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覃瑞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1.gif)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覃瑞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2.gif)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覃瑞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3.gif)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覃瑞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4.gif)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覃瑞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fd7fb987e77bb50b008ad4cc161130b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朱滢主编第二版(覃瑞QQ21267529)第一章引论自然观察被动观察,等待条件出现。实验观察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特点:1特定目的去实验,可以知道观察的要素,时间,内容。2为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充分准备时开始实验观察。3可以重复实验。4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找到因果关系5实验条件可以创造,随时随地进行。自变量是刺激变量,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她决定行为或心理的的变化。4种:1刺激特点自变量2环境特点自变量3被试特点自变量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分组和实验处理)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主试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量。因变量的选择和测量要注意的:1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同一被试,相同条件,结果的相近)2因变量的效性即效度(是自变量造成的变化,而不是其他因素)3因变量的敏感性,(高限效应,太容易,结果都很好,没有什么差别。低限效应,太难,结果都差,没有什么差别。)信度是指试验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效度是指由自变量引起,还是其他因素引起,因变量的变化。额外变量和控制变量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应变量的变化,叫做自变量混淆。实验范式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试验范式举例:启动效应的补笔范式、记忆研究的对偶联合范式、第二章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实验设计是对需要验证的假设,有计划的手机资料而预先建立和依托的设计模式。实验误差是实验单元内作同样处理所得观察数据间的变差的度量。3种误差:S类型误差(被试误差)G类型误差(实验设计误差)R类型误差(重复实验误差)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1历史(经历)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3选择(随机化)4测验(前测)5被试亡失6统计回归(有平均数的趋向)7仪器的适用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最常见)影响外部部效度的因素:1测验的反作用(增加或降低敏感作用)2选择(被试)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暗示)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练习和疲劳效应)真实验设计:1完全随机化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不能用T检验)2多因素实验设计3随机化区组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即简单随机化设计,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分成几组,依据实验目的对被试实施不同的处理(随机化后认为个体差异平均了)。优缺点: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控制了大多数内部效度因素。2控制被试,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还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验,仪器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自变量),每个因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各水平相互作用,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实验设计,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一个因素的各个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效应(简单效应)。主效应是由每个单独因素(自变量)引起以因变量的变化。交互作用效应是由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随机化区组的原则是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尽量“同质”,人数的3种情况:1一名被试作为一个区组2区组内的被试是实验处理的整数倍3团体为最小单元的区组准实验设计,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一般,对被试不易随机抽样,可以建立控制组。时间序列设计是对一组被试(R)进行一系列周期性的测量(O),在时间序列中进行实验处理(X),然后测量实验处理后的一系列结果,比较实验处理前后的一些列测量,研究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优缺点:1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2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4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5没有控制组,不能控制与实验同时发生的偶然事件6测验与处理X的交互作用影响外部效度,不易被控制7多次实施测验,降低或增加被试敏感性平衡设计又叫轮换设计,为达到对实验控制的目的,使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对实验处理的顺序和时间采用轮换的方法。