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0/131劳动法学教案第一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2023/10/132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
一、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劳动关系的变迁:不自由的劳动时代——租赁劳动时代(罗马法时代)——团体主义时代——雇佣契约时代——劳动契约时代——信息化社会时代2023/10/133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的产生--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19世纪初,“工厂立法”形式的劳动法规。
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2023/10/134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法产生的原因1、大工业时期“人类理性”的体现。2、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国家为了稳定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需要。2023/10/135劳动法学教案
四、初期劳动法的特点1、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2、适用范围很小。3、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2023/10/136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当代各国劳动法的发展
一、各国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9世纪初开始——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工厂立法——全面劳动立法2023/10/137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发展的特点1、世界各国普遍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5、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最低劳动标准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产生影响2023/10/138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中国劳动立法概述
一、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动和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㈡北洋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㈢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㈣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劳动法2023/10/139劳动法学教案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劳动立法
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曾颁布过一些劳动法令。2023/10/1310劳动法学教案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劳动立法㈠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劳动立法
1、1949年至1966年劳动法制定——趋向计划,劳动法弱化2、1966年至1976年劳动法全面瘫痪3、1976年以后至今劳动法发展与成熟2023/10/1311劳动法学教案㈡现阶段劳动法制建设的新发展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初步建立了最低劳动标准。4、建立了法定的多层次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5、逐步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6、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2023/10/1312劳动法学教案第四节国际劳动立法
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广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还包括联合国以及区域组织的有关公约和条约等。2023/10/1313劳动法学教案
一、国际劳动立法思想的产生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一些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社会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主张,包括在劳动上进行国际间的约束。2023/10/1314劳动法学教案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开端1880年瑞士政府提出召开国际会议。1900年,柏林会议。1900年,成立国际劳动法协会。1906年在瑞士召开了有15个国家参加的会议。1913年国际劳动法协会起草了《关于女工童工工作时间公约》、《关于禁止童工夜间工作时间公约》。2023/10/1315劳动法学教案
三、国际劳工组织㈠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1919年6月正式成立了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至1939年是国际联盟的附设机构。1940年至1945年二战期间因国际联盟解体而作为一个独立性的组织继续存在。
二战后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直至现在。2023/10/1316劳动法学教案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
三方性原则,即国际劳工大会需有政府、雇主、劳工三方代表参加。2023/10/1317劳动法学教案㈡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其主要依据,在二战前是《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二战后是1944年通过的《费城宣言》中的原则。2023/10/1318劳动法学教案《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1、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人的劳动不应视为商品;2、工人和雇主都有结社的权利,只要其宗旨合法;3、工人应该得到足以维持适当生活水平的工资;4、工厂的工作时间以每日8小时或每周48小时为标准;2023/10/1319劳动法学教案5、工人每周至少有24小时的休息,并尽量把星期日作为休息日;6、工商业不得雇佣14岁以内的童工,并限制14~18岁男女青年的劳动;7、男女工人做同等工作应得到同等的报酬;8、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劳动状况标准应给合法居住在该国的外籍工人以同等的待遇;9、各国应设立监察制度以保证劳动立法的实施,监察人员应有妇女参加。2023/10/1320劳动法学教案《费城宣言》提出国际劳工组织的10项标准:1、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标准;2、使工人受雇于他们得以最充分地发挥技能和成就,并得以为共同福利做出最大贡献的职业;3、在一切有关者有充分保证的情况下,提供训练和包括易地居住在内的迁移和调动劳动力的方便。4、关于工资、收入、工时和其他条件的政策;2023/10/1321劳动法学教案5、切实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和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劳资双方的合作,以及工人和雇主制订与实施社会经济措施方面的合作;6、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以便使所有需要此种保护的人得到基本收入,并提供完备的医疗;7、充分地保护各业工人的生命和健康;8、提供儿童福利和产妇保护;9、提供充分的营养、住宅和文化娱乐设施;10、保证教育和职业机会均等。2023/10/1322劳动法学教案㈢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旧中国政府时期先后批准了14年国际劳工公约,并于1944年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新中国自1983年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开始,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并陆续批准了22个国际劳工公约2023/10/1323劳动法学教案㈣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劳动立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及各国劳动力将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互动的背景下,国际劳动标准在世界劳工运动以至国际贸易中受到关注。2023/10/1324劳动法学教案第二章劳动法概述2023/10/1325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
一、广义上的劳动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2023/10/1326劳动法学教案
二、狭义上的劳动法
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10/1327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1、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全过程中的劳动。2、是有偿性劳动。3、带有劳雇关系。2023/10/1328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一、劳动关系㈠劳动关系的概念
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狭义上的劳动关系。2023/10/1329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2023/10/1330劳动法学教案㈢劳动关系的种类
从不同所有制关系、职业分类、资本的组织形式、工人运动角度、集体谈判制度等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2023/10/1331劳动法学教案㈣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1、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4、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5、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6、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2023/10/1332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一、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根据不同立法权限制定颁布的法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2023/10/1333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即生效和失效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23/10/1334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不适用者:党政干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现役军人;家庭用人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扩充。2023/10/1335劳动法学教案第四节劳动法的地位和体系
