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洪林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4小题,共54.0分)1.“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文中“其利”是指()A.减轻劳动人民负担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隋朝完成统一 D.大大加速隋朝灭亡进程2.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A.孝文帝改革的部分内容 B.阎立本《步辇图》
C.契丹大字银币 D.辽墓壁画《备茶图》4.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恳请唐代某位高僧东渡日本,传经播法。此位高僧是()A.玄奘 B.鉴真 C.一行 D.慧能5.从750年(安史之乱前)到1200年,长江下游的人口增长了643%,长江中游增长率为483%,闽浙地区高达695%;而华北人口在这一时期的增长只有52%。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B.这一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 D.这一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6.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这一做法()A.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B.割断了将领与士兵联系
C.增加了北宋朝廷的收入 D.限制了地方知州的权力7.《宋会要辑稿》记载:“朝廷创制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据此可知,榷场的设置()A.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B.加强了南北的交通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D.推动了“交子”的出现8.阅读图表,可以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A.南方人口总数多于北方 B.南方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北方先进技术传入南方9.如图是一幅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作者为宋代画家李嵩。画面描绘一个走村串户售卖日用品的老货郎,挑着挂满货物的货担,来到村头的大树下……。这透露出宋朝()A.农业生产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水平十分高超
C.商贸活动已经辐射到农村地区
D.北方仍是全国经济的中心
10.“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唐朝时的洛阳 D.南宋时的临安11.某朝代“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民族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朝代是()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2.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13.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A.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 D.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14.“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普及很广,宋代蹴鞠艺人组织社团,制定社规,如要和气、要信实、要礼法、要尊重、戒争斗、戒酒色等等。据此可知,当时蹴鞠()A.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 B.推动了军事力量增强
C.源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 D.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15.朱朝赵汝适曾记载:“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这说明的()A.宋朝海外贸易繁荣 B.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C.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D.宋朝有人制作了“司南”16.《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劾,处以重刑”。这个“祖训”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皇帝权力 B.限制丞相权力 C.巩固边疆地区 D.扩大地方权力17.“洪武九年,废行省,设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民政财政、司法和地方军政;洪武十三年,裁撤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洪武十三年,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分领在京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据此可知,为了解除较大权力对皇权的威胁,明太祖惯用的手段是()A.监督 B.分权 C.制衡 D.削夺18.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如图史料可用于研究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是()A.秧马 B.蹴鞠铜镜
C.泥活字版 D.锦衣卫印19.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下列作物,属于我国明代引进的是()A.水稻、棉花 B.玉米、甘薯 C.马铃薯、粟 D.花生、水稻20.明末学者黄道周曾这样评述某位历史人物:“因练三军,短长互组。南北并驱,利于险走。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该历史人物应是()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渥巴锡21.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A.印刷技术的进步 B.国家力量的支持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科举制度的完善22.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从不信传说,坚持调查实证。所著之书被欧洲人惊奇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人被达尔文称为“东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该书是()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23.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24.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有效的治理,清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当时,负责管理今天新疆的机构是()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25.《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二十三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抗击沙皇俄国侵略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26.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描述最准确的是()A.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
B.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7.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A.城市街道拥挤不堪 B.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C.清朝前期商业发达 D.地方人口增长迅速28.乾隆五年(1740年)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出现此“要求”的原因是()A.国力增强 B.经济发展 C.人口激增 D.开垦荒地2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此言表明清代()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30.纪录片《帝国商行》中说:他们是一批被历史严重遗忘了的商人,他们经营着大清国全盛时期唯一的中西贸易口岸,他们被西方世界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纪录片中的“中西贸易口岸”是()A.泉州 B.明州 C.广州 D.上海31.“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32.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如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大竞技场
D.帕特农神庙
33.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从中找到它的影子,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部法典,它也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34.“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D.中国古代的宗法制35.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A.冲击了印度森严的等级壁垒 B.宣扬了忍耐顺从
C.顺应了婆罗门的统治需要 D.挑战了国王的权威36.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古代文明的成果()
①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②创立佛教
③修建胡夫金字塔
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37.《荷马史诗》是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这一遗产可以用来研究()A.希腊的早期社会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罗马的法制建设 D.两河流域的文明38.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9.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化学用品名称,如酒精、苏打等都源自于一个独特的民族,它用战车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这个“独特的民族”是指古代()A.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日耳曼人40.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共同点是()A.追求并模仿中国文化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D.传承并融合东西方文化41.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这使帝国文化独具特色,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帝国是()A.罗马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42.《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A.庄园佃户 B.庄园领主 C.城市商人 D.行会学徒43.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描述欧洲中世纪某历史事物时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征。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特点:①防御特征②市场③自己的法院,部分自治法律④相关社团⑤享有部分的公民自治权A.封建庄园 B.大学 C.新兴城市 D.教会44.如图可以用来解释中世纪西欧()