非实验设计是对现象的自然描述,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或关系,为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4种:1单组后测设计(只有一个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测量得到一个后测)2单组前测后测设计(只有一个实验组,实验前测,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测量得到一个后测)3固定组比较设计(使用了控制组,控制了大部分的内部效度。有前测,可以控制测验效应和仪器的干扰。不能随机化分组,不能判断固定组间的差异。不能控制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4事后回溯设计事后回溯设计是研究对象时已发生过的事件,不需和不能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观察条件或事实,将自变量与某种因变量联系起来分析,发现某种简单的关系。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心理物理学的先驱Fechner(弗希纳尔)测量感觉阈限3种方法:1最小变化法2恒定刺激法3平均差误法1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刺激由递减和递增两个系列,刺激的增减尽可能的小,目的是探求转折点,在多强刺激时:感觉由有变无,多强是由无变有,递增和递减交替进行,每个系列的起始点不一样,以免被试形成定势,有感觉“+”,无感觉“—”,不肯定“?”也代表了转折,绝对阈限的用算术平均值。刺激/Hz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4+23+22++21++20+++19++++18+++++17+++++16+?++++15+_+++++++14____?__+?_13_____12_____11___10__9_8_7_阈限14.515.514.514.514.514.514.513.514.514.5总平均数=14.5总平均数的标准差=0.45声音在14.5Hz时,人耳听觉绝对阈限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两个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被试有3类反应,“—”感觉短于标准刺激,“=”无法区分长短,“+”感觉长于标准刺激。比较刺激由递减和递增两个系列,刺激的增减尽可能的小,目的是探求转折点,当“—”变为“=”的转折点是下限,当“=”变为“+”的转折点是上限,上下限之间的距离是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叫做相对差别阈限,所以当标准刺激改变绝对差别阈限也会变,不肯定间距=平均上限--平均下限=65—60.5=4.5差别阈限=1/2不肯定间距=2.25主观相等点=1/2(上限+下限)=62.7564为标准刺激64—62.75=常误视觉长度的韦伯比例相对差别阈限=2.25/64=0.035比较刺激/in一二三四五六74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59--------58----57----56--55--54--上限66.564.564.563.565.565.5下线60.559.562.560.560.559.5习惯误差是被试因习惯于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递增大于递减。期望误差是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到来的刺激而导致的错误判断。递减大于递增,差异显著。恒定刺激法测两点间阀的结果: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刺激的最大强度感觉的概率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感觉的概率5%左右,各刺激距离相等,刺激随机呈现,呈现次数相等,刺激呈现后,要求被试回答“两点”“一点”,刺激/mm89101112回答两点的次数21058132186回答点点的比例0.010.050.290.660.93计算方法2/20010/20058/200132/200186/20011-10X-10直线内插法:66-29=50-29x=10.56(mm)平均Z分数法:精度高,查P-Z转换表把P百分比值转换为标准分数即Z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所表示的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偏离),刺激(8、9、10)对应P值(1、5、29)平均9mm的平均Z分数(-2.33-1.64-0.55)/3=-1.51个SD(标准差),刺激(10、11、12)对应P值(29、66、93)平均11mm的平均Z分数(-0.55+0.41+1.48)/3=0.45个SD(标准差),11mm-9mm=2mm,2mm=1.51个SD+0.45个SD,求出SD=1.02mm,平均数位于9mm以上1.51个SD,所以平均数(绝对阈限)M=9+1.51*1.02=10.54。最小二乘法比平均Z分数法更精确恒定刺激法测重量的差别阈限:80g是标准刺激,比较刺激(72、74、86、88),回答“重”“轻”,每个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比较100次,其中50次标准刺激在前,50次在后,比较刺激/g727476788082848688重的%21011194669829097四分位差25%--75%82-6975-6946-1925-19直线内插法:84-82=x-82x=82.9为上限80-78=Y-78Y=78.4为下线不肯定间距=上限--下限=82.9—78.4=4.5差别阈限=1/2不肯定间距=2.25相对差别阈限=2.25/80=0.02869-4650-46主观相等点=50%82-80=?-80?=80.3平均误差法测量视觉长度辨别: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比较刺激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不可能完全一样,于是每次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以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求平均误差有两种方法:1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X—St)2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在这里主观相等点就是各比较刺激的平均数。(X--M)顺序XX—StX—M标准刺激St=150mm1148--2--0.2X比较刺激的物理长度2143--7--5.2M各次调节的平均数=PSE3145--5--3.24147--3--1.2AE平均误差CE常误n调节次数515112.8615445.87144--6--4.28145--5--3.2915445.81015112.8三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特点:最小变化法的试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会因递增和递减,产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便于比较,三类反应实验时,被试的态度对差别阈限值影响很大。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实验程序容易引起被试的兴趣,不能连续变化刺激不能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信号检测论能够把人们的感受性与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以独立的数据来分别表达它们。