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通过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赞扬了他的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精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强秦和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鸿门宴》选自《史记》,描写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农民起义军的胜利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展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刘邦的善用计谋等个性特点,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第二页第二页,共65页。1.牢固掌握本单元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初步了解一些文言语法现象。2.感受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之美。3.学会通过背景把握作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4.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评价人物。5.学习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页第三页,共65页。一、史书体例1.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2.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4.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5.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6.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第四页第四页,共65页。二、古汉语的基本知识要学好古文,就要掌握古汉语的一些基本知识。首先要注意积累古今字形相同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其次还要注意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即一词多义现象。还要掌握古汉语的语法知识,诸如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这样才能很好地读懂古文,进而准确无误地解题。第五页第五页,共65页。4.烛之武退秦师第六页第六页,共65页。篇头寄语
作为一位老臣,一生不被重用;国家面临危难,抛弃心中嫌怨,慨然应命出城。于是乎,缒城出,只身入敌营;于是乎,鼓利舌,智退百万兵;于是乎,存郑国,青史留其名。这就是烛之武,战乱频仍中的一位智者、一位勇者、一位爱国者。历史记住了他,我们更应记住,一个人的价值是和国家连在一起的,无论你是身处高位,还是平头百姓,只有你的作为有利于国家,方无愧你的人生。第七页第七页,共65页。第八页第八页,共65页。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第九页第九页,共65页。赏析: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袒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第十页第十页,共65页。左传名句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4.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一作“何患无辞”)?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第十一页第十一页,共65页。6.多行不义,必自毙。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9.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十二页第十二页,共65页。第十三页第十三页,共65页。第十四页第十四页,共65页。第十五页第十五页,共65页。答案:涵|函词|辞暇|瑕版|板阙|阕敝|弊第十六页第十六页,共65页。1.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通________)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通________)③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通________)④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通________)⑤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通________)答案:①已通矣②共通供③厌通餍④说通悦⑤知通智
第十七页第十七页,共65页。第十八页第十八页,共65页。答案: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②办事的官吏,此为敬称③增加④东行道路上的主人⑤使者⑥筑土墙用的夹版⑦延伸、扩张⑧侵损、削减⑨损害⑩不符合武德第十九页第十九页,共65页。第二十页第二十页,共65页。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一页,共65页。答案:①动词,作疆界|名词,疆界②介词,和|动词,结交,亲附③连词,因为|介词,拿|连词,来|介词,把|介词,用④代词,它指郑国|代词,这样做|代词,他的|副词,表婉商,还是⑤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土地|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词⑥语气词,不译|为什么|怎么|哪里|代词,它|兼词,于之。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二页,共65页。第二十三页第二十三页,共65页。第二十四页第二十四页,共65页。答案:(1)①驻军②结盟(2)①在东边②在夜晚③朝:在早晨夕:在傍晚(3)缺乏的东西(4)恩惠(5)①使……后退②使……为边邑③使……受损害④使……灭亡(6)以……为边邑第二十五页第二十五页,共65页。(1)省略句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许之③敢以(之)烦执事④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第二十六页第二十六页,共65页。(2)判断句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②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直接判断,译时在“不仁”“不知”“不武”前加“这是”)(3)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4)介宾短句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第二十七页第二十七页,共65页。(5)定语后置句行李之往来(往来之行李)第二十八页第二十八页,共65页。第二十九页第二十九页,共65页。一、感知文本(一)相关链接1.作家作品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因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尊其为左丘明。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各国大量的史料,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第三十页第三十页,共65页。《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依照《春秋》编次,是对春秋的解释,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京公十四年(前467),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献。《左传》也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作品,它的不少篇章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的叙事能力极强,故事生动有趣,善于描写战争,善于刻画人物,语言简练,外交辞令精彩,人物对话富有表现力。《左传》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清人朱彝尊对此书颇为推崇,说:“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一页,共65页。2.背景资料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过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直到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二页,共65页。