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
一、基于给付概念的不当得利给付能力分配不充分、不合法、不平等的证明责任分配是法律纠纷的焦点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与第7条的规定(1),表明我国的证明责任分配以大陆法系的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原则,但并不排除对其他学说的适用。208因而,《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2),原则上表明“没有合法根据”应依照第2条由原告即受损方承担证明责任,但也不能排除依照第7条由受益方承担证明责任的可能,学说与实务中的争议也与这两种解释路径相关,大致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由受损方证明受益方受益“没有合法根据”;第二种观点认为应由受益方证明自己受益“有合法根据”;286377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在区分不当得利类型的基础上分配证明责任,在给付型不当得利中由受损方证明受益方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在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中由受益方证明其受益“有合法根据”;最后一种观点在方法上是第三种观点的延续,认为对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应继续区分,对于因受损方行为导致的不当得利,仍应由受损方主张受益“没有合法根据”,对于非因受损方行为导致的,则由受益方证明受益“有合法根据”。欲明了如何分配“没有合法根据”的证明责任,首先应清楚“没有合法根据”究竟指什么,尤其是在我国民法的制度环境下究竟指什么。但我国学界似乎认为“没有合法根据”是一个显而易见、不言自明的问题,只是其证明责任的分配存在问题。实际上,民法学界并没有真正就何谓“没有合法根据”达成一致,一个例证是民法学界的权威学者对与“没有合法根据”息息相关的给付与非给付的区分就存在异议(1)。我国学者对《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解释及“没有合法根据”的解释大多参照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说展开,但对上述国家及地区迥异的不当得利学说却疏于考察。德国不当得利学说的建构围绕着“给付”概念的重构展开,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紧随德国学说,不仅继受了德国法的给付概念,而且还继受了与给付概念相关的物权行为等理论。日本则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日本民法并不认可物权行为理论,其不当得利制度的构建也并非像德国那样以“给付”概念为基础。我国《物权法》原则上并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2),因而不能在德国法意义上理解给付及给付不当得利。在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这一点上,我国法虽与日本法一致,但没有必要以日本的特殊方式理解不当得利。我国法应以扬弃的立场考察德国和日本的相关学说,基于给付的“事理之性质”及我国民法的制度局限,确定我国法上不当得利“无合法根据”的具体所指。二、“付款”概念的外部法律问题(一)德日民法中的给付概念各国民法中普遍存在着给付概念,但德国民法及台湾地区“民法”因承认物权行为等理论而使给付具有了特殊意义。与特殊的给付概念相应,才有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特殊区分。这种区分出现在《德国民法典》颁行之后,历经威尔伯格等德语学者的总结成型。23同为大陆法系法典的《法国民法典》及《意大利民法典》虽一个颁布在《德国民法典》之前,一个颁布在《德国民法典》之后,但并没有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区分(3)。日本民法的情况有些特殊,其当前的主导学说是加藤雅信的缩影说,这一学说对不当得利的基本观察并非基于给付与非给付的二分,而是“移转”功能与“归属”功能的二分,这是一种日本学界认为让人面目一新的学说,尽管日本民法对给付与非给付的区分也是熟悉的。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中并没有出现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区分,但无论民法学界还是民诉法学界,几乎都基于这一区分考虑不当得利问题。《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的“没有合法根据”,往往被等同于《德国民法典》第812条规定的“无法律上的原因”,301“没有合法根据”的具体判断也被区分为“给付”与“非给付”两种情形。实际上,德日两国的民法基本制度并不同,对“给付”及“没有合法根据”的理解也不同。我国究竟应何去何从,着实需要仔细考量。(二)从德国民法的观点看德国学界的通说认为,给付是导致利益变动的法律行为。为何将给付限定为法律行为?又有哪些法律行为可以直接导致利益变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牵涉了德国法学一系列特别而卓越的理论建构。