A.庄园经济 B.手工工场 C.文艺复兴 D.“三角贸易”45.“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A.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46.14世纪晚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新创办了一批学校,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这一教育理念()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D.加速了近代科学发展4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48.“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A.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49.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欧发生巨大变化,从迷信到理智,从奴役到自由,从特权到平等。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A.促进思想解放 B.推动文化领域繁荣 C.提倡人文主义 D.促进资本主义产生50.“哥伦布于1493年初返回欧洲。随他一起回来的是众多黄金、棉花、珍奇异兽和两名土著人……”,这里的土著人最有可能是()A.埃及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印第安人51.欧洲中世纪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52.如图是同学们开展项目化主题学习时制作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引发如图物种交流的时代大背景是()
A.丝绸之路开通 B.新航路开辟 C.英荷殖民争霸 D.郑和下西洋53.观察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其中属于达•伽马船队开辟的航行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54.16世纪末,英国的租地农场主成了农业雇工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只和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联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一历史事实反映的是()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C.西欧封建制形成 D.生产经营的资本主义化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0分)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可将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是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文献史料是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歌舞《唐宫夜宴》中唐宫少女,不仅带来了大唐的霓裳羽衣,还带来了一大堆国宝元素:“妇好鹗尊”“贾湖骨笛”“莲鹤方壶”等国宝,一一被搬到春晚舞台上“走秀”。歌舞的走红也带火了河南博物院,春节后人们纷纷走进博物馆参观文物。同时,河南博物院的网站浏览量也屡创新高。(1)根据材料一,将材料二中的史料进行分类。(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二所示史书的作者是谁。图三所示明长城有何史学研究价值?(3)综上所述,请你写出两条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5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10-13世纪民族政权示意图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1005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宋和辽、夏和议以后,辽和北宋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与西夏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各民族政权间恢复了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藏独”分子一直存在,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10-13世纪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写出导致宋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所实行的相关政策。(3)材料三中,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三中“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中国服饰、节日、书法、饮食等都漂洋过海传到周边国家。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还设有“蕃坊”,专供外国人居住。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关系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及探究,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5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的作者;分别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说说这幅画的价值。59.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46年,日本国内出现了统治危机。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速了帝国统治危机,拜占庭帝国陶醉已有的辉煌,不屑学习和其它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社会改革。(2)根据材料二,面对统治危机,拜占庭帝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3)想一想:对待先进的文明,日本与拜占庭帝国各持何种态度?(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能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60.人类社会,是一个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也是一个多种文明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材料三:(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四: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到12世纪,劳作者阶层不仅包括农民,也包括数量日渐增加的商人、工匠、手工业者和医生、律师等充斥于中世纪欧洲日益兴盛的城市之中的职业人员。--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五:人类文明存在多元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摘自《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删改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1所示地图中,数字①代表了哪一文明古国?图2所示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3)依据材料三,指出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4)材料四中的“祈祷者”与哪一宗教相关?“日渐增加的商人、工匠、手工业者”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哪一现象?(5)根据材料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国家、地区的文明?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
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答案】B【解析】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本民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本题以天可汗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3.【答案】B【解析】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唐太宗答应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请求,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恳请唐代某位高僧东渡日本,传经播法。此位高僧是鉴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重点掌握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5.【答案】D【解析】概括“从750年(安史之乱前)到1200年,长江下游的人口增长了643%……华北人口在这一时期的增长只有52%”可知,安史之乱后到两宋时期,南方比北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由于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南移。D项正确;南朝早于安史之乱。排除A项;题干与中央集权和民族政权并立无关。排除B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6.【答案】B【解析】由材料“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可知,将领不随着军队调动,这割断了将领与士兵联系,B项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是兵将分离,故A项错误,排除;禁军的调动与朝廷的收入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知州的权力,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7.【答案】C【解析】根据“朝廷创制権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可得出権场的设置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C项正确;権场的设置能够促进贸易发展,增加收入,排除A项;権场的设置与加强南北的交通无关,排除B项;権场的设置与交子出现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要求学生结合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8.【答案】A【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和开垦田数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只有A符合题意,BCD无法在图示中显示。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图片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9.【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了南宋农村地区货郎做买卖的历史现象,说明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C项正确。“走村串户售卖日用品的老货郎,挑着挂满货物的货担”反映的商业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朝商业发展的准确把握。10.【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已经打破了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故D正确。从秦汉至隋唐,统治者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实行严格限制,因此秦朝、西汉和唐朝时期均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1.【答案】D【解析】A.隋朝的版图面积并没有包括西藏,排除。