一、劳动法的地位
劳动法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023/10/1336劳动法学教案㈠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1、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2、劳动法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原则3、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主体4、劳动法有自己的完整独立体系2023/10/1337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法与其他某些法律部门的区别1、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调整对象不同
主体不同
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2023/10/1338劳动法学教案2、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加强经营管理。2023/10/1339劳动法学教案3、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职务时发生的各项社会关系,行政关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2023/10/1340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体系
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的相互间在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2023/10/1341劳动法学教案劳动法体系结构劳动法体系劳动管理法劳动关系法工会的法律保障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检查监督法2023/10/1342劳动法学教案第五节劳动法的渊源
一、劳动法渊源概念
劳动法渊源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表现形式。
二、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的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国际惯例。2023/10/1343劳动法学教案第六节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所谓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2023/10/1344劳动法学教案
二、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1、劳动法基本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2、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全面的覆盖性和高度的权威性。2023/10/1345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劳动法基本原则指导着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有助于劳动法制的统一、协调和稳定。2、劳动法基本原则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劳动法,解决各具体劳动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3、劳动法基本原则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具体规定的不足,用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023/10/1346劳动法学教案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㈠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㈢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2023/10/1347劳动法学教案第七节劳动者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
一、劳动者的个人权利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㈡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㈢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㈤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2023/10/1348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者的集体权利㈠结社权㈡集体谈判权㈢罢工权㈣参与权2023/10/1349劳动法学教案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2023/10/1350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与表现形式㈠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2023/10/1351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法律关系的表现形式
个别的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的劳动法律关系。
此外:可以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者人数、劳动者职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关系作不同的分类。2023/10/1352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㈠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依照法律规定缔结劳动关系,所缔结的劳动关系便具备了法律关系的形式,而法律关系则以劳动关系为实际内容。
区别:范畴和产生的前提不同。前者属社会物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后者属思想关系,必须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2023/10/1353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2023/10/1354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㈠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2023/10/1355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
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2023/10/1356劳动法学教案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以下特点:⑴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⑵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⑶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⑷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2023/10/1357劳动法学教案2、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
用人单位用人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享有用人的资格或能力。
用人单位用人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行使招收录用劳动者、变更和解除及终止劳动关系等行为的能力。2023/10/1358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㈠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2023/10/1359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确认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获得利益的可能性。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是指负有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的必要性。2023/10/1360劳动法学教案2、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对应性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共同存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一方的权利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也是另一方的权利。2023/10/1361劳动法学教案《劳动法》第3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023/10/1362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而言,就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行为?成果?人?劳动力?劳动?2023/10/1363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及消灭
一、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种类㈠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2023/10/1364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1、行为
是指以行为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也可以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仲裁行为和劳动司法行为四大类。2023/10/1365劳动法学教案2、事件
是指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包括自然现象,如各种自然灾害;也包括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如患病、伤残、死亡等。2023/10/1366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
劳动法律行为――产生、变更、消灭违法行为――变更、消灭事件――变更、消灭2023/10/1367劳动法学教案第四节劳动关系的变形
一、类型隐形失业、隐形就业
二、产生原因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改革
