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答案_第1页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答案_第2页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答案_第3页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答案_第4页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考点解析《考试说明》:2.分析综合C——(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

行文思路可以理解为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分析行文思路,即是分析文章的结构;而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第一页第二页,共16页。三、了解散文的一般行文思路【触发】人、事、景、物的特征(外和内)【过渡】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由眼前到回忆(时间、空间的变化)、由感性到理性等【感悟】【升华】【照应】借景抒情、即事明理、托物言志自我的认识与体会人、事、景、物第二页第三页,共16页。四、阅读方法指导1、速读找“触发”作者的“触发”往往是在标题和开头部分,所以首先要关注标题,并速读开头几节文字,勾画事物的外在或内在特征的词句。2、浏览寻“过渡”

“过渡”一般很简略,可能就是一句话或一两个词,因此要浏览甚至跳读去寻找过渡词句。(可明可暗)第三页第四页,共16页。

3、细读明“感悟”

“感悟”往往是人生哲理或事物象征义的揭示,作者往往要分析说理,可能揭示的点不止一个,因此要细读,联系触发点的相关特征找准找全能表明作者感悟的词句。

4、研读悟“升华”

“升华”是阅读中最高的一个层级,需要研读结尾部分(有的要纵观全文),勾画能表明作者观点态度或情感倾向的词句。

5、略读知“照应”

“照应”一般在结尾,因此略读了解即可。第四页第五页,共16页。五、答题步骤1.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写了什么景,记了几个人,中间穿插了哪些典故、传说等。2.以段落(句子)为单位仔细审读,内容相近的段落要合并为一层,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3.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分析合成段意。第五页第六页,共16页。六、典例试题赏析

焰火的变奏(2007年四川卷)

①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②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湖里……

③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第六页第七页,共16页。

④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战争中的夜景: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⑤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鸦,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是烟和火……

第七页第八页,共16页。

⑥这样的恶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⑦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抗,为破环,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⑧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第八页第九页,共16页。阅读后进行“勾连压缩”⑴奇妙、美妙、千变万化的焰火,(总结句)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过渡句)⑵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战争中的夜景(中心句):惊悸、痛苦、恐怖、恶梦。(关键词)⑶炮火与焰火,两者天差地别。(中心句)炮火,是战争;焰火,是和平。(支撑句)⑷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愿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主旨句)第九页第十页,共16页。作者行文思路分析线索是“焰火”,行文中“焰火”是如何变奏的?思路归结:【触发】眼前美妙的焰火

联想

过去恐怖的炮火

(过渡)(由实及虚——时间空间随之发生变化)【感悟】

和平的美好战争的可怕

(惊悸、痛苦、恐怖、恶梦)【升华(主旨)】愿炮火变焰火,为和平祈祷

【照应】由过去回到现实的焰火景象中

第十页第十一页,共16页。1.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参考答案】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分)接着,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2分)最后,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2分)[命题分析]

此题题干表述规范,明确要求考生梳理“行文思路”,并且暗示考生应该从“瓷器的意味”这个核心话题来归纳概括。答案第一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的第1、2段,引出瓷器的意味这个话题;答案第二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的第3、4、5段,探讨瓷器由俗到雅的意味变化;答案第三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第6段,深入思考瓷器的对人生的启迪意味。七、空课作业【试题演练】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16页。2.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2008年湖北卷《雾》)①作者开篇(首先)写“不喜欢”雾。②(接着)写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触发)③(然后)再写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过渡和感悟)④作者(最后)写他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升华和照应)[命题分析]

此题命题规范,题干明确要求考生紧扣“雾”这个线索,分析“行文思路”。答案第一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1段,第二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2、3、4段,第三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5、6段,第四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7段。全文思路是:不爱雾—喜爱雾—思考雾—陶醉雾。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16页。3.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2008年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梳理步骤: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即以人生过程为线,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参考答案】

首先,写童年时代作者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接着,写青少年时代由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最后,写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命题分析]

此题命题规范清楚,暗示考生从“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这个角度来梳理思路,参考答案正是从“童年时代”对时间的感受、“青少年时代”对时间的感受、“成年以后”对时间的感受这三个阶段加以概括的。第十三页第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