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高考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高考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高考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高考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全国甲、乙卷,新高考iH卷、浙江卷)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

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

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

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

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

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

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

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

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

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

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

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

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

“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

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

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

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

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

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

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

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

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

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

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

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

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

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0(3分)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答案】1.B2.A3.B

【解析】1.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

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

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

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

制而不强求一律。故选B。

2.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错误,

原文“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

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见,作者并非为了指出姚

名达的方法需要反思,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也可以用“断代法”来书写,这个问题''见

仁见智”而已,而作者对姚名达敢于创新的态度则是肯定的。故选A。

3.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错

误,原文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

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故选Bo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

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

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

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

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

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

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

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

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

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

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

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

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

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

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

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

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

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

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

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

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

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一

一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

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

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

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

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

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

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

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

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

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

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

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

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

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案】(12分)4.(3分)A5.(3分)A

6.(6分)①水的纯度因素;②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③气压因素。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执行细则:⑴水的纯度因素、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表、气压因表,每答出.点给2分,共

6分;(2)意思答对即可;(3)可以对每点进行阐述,如纯争的水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低气

压加大洪涝风险等。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3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

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

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

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

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

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

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

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

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

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

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

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

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

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

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

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

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栗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

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就像分析

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础

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

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

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

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

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

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

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

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

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一一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全文1101字,去年同类卷是1070字,全文5段,2020年也是5段,高考所选论

述类文本段落介于3—6段之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答案】1.选C

【解析】

A项源于第一段第一、二句“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

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是正确的。

B项源于第一段第三句“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

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

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选项理解正确。

C项源于第四段”……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可见“单篇文本”也是可以采用“远读”的(例如《春江花月夜》,可以运用数据统计题目中

五个字在诗中出现的次数),C项属于曲解文意,所以是错误的。

D项缘于第五段”……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

新问题的能力”,后半句属于形异而义同,所以是正确的。

【评价】此题难度低,读文后易于判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答案】2.选A.

【解析】

A项偷换概念,曲解文意。计算机“能处理”“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B项正确。源于第三段“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

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但是要解读这些证,就像分析古

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础上所建立

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论据与论点均与选项一致。

C项正确。单篇文本层面补充讨论,申足内容,更全面、周密。

D项正确。由文中“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栗依赖学者在细

读文本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可以判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答案】3.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A项混淆是非。“计算机”只能“处理……”,而“不能理解”,“主体”依然是人。

B项是对“远读”概念的解不准确,联系文中“……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无

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符号化的、形式上的)

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所以与选项表述不一致,是不正确的。

C项无中生有。并不是“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文中

说到的“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的两类与选项中的概念想去甚远。

D项正确。利用“计算机”的目的是为“远读”“细读”服务的,并未达到“文理融合的

跨学科取向”的地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飞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

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

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

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

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

粮食安全之路。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60()0

5500

5000h11111111H1111

4500

4000,

35(H)_

3000

1996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

■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

图1: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996~2018年)

图2:2017年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70000

65000

60000

55000

50000

45(XX)

40000

35000

3(MXX)

图3: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年)

材料二:

山东省临胸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她的山区农业大县。临胸县山

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

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

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

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的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

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

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

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胞立足山区实际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

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

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

辈守着一亩三分她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

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

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拼、种、管、收实现全

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

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

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

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年12

月24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

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

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C.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

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4.选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图片信息)的基本能力。B项源于材料

一文字内容及图2,有两处错误,一是相较于稻谷、小麦,玉米每公顷产量并非明显高于世界

平均水平:二是以偏概全、强加因果,据原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的原因很多,并不单一是这一方面的因素。A项据图1,正确。C项据图3,正确。D项据图3,

正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

临胸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胸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

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

C.“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胸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

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村干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推

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参考答案】5.选D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

A项张冠李戴。“产业发展路径缺失”是安义县江下村的情况,“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

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而不是临驹县山区的状况。

B项混淆因果。“改变村容村貌”是江下村开展扶贫工作带来的效果,而不是“提升粮食

产量”工作的侧重点。

C项混淆概念。“百衲衣”式的农田数量少,零散;而“斗笠田”是分割开来,产量低。

6.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胸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经验?请概括说明。

(6分)

【参考答案】①农田建设方面:立足本地区耕地实际,因地制宜,解决地块零散等问题,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加强配套建设,解决水电路等问题。③粮食增产

方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造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先从材料二中找出临胸县山区在促

进粮食增产方面的经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

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

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再看安义县江下村的经验:……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

路……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

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拼、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

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粮食产能平均提高。

【2021年新高考语文I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

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

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

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

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

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

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

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

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

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奥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

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

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

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

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

‘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

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

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

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

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

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

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

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

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

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

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

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

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人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

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

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

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

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

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

“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

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

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

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

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力口“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

“三声”难。

(摘编自钱铺书《读〈拉奥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

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

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

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

材范围。

【答案】1.选A

【解析】A项中“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

“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

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且在材料二中,也有相关表述: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

的主要论点……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可见,“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之说有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

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

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

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

法其实没有道理。

【答案】2.选C

【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

作'或情事。”但不能证明高明的绘画不如诗歌来得生动明白。除了根据原文,我们也能按基

本逻辑来推断:诗歌里不乏拙劣作品,又怎会一定胜过绘画?

B项过于武断。材料一中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

程。”可见,画作也可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

过程”有误。

D项偷换概念。王维兼为诗人和画家,不仅能诗善画,还能把艺术中的诗与画有机融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歌能使作者如置身图景当中,说的是诗的意境

优美,画的诗意浓郁。而沈括质疑唐代有关王维的传说,只是表明图画在“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上存在局限,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后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事实上,知

识面广博的考生应该知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的经典

观点,历来为人所称道。

C项中,“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和“两山排闽(推门)送

青来”都是王安石的名句,或以拟人手法,或词类活用,化静为动,以动作(闹,吹绿,排闲)

来描绘景致。故C项正确。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答案】3.选D

【解析】为文章观点筛选合适论据,这是考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

莱辛《拉奥孔》中有关“诗画异质”观的主要论点是: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

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

D项中,前句写图画能摄取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

射中的后续过程,这个表述与莱辛观点最匹配、吻合,故正确。

A项中,句意是说:诗歌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所谓“金

屑”,指的是贵重的能迷眼的事物,也可指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古人有''金

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之说。A项这句话是说,诗歌如果能入画,

那就还有迷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不能支持“诗画异质”

的观点。

B项中,句意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

是证明“诗画同质二

C项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显然也是支持“诗画同质”的观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

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

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

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梳理能力。

材料一主要阐释莱辛的“诗画异质”观,1到3段阐述这种观点产生的缘由,4到6段是

观点的推论和结论,7到10段是作者结合个人理解对莱辛观点做进一步阐释。材料二先引出

莱辛“诗画异质”观的主要论点,然后列举中国古人对诗画关系的研究与讨论,借以照应莱辛

的观点。

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

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

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

画。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观点、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并要求考生能准确解读诗句

的涵义。

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面,

是用诗叙述“动作”。

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点明了画在叙述动作方面有局限。因为琴是静

止的,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因此说“手挥五弦易”;而“目送归鸿”则

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

可结合文章相关观点作答,比如材料一中“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

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等,比如材料二中“作为空间艺

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绘画只表达

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止能画一声”等。

[2021年新高考语文n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

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

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

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

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

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

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

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

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

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

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

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

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

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

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

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

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

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

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

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

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

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

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

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

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

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

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

“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

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

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

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

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

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

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

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

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1.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原文是“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

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

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

B.“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