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游戏治疗:创造一个社区 第五章使用布偶于游戏治疗的评估_第1页
第四章游戏治疗:创造一个社区 第五章使用布偶于游戏治疗的评估_第2页
第四章游戏治疗:创造一个社区 第五章使用布偶于游戏治疗的评估_第3页
第四章游戏治疗:创造一个社区 第五章使用布偶于游戏治疗的评估_第4页
第四章游戏治疗:创造一个社区 第五章使用布偶于游戏治疗的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游戏治疗:创造一个社区在被父母虐待或疏忽的孩子心中,对于照顾他们的成人有愤怒、不信任或正反感情并存的感觉是很正常的。虽然受虐儿童对于独立治疗的需求正逐渐地被大众所认识,然而对这些遭受虐待、被疏忽而衍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孩子而言,家庭环境改变常被认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游戏主要是为那些曾经历过家庭暴力却必须面对寄养家庭的孩子所设计的。任何一位治疗者都可以借由这个治疗技巧来帮助孩子提高适应环境变迁的能力,以及改善不安全感。有些孩子可能会抗拒或无法说起过去与现在的家庭情况,甚至倾向于利用动作来表达感觉。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个方法将会特别的有帮助。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因为寄养家庭或父母亲安排探视时间的因素而必须常常转换环境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个非常好的治疗技巧。

这个游戏是针对因为遭受过重大打击,导致拒绝谈论过去经验或现在压力的孩子而设计的。利用孩子创造自己的一个社区,并且仿真一些幻想,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恐惧、希望和担忧,此时治疗者应该给孩子一个足够的空间并且保持安全的距离。这个方式让治疗者能够在一旁做一些观察,如当事人作画的色彩、每一个房子里所使用的东西、社区的安排以及摆设的增增减减,以及角色扮演时的言语表达等。治疗者同时也可以由游戏的内容来了解孩子的感觉,在让孩子进入并且接受这个游戏后就可以将它当成一种让孩子确认、表达并解决心中因为搬到新环境或是离开父母后所造成的压力的一种无威胁又熟悉的工具。规则说明:如果治疗者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而孩子也很积极寻求治疗者的帮助,这时,治疗者便可以引用这个治疗技巧。需要的材料有大小适中的厚纸版、记号笔、小型的玩具屋、小车子等。第一个步骤就是在厚纸板上画出房子,并且规划出房间,就好像画房屋蓝图或设计图一样。将房间画成不同形状,并且加上房门与走道,接着可以让孩子画上家具或其他需要用的东西。这时可以让孩子创造自己的房子,甚至“社区”中所需要的其他房子(如学校、父亲的房子、奶奶的房子、法院、商店等等),最后孩子可以决定怎样在游戏室内摆设这些房子。孩子完成了他(或她)的“社区”后,一些小车子或是玩偶便可以登场。也可以建议孩子与治疗者一起将人物放进“社区”里,并且“开车”在社区里转一转。实际应用:这个治疗技巧适用于各种在过渡期中的孩子,如离开家庭暴力庇护中心、父母亲离异或是来到新寄养家庭等等。特别是针对那些遭到虐待或疏忽的孩子。他们通常会借由画图或游戏来表达自己,或者是用言语中提起过去或现在的情况时,就倾向退缩的孩子。同时也可以针对那些常常被儿童福利人员或警察询问家庭情况,导致不愿再度开口表达对自己家庭的看法与感觉的孩子。这种情况常发生在那些非自愿离开保护家庭,或是经由法院判决而非自愿与离异父母居住的孩子身上。这个治疗技巧第一次是运用在一个八岁孩子的身上。她处在家庭暴力中,又因父母吸毒自己必须面对许多事情。她的母亲因接受戒毒治疗必须离开她。之后,她离开庇护中心与母亲重聚,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她出现了一些临床上的症状,其中包括用身体攻击母亲,拒绝讨论过去的经历及对现况的感觉与想法。