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

目录《尘埃落定》女性形象研究一动荡乱世里的大赢家二男权意识下的牺牲品三弱势群体的终极宿命四、结论摘要:藏族作家阿来的的作品《尘埃落定》是一部诗话小说或者可以称为哀悼文化亡灵的寓言诗。自出版以来便备受瞩目,整部作品当中囊括了权利、英雄、爱情等多个话题,对于读者而言感受到的除了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之外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共性,这种共性不仅存在于《尘埃落定》当中,《霍乱时期的爱情》亦或者《恶棍系列》当中都可以感受到,人性最初的贪婪、欲望、虚荣在故事中凸显的尤为明晰。这种人性最原本的特质在故事当中的女性人物身上彰显的尤为强烈。关键词:尘埃落定女性形象命运悲剧色彩前言女性形象塑造在文学史上始终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不同时代的大背景也就塑造了作者笔下迥异的女性形象,从易卜生笔下娜拉的一无反顾到施耐庵笔下的快意恩仇再到曹雪芹笔下的妩媚动人再到阿来笔下的肆意忘形以及独立自由。男性作家作品当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某种“跨性别设想”的特性,女性作为他们眼中的“异己者”必然成为了两性文化的“辩驳”过程。小说当中阿来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对于权利的痴迷、金钱的超常追求以及动物式的肉欲归根结底都是依附于男人的,她们大都有过细微不彻底的反抗,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这部作品当中,男性至高无上,女性要么依附于男性要么甘愿被男人所奴役,而无论是哪一种女性形象,都暗含着浓厚的男权色彩。本文通过对《尘埃落定》当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造成其悲惨命运的原因,洞悉在权利和金钱物欲的争夺之下,作为惯性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以及男权社会下的挣扎以及沉沦。动荡乱世里的大赢家《尘埃落定》无疑是一本关于男人的史诗,玩弄权术,举杯换盏嬉笑打闹之间满是战斗和怀疑。但同文中男人的轮廓相比,当中作者浓墨刻画的女子性格命运似乎更显悲壮,独立且具特色。历史当中,女人的生死命理往往和男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痴缠。故事当中有这样一段话,“旋风越旋越高,最后,在很高的地方炸开了。里面,看不见的东西上到了天界,看得见的是尘埃,又从半空里跌落下来,罩住了那些伤痕累累的乱石。但尘埃毕竟是尘埃,最后还是重新落进了石头缝里,只剩寂静的阳光在废墟上闪烁。”[1]天界的即为星辰,石缝的即为尘埃,而阿来笔下的麦其土斯太太的人生就是如此,从尘埃变成了星辰,而后又重为尘埃-----从妓女变成高高在上的土司太太,而后在土司制度分崩离析的前一秒,麦其土斯太太在让人沉迷的鸦片香中安静的离世。大多数人的说辞里都充满了对麦其土斯太太的鄙夷,然而在我看来她是幸运的,年轻时候或许吃过不为人知的苦,但之后她以异乡人的身份一步一步踏上了土司太太的位置,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及土司不轻不重的爱意。麦其土司家族无疑是所有土司当中最强大和富有的,作为统治者中的统治者的掌家者的太太,她对权势的依赖从不遮掩。她随手就赏赐贴身婢女一个耳光、她让管家把女麻风病人活埋、她朝着土司和新欢做爱的罂粟地里大肆开枪、她在土司带着新欢回来的时候,站在楼上不悲不泣的不说话,先不去谈论她的举动的对与错,至少算得上坦荡以及直爽,不隐瞒自己的内心情绪。麦其土斯太太实质上是汉人,但似乎骨子里却潜伏着草原女人的豪爽以及直率,她不会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不高兴就是不高兴的做法,少了那些弯弯道道,反而成就了她的大气之处。或许正是因为她在成为土司太太之前看尽了人世间的凉薄以及无情,所以她对于高人一等的姿态有着近乎痴迷的眷恋,喜欢用小恩小惠去换得他人的感恩戴德,沉迷于对下人的颐指气使换来内心几近变态的优越感。她把自己嫩白细长的手泡在温暖的牛奶中,她无意识的捕捉水从高处跌落至石板的声音,使用神秘的印度香料做护肤品,她佩戴精美的镯子用以度量自己手臂的粗细……几笔之间看得见一个矫情虚荣的贵妇人面带笑容的埋怨生活的无趣以及自己的消瘦,似乎生活越是优越的人越是会有这种近乎病态的“富贵病。”