给付及给付不当得利的法理基础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罗马法教授贝克尔在1889年出版的著作中系统总结的,限定了给付必定是法律行为;能够直接导致利益变动的法律行为的类型,则是由萨维尼、索姆、巴尔等创设的物权行为理论、处分行为理论、抽象债权行为理论逐步丰满起来的(1)。根据贝克尔的观点,给付就是直接减损自己财产利益的法律行为,作出此等法律行为的人必有其目的,这一目的的存在证明了减损其利益的正当性。在目的没有达到时,直接减损自己财产利益的当事人就应当获得救济。282从贝克尔的理论可见,给付必须是一种法律行为,其正当性基础就是法律行为的目的。法律行为与其目的的关联决定了给付不当得利的正当性依据,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基于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的利益衡平考虑。按照德国民法学说,给付不当得利中的给付(Leistung)应当包括“给”的给付和“为”的给付,其中“为”的给付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给”的给付可分为货币给付和非货币给付。上述这些给付形式在各国法中并没有区别,但得益于德国法学的特殊贡献。非货币给付又可分为处分物权、处分债权以及债务承认和债务约定的给付(2),这些特殊的给付分类就为别国所不具备了。与这些特殊的非货币给付相对应的,分别是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索姆的处分行为理论、巴尔的抽象债权行为理论。正是因为这些特别的理论架构,德国民法上的给付及给付不当得利理论才显得卓尔不群。“为的给付”可以导致财产利益的直接减损,在劳务行为完成后,接受劳务的一方当然受益。“货币给付”由于货币本身占有即所有的特性,能够导致财产利益的直接减损,接受货币的一方也当然受益。而德国法学家有关“非货币给付”的一系列理论建构,从本文的视角看,就是对“为的给付”及“货币给付”的一种模拟,但这种模拟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为的给付”及“货币给付”的学理解释路径,最终形成契合贝克尔学说的统一的“给付不当得利”解释依据。“物权行为”、“准物权行为”以及“抽象债权行为”的理论建构(3),使得这几种本来不具备抽象性的行为都具有了“抽象性”,这种抽象性是基于理论解释的一种人为拟制,与“为的给付”及“货币给付”所具有的抽象性具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一种自然的因给付本身的物理性质所具有的抽象性———劳务给付完毕就会使接受方受益、货币转移占有后就会当然与接受人的货币发生混同从而变为受益人的财产。物的交付、债权的处分及设定,并不当然具有抽象性,恰恰是因为德国法学家的理论解释才具有了抽象性,193但这种抽象性理论建构一旦完成,就可以用这种人为的抽象性来解释“为的给付”与“货币给付”所具有的物理上的抽象性,从而将后者也统一到人为的抽象性理论中来,即用人为的法律行为的抽象性替代物理上的抽象性。“为的给付”与“货币给付”不再是因为给付本身的性质而具有抽象性,而是因为给付法律行为的抽象性而具有抽象性,是基于法律行为而不是不含当事人意志的自然事实使得接受人直接得利。具体说来,“为的给付”与“货币给付”不再是因为劳务本身的抽象性及货币转移占有即转移所有的“物理”定律使得接受人受益,而是因为给付人给付的法律行为使得接受人受益。由此,统一的给付抽象性原理得以成就,与之相应的贝克尔的给付原理及给付不当得利原理也得以圆满。与此相应,“给付”应当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需要为给付和接受给付的双方的合意,缺乏这种合意,则不构成给付不当得利。缺乏合意时因物理性质发生利益转移的情形,构成非给付不当得利,在利益不发生转移的情形,则不发生任何不当得利。(三)不当得利的移转日本民法中的不当得利理论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按照星野英一的概括,这一理论始于我妻荣,受判例影响,最终成于加藤雅信。加藤雅信将不当得利最终定位为所有权益变动的缩影。序言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日本法中的不当得利是相当特殊的,而这种特殊的不当得利学理又影响到了中国民法学界,但这种影响难以说是有益的。按照加藤雅信的观点,不当得利法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移转功能,另一种是确保归属的功能。前者是指,不当得利法以一对一的形式,在法律关系无效、不成立时发挥自己的职能,这一职能贯穿于整个实体法中,因而构成实体法的缩影,起到财物移转职能。后者是指,所有权中所固有的将其价值分配给权利人的职能创造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可以说,正是加藤雅信所说的第一种功能扩张了不当得利的范围,使得不当得利脱离了其本义。第一种功能强调法律关系无效、不成立时,通过不当得利来“移转”以回复先前状况。这种思路将法律关系无效或不成立与不当得利一一对应起来,实际上扩张了不当得利的范围。依照日本法,买卖合同无效但交付标的物的情形,由于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标的物所有权并未转移,卖方应径直依所有权主张返还,并不存在买方就所有权的“得利”,因此理论上也谈不上买方的不当得利,但此时日本法恰恰赋予卖方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在不法占有的情形也是这样,本应通过主张所有权返还的,日本法也认可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尽管此时并没有法律认可的“得利”。