)M2ABM1l=6m(a)解:取简支梁AB分析。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两个主动力偶。B处是滑动铰支座,约束力FB的作用线垂直于支承面;A处是固定铰支座,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A与FB组成一个力偶,即FA=−FB,力FA与FB的指向假设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2−11铰接四连杆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O1B=,一个力偶作用在曲柄OA上,其力偶矩M1=1N·m,各杆自重不计,求连杆AB所受的力及力偶矩M2的大小。习题习题2−11图M2O1BFBAFO1(d)(a)M2O1M1OBA30°(b)OM1AFO30°ABFABBBAA(c)解:(1)取杆OA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主动力偶。杆BA为水平的二力杆,所以F′AB为水平力;O处是固定铰支座,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O与F′AB组成一个力偶,即FO=−F′AB,力FO与F′AB的方向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2)取杆BA为研究对象。杆BA为二力杆,受力如图c所示。由作用与反作用知FAB=−F′AB,其大小FAB=F′AB=5N,方向如图c所示;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BA=−FAB,其大小F′BA=FAB=5N,方向如图c所示;(3)取杆O1B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主动力偶。FBA=−F′BA,O1处是固定铰支座,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O1与FBA组成一个力偶,即FO1=−FBA,如图d所示。列平衡方程 习题2−12图BaBCa习题2−12图BaBCaFC(c)2aMaABFAFB(b)2aaaBCMA(a)解:(1)取构件AB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主动力偶。构件BC为二力体,所以力FB的作用线在BC两点的连线上;A处是固定铰支座,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A与FB组成一个力偶,即FA力FA与FB的方向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2)取构件BC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c所示。构件BC为二力体,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C=−F′B=FB,所以力FC的大小,方向如图c所示。习题2−13图MBllCF习题2−13图MBllCFBFC(b)lCAlDCFDFAl(c)MllBCAl(a)D解:(1)取构件BC为研究对象。主动力为作用其上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