三、弊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2023/10/1368劳动法学教案第四章劳动合同2023/10/1369劳动法学教案劳动合同法?劳动法?2023/10/1370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性质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雇用(佣)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身份契约说?租赁契约说?劳动加工说?特种契约说?2023/10/1371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㈠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㈡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㈢劳动合同具有双务、有偿、诺成合同的特性㈣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2023/10/1372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合同的作用㈠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㈡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㈢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2023/10/1373劳动法学教案
四、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概况1994年颁布《劳动法》,全面肯定劳动合同制度。2007年6月29日通过《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2023/10/1374劳动法学教案
五、劳动合同的分类㈠按照劳动合同期限进行分类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023/10/1375劳动法学教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第12条劳动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第13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3/10/1376劳动法学教案第14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2023/10/1377劳动法学教案㈢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第15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023/10/1378劳动法学教案第68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2023/10/1379劳动法学教案㈡按照劳动者身份的不同进行分类1、城镇职工劳动合同2、农民工劳动合同3、学徒工劳动合同2023/10/1380劳动法学教案㈢按照用人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1、录用合同。2、聘用合同,亦称聘任合同。3、借用合同,亦称借调合同。2023/10/1381劳动法学教案㈣按照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不同进行分类1、书面劳动合同,又称要式劳动合同。2、口头劳动合同,又称非要式合同。2023/10/1382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法》第3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2023/10/1383劳动法学教案基本原则:㈠合法原则㈡公平原则㈢平等自愿原则㈣协商一致原则㈤诚实信用2023/10/1384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
㈠要约㈡承诺2023/10/1385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2023/10/1386劳动法学教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第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2023/10/1387劳动法学教案第11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第14条第3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69条第1款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2023/10/1388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劳动合同的效力
一、劳动合同效力的概念
劳动合同的效力,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即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法律约束力。2023/10/1389劳动法学教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第3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16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2023/10/1390劳动法学教案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确认㈠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2023/10/1391劳动法学教案㈡无效劳动合同的分类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具体情况包括:⑴主体资格不合法⑵内容不合法⑶程序不合法
无效劳动合同,按其无效程度,可以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2023/10/1392劳动法学教案㈢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必须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2023/10/1393劳动法学教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第26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2023/10/1394劳动法学教案
三、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㈠撤销合同㈡修改合同㈢赔偿损失2023/10/1395劳动法学教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第27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28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第88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023/10/1396劳动法学教案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的关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具体表现为合同条款。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2023/10/1397劳动法学教案
一、法定条款
法定条款,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九项必备条款。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2023/10/1398劳动法学教案㈢劳动合同的期限
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㈥劳动报酬
㈦社会保险
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023/10/1399劳动法学教案
二、约定条款《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2023/10/13100劳动法学教案第五节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义务的行为。
履行劳动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
㈠实际履行原则㈡全面履行原则㈢合作履行原则2023/10/13101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已经订立的合同条款达成修改或补充协议的法律行为。2023/10/13102劳动法学教案第六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两大类型。2023/10/13103劳动法学教案㈠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023/10/13104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通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2023/10/13105劳动法学教案㈢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因劳动者原因解除2、劳动者患病等非过错原因解除3、经济性裁员2023/10/13106劳动法学教案㈣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实体和程序方面的限制,在一定情况下不得解除,解除合同必须履行一定的程序。2023/10/13107劳动法学教案史上最贵清洁工2023/10/13108劳动法学教案2023/10/13109劳动法学教案㈤劳动合同的终止
期限届满,法定或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2023/10/13110劳动法学教案㈥经济补偿
一般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须给予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2023/10/13111劳动法学教案第七节特别规定
一、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2023/10/13112劳动法学教案
二、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2023/10/13113劳动法学教案第八节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律或劳动合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三人对于劳动合同当事人违约有过错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2023/10/13114劳动法学教案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1、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2、未按规定提供劳动合同文本3、未按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违法约定试用期5、违法扣押证件或收取档案、财物6、违反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的规定2023/10/13115劳动法学教案7、过错造成劳动合同无效8、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9、侵犯劳动者人身自由或损害身体健康的10、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不出具相关证明11、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2023/10/13116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者的违约责任1、过错造成劳动合同无效