击中是有信号,被试报告“有”。漏报是有信号,被试报告“无”。击中率(SN信号)+漏报率=100%虚报是有噪音,被试报告“有”。正确否定是有噪音,被试报告“无”。虚报(N噪音)+正确否定=100%操作者特征曲线:虚报率作为横坐标,击中率作为纵坐标,随着标准的变化,击中率和虚报率的相应变化。(手工作图)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1有无法2评论法击中率的纵坐标(对应Z分数上正态曲线的高度)(奖惩办法影响它,就是动机)判断标准β=虚报率的纵坐标感受性指标是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区分信号和噪音的分辨能力。信号感觉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噪音感觉一个正态分布曲线,两个曲线距离较远,就是分辨能力强。两个曲线较近,重合较大,分辨能力弱。d`=虚报率对应的Z分数—击中率对应的Z分数P>50%时Z分数取负,P<50%Z分数取正运用差别阈限的方法来制作等距量表,实验结果支持Fechner(弗希纳尔)定律,刺激物理强度成几何增长,感觉强度成成算数增长,是对数关系。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且a>o,a≠1,N>0运用数量估计法来制作比例量表,支持Stevens定律。数量估计法是有一系列的刺激以随机方式呈现给你。用数目字来表示这些刺激的强度,你可以随意地把第一个刺激叫做任何数目,然后按照你的主观印象逐个给其他刺激标出数目,使用的数目不受限制(整数、小数、分数),以便表示感觉到的刺激。使用几何平均值计算。同一刺激,3个被试使用的数字如下:100、500、10一般地,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Stevens定律。可以用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来制作顺序量表。对偶比较法在颜色爱好的应用:在白纸卡片上写红、橙、黄、绿、蓝。被试在两张卡片中挑自己喜欢的颜色一张,再换另一对颜色比较,一直到所有颜色判断完为止,每一种颜色都要和其他所有的颜色比较,5种颜色10对计算公式是:n(n-1)/25(5-1)/2=10红橙黄绿蓝红红黄红红橙红橙绿橙黄红橙绿黄绿红橙黄蓝蓝红橙黄绿选择次数75431P0.880.630.50.380.13Z+1.18+0.330.00-0.31-1.13Z`2.311.461.130.820.00顺序12345为了消除负数,把每个Z分数加上1.13,这就是Z`。P=C/2(n-1)7/2(5-1)=0.875红5/2(5-1)=0.625橙第四章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最早的研究者是天文学家Bessel反应时间是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反应时间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反应时间的相减法:A反应时间是一个反应仅对应一个刺激,呈现一个刺激,就立即对其作用反应,简单反应。B反应时间是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于事先规定的哪个刺激,包括了简单反应、辨别刺激时间、选择反应时间。C反应时间是一个反应,仅对应于多个刺激中的事先规定刺激的反应,而对其他刺激侧呈现不反应,包括简单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共分4个阶段:a探针刺激的编码阶段(所需时间e)。b顺序比较阶段(若每个项目比较耗时为b,N个项目需时间Nb)。c决策阶段。d反应组织阶段。(c和d阶段共需时间C)RT=e+Nb+C设a=e+C则RT=a+Nbb为斜率,a为截距的直线方程。反应时间的开窗实验:字母转换实验,三个阶段:1编码阶段,被试按键看到第一个字母,被试对看到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中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转换阶段,看到A+3转换到D说出来。3储存阶段,前面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这个阶段,被试将转换结果储存于记忆中。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志来指导他的反应。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1刺激强度增强,反应时间缩短,刺激强到一定程度后,反应时间会停留某一水平。2刺激的持续时间越长,反应时间越短。3反应时间随面积增加而缩短。4反应时间与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听觉快于视觉。多感觉器官的联合刺激,反应时间快于单一刺激。5反应时间与机体的状态有关(机体适应水平,准备状态,额外动机,年龄,练习,个体差异,)。反应时间的测量—自由落体尺计时器:S是下落距离(米)g是重力加速度0.98m/sT第五章视觉与听觉视角巧夺现象:当眼睛通过特殊透镜把方形塑料片看成长方形、而用布料套住的手指感觉塑料片是方形时,塑料片被知觉为长方形。在视觉系统中,如果视网膜某一特定区域在受到光的刺激时能够引起视觉系统较高水平上单一神经纤维或单一神经细胞的电反应,那么,这个区域便是该神经纤维或脑细胞的感受野。特征觉察器是神经细胞感受野的发现或某类神经只对物体的某一特征作反应的事实,分辨特殊的环境信号是由视觉系统特殊的神经细胞单元来实现的。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椎体细胞主要在白天发挥作用,它是名视觉的光感受器。杆体细胞主要是在黑夜发挥作用,它是暗视觉的光感受器。明视觉暗视觉感受器椎体细胞杆体细胞视网膜位置集中在中央凹网膜边缘功能上的亮度水平白天日光黑夜光线最敏感波峰555nm507nm颜色视觉有无暗适应快、约5min慢、约30min空间分辨高敏度,但光感受性低低敏度,但光感受性高感受性是人要察觉不同波长的光波需要的光能(光强度)不同。暗适应是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光适应是在光亮中视觉感受性很快下降的过程。空间辨别能力即视锐度是觉察目标刺激的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分4种具体能力:觉察(是否存在,不要求细节)、定位、解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识别(视力表)。色调波长、明度光的强度、饱和度颜色的纯度时间辨别是当达到临界融合频率时,闪烁的灯光会被知觉为连续的。光线越强,临界融合频率越高。电视每秒30个图像三色理论假定只需要3种感受体就可以产生所有的颜色。光(红色长波、绿色中波、蓝色短波),椎体细胞得到同等的刺激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颜色。颜色混合有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两种,前者是相加的混合;后者是相减的混合。四色理论:1864由Hering提出,有三个独立的机制,每一个机制由神经系统一对相反的颜色过程组成:蓝黄、绿红、白黑的相反过程。每一感受体可交替进行两种彼此相反的感受反应,但不能同时存在两种反应(要么感受蓝或黄,但不能同时体验蓝与黄)。听觉感受性是听觉系统感受声音的能力,有极宽的能力动态能力。最小的声音压级的振幅只有一个氢分子大小,最大是120dB,压力比。纯音频率20Hz--20000Hz.