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朱槿曲叶病流行的调查_第1页
福州市朱槿曲叶病流行的调查_第2页
福州市朱槿曲叶病流行的调查_第3页
福州市朱槿曲叶病流行的调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朱槿曲叶病流行的调查

cotolite的针头感染是世界上最毁灭性的棉花感染。它在巴基斯坦、印度、苏联、埃及、南非和其他国家的棉花主产区非常流行。仅从1992年到1997年,巴基斯坦经济损失超过50亿人民币。棉花曲叶病是多种双生病毒引起,这些双生病毒都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成员,皆由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鉴于棉花曲叶病的危害性,2007年5月28日正式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再次将其列入植物检疫对象。尽管如此,棉花曲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还是很快在我国朱槿(Hibiscusrosa-sinensisLinn.)植物上被发现,经过不到8年的扩散,该病毒已经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多个地理区域的多种植物上流行危害,其他省市,包括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花产区尚未发现棉花曲叶病。因此,密切监视和防控CLCuMV引起的病害扩散是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2011-2012年,实验室科研人员先后于福建省厦门、福州、宁德等市公路绿化带发现朱槿曲叶病疑似病株,并详细调查了该病在福州市的发生情况。经过调查发现福州市城市道路、公园、工厂、学校、政府机关等多数存在朱槿植物的绿化带以及位于市郊的绝大多数苗圃基地皆存在疑似病株,经过分子检测和序列比较,证实该病害病原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传毒介体为B型烟粉虱,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麻花叶病毒病株鉴定植物样品:朱槿曲叶病疑似病株叶片和健株叶片采集于福州市郊区苗圃基地,液氮速冻后保存于-70℃超低温冰箱中备用,阳性对照样品为已经鉴定的苎麻花叶病毒病病株。介体昆虫:烟粉虱种群分别采自福州市郊区朱槿健株和疑似病株以及烟草上,收集于含75%乙醇的1.5mL离心管中,保存于-70℃超低温冰箱或-20℃冰箱中备用。1.2朱槲曲叶病的发生时间和可能输入途径调查福州市种植朱槿的公园、道路、单位和苗圃基地,走访苗圃基地花农,记录朱槿曲叶病的发生时间和可能的传入途径;对照健康植株,观察发病朱槿植株叶片是否畸形和黄化,叶片大小是否变化,叶背有无耳突,叶脉是否增厚等,植株是否矮化等。1.3数据处理与pcr采用周雪平等报道的CTAB提取法提取朱槿叶片中的总DNA(总共有14份植物样品,包括病叶样品12份、健叶样品1份,对照样品1份)。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使用多头昆虫(30~50头)提取的DNA,方法如下:将烟粉虱置于1.5mL离心管中,液氮速冻后,用研磨棒研磨成粉状,加入含200μL碱裂解液(50mmol/LTris-HCl,pH8.0,20mmol/LNaCl,1mmol/LEDTA,1%SDS)和1μL蛋白酶K(终浓度1μg/mL),55℃水浴锅中水浴2~3h;离心(12000r/min,下同)5min后取上清,加入200μL24∶1的氯仿/异戊醇抽提,重复1次;离心5min后取上清,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20℃放置20min;离心10min,去上清,沉淀用70%乙醇洗1次,然后将DNA沉淀室温晾干,加入60μLddH2O溶解后即可用于PCR反应。烟粉虱带毒率监测使用朱槿曲叶病病株上采集的烟粉虱,单头烟粉虱总DNA的提取方法参照潘慧鹏等。1.4pcr检测多种病毒引物的试验利用Shatters等基于B型和Q型烟粉虱mtDNACOⅠ基因片段设计的PCR扩增特异性引物来鉴定烟粉虱的生物型是B型还是Q型;利用谢艳等设计的双生病毒通用引物来检测福州朱槿曲叶病是否由双生病毒引起,并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扩增DNA-A余下片段的引物。PCR热循环程序为:94℃4min,94℃20s,55℃20s,72℃30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PCR产物用1.0%琼脂糖(0.5×TBE)电泳检测,BioRad凝胶成像仪观察,记录结果。1.5材料和测序双生病毒通用引物PCR扩增所得的检测片段连接pMD18-T(TaKaRa),转化克隆验证后委托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运用DNAMAN软件(LynnonBiosoftInc.)