可以说,此时的不当得利已经背离了其矫正不当得利的初衷。这种背离,实际上是日本判例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日本学者实际上对德国法上的不当得利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我妻荣认为:如果原因关系无效或被撤销,就不会发生限制物权、债权等的受益,也就不会发生不当得利问题。我妻荣进一步认为不当得利实际上是对形式上的“得利”的“实质”上的否定性评价,因此形式上的得利是不当得利的前提。我妻荣阐述道:“不当得利是形式上的、一般的角度正当地转移财产,但从实质的、相对的角度则是不正当地转移财产。”91我妻荣进一步认为,在包含给付财物行为目的的行为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解除时,并不应存在不当得利问题。但日本的判例并不这么看。其判例之一认为因契约无效请求返还给付财物与基于不当得利的返还财物请求是相同的,95其另一判例也将基于解除契约而提出的恢复原状请求与不当得利返还财物视为同等的性质(1)。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了不当得利在没有“得利”时依然可以发生,背离了我妻荣在上文中对“不当得利”的界定。但大概是因为判例作为实证法具有的拘束力,我妻荣在其著作中虽提到了上述案例,但并未展开对上述案例的批判,反而有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判例认可的这种没有法律上认可的得利的不当得利,最终演化为加藤雅信缩影说所总结的移转功能,成为与不当得利原本具有的“确保价值归属”的职能并列的两种功能之一(2)。从给付概念的角度看,日本法上的给付并不具有移转所有权、物权及债权的功能。所有权、物权及债权的变动,按照日本法合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取决于给付发生的根据而不是给付本身。因此,日本法上的给付是不同于德国法上的给付的,后者导致得利的原因是给付,而前者导致得利的原因不是给付,而是给付的发生根据———债权合同。日本法与德国法上的给付虽同有给付之名,但其实际内容却迥乎不同。三、“支付”概念在中国的法律问题中(一)我国法上的不当得利日本学说对中国法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学说上,有重要学者认为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我国在合同无效或解除时依然发生不当得利。8其次是在司法判决中,最高院公告的近二十个涉及不当得利的案件中(3),其中的五个都明显在以日本学说的方式理解不当得利,这五个案例又可大概分为两个类型。先看最高院公告的一系列有关“合同无效或被解除”导致不当得利的案件:案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2005年9月20日作出(2005)桂民一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中,就广西北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海市威豪房地产开发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畜产进出口北海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认为:“鉴于当事人并不享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定权力,合同只有在被法定裁判机关确认为无效之后,才产生不当得利的财产返还请求权及该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其中的隐含命题是“合同无效”构成不当得利的“没有合法根据”。案例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25日作出(2007)桂民一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中,就上诉人广西泳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泳臣公司”)与被上诉人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冠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不表现为违约责任,而是主要表现为包括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其中的隐含命题是“合同解除”构成不当得利的“没有合法根据”。案例三:在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湘财证券”)与被上诉人中国光大银行长沙新华支行(以下简称“光大新华支行”)及原审第三人湖南省平安轻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轻化”)借款合同代位权纠纷一案,不服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湘高法民二初字第14号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上诉一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故本案《受托投资管理合同》及《补充协议》作为委托理财合同整体无效。