即便做了人上人,即便如今的日子已经足够优越豪华,但过往人生里的苦楚以及作为一个异乡人惧怕不被尊重以及被奚落的心理让她先入为主,用以凶狠乖戾强悍把自己周身包围以此保全自己的完满。中国有句古话:“虎毒不食子。”这句话放在麦其土斯太太身上也毫无违和感。任何一个母亲倘若生下一个智商残缺的孩子都会痛苦并且绝望的,更何况是土司的太太。但尽管如此,麦其土斯太太对于自己傻儿子的爱意还是埋藏不住的。她爱自己的儿子,像每一个母亲一样陪在生病的孩子身旁,“她走到床前,用湿湿的手摸摸我的额头,说烧已经退了。”[2]她气她的儿子为什么不是个聪明的娃娃,甚至在“我”两个月大不能对周遭呼唤表现出任何形式反映的情况下,土司太太气的奶水都干了……作为土司太太,她不知道土司对自己的爱能够持续多久,她渴望自己的傻儿子能够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所以明知儿子傻却仍旧心存侥幸的对他抱有希望,在看到儿子和下人一起玩耍的时候,她痛心疾首的说:“你身上长着的可不是下贱骨头!”[3]“儿子啊,你要记住,你可以把他们当马骑,当狗打,就是不能把他们当人看。”[4]而后大肆处罚那些和自己傻儿子一起玩耍的下人,听着天井里皮鞭飞舞的声音。在土司太太眼里,或许常常会思考,为什么犯傻的不是那些低贱的下人,她对于下人的处罚或许只是对命运不公的一种无奈的反抗!麦琪土司的疆域算得上广阔,也算得上富足,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她的丈夫以及儿子,她所有的权势全都是这片土地给予的,但是于这片土地而言,于她内心而言这里终究只是异乡,尽管所有的财富以及趾高气昂都前所未有的满足了她的虚荣,但她的内心依旧充斥着恐慌与寂寞。在黄特派员来的前夕,土司太太开心的对自己的儿子说,他们是从自己的家乡来得,她猜测自己是不是还会说汉话,当证实自己没有忘记的时候,她无与伦比的兴奋道:“观世音娘娘,我没有忘记啊!”[5]土司太太甚至于试图教自己的傻瓜儿子汉语,尽管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不容置疑的是故乡在这个人人畏惧自私自利的土司太太内心却是一处藏在心底的柔软。在和黄特派员进行事务商议的过程当中一时失态她说:“要是你们军队不抢光我父亲的铺子,我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6]她说这步田地---无上的权利、荣华富贵,如此看来,于她而言真的无足轻重。偏逢乱世,流落他乡,权势不定,孩子痴傻,土司太太背负了太多的苦楚以及酸涩。除了异乡人、母亲的身份之外,她还是一个妻子。于女人而言最大的福祉就是寻得一个良人,但土司身为一方统治者,他的领地上有无数的女人甘愿奔赴于他,不管于权还是富贵。土司太太深知自己如今的权势都是这个男人给的,没有他的宠爱自己的性命如同草芥,但宿命注定的事情她改不了,也躲不掉。“她看着土司领着新欢一步一步走向官寨,也就等于是看见了寂寞的后半生像自己走来。卓。玛对我说,她听见太太不断的说,‘看见了,我看见了。’”[7]所有的飞扬跋扈一瞬间全部都没有了,那是一种叹息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望感。土司有了新欢也就意味着她失去了所谓的“爱,”没有了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土司太太剩下的就只有傻儿子和土司太太的名号了,这种没有波澜的生活于任何人而言都无疑是一种痛苦,这个时候的土司太太选择用黄特派员引来的鸦片来麻醉自己。“对于没有钱的人,鸦片是一种坏东西,对于有钱人就不是。”[8]土司的新欢摧毁了这个女人本就岌岌可危的堡垒,她躺在华丽的榻上享受着大烟带来的畅快,她说从今天开始什么都不害怕了。因为生命当中已经没有什么还能够失去的东西了所以她自此无所畏惧。她不怕自己没有爱,不怕没有家,不怕没有权势富贵,因为这一刻起她就已经全部失去了。如果命运就这样肆无忌惮的将就下去,或许不会出什么岔子。不过事实是土司的新欢失宠了,土司的聪明儿子被杀死了,这样下来土司太太的傻儿子反倒成了唯一可以继承土司位置的人了。一时间,这个原本可能一无所有的女子却成了赢家。人性最本质的弊病就是贪婪和虚荣,一系列的反转让土司太太重新燃起了掌控人生的欲望,或许此刻,对于容颜不再逐渐苍老的土司太太而言,只有抓紧手上的权利才能够让她觉得温暖,即使不能,也至少可以让她的余生不会过于凉薄。