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戊戌变法_第1页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_第2页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近代的著名人物。他的名字与1898年的《新清丽法案》密切相关。他们两人曾经生活在中国近代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对近代历史的演变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为实现改良政治、救亡图存而进行的教育改革中,音乐启蒙教育也成为他们思想主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非常看重教育的功能。他把从事教育事业当作进行政治活动、救亡图存、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救国论者。在其教育思想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倡导音乐教育的内容。在写于1891年的《长兴学记》中,他不仅对学生提出了义理、经世、考据、词章以及礼、乐、书、数、图、枪的知识培养,而且对学生提出进行音乐、舞蹈、体操和军事技艺的训练。他还特意撰写了《文成舞辞》,让学生伴随着鼓乐的节奏,边歌边舞,以此陶冶学生的性情,锻炼学生的体质,以便去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78页)这些主张在其后来著名的《请开学校折》(1898),尤其是《大同书》(1902)中有进一步的阐发。在《请开学校折》中,为“鼓荡国民,振厉维新”,他呼吁“广开学校,以养人才”。(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他提出对七岁以上的孩童应“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把歌乐作为众多科目中的必修科目之一。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划,例如从孩童(3~5岁)开始,就要求育婴院不仅要“养儿体”、“开儿知识”,而且要“乐儿魂”,认为“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对小学(6~10岁)的音乐教育也有要求:“儿童好歌,当编古今仁智之事,令为歌诗,俾其习与性成。”对中学(11~15岁)的音乐教育则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的,因为“此时纯为学龄”,乃“一生之学根本于是”,故“养体开智以外,又以育德为重”,但礼乐也不可废,他说:“礼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节,人世相交之道,公家法律之宜;乐以涵养其性情,调和其气血,节文其身体,发越其神思。”至16~20岁的大学教育中,康有为认为:“大学更重德性,每日皆有歌诗说教,以辅翼其德,涵养其性,而所重则尤在智慧也。”(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120页)可见,康有为已初步有了把学习音乐和德育、智育与体育的教育并重的意识,明确指出每个阶段学生学习音乐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一方面,他对音乐学习的重视是建立在以德、智为主基础上的,这是大方向;另一方面,他又倡导德、智、体、美平衡发展,充分看到了音乐对人的思想的陶冶、智慧的开启的重要性。这样,音乐教育不仅构成了康有为革新求强、救亡图存思想中有机的重要一环,而且也使康有为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最早的提倡者。作为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不仅继承并且大大发展了康有为关于音乐教育的思想理念。他认为,音乐教育在“开民智、育人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应立之于幼学,故在《论幼学》中特别强调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儿童教育理念中,儿童“必习音乐,使无厌苦,且和其血气也”。就是说,从小向儿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传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时,不仅“必习体操,强其筋骨”,更要授以音乐教育,使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梁启超的音乐教育思想还突出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作为“新民”运动的大力鼓吹者,他不仅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看到了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乐学渐有发达之机,可谓我国教育界前途一庆幸”(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并强调“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同上,第106页)。在这里,梁启超将“音乐”看得与“诗歌”一样重要,并称之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且特别指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种,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同上,第112页)其次,倡导“音雄以强”、“发扬蹈厉之气”的军歌。他说:“顷读杂志《江苏》,屡陈中国音乐改良主义,其第七号已谱出军歌、学校歌数阙,读之拍案叫绝,此中国文学复兴之先河也。”(同上,第106页)他以斯巴达的历史证明军歌的巨大威力:“昔斯巴达人被围,乞援于雅典,雅典人以一眇目跛足之学校教师应之,斯巴达人惑焉。及临阵,此教师为作军歌,斯巴达人诵之,勇气百倍,遂以获胜。甚矣声音之道感人深矣。”为此他感喟道:“中国人无尚武精神,其原因甚多,而音乐靡曼亦其一端,此近世识者所同道也。”并认为“中国向无军歌”、“于发扬蹈厉之气尤缺”的状况,“非徒祖国文学之缺点,抑亦国运升沉所关也。”因此当读毕黄公度《出军歌》四章后,“狂喜,大有‘含笑看吴钩’之乐”,并将全歌录于文中,还由衷赞曰:“顷复见其全文,乃知共二十四首,凡出军、军中、旋军各八章。其章末一字,义取相属,以‘鼓勇同行,敢战必胜,死战向前,纵横莫抗,旋师定约,张我国权’二十四字殿焉。其精神之雄壮活泼沉浑深远不必论,即文藻亦二千年所未有也。诗界革命之能事,至斯而极矣。吾为一言以蔽之曰,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同上,第101~102页)他不仅倡导创作军歌,对涌现出的好军歌备加称赏,而且亲自作具有军歌风格的《黄帝》四章和《终业式》四章,让同仁谱成歌曲演奏。从他把歌曲特别是军歌不计篇幅引入自己的诗话的行为,足见其对音乐社会效果的推重。他的这一音乐理念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从当时一些著名人士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例如奋翮生在发表于1902年的《军国民篇》说:“军人之于音乐尤为关切深钜……然即非军歌、军乐,亦莫不含有爱国尚武之意,听闻之余,自可奋发精神于不知不觉之中。”(同上,第184页)竹庄1904年在《论音乐之关系》中说:“凡所谓爱国心、爱群心、尚武之精神,无不以乐歌陶冶之。则欲改良今日中国之人心风俗,舍乐歌末由。学校为风俗人心起源之地,则改良之著手,舍学堂速设唱歌科末由。”(同上,第214页)曾志1904年在《音乐教育论》第三章中专列“音乐于军事上之功用”条曰:“音乐者,一足以慰军士之疲劳,二足以忠军士之规律,三足以鼓军士之勇敢。”(同上,第202页)如果把梁启超有关音乐教化功能的论述置于其诗教观念的知识谱系中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上述思想与其整体诗教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他的音乐教化功能的论述只是其诗教观念中的有机部分。他不仅这样大力鼓吹音乐的教化功能,而且在近代,将小说的教化功能推向极致的同样是他。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黄霖等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梁启超对小说社会作用的描述,虽然不像过去停留在经验认识的水平,而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一种崭新的阐释策略理性思维下,对小说影响人的“熏”、“浸”、“刺”、“提”等四种力作了精彩的分析,并且这种分析超越了在小说社会作用问题上既有的经验认识,使他的小说批评具有了明显的知识和学理的深度,但从根本上说,他的立足点仍然未能摆脱儒家的教化理念,仍然强调的是小说对世道人心和群治的影响力量与载道功能,从而服务于他的改良政治。对音乐作用的论述同样未能超越这个范畴。这就是他把“诗歌”和“音乐”并列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的共同基础。无疑,这是儒家教化传统影响下的基本思维模式。应该说,梁启超虽非专事音乐的音乐教育家,但他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倡导及其对音乐教育思想的推重与阐释,使他在近代音乐教育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总之,作为近代历史人物的康有为、梁启超,其有关音乐教育的思想意义重大。第一,对吸收西洋音乐特点而兴起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产生了重要影响。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同时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对此后清政府和民国初年教育部制定的若干学堂章程与学校教则里关于音乐教育内容及其意义的阐发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果我们再对康有为、梁启超音乐教育思想加以概括的话,不难发现,其音乐教育思想以鲜明的“修身”、“治世”为内涵和特质。这一内涵和特质的形成,既是近代中国风雨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