B.北宋时期,此时的西藏属于吐蕃诸部,北宋并未对其进行管辖,排除。
C.南宋的疆域面积主要是在长江以南地区,而且版图面积也没有超过汉唐,排除。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疆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B【解析】材料中“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项解读错误。
材料中“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议决,故B项正确。
C项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故C项错误。
材料中“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说明不是任何决策之事都实时禀报皇帝,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元代的政治制度的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是继郡县制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得出答案。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4.【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蹴鞠是体育活动,在宋朝很普及,蹴鞠艺人制定各项规定体现了积极向上内涵,有利于良好社会风貌的出现,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故A项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15.【答案】C【解析】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据“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的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的相关史实。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的相关史实。16.【答案】A【解析】材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劾,处以重刑”中朱元璋立祖训的核心内容是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故选:A。
本题考查明太祖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我国君主集权强化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掌握我国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和影响。17.【答案】B【解析】A.材料并不是强调监察手段,排除A。
B.据材料“废行省,设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民政财政、司法和地方军政”“裁撤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可知,体现了明太祖通过分权的方式不断加强君主专制,故B正确。
C.材料未涉及制衡的手段,排除C。
D.材料并不是强调削夺权力的方式,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识记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8.【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锦衣卫印”可知,这是明太祖时设置的特务机构。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因此,“锦衣卫印”可用于研究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史料,故D符合题意。A秧马用来研究宋朝的农业发展;B蹴鞠铜镜用来研究宋朝的体育发展和手工业情况;泥活字版主要是研究活字印刷术的史料,排除AB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等知识,重点掌握特务机构锦衣卫的设置。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9.【答案】B【解析】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朝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水稻和粟的原产地是我国,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0.【答案】B【解析】根据“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对戚继光练兵和抗倭的描述。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所以该历史人物是戚继光,与岳飞、郑成功以及渥巴锡无关,B项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戚继光抗倭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戚继光抗倭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正确。A印刷技术的进步,不符合材料主旨;C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材料无关;D科举制度的完善,材料未涉及,排除AC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年代适中。2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项正确;《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B项;《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排除C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天工开物》的作者及其历史地位。23.【答案】C【解析】据“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可知,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土地兼并,C项正确;自然灾害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农民起义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皇室内乱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灭亡的原因的相关史实。24.【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伊犁将军府的相关史实。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伊犁将军府的相关史实。25.【答案】B【解析】依据“康熙”“雅克萨、尼布楚”可知与雅克萨之战有关。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的侵略军,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故该事件指的是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是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尼布楚条约》内容和意义。26.【答案】D【解析】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840年是鸦片战争;这一阶段是明清时期,主要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项正确;早期国家的诞生对应的是夏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对应的是秦汉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应的是隋唐时期,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本题要知道中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27.【答案】C【解析】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题干反映了当时清朝前期商业的发达,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的商业发达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前期的商业发达的相关史实。28.【答案】C【解析】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故出现题干“要求”的原因是人口激增。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知道出现题干“要求”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A项正确;军机处的职责是上传下达,没有决定权,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C项;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地位虽高,但无实权,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的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的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0.【答案】C【解析】纪录片中的“中西贸易口岸”是广州。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故选:C。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知道纪录片中的“中西贸易口岸”是广州。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都是农耕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多共同点;根据材料“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文明的起源地域不同,因而又具有鲜明的区域文明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可见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D项正确;材料未提到人类最初的文明,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文明成长具有世界性,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孟斐斯、底比斯”可知,图片与古代埃及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包括金字塔,这是古代埃及的文明象征;古代埃及文明还包括象形文字、太阳历、医学方面的木乃伊等,故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B;罗马大竞技场是古代罗马的文明成就,排除C;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的建筑成就,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古代文明成果。33.【答案】A【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据题干“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34.【答案】C【解析】“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ABD与首陀罗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接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冲击了印度森严的等级壁垒,A项正确;早期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B项;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排除C项;早期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没有挑战国王的权威,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重点掌握佛教的创立等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佛教的创立等知识。36.【答案】C【解析】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胡夫金字塔约建于前2580年,完工于前2560年;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故C符合题意;ABD排列顺序错误,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佛教、金字塔、雅典民主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佛教、金字塔、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重要史实发生的时间。37.【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A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是在公元前508年于希腊城邦雅典(包括雅典的中心城邦及其周边的阿提卡地区)发展出的一套民主体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荷马史诗》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记录,时间不符,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两河流域的文明属于亚洲文明,《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荷马史诗》。理解《荷马史诗》的价值。