由初期的测验显示,治疗必须单独进行,间接在疗程中让她以各种反应表达自己强烈的敌意与愤怒,并进行发展性退化的延伸阶段治疗(重新变回婴儿吸奶寻找慰藉)。在这个孩子进步到可以借由洋娃娃来进行治疗时,本篇的治疗技巧便可以施用。也就是这个时候,女孩很积极地把治疗者当成她的“朋友”。她的方法是将一个名叫“沙拉”的洋娃娃送给治疗者,治疗者与女孩有了这种互动模式之后,便建议女孩画出一间“给洋娃娃的房子”。女孩开始对此活动感到兴趣,并在接下来的五节疗程中持续要求治疗者帮她画出学校、父亲的房子、奶奶的房子、一个溜冰场、一些商店,以及用来载运她的洋娃娃“珍妮”与“沙拉”到学校的轿车以及一辆校车。她会和母亲一起到商店,并且在周末拜访“父亲的房子”。在疗程中,女孩渐渐可以表达自己对于新学校。搭乘校车。以及与父亲见面时的恐惧与忧虑,她表达了对于安全感的需要,以及见父亲时可以打电话给母亲的要求,同时也运用言语表达了愤怒,还有因为过去无法满足的需要而造成对父母的不信任感。她的洋娃娃都单独地住在自己的新房子里,并且在前几节的疗程里都“不需要母亲的照顾”。两个洋娃娃都可以自己决定何时要与父亲见面,并且可以自己照顾“刚出生的小妹妹”。在母亲的角色被加进房子后,女孩渐渐可以调整洋娃娃的角色,重新开始探索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表达出自己身为女儿的感觉。虽然她之前曾经不愿意母亲一起加入疗程。在治疗末期,她主动邀请母亲一起进行治疗,并且进行沟通。在这个时候,她的母亲才真正可以与女儿建立起一个具有养育性又沟通良好的关系。案例:游戏式交流——安德烈的监视袋安德烈七岁,由于在家中和学校里的狂暴脾气和暴力行为,他的寄养已经受到了威胁。于是詹尼和安德烈的寄养家庭合作,鼓励他诉说过去的精神创伤给他带来的痛苦,包括他如何失去原生家庭的经历。由于安德烈真的很在意现在的这个寄养家庭,所以他也急切的希望能够解决自己的脾气问题。詹尼和安德烈进行了一次谈话,这让他们都很能确定安德烈已经厌烦了受脾气控制的局面,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驯服脾气的人。詹尼问安德烈想不想提高自己的侦测技巧,以便在脾气控制他之前先发现它。他认为“侦测脾气”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在安德烈的治疗过程中,詹尼尝试找出一些具体的方法,以补充和儿童的外化语言的措辞游戏。受到黛维达•科恩想法的启发,詹尼买了一套“脾气驯服袋”,这套装备有好几个口袋,儿童可以把它围系在腰上。在他们的下一次会面中,詹尼把这套装备拿了出来,安德烈在查看里面的东西时,眼睛都亮了。詹尼建议他用那副小型塑料望远镜来侦测脾气,当发现脾气来到时就吹响哨子,笔记本和小铅笔则是用来记录他和脾气对抗的分数(也就是他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次数):另外还有用来贴在成功栏里的贴纸,以及一个可以提醒他要保持冷静的试金石。安德烈自己还想到了一个主意——再加一个小忍者,这可以给他制止脾气的力量。他决定当需要提醒自己要有决心和力量时,就摸一摸这些东西。

安德烈迫不及待地想使用这套用具。他在隔周就报告说自己有好几次在脾气来到之前就逮住了它。詹尼则借此机会问安德烈是怎么成功逮住坏脾气的,并着手设计了一个有关他运用自身能力驯服脾气的故事。几个月后,安德烈画了一幅题为“脾气的房子”画,并讲述他和脾气的新关系。脾气的房子很漂亮。他种了一朵脾气花。它是个小偷,偷了房子周围的那些人的心,我就住在那附近。我的朋友不想当驯服脾气的人,于是我跟他说:“跟我来,我正要去那个地方。”脾气对我说:“你是我的哥儿们。”接着它就溜进来,偷走你的心。他缠住你,让你惹上麻烦;而你必须站起来反击,又一次当老师批评我的朋友的时候,脾气就叫我跳到老师的身上,我说它骗我,它还想叫我打老师,不过我是在生它的气,并且较他滚蛋。后来我拿出小忍者,叫它帮我打败脾气。我可以表演给你看我是怎么拒绝和摆脱脾气的。第五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