2、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
三、第三人的违约责任1、非法招用其他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2、违反劳务派遣规定
3、个人承包经营违法招用劳动者2023/10/13117劳动法学教案第五章工会2023/10/13118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工会与工会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的工会和工会立法的产生与发展1871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
工人阶级为了加强内部团结,集中斗争力量,维护自身利益而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
19世纪初西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最早的工会组织。2023/10/13119劳动法学教案
二、国际劳动立法对工会的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在1919年的《国际劳工组织章程》提出促进结社自由的原则。194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结社自由和保障组织权公约》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组织权和集体谈判公约》2023/10/13120劳动法学教案
三、我国工会和工会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上海海员于1914年成立了“焱益社”,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人于1916年组织“集成同志社”。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上海机器工会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会组织的诞生。1924年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公布《工会条例》——我国最早的工会法。1930年江西红色政权也颁布过《工会法》。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工会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工会法》。1992年《工会法》颁布实施,2001年修正。2023/10/13121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工会理论概述
一、工会的性质
工会是作为工人谋求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善而团结在一起组成的群众性社会团体,具有阶级性、群众性和自愿性。2023/10/13122劳动法学教案
二、工会的要件
㈠积极要件1、自主性2、纯粹性3、明确团体利益意识4、民主原则2023/10/13123劳动法学教案㈡消极条件1、雇方代表不得参与2、不得接受雇方在团体营运上给与经费援助3、不得以政治运动或社会运动为主要目的
三、工会的分类
职业工会、产业工会2023/10/13124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我国现行工会法的规定
一、工会的性质1、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
2、工会是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2023/10/13125劳动法学教案
二、工会的设立与组织
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基层工会、地方各级总工会、全国或者地方产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2023/10/13126劳动法学教案
三、工会的权利义务
㈠工会的权利1、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2、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3、帮助、指导签订劳动合同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4、提出意见和建议、交涉和协商、监督和调查的权利5、参与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2023/10/13127劳动法学教案㈡工会的义务1、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2、协助用人单位办好职工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3、会同单位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4、根据政府委托,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2023/10/13128劳动法学教案第六章集体合同2023/10/13129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集体合同概述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㈠集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2023/10/13130劳动法学教案㈡集体合同的特征1、集体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2、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3、集体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4、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务合同。5、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2023/10/13131劳动法学教案
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
同属于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在协调稳定劳动关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10/13132劳动法学教案㈡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2、内容不同3、目的不同4、适用范围不同5、效力不同6、形式要件不同7、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2023/10/13133劳动法学教案
三、集体合同的产生与发展
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为争取自由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坚持斗争的产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将集体合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明确规定。2023/10/13134劳动法学教案
四、集体合同的作用㈠集体合同是确保职工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必要手段㈡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公平与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㈢集体合同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㈣集体合同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10/13135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集体协商
一、集体协商的概念和意义㈠集体协商的概念
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集体交涉,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谈判,目标旨在订立集体合同。2023/10/13136劳动法学教案㈡集体协商的意义1、集体协商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2、集体协商是实现劳动关系协调的必要手段。3、集体协商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和劳动合同之不足。2023/10/13137劳动法学教案
二、集体协商的代表
㈠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会;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用人单位代表。2023/10/13138劳动法学教案㈡集体协商代表的保护
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11条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担任代表之日起5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2023/10/13139劳动法学教案㈢集体协商代表的义务
1、参加集体协商、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
2、维护本单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得采取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
3、保守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知悉的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2023/10/13140劳动法学教案
三、集体协商的内容
集体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㈠劳动报酬;㈡工作时间;㈢休息休假;㈣劳动安全与卫生;㈤补充保险和福利;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2023/10/13141劳动法学教案㈦职业技能培训;㈧劳动合同管理;㈧劳动合同管理;㈨奖惩;㈩裁员;(十一)集体合同期限;(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十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2023/10/13142劳动法学教案
四、集体协商的程序㈠集体协商的提出和协商代表资格的确定㈡进入谈判准备阶段㈢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阶段㈣审查批准
㈤协商争议的处理2023/10/13143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一、集体合同的订立
协商一致、大会讨论、审查备案
二、集体合同的终止1、合同期限届满。2、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三、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2、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合同难以履行。2023/10/13144劳动法学教案第四节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不足