受托人湘财证券应当将委托资金本金返还委托人平安轻化,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标准支付利息。平安轻化不得向湘财证券要求合同约定的投资收益部分,其已收的780万元作为不当得利应返还给湘财证券。”此时也是将合同无效与不当得利直接挂钩。在上述三个案例中,合同无效或解除都与不当得利直接挂钩,似乎一旦合同无效或解除就一定发生不当得利,但实际上,由于我国法并不承认物权行为等德国法理论,所以合同无效或撤销时“得利”就丧失了发生依据,所以并不存在“得利”。因此,上述三个案例对不当得利的认识显而易见是日本式的,即认为不当得利未必要以法律上的“得利”为前提。再看最高院公告的两个有关“不法占有”导致不当得利案件:案例一:在韩国三荣公司诉盘锦庆道服装有限公司海运货物纠纷案中,大连海事法院认为:“争议提单项下的货物在原告承运期间至收货人凭提单提取之前,应属原告合法占有,被告与发货人之间虽有《来料加工皮革服装合同》,但未向银行付款赎单,依法无权提取并占有该批货物;原告将货交与被告是基于被告的补单承诺而为之。因此,被告仅在提单流转至开证银行前可以占有该货物。当提单流转至开证银行,被告不予赎取,违背了先前的承诺,继续占有该批货物没有合法依据,强行占有属不当得利。”在该案中,未赎提单就不能取得所有权,因此主张不当得利的理由是不法占有,而不是不法取得所有权。案例二:在原告徐进良与被告王忠海不当得利纠纷案中,安图县人民法院认为:“通过庭审,可以认定原告徐进良丢失的装有15680元的黄色女式提包,确系王晓东拣到交给了被告王忠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王忠海的儿子王晓东将拣到的提包交给王忠海,应属没有根据取得的不当利益,依法应当返还原告徐进良。”因为我国法律并不认可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自然也就不存在取得所有权的问题,仅仅存在取得不法占有的问题。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同样体现了日本法式的不当得利观,即一种没有“得利”的不当得利观。即使日本法认为不法占有构成一种得利,也无法解释如下问题:既然得利是不法占有,为什么返还的却是所有权,而不仅仅是占有?而且一旦认可不法占有构成一种得利,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在盗窃等场合,窃贼对盗窃物存在法律认可的“得利”,而这有悖于自罗马法以来的基本法理(1)。综合上述五个案例,可见最高院的判决非常忠实地反映了加藤雅信的不当得利观,即不当得利具有移转功能,而这种移转功能并不需要以法律上的“得利”为前提。这一观点是需要重新审视的,因为其所说的不当得利难免受到“名不副实”的诘难———如果没有相应的“得利”,那么如何可能存在相应的“不当得利”。总之,日本学说的发展从我妻荣时代起就因为判例的异变而出现了偏差,中国法没有必要遵从这种名不副实的“不当得利”学说。(二)给付不当得利的实中国民法学界对于德日不当得利的学理一直未予严格的区分,未予区分导致的结果就是混乱继受,既东拼日本的学说,又西凑德国的学说。这种未予严格区分的局面,恐怕和德国、日本、中国民法不当得利制度的形似有关,其差异并非可从形式上直接观察出来,而是必须结合各自不同的学理才能“同中辨异”。在合同无效、解除情形下,德国、日本学说都认可存在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但其背后的学理完全不同。德国学理认为存在不当得利,是因为即使合同无效、解除,给付也能够导致得利的发生,而给付目的未能达到,所以存在不当得利。日本学理认为存在不当得利,与给付并无关联,仅仅是因为合同无效、解除后,要以不当得利制度来实现财产的“移转”功能。尽管在合同无效、解除时都存在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但其背后的逻辑依据是完全不同的,德国法因为承认物权行为等理论而存在因给付的得利,而日本法并不认可物权行为理论,因而也并不存在因给付的得利(1)。如前所述,日本法上的不当得利是“名不副实”的,应予抛弃,但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我国又不予认可,我国法因而注定只能基于自己的制度环境另辟蹊径对不当得利予以重释。在本文看来,这种重释的基点应是货币给付与劳务给付天然具有的抽象性,或者说依事理之性质所具有的抽象性。尽管同德国法一样,我国民法对给付也有“给”的给付与“为”的给付的区分,“给”的给付也有相应的货币给付、非货币给付等类型区分,但我国民法原则上并不认可物权行为理论,也不认可准物权行为和抽象债权行为理论,因而我国民法中的给付必然与德国民法中的给付貌合神离、形似而神不似。如前所述,得益于德国民法的一系列理论成果,给付不当得利的正当性基础在于:为给付的法律行为导致利益移转,利益移转必有目的,目的不达则发生不当得利。如果利益移转并非基于法律行为发生,就谈不上给付不当得利。在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我国民法中,劳务给付与货币给付也同样导致不当得利(2),但此时的学理解释就面临两难。一方面,如果认为劳务给付与货币给付导致利益移转的原因是法律行为,那么就必须解释非货币实物给付及处分债权为什么不能导致利益移转。