所以在自己的儿子急于继承土司地位的时候,这个母亲一反常态的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冷漠。她比谁都清楚,若是儿子做了土司那么她土司太太的位置亦将不再,他想再等一等,可是谁知道这一等等来的竟是所有人的结局。“她的泪水还是流出来了,落在我的耳朵上,落在我颈子里。她坚定的表示,要跟土司死在一起。”[9]土司太太具备了藏族女人骨子里的直爽同时她的血液当中也埋藏着汉族女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忠贞,这个给了她至高无上的权利以及富贵的男人,她是愿意和他死在这个他们钟爱的土司国度里的。她在死亡的时候选择再次穿上那件水红色的缎袍,那件当年土司带着新欢回来的时候她穿的那件衣服,再一次美的震撼。如此而来可以想象能将这种颜色穿的美得摄人心魂的女子必定风姿卓绝。在死亡面前,她的从容让人惊叹。佛家有泉下有知的说法,倘若当真如此,土司太太定然会发现,土司其实是爱着她的,这种爱深沉到跨越性欲和贪婪。说她是这乱世里的赢家——从汉人到藏人,从妓女到尊贵的土司太太,从小说的开始她就没有以万分高贵和圣洁的形象示人,她历经人世跌宕,变得贪婪、野蛮以及残忍,她以为自己一无所有,但其实她是这场乱世当中最大的赢家,享尽富贵,拥有大智若愚的儿子,以及对她怀揣爱意的男人。看惯了她上位者的姿态,忽略了她所遭受的跌宕起伏的困苦,她的不堪以及自私实质上只是不自觉的保护色,乱世生存,求得不过是活着。男权意识下的牺牲品《菩萨诃色欲经》中有句话:“女色是世间的枷锁,凡夫爱着,不能自拔;女色是世间的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子是之间的衰祸,凡夫遭之,厄介不止。”自古以来,无论从人的惯性意识或者宗教教义而言,女性都是不详的是卑贱的。在这样地认知以及大背景下,确定了男权社会的主流性以及核心性。然而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又说:“性生活的生理需要置于金字塔的顶端,它既是人类最基本、最强烈、最显而易见的需要,也是自私的利己的第一需要。”[10]性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属性,更是种族延续的唯一方式,男性虽然掌握了绝对性的话语权,但是身体本能对女人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再这样的一种需要关系层面里,男人掌握和主宰,但一定程度上也对女人做出了某种妥协。能够激起和唤醒男人性欲和控制欲的第一大要素就是女人的美貌。阿来在《尘埃落定》当中刻画的漂亮女人很多,依靠美貌搬弄权势富贵的女子也不在少数。从央宗到茸贡土司再到她的女儿塔娜,这三个女人不仅漂亮,甚至可以说得上摄人心魂,这三个女人在众多高姿态的男人之间靠着美貌不断的获取和失去,痛苦也紧随其间。央宗在土司看到她的那一瞬间就迷住了土司,毋庸置疑她是漂亮的。但她浑身上下也就只有漂亮而已,她没有忠于丈夫的意识,她不懂得反抗,和茸贡土司醉心权势以及塔娜沉醉快感相比,央宗没有什么信仰,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唯一看得出情绪起伏的就是央宗失去孩子时候的那一点微乎其微的悲戚感,似乎央宗的存在原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在土司宠幸她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灾难——官寨着火,大少爷遇害,罂粟花战争,死掉的孩子……这一系列的劫难似乎都在拼了命的证实央宗是个会带来不幸和灾难的祸害!这样看来,央宗的美貌反倒成了她的原罪。所谓原罪,是指人类与生俱来洗脱不掉的罪行,即人的恶根,在央宗带来一系列的灾难之后,土司逐渐也对央宗的美貌失去了兴趣,除了自己的性欲得到满足,央宗失去宠爱的一个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她不懂反抗没有生气,于她,土司没有任何征服的快感,这样的女人,除了身体本能的欲望之外,是无法生出爱意的。所有灾难的突然到来因为毫无预兆所以显得极具神秘色彩,央宗的错不在于她的漂亮,而在于她骨子里潜藏的奴性。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那些因为央宗的美貌而产生贪念以及欲望的男人以及因为央宗美貌产生嫉妒和害人之心的女人。一个人对于权势的欲望越大,就越会加快她消亡和毁灭的步伐,荣贡土司绝对算得上这句话的印证者。阿来笔下的这群女人当中荣贡土司绝对算得上有能力和气魄的,但这些特质当中一定程度的欠缺了一些智慧。