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第三十三页第三十三页,共65页。3.理顺结构第三十四页第三十四页,共65页。4.归纳主旨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了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第三十五页第三十五页,共65页。(二)文本译注第三十六页第三十六页,共65页。点评: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①无礼于晋,②贰于楚。开篇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段解:本段点明事情的起因,秦晋围郑。第三十七页第三十七页,共65页。第三十八页第三十八页,共65页。点评:“辞曰”一句流露出烛之武因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委屈和牢骚。欲扬先抑,郑伯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段解:本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三十九页第三十九页,共65页。第四十页第四十页,共65页。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一页,共65页。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二页,共65页。第四十三页第四十三页,共65页。点评: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郑只对晋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只有好处。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从历史说到现实,分析晋国的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让秦国认识到自己的危险。第五层,秦师与郑结盟而退去。段解:本段详述烛之武说退秦师。第四十四页第四十四页,共65页。第四十五页第四十五页,共65页。点评:风云突变,晋侯毅然决定撤军。“不仁”“不知”“不武”,排比分析,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一段从侧面表现出烛之武善于辞令。段解:本段写晋军撤离郑国。第四十六页第四十六页,共65页。二、难点探究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对表现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提示:他对郑伯是有看法的,对自己过去不受重视受排挤愤懑不平,与下文写他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作对比。第四十七页第四十七页,共65页。2.晋侯不愿攻打秦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表面讲了一番大道理,实际上秦郑联盟,晋难以取胜。具体地说“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第四十八页第四十八页,共65页。3.本文的写作有何特点?提示:(1)叙事波澜起伏。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第四十九页第四十九页,共65页。(2)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第五十页第五十页,共65页。(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第五十一页第五十一页,共65页。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推断方法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高考考查的几率也较高。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1.代入推断法,也叫语境推义法这是在做文言文词类题目的时候,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因而是做此类题时的首选。这种方法就是将已有的词语解释代入原文进行整句翻译,翻译过来通顺、合理,就意味着可能正确;反之,则不正确。此法可用在字词题中,也可用在翻译题中。第五十二页第五十二页,共65页。2.句法推义法文言文中常有互文、对偶、排比等形式的句子,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根据文言句法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可推断出该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同义,“用尽”的意思。3.词汇推义法古文中一些词语的意义,至今还保留在成语或一些词语中,当遇到难以确定意义的文言词时,可以从含有这个文言词的成语或合成词中推断它的意义。如,“虎大骇,远遁”,“遁”现代汉语里有“逃遁”,“遁”即逃跑的意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徒”,成语中“徒有虚名”的“徒”是“空,白白的”意思。这里也为此意。第五十三页第五十三页,共65页。第五十四页第五十四页,共65页。第五十五页第五十五页,共65页。[答案]
C第五十六页第五十六页,共65页。【经典例题2】
(2009·江苏1月检测)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五十七页第五十七页,共65页。(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十八页第五十八页,共65页。[讲析]
本题可用“句法推义法”。题中重点考查(1)恶:厌恶。好:喜爱。在此是一对反义词。(2)“厌”通“压”,这里有隐蔽的意思,同下一句的“掩”意同,而同“著”(显著)相反。(3)“中”和“外”指“内心”和“外表”,也是一对反义词。[答案]
(1)好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颜色那样(出自至诚),这就是说的自己意念诚实,心安理得。(2)(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显出遮遮掩掩的神态,隐藏他们所做的坏事,显出一副善良的样子。(3)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思想,一定会表露到外面来。第五十九页第五十九页,共65页。点击进入word第六十页第六十页,共65页。第六十一页第六十一页,共65页。1.烛之武临危受命点说:烛之武在郑王坦诚道歉后,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慷慨赴死。郑国之安危,亦个人之荣辱。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时代的号角,激励着仁人志士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从屈原、杜甫、文天祥、陆游到龚自珍、林觉民、方志敏,历史的天空浮现着多少鲜活的面容,回荡着多少壮丽的诗篇。在今天,爱国主义回归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学原子力显微镜的原理与使用考核试卷
- 海水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考核试卷
- 影视设备云计算咨询服务批发考核试卷
- 白酒产地的特色与影响考核试卷
- 森林生态学与保护管理考核试卷
- 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
- DB11∕T 1512-2018 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
- 直播技巧培训
- 淮阴工学院《工程测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R ABC课件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羽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2023-2024学年浙江龙泉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网考试试题答案
- 15《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DL∕T 1687-2017 六氟化硫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
- 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构
- 文言文阅读训练:《通鉴纪事本末-刘邦起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保密及知识产权归属协议范本(2024版)
- 南京2024年江苏南京市审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