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是宋代后期文学的核心论魏了翁通达圆满的诗学理论_第1页
道德修养是宋代后期文学的核心论魏了翁通达圆满的诗学理论_第2页
道德修养是宋代后期文学的核心论魏了翁通达圆满的诗学理论_第3页
道德修养是宋代后期文学的核心论魏了翁通达圆满的诗学理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修养是宋代后期文学的核心论魏了翁通达圆满的诗学理论

南宋理论家的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魏了翁作为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其诗学理论主要继承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张栻的湖湘之学,陆九渊的心学有比较广泛的吸收,既重理又不轻视辞章。因此,魏了翁的文学观显得更加通达圆满。清人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对魏了翁德思想有这样的评价:“嘉定而后,私淑朱、张之学着,曰鹤山魏文靖公。兼有永嘉经制之粹,而去其驳。”又云:“鹤山之卓荦,非西山之依门傍户所能及。”这些文艺观集中体现在他对诗之本的认识上。由于魏了翁的思想是以“理”为本,兼容了当时诸学说,这就使他对于诗之本的认识比起朱熹而言范围扩大了。因此,魏了翁提出以“德”为核心,用“学”来统一“本”的诗学理论。1.注重文学的根本特点,这也是黄云宗的提出本将人格和文格视为同源同体,认为有德者必有辞,是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而这些观念在宋代经过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家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到南宋后期,在魏了翁真德秀等理学家的大力推崇倡导下,程朱理学正式成为封建统治者认可的正统思想。而以治心养气为人格修养之要的理学思想也就成为人们论文衡艺的正统意识。因此,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是南宋后期文学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魏了翁的诗学思想是在朱熹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认为,人要先立其本,立本而后学文。同时文要载道:书以载道,文以经世。以言语代赏罚、笔舌代鞭扑,其所立之法,虽俨然南面之尊有不敢与之争衡者。……非用空言而徒为记载也。这段话意思很明确,“文以经世”其实就是“文以载道”。离道为文章或离道谈政治都是空话,既不是道,当然也不是文,而仅仅是记载而已。魏了翁还认为日月山川、三纲五常、古之圣贤是自然之道,即天道。道是文的根本,文就是道的表现形式,圣人之言是要通过文来传达的,因此既是道,又是文。只要是贯道的文章就是好文章。2.诗之“本”内涵的扩理学家包括北宋古文家们在论及文与道的关系上,都是强调以道为根本,以文为枝叶。但是他们对道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在文道观上实际是调和了韩、柳、欧、苏等古文家和周、程等理学家两派理论而形成的,只是他们站在理学阵营的立场上,自然会对二程等人就多有维护,而对韩、苏等理学家而言就不惜口诛笔伐了。至于朱熹同唐宋古文家关于“道”的认识之差异,莫砺锋先生在《朱熹文学研究》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简单的说就是前者偏重德行修养的层面,后者“只于治国平天下处用功,而未尝就其身心上讲究持守”。所以,如果以性理之学的道统为标准,自然会有差异,这里就不再加以说明。这里要讨论的是在南宋的正统理学家当中,对道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集中体现在魏了翁的诗学思想当中。魏了翁说:人之言曰:“尚辞章者乏风骨,尚气节者窘辞令。”某谓不然,辞虽末伎,然根于性,命于气,发于情,止于道,非无本者能之。”其义在于辞作为诗文的艺术形式,是由诗人的性、气、情、道等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失去了这些即“本”,就不能创作出好的文辞。这里显然把“本”的意义丰富了。我们可以把魏了翁与从朱熹关于“本”的认识做出对比,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这样一段注释:“……言君子凡用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人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何尝有孝弟来。”很明显,朱熹思想当中的“本”实际上是指客观存在的道,它不是主动为之的,而是本身就是客观存在而自然流露出来的。文中又反复说“自生”、“自此而生”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时这些论调与他“文从道中流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为文,皆道也。”的观点一脉相承。总之,在朱熹看来,“本”是客观存在的道。反过来再看看魏了翁对诗之“本”的认识。“辞虽末伎”,“末伎”一词还是体现了魏了翁对诗之本的认识与朱熹相通的一面,这一态度也暗含了理学家重道轻文的传统。但是一个“然”字,是整句话的意思出现了转折,“然根于性,命于气,发于情,止于道,非无本者能之。”其义在说明虽然道是最终落脚点,但是显然已经将品性、气质、情感、道等主观因素与道一并纳入了“本”的范围。即“本”既包括客观存在的道,同时也包含了主观的品行、气质和情感所体现出来的人格。比起朱熹对“本”的认识,其范围已经扩大了。