频率音高、振幅响度、波形音色一个声音的阈值因另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提高,就是听觉掩蔽。前、后掩蔽的特点:1时间上越接近,阈值提高越大,掩蔽常发生在掩蔽声级40dB以上。2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聚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3单耳掩蔽作用比双耳作用显著。4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掩蔽声增加10,掩蔽阈限提高3Db。听觉的心理量有:响度级(单位“方”Phon)和音高(单位“美”Mel)作为一级近似,可以认为在三维空间中听觉系统辨别声源的方位决定于3个子系统:双耳间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定位水平位置。耳廓引起的频谱线索定位垂直位置。根据强度、混响、谱成分等决定距离。第6章知觉直接知觉把知觉看做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间接知觉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和主动的过程,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两个过程:首先认识主体提供对刺激的描述,然后主动判断出该刺激是由那种客体产生的,间接知觉就是对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假设的解释。间接知觉分两种: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1接近性(空间位置)2相似性(相同特点)3连续性()4共同性(相同方向运动)5对称性6封闭性影响形状知觉的时间应素,知觉需要时间:1视觉掩蔽是只要刺激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那么自己之间就将会互相干扰或掩蔽。2后效是一种刺激作用之后对随后的心理活动的影响称为后效。图形后效是指注视一个图形一定时间后,对随后感知别的图形的影响。形状后效又叫弯曲后效,是由于图形的方向而导致的图形形状的变化。3关联后效是不同刺激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产生后效,颜色和方向。知觉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四种运动知觉错觉:1诱导运动是一种视错觉,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的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根本没有发生空间位移,是由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好像在运动。2似动现象是当某一物体实际上没有发生空间位移而被知觉为好像在运动,是一种对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错觉(电视)。3自主运动是在一个漆黑的房间中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一定的时间后,这个光点好像就会动启动。4运动后效是在火车里盯着外部移动的景物很长时间后,火车停止,你会觉得外部静止的景物在向前运动,而火车向后运动。立体知觉的单眼线索有:1插入2空气透视3阴影4线条透视5结构级差6相对大小7熟悉大小8运动视差9调节双眼线索有:1辅合2双眼视差把对物理刺激变化而保持稳定知觉的现象称为知觉恒常性(由大脑以往的概念导致)。明度、大小、形状恒常性月亮错觉是指月亮刚刚在地平线升起时看起来比在天顶时要大,其实月亮是一样大的。原因:注视角假设(角度改变,导致头和眼睛位置的改变)显示距离假设(观察物体时,充满物体的空间,会比空旷空间远)相对大小假设(物体所处的环境范围越小,物体看起来越大)错觉产生的原因:1视觉的--视网膜的因素(视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2认知因素(经验、学习、注意)第七章注意研究注意当前有两种方法:信息加工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选择性注意是我们都有能力选择性地加工刺激的子集,包括视觉和听觉刺激。理论模型:根据双听实验,注意系统的容量有限,我们一次只能对来自单一通道的信息进行加工,其他不被注意的通道会被过滤掉或减弱。另一种理论是,所有输入的信息被加工并可供使用,高相关性的被注意到(自己的名字)。分散注意是当我们执行监测和搜索任务时,必须把注意分散到几个刺激上。注意的瞬脱效应是在一些列快速呈现的视觉刺激中,在第一个刺激呈现后200—600ms内呈现第二个刺激,第二个刺激的探测能力会降低。注意的控制作用:刺激和反应协同性范式(蓝色墨水写“红”字时,更多的注意力控制不协调)纬度重叠框架(任务相关刺激与反应时间的相似性,任务无关刺激与反应时间的相似性,三个纬度,8种组合)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脑电EEG、脑磁MEG、事件相关电位ERP、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注意的功能:1警觉功能2定向功能3执行控制功能4注意功能的测量第八章记忆记忆研究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前,词语学习,采用系列的和对偶联合的词语,使用联想及单纯的强度解释各种记忆现象。第二阶段1979年前,认知心理学和记忆的计算机模拟,加工水平,编码特异性原则以及编码与提取的交互作用。第三阶段1980后,认知神经科学阶段(EEG、MEG、ERP、PET、fMRI),启动效应、记忆系统、构建记忆。记忆过程:编码存储提取感觉存储短时存储长时存储视觉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影视制作项目合作合同2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天然蚕丝枕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医用四肢夹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钻机气控制系统》课件
- 1 有个新目标 【知识精研】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吸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如何提高执行力》课件
- 骨髓象检查课件
- 《零售技巧与方法》课件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ch课件
- 学校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社区工作者培训课件 新浪版》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趋势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2025江苏常州溧阳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7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运动员代言与赞助权益2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新疫苗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剪纸介绍2
- 药企销售总经理竞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