对所获序列进行加工整理和同源性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朱槲曲叶病扩散传播通过与苗圃基地花农们座谈得知,福州朱槿苗木最初由广东调运而来,随后经过枝条扦插繁殖而扩大种植;朱槿疑似曲叶病最早发生于2009年,当时只有零星苗圃发生,经过3年时间已经扩散至福州市各苗圃基地、多数绿化带以及周边县市。因此,推测该病随苗木调运而传入福州地区。福州市朱槿曲叶病发病症状和已报道的朱槿曲叶病症状一致,如封面所示:发病朱槿植株和枝条都明显矮化;新叶黄化明显;叶片畸形,变小,老叶和新叶皆向上卷曲,呈杯状或勺状;叶脉增大、明脉或脉突,叶片背面粗糙不平且于叶脉处产生耳突;较大的朱槿病株都能正常开花,但花较健康略小,但较小的苗木多数不能正常开花。2.2pcr扩增dna应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对检测样品进行PCR扩增,样品1~12号都能得到预期约480bp大小的片段(见图1)。选择样品1~6进行测序,检测片段的序列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扩增DNA-A余下约2260bp片段(以样品1~6的总DNA为模板,扩增结果如图1中13~18泳道),并予以测序。DNA-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X861210)分析比较如图2所示,在引起棉花曲叶病的8种病毒中,检测样品的DNA-A序列与CLCuMV相似性最高,其中与CLCuMV广东分离物(JX286664)和广西分离物(JQ317603)的相似性高达99.6%以上,说明引起福州朱槿曲叶病的病原是CLCuMV。2.3烟粉病生物b型dna的pcr检测烟粉虱生物型鉴定应用相应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3所示,用鉴定B型烟粉虱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能得到预期的、约480bp大小的DNA产物(B1~B6),而用鉴定Q型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未得到预期的、约300bp大小的DNA带条(Q1~Q6),说明采集于烟草和健康或发病朱槿上的烟粉虱生物型是B型。朱槿病株上烟粉虱的带毒率应用引物PA/PB进行PCR扩增,以已经鉴定的病株和健株上采集的烟粉虱分别做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如图4所示。22头朱槿病株上采集的烟粉虱样品PCR扩增皆能得到预期的、约480bp大小的DNA条带,所检测的烟粉虱带毒率100%,说明烟粉虱的带毒效率很高。3主要病毒传播地区试验证实福州市朱槿曲叶病是由CLCuMV侵染引起的。CLCuMV是引起棉花曲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而棉花曲叶病是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多次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报道从棉花曲叶病样中检测到8种双生病毒,分别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阿拉巴德棉花曲叶病毒(CottonleafcurlAlabadvirus,CLCuAV)、Kokhran棉花曲叶病毒(CottonleafcurlKokhranvirus,CLCuKV)、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leafcurlvirus,PaLCuV)、杰济拉棉花曲叶病毒(CottonleafcurlGeziravirus,CLCuGV)、拉贾斯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leafcurlRajasthanvirus,CLCuRV)、班加罗尔番茄曲叶病毒(TomatoleafcurlBangalorevirus,ToLCBV)和布里瓦拉棉花曲叶病毒(CottonleafcurlBurewalavirus,CLCuBuV),这8种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传播,自然寄主包括棉花、黄秋葵、朱槿、垂花悬铃花和蔟生黄麻等植物。目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花产区尚未发现棉花曲叶病毒危害,但在广东、广西、海南3省已经发现CLCuMV危害朱槿、黄秋葵等植物,危害范围日益扩大。与广西情况相似,福建的朱槿苗木最初也是主要来源于广东,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朱槿已经成为城市公路、公园、工厂、学校、政府机关等常用的绿化植物。由于CLCuMV福州分离物DNA-A与广东分离物的相似性高达99.6%以上,推测CLCuMV可能是通过朱槿的苗木调运而从广东省入侵福建省的。入侵后的CLCuMV经过B型烟粉虱在苗圃间传播,同时病枝扦插繁殖、苗木交易加速了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扩散。更为重要的是,朱槿和棉花同属锦葵科,且我国广西已经发现有CLCu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