此“本”非彼“本”,倒是魏文中的“道”更接近朱熹诗论中的“本”的含义了。对诗之“本”认识的差异,实际上体现了魏了翁思想的包容性。魏了翁一生,学术思想发生过两次重要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转变,在对待原典的态度上更加注重自得义理,而不是“依傍门户”、“流情专注”,这显然是受到了陆九渊心学的影响。从根本上讲,魏了翁的学术思想已经发展为以理为哲学之本,同时突出心学的倾向、且较重经制事功,这是对张栻思想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朱、陆之后学术融合发展的表现。也正是因为魏了翁学术思想的巨大变化,才使得其诗学思想有了相应的发展。这也就是对诗之“本”的认识差异的根本原因。那么,文辞作为道的表现形式,既是道的自然流出,和天理,同时又包含了创作者本身的品性、人格、气质等主观因素,按照此说,凡是创造出符合这个条件的作品,其作者就是有“本”。这么一来,由于“本”的意义扩大了,因此在魏了翁看来,这样的有“本”者就不仅仅指理学家了,还包括了一切以气节、人格、品性自居的文人士大夫。依此标准来衡量,先前被朱熹批评的古文家,在魏了翁这里反而得到了褒扬和赞许。这在他对苏轼、杨亿等以文辞著称的大文学家的评论中有所体现:人之言曰:“尚辞章者乏风骨,尚气节者窘辞令。”某谓不然,辞虽末伎,然根于性,命于气,发于情,止于道,非无本者能之。……眉山自长苏公以辞章自成一家,欧、尹诸公赖之以变文体,后来作者相望,人知苏氏为文章之宗也,知其忠清鲠亮临死生利害而不易其守,此苏氏之所以为文也。”了翁以人品厚薄论诗品之高下。这些评价在他的《杨少逸不欺集序》、《跋杨文公真迹》、《跋苏文定公帖》《黄太史文集序》等文章中有所评论。对杨亿,他主要赞扬其“忠清鲠亮”之节,认为这些才是其本。对苏轼赞美其“忠清鲠亮临死生利害而不易其守”的高尚人格和自身修养。对黄庭坚的评价,更是关注其人品气节,并由此为依据称赞黄的诗文。总之不能单纯的从作品的骈俪辞句来评价其人其文。通过前面对魏了翁诗学理论的探讨,我们发现他与朱熹的诗学思想上的差别体现在朱熹诗论的第二条上,即有实无本的文辞是不是道的问题。朱熹认为有实无本的文章是害道的,因此朱熹批评屈原、宋玉、司马迁、班固等人的文辞有实无本,批评苏轼学术思想不正。而魏了翁认为实是本的体现,有本者才能写出好的文辞,这表现出魏了翁对诗之本的认识已经明显带有心学倾向了。他说:“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谓天地之太极,以主两仪,以命万物。”这种“心即天理”的心与理有了相同的本体性,由此也形成了他注重人品修养的主张。这种以心为理就比以性为理内涵宽泛了。使得魏了翁而他所指的“本”,实际上是包括客观存在的道,同时也包含了主观的品行、气质和情感所体现出来的人格。范围扩大了。由于魏了翁对诗之“本”的认识较之前的理学家范围有所扩大,有些学者就把“有德者必有辞”的概念偷换成“有辞者必有德”,认为魏了翁诗学思想与道学体系自相矛盾。其实,顾易生先生在他所著的《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中已经就这个问题说得十分清楚了,他说:以“本”论文,并不背于道,因为义理之学的目的本来就是在追求在封建伦理规范中人性的完善,然而它避免了以道论文的简单化、抽象化。通过拈出一个“本”字,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格便得以凸显出来。朱程性理之学本不足以完全代表有宋一代学术思想,“本”的提出避免了一味谈义理的狭隘,更合于有宋一代三百年来以弘扬士大夫完善主体人格为宗旨的学术文化精神。这样魏了翁的见解实已于苏轼、黄庭坚等人比较接近。随着诗之“本”的内涵不断丰富,包含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才能做到有“本”,从而写出好的文辞,成了魏了翁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诗人应当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以立其本。3.通过“学”“道德观”“养德论”既然魏了翁把诗之“本”看作客观存在的性理和主观人格气志的统一,那么统一的基础就是“学”,即以学为本。这一诗学理论鲜明的体现了他的文道观:“盖辞根于气,气命于志,志立于学,气之薄厚,志之小大,学之粹驳,则辞之险易正邪从之。”(卷五六,《攻愧楼宣献公文集序》)“文乎文乎,其根诸气,命于志,成于学乎?”(卷五四,《游诚之默斋集序》)“夫才命于气,气禀于志,志立于学者也。”(卷四九,《浦城梦笔山房记》)“辞虽末伎,然根于性,命于气,发于情,止于道,非无本者能之。”(卷五四,《杨少逸不欺集序》)将以上诗论的逻辑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学(驳、粹)→志(小、大)→气(薄、厚)→(性才)→辞(邪、正)很明显,将志的大小,气的薄厚,辞的邪正,归于学的驳粹。而在这一逻辑的背后,则是把古文家强调的气节,心学家关注的气志,和理学家的注重修身养性用“学”统一起来。魏了翁提出的以学为本,学就是学道养德与心性义理;学之核心为明义理、养气节。他说:“圣人之心如天之运,纯亦不巳;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随血气盛衰所不能免,而才壮志坚纯终弗贰,曷尝以老少为锐惰,穷达为荣悴者哉?”(卷四九,《浦城梦笔山房记》)。又以此评价文章说:“平生所历落落寡遂,虽再举礼部,曾不得尺寸之位以行其学,而义理之养华皓不渝,时以其余发诸文艺,往往一事物之微,一虫鱼之细,推而根极理乱之变,敛而消息进修之候,有昔人所未发者。”(卷五四,《番易王养正双岩集序》)作家只要通过学道养德,明达义理(有学以成之),就能“穷益坚,老益壮”、“以德盛仁熟流于既溢之余”写出好文章来。这就与朱熹认为,只要不断格物致知,探明义理并操存涵养,就可以克服气质之偏,恢复天命之性中的“格物致知,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