一、集体合同内容流于形式大量集体合同停留在基准线水平,上升空间小二、争议权缺乏
事实上没有罢工权的协商将无异于集体行乞。劳资争议行为:罢工(strike)、怠工(sabotage)、抵制(boycott)等;闭厂(lock-out)、黑名单或白名单(blackorwhitelist)、黄狗契约(yellowdogcontract)。三、缺乏处理争议的法定制度2023/10/13145劳动法学教案第七章劳动争议处理2023/10/13146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资争议,往往也被称为劳资纠纷、劳动争议、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由于对相互之间权利义务的要求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议”。2023/10/13147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
㈠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而发生的争议。
权利争议,是指基于法律、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之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
利益争议,一般是指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即当事人对将来构成彼此间权利义务的劳动条件,主张继续保持现存条件或应予变更调整而发生的争议。2023/10/13148劳动法学教案㈡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
个别争议,是指个别的劳动者与个别的雇主之间因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议。
集体争议,是指劳动者团体或一定数量之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间因劳动条件或相互间劳动关系所生之争议。2023/10/13149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资争议行为
在劳方为罢工(strike)、怠工(sabotage)及抵制(boycott)等
在资方为闭厂(lock-out)、黑名单或白名单(blackorwhitelist)、黄狗契约(yellowdogcontract)等。2023/10/13150劳动法学教案
四、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㈠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㈡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㈢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㈣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㈤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2023/10/13151劳动法学教案
五、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2、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4、先仲裁后诉讼原则2023/10/13152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和程序
一、劳动争议调解㈠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2023/10/13153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争议调解程序1、申请2、进行调解3、调解成功,制作调解协议书
4、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5、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6、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2023/10/13154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1、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2、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3、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4、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2023/10/13155劳动法学教案㈡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申请
受理
开庭
裁决2023/10/13156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争议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
在特定情况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如根据《劳动法》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公示的,可以作为法院处理案件的依据;
对于开除、辞退等案件,可以判决撤销,对于追索报酬等,如数额不当的可以判决变更。2023/10/13157劳动法学教案
四、集体争议的处理
履行集体合同的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
签订集体合同的争议,通过协商,可由有关部门协调处理。2023/10/13158劳动法学教案
五、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存在的缺陷1、处理范围不包括利益争议;2、没有对产业行为作出限制;3、程序过于拖沓、繁琐;4、调解委员会过于杂乱;5、仲裁委员会不够严谨,缺乏三方机制。2023/10/13159劳动法学教案第八章工资2023/10/13160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工资概述
一、工资的概念及其实质
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
就其实质而言,是按照劳动计算的劳动者的必要劳动的转化形态,是以劳动为计算尺度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2023/10/13161劳动法学教案
二、工资分配原则㈠按劳分配原则㈡宏观调控原则2023/10/13162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工资制度及形式
一、工资制度及工资形式概述
工资的几种形式: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5、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2023/10/13163劳动法学教案不计入工资的三种收入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费用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2023/10/13164劳动法学教案
二、我国工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㈠建国初期工资制度初建阶段㈡第一次工资改革阶段㈢第二次工资改革阶段㈣第三次工资改革阶段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制度2023/10/13165劳动法学教案
三、我国企业现行几种工资制度
㈠工资指导线制度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㈢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㈣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㈤企业经营者年薪制2023/10/13166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最低工资制度
一、最低工资概述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由所在用人单位支付的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劳动报酬。2023/10/13167劳动法学教案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是劳动者与雇主长期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权观念进步的结果。
19世纪末,新西兰颁布了最低工资法。
2023/10/13168劳动法学教案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㈠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
协调原则、基本生活保障原则2023/10/13169劳动法学教案㈡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1、维持劳动者本人最低生活的费用2、劳动者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3、劳动者为满足一般社会劳动要求而不断提高劳动标准和专业知识水平所支出的必要费用2023/10/13170劳动法学教案㈢最低工资的确定程序
收集材料,拟定方案;上报备案;变更与回复;批准与发布;调整2023/10/13171劳动法学教案㈣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1、最低工资适用的劳动者范围2、最低工资的时间适用范围3、最低工资的劳动种类的适用范围2023/10/13172劳动法学教案㈤最低工资的计算与支付《劳动法》第49条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23/10/13173劳动法学教案上海市的最低工资组成
最低工资由应列入工资总额的各项工资性收入剔除下列项目后构成:⑴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⑵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⑶个人缴交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⑷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2023/10/13174劳动法学教案第四节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一、加班加点工资
延长工时150%,休息日200%,法定休假日300%
二、休假期间工资
法定休假、年休假和婚丧假都属于带薪休假,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三、停发工资
未提供正常劳动,并且有劳动者的过错。
四、履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五、学习和培训期间工资2023/10/13175劳动法学教案第五节工资保障制度
一、保障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立法
平抑物价或加补贴;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二、保障工资按规定支付的立法
法定的货币;按月发放
三、严禁非法扣除职工工资的立法