在跟风种植罂粟导致百姓饥饿难耐的时候,她不惜用自己的女儿去换取粮食,除此之外,她为了巩固和拓展自己的统治疆域不惜委身于麦琪土司,出卖身体以求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权势。她拿到粮食却不愿把订亲的女儿送回此为失信;她写信拒绝女儿女婿回家害怕女婿夺走自己的土司之位,此为薄情;在与侍从、管家以及土司们之间的苟合当中获取快感、权势。在价值观当中有一种叫做拜权主义价值观,荣贡土司的价值观想必就是此种。迷恋权力、崇拜权力是权力为生命乃至生命全部,所以穷尽一生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女儿身去追逐权利,失去尊严将自己湮没在权力的阴影之下,然而最终却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成为了权利的牺牲品。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荣贡土司是精明和强悍的,但即便如此从她后来于“我”以及其他土司交涉的过程当中不断降低的姿态以及委身于土司床榻之上不难发现,即使她贵为土司,但是她的内心对于男权却是认可的,即便她在“我”面前不断地放高姿态,但其实她是没有底气的,她在借粮食的过程中因为碰壁甚至带着哭腔的去说话,不自主的展现出作为女人柔弱的一面,看似像是一种方式,实质是惯性示弱,这样看来,虽为土司,但她依旧是被笼罩于男权之下的。中国有句古话叫红颜祸水,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是害人。小说当中对于塔娜的美貌作者多次进行了描述,“我”描第一次见到塔娜的失态,管家赞叹这个女人不把男人变得百倍聪明就是变成一个彻底的沙子,以及拉雪巴土司说“这样美丽的姑娘不是仙女就是妖精。”[11]这种略带夸张和放大的描写方式让塔娜本身就具备了一层浓重的神秘感。塔娜在故事当中的角色设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她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不堪的。在母亲把自己送给“我”换粮食就子民的时候她没有逃跑也没有挣扎,在那时候的塔娜心里,她对于自己的子民是有责任的,这种责任换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大的善良,但妥协之后她又是心有不甘的,没有任何一个女子愿意嫁给一个公认的傻子,更何况是一个样貌出类拔萃的女子,塔娜对“我”说:“你不是是我倾心的人,你抓不住我的心,你不能使我成为忠贞的女人,但现在,我是你的女人,抱抱我吧!”[12]再后来,由此可以看出塔娜并不是不相信爱情,也并不是只有纯粹的肉欲,尽管她最后选择了妥协,但是她也直接并且坦荡的说自己无法忠贞,由此后来她和“我”的哥哥行不轨之事,勾引年轻的汪波土司,勾搭白人军官,与其说她为了满足肉欲,倒不如说这其实是塔娜对于这桩婚姻的变相反抗。除此之外,塔娜对“我”失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无法成为土司,而这样塔娜就没有办法做所谓的土司夫人,这一点上可以谈及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塔娜的母亲荣贡土司漂亮、恋权、生活糜烂,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塔娜本身的价值观,她没有像母亲那样做女土司的能力,但她必定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是土司,和“我”相比,麦琪土司的继承人大少爷英俊威武手握权力绝对是一个完美对象,再到汪波土司,这个时候塔娜虽然还注重权利但更加注重的已经变成了肉欲,直到最后的白色汉人……这样看来塔娜的人生算得上悲剧,最终以沾染梅毒而告终,爱情、权利富贵她什么都没有得到。阿来花了不少的笔墨对塔娜这一形象进行塑造,但和央宗以及荣贡土司相比,对塔娜的塑造更像是一种母体兽性的描摹,这种非人的兽性表现为对于强者的崇拜。从漂亮坦率到后来的糜烂,她反抗过、妥协过、挣扎过也放弃过,在所有的努力成了白费之后她索性放纵。在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她的变化未尝不像一场惨烈的跃进,虽然以死告终但也算得上顺从心意。从央宗到荣贡土司再到塔娜,她们的漂亮在男权社会当中没有获取荣华富贵以及权势,反倒还多了一些普通女子所没有的动荡以及沉浮。