本题主要考查《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38.【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排除B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C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化学用品名称,如酒精、苏打等都源自于一个独特的民族,它用战车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独特的民族”是指阿拉伯民族。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故C符合题意;埃及人、印度人、日耳曼人与“它用战车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不符,排除AB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相关史实。40.【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帝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拜占庭帝国形成了拜占庭文化,它们没有追求并模仿中国文化,排除A项;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罗马民法大全》,属于拜占庭帝国的法学成就,排除B项;创造了完整代数学的是阿拉伯帝国,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相同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异同点的相关史实。41.【答案】D【解析】A.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A。
B.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不符合题意,排除B。
C.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亚琛。查理死后,帝国陷于内战。排除C。
D.根据材料“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及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是经古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后所形成的东西两个罗马中的东罗马帝国,这个建都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便是这里所说的拜占庭帝国,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4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可知,阿布拉黑需要在领主自营上辛勤劳作,向领主交税,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可以监督他、处罚他,可见阿布拉黑的处境很惨,是庄园佃户,A项正确;庄园领主是庄园的统治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在城市里具有自由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庄园,重点掌握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区别。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庄园,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3.【答案】A【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封建庄园。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欧庄园,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根据材料中耕地的分类为自营地和份地可知,这是欧洲中世纪的经济基础——庄园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庄园经济,不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开始的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三角贸易”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活动,与题干图示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欧的庄园经济,注意题干图示的正确识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的庄园经济。45.【答案】D【解析】“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4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可知,这是对人本身的关注,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B项正确;文艺复兴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是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扩充资本的需求,寻找销售商品的市场,材料描述的是说文艺复兴的思想特征,与近代科学发展无关,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这两个“发现”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C项正确;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仅是文艺复兴的表象,文艺复兴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不符题意,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文艺复兴没有这个意义,不符题意,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是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题意,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48.【答案】B【解析】“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描述。14-16世纪兴起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思想,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B项正确;希腊城邦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与“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不符,排除A项;宗教改革时期提倡因信称义,代替因行称义,排除C项;启蒙运动时期提倡理性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文艺复兴。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核心思想、实质和历史影响。4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欧发生巨大变化,从迷信到理智,从奴役到自由,从特权到平等”可知,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故A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推动文化领域繁荣,题干没有涉及,排除B;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文艺复兴运动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但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内容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影响。50.【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D项正确;埃及人生活在非洲,排除A项;印度人生活在印度,不是美洲的土著人,排除B项;日本人生活在日本,不属于美洲土著,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等史实,重点掌握哥伦布的航海路线等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哥伦布的航海路线等知识。51.【答案】A【解析】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据“欧洲中世纪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可知,这些庄园在经济上基本自给自足,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庄园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的庄园的相关史实。5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学习成果汇报卡”可知,明朝中后期,我国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而美洲则为人类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橡胶、可可、烟草、南瓜、菠萝等作物。因此,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建筑材料生产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度汽车检测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与再创作合同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合同(系统类)2篇
- 店铺租赁合同书简单版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属性明细
- 2024年度珠宝设计与制作分包合同协议书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安防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碧桂园2024年度企业合作发展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工厂企业道路路缘石施工合同
- 游遍亚运参赛国(地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
- 医疗器械营销策划服务合同范本2024年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ZZ019 智能财税基本技能赛题 - 模块二-答案
- 代收款三方协议书(2024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农业大学
- 信用管理师考试:助理信用管理师(题库版)
- 人教鄂教版(2024秋)一年级上册3.9《纸制品》 教案
- 网课智慧树知道《国际物流(双语)》章节测试答案
-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智慧港口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