间接扣除(代扣):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法院判决支付的赡养费、扶养费等直接扣除:违约、违纪,不能超过月工资的20%2023/10/13176劳动法学教案第六节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1月8日通过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的概念及其效力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2023/10/13177劳动法学教案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㈠工资协议的期限;㈡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㈢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㈣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㈤工资支付办法;㈥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㈦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㈧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㈨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2023/10/13178劳动法学教案
三、工资集体协商程序
提出协商的要求——书面答复——共同协商——提供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工资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签字盖章——报送审查。2023/10/13179劳动法学教案第九章工时和休假2023/10/13180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工时和休假的概念及种类
一、工作时间概述㈠工作时间的概念及其特点1、工作时间的概念
工作时间,是指依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之内和一周之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2023/10/13181劳动法学教案2、工作时间的特点⑴标准性与灵活性相统一。⑵法定工作时间制度确立了工时不得突破的上限标准。⑶标准工时是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2023/10/13182劳动法学教案㈡工作时间立法概况
1、外国工作时间立法概况及其特点
第一,缩短工作时间已成为一种普遍和长期的趋势。
第二,工作时间的缩短,不仅仅被看作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一种保护,而且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第三,普遍推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第四,采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立法规定2023/10/13183劳动法学教案2、我国工作时间立法概况《劳动法》规定了每天不超过8小时和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每周40小时。《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2023/10/13184劳动法学教案
二、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作用㈠利用工作时间制度,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关系㈡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㈢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㈣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就业2023/10/13185劳动法学教案
三、我国现行工作时间立法的基本内容㈠标准工时㈡计件工时制㈢缩短工时制
㈣其他工时制1、不定时工作制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2023/10/13186劳动法学教案第二节休息休假制度
一、休息休假的概念
是劳动者按法律规定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由自己自行支配的时间。
二、休息休假的种类㈠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㈡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㈢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日㈣法定节日休假时间㈤探亲假㈥年休假2023/10/13187劳动法学教案《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相关规定:
第3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2023/10/13188劳动法学教案劳动法学教案2023/10/13190劳动法学教案2023/10/13191劳动法学教案第三节加班加点制度
一、加班加点的概念
职工在法定节日和公休日进行工作----加班;
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进行工作----加点。2023/10/13192劳动法学教案
二、加班加点的一般规定1、程序限制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2、时数限制
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3、报酬限制
提高加班加点的工资促使用人单位自觉减少加班加点。2023/10/13193劳动法学教案
三、加班加点的特别规定《劳动法》第42条规定以下情况,延长工作时间不受第41条关于条件和法定时数的限制:⑴发生自然灾害等⑵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等故障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2023/10/13194劳动法学教案
四、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1、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2023/10/13195劳动法学教案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2023/10/13196劳动法学教案第一节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及意义
一、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和特征
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特征:1、强制性2、以劳动过程为其保护范围3、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为主要途径2023/10/13197劳动法学教案
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基础1、客观基础
人力不可测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恶劣,人类科学进步导致的机械、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危害,在客观上极大地威胁和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思想基础
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上升为最基本的人权的范畴。2023/10/13198劳动法学教案
三、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强化责任
严厉处罚?——充分赔偿!2023/10/13199劳动法学教案
四、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概况㈠外国及国际劳工立法概况㈡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概况1802年英国的《学徒的健康和道德法》是最早的劳动保护立法,进入20世纪以来,各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有了很大发展。
解放初一系列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改革开放以来,1994年《劳动法》、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安全生产法》等2023/10/13200劳动法学教案
五、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㈠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⑴制定统一执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⑵组织和推动劳动安全卫生科学研究工作⑶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基础制度⑷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单位或个人依法给予处罚。2023/10/13201劳动法学教案㈡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义务:⑴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⑵对职工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⑶按规定提供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条件⑷对未成年劳动者和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⑸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技术培训2023/10/13202劳动法学教案
权利:⑴有权依法制定内部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并要求遵守⑵有权对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的执行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从业心得
- 网上课程设计好吗
- 汽车行业美工工作感悟
- 香蕉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餐饮工程师工作总结
- 心灵成长社团培养情商智慧计划
- 银行工作总结制度规范运作顺畅
- 美容美甲业务员工作总结
- 2024年物业管理合同合集篇
- 2024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34篇)
-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课程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课件
- 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区分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电解液新型锂盐材料之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市场潜力可观新型锂盐LiFSI国产化进程加速
- 年产10000吨一次性自然降解环保纸浆模塑餐具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战销售培训讲座(共98页).ppt
- 测控电路第7章信号细分与辨向电路
- 哈尔滨工业大学信纸模版
- 氨的饱和蒸汽压表
- 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装修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