她们都试图妥协或者挣扎过,最终仍旧没有摆脱男权社会的掌控和迫害,反倒让自己的性命葬送于此。除了这三个女人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土司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姐姐,故事当中的英国夫人,她千里迢迢回到家乡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自己的父亲所要一份嫁妆,当自己的目的达到之后就马上离开,对于故土对于父亲丝毫没有一点点的眷恋和不舍,她的这一份凉薄和土司太太对故乡的热恋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让人在这乱世之中更加多了一份苍凉感。英国夫人除了自私凉薄之外也虚荣做作——赏下人外国票子、穿着打扮统统是洋货、给自己的傻弟弟治病也推荐用外国医生、明知家里收不到电台,偏偏装腔作势的搬收音机来……其中叔叔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嫁妆时,她恨不得自己再有两三个有钱的老子。只着一句话,就把她的贪图钱财、爱慕虚荣表现的入木三分,也正是这样一个刻薄无情的角色让整个故事之后动荡的大背景显现的愈加炎凉!弱势群体的终极宿命《尘埃落定》当中处于上层位置的女人在男权社会背景下为了自己的种种权利有过细微的反抗,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女人就更加显得悲戚。卓玛是“我”的性启蒙老师,她心甘情愿把肉体献给“我”,经常受捉弄、被土司太太打骂,作为奴隶尝尽底层人的艰辛,但是对于这一切的不公平待遇她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甚至自顾自答说那是她的命!这个时候的卓玛内心是没有反抗意识的。在小说当中,桑吉卓玛为了自己的生存做了多次的选择以及尝试,委身于傻子少爷,企图以此得到一些好的待遇甚至奢侈傻子少爷倘若继承土司只为能够让她脱离奴籍,在发现自己没有希望之后,对银匠萌生爱意,并且最终嫁给了银匠,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卓玛是真正拥有过幸福的,银匠娶她就意味着自己也将成为一个奴隶,所以卓玛是真的得到过爱情的,一个男人如果愿意因为靠近你而自降身份,那一定是爱情。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卓玛是幸运的。如果从此风平浪静,那卓玛也算得上善终。但是卓玛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她想要的就是脱离奴隶群,所以在可以选择和自家的傻少爷一起做大事,成为一群管理奴隶的人或者发号施令或者扮演施恩者角色的机会的时候,卓玛义无反顾的选择离开银匠,故事最后卓玛远离了经纬稀疏的麻布,得到主人的青睐,慢慢向自己想要的生活靠近,回过头来她用肉体换得了和银匠的婚姻,转而又用婚姻换来了自己的自由身。婚姻以及自由的权利原本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但对于卓玛而言却始终无法两全。在这样一种身份转变的过程当中,她需要不断的去揣度、选择、付出以及交换,她对于银匠的放弃并不是因为对于家庭的轻视,只是比起家庭和爱情,自由对于这个从出生以来就被压迫被轻视的女子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除了卓玛,“我”的另外一个侍女塔娜也是处于奴隶位置的女人,比起卓玛。塔娜对于主人的讨好更加的有过之而不及,塔娜在看到卓玛风光出嫁的时候,她对傻子少爷说:“以后我也要这样下楼,那时,也会这样体面风光吗?”[13]塔娜的这句话当中暗含了期待以及试探,她作为马夫的女儿能够侍奉土司的儿子于她而言本是天大的荣耀,但是在看到少爷的前侍女竟有如此体面的婚礼的时候她对生活以及未来的期待感也大大的提升了,这也就不难理解塔娜在后来的故事当中无止尽无下限的忍耐和卑微了。在那之后,塔娜把傻子少爷当作自己的讨好对象,在最开始的时候,少爷没有喜欢的人,她通过凭借自己的肉体满足少爷的肉欲让自己能够稳定位置,然而靠肉欲维持的关系终将无法长久,从一开始塔娜的悲惨命运就已经悄然埋下了伏笔。在傻子少爷把茸贡土司的女儿带回来后,她连自己的名字都被剥夺。然而即使这样塔娜依旧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抗,由此可以看的出塔娜骨子里的奴性是彻底的亦或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在故事的最后,她愚昧倔强的抱着首饰盒,她用一生的时间去讨好和奉承自己的主人,知道最后仍旧一无所有,说她要自由,她又贪恋富贵,到头来丢掉性命,她的人生最终以从未出现希望而告终。“我”的奶娘德钦莫措同样也是下层女人之一,她是一个穷苦的女人,也可以说是土司制度之下受压迫和剥削的女人,死了私生子,恰逢土司太太因为生了傻儿子导致奶水干了,使她荣幸的成为二少爷的奶娘,她喂饱了别人的儿子却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整日絮絮叨叨让人不由得心烦,倚老卖老,然而和她这一系列不修边幅的举动相比,她虔诚的去拉萨朝圣在众人都以为她会死在路上的时候回来了。两种极端的举动放在一起对比之后浓烈的反差听来不觉觉得可笑,把生活所有的希望和奇迹企图在那一跪一拜当中,让人觉得既可怜又可气。这一系列人物之后,故事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群女人,没有姓名以陪男人睡觉为生,这群女人是没有血性、毫无尊严、对于男人绝对服从的,她们是男人宣泄欲望的玩物,最后大多数与这群女子有过床笫之事的男人都患上了梅毒,算不得恶果,最起码也是这荒唐世道的结局。读完《尘埃落定》可以看到无论是身处上位者的女子还是底层的奴隶妇女,最终都未能善终,命运多舛、结局凄凉:土司太太自杀、塔娜遭弃、女土司被打败、卓玛孤苦无依、奶娘狼狈死去……在这样一个男权至上,男人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女子的命运似乎注定不得善终,无论挣扎还是妥协最终都会遭受被抛弃以及孤独无依的命运。但是这种极端必定命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回过头来看,不难发现,整个故事当中所有的女人骨子当中都有一种被社会以及环境潜移默化自主灌输的男权意识,作为女子无论多强大,最终都必定要依靠和倚仗男人,正是这样一种观念,让她们在濒临困境或者意图产生和获取一系列物质或者非物质需求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去意图凭借男人,这,或许就是造成这群女人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吧!结语阿来在《尘埃落定》当中呈现出了康巴藏族独具特色的风情,展现了这个民族的豪爽、坦荡以及一系列内部争权夺势的局面,在阐述这一系列世情的过程当中,阿来塑造出的这样一群性格迥异,命途悲惨的女子无疑也是作品众多亮点之一。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家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虽然过于绝对,但是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尘埃落定》当中的这群女人性格鲜明,要么精明强悍要么卑微脆弱,对于权利和富贵的极度渴望对于自身命运的急于改变,让她们在追名逐利不断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摆脱命运不公的过程中,因为过于极端和迫切而造成了健全人格的逐渐消亡。或许最开始她们都是草原上不谙世事的少女,但是当土司太太家破人亡沦为妓女,当茸贡土司为了子民出卖女儿,当塔娜为了反抗日益糜烂,她们其实已经逐渐的偏离自己最初设定好的路线。塔娜和央宗作为漂亮女人的代表,她们最初都同样拥有丈夫的爱,但对于命运的不平以及血液当中的不安分因子让她们在纵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灭亡。和惯性观念相较,《尘埃落定》当中的民风尤其开放,但同时这片土地上也有特别鲜明和严格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虽然没有形成口耳相传的制度,却在漫长的沿袭过程当中深入人的骨髓。和口耳相传相比,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所当然实质上更为可怕。这些女性看似活得潇洒,称心如意但实际在她们的背后都有一群极具话语权的男人控制着她们,土司太太的权势源于土司,倘若没有吐司她不过就是一个妓女;塔娜所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