解释的最终结果无非是要么普遍认可德国法上的一系列抽象法律行为理论,要么将劳务与货币给付做特殊化处理,认为劳务给付与货币给付这两种特殊给付才具有直接转移财产利益的效力。前一种解决方案简单明快,遵循德国老路,但涉及到与其他民法制度的协调问题,尤其在《物权法》原则上不认可物权行为理论的背景下,几乎没有可行性。后一种解决方案实际上牺牲了学理的统一性,将给付不当得利的范围严格限于劳务和货币,而其他的给付则被排除在给付不当得利之外。另一方面,如果认为劳务给付与货币给付导致利益转移的原因是给付本身的物理性质,那么接受人的得利就不是因为给付的法律行为,也就无法归为给付不当得利的类型,因此在我国法上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给付不当得利了,给付与非给付的不当得利区分也就失去了法律意义。跳出德国民法看待给付问题,给付的确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大陆法系的概念,我国学界也未必一定要因循德国的学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遵循德国的特有的给付学理,那么沿袭德国民法上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区分就可能会存在问题,民法学理紧密相关,皮毛关系不可不察。法国法与意大利法均未有德国式的给付概念,但这两国法同时也没有德国式的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区分。从我国法的既有立法、学说和判例看,将给付不当得利限于劳务给付及货币给付似乎是我国法目前唯一的现实选项。立法方面,《物权法》原则上不认可物权行为理论,基本上断绝了我国学界全面承袭德国法给付及给付不当得利理论的可能,但《票据法》认可了票据行为的抽象性,所以基于票据行为的给付是可以适用给付不当得利的,构成货币给付的一种特殊形态。学说方面,虽然对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区分存有疑虑,但绝大多数学说均认可这一区分,尽管语焉不详,但围绕给付与非给付的不当得利理论建构几乎已成定型。判例方面,给付不当得利作为判决的基础已经屡次出现在了司法判决中,而这些判决几乎全部围绕货币展开。总之,尽管承认给付不当得利的类型并将给付不当得利限于劳务给付与货币给付具有逻辑上的瑕疵,但现阶段也只能如此解释。在承认劳务给付与货币给付为给付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后,非此类的不当得利均构成非给付不当得利,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非给付的法律行为,如为拍卖标的而支付标的剩余未付价款,也可能是事实行为或纯粹的事实,如因错误喂养了他人的牲畜、添附及侵权行为,而在添附的情形,可能就会有在先的无效的或被解除的合同。四、“没有合法依据”的概念(一)不同类型的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内涵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区分肇始于围绕“给付”概念的一系列理论建构,非“给付”的不当得利均归为非给付不当得利的类型,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非给付不当得利的诸种类型也是一种经验的而非逻辑的总结。因此,对于诸种不当得利而言,所谓的“没有合法根据”是当然不同的。“没有合法根据”表明了法秩序对于不当得利的否定性评价,这种否定性评价因不当得利的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学理基础。如前所述,给付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基础是贝克尔的给付学说,非给付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学理基础则因给付不当得利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中国法上“给付”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没有合法根据”的确定,应以前述基于中国民法制度环境的“给付”概念为基础,即“货币给付”和“劳务给付”才为给付。在此前提下,才能结合贝克尔的学说,运用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原理,厘定各种情况下“没有合法根据”的具体所指。(二)给付目的的二重性给付不当得利的正当性基础在于给付转移了财产利益,但给付的目的没有达到。前文已述,在我国法中,给付应限于劳务给付和金钱给付,可以说我国法上的给付相对于德国法而言范围已经相当狭小,但准确理解给付不当得利并非易事。与此相应,确定给付不当得利场合的“没有合法根据”也并非易事。金钱转移及为某事的事实构成给付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的金钱转移及为某事都构成给付。构成“给付”的金钱给付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得利”是因为“给付”的法律行为,而不是货币移转占有的事实,另一方面导致“得利”的“给付”伴随着给付方对接受方的特定要求,这种特定要求与导致“得利”的给付构成一种利益平衡。在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典型类型“费用支出型”不当得利和“求偿性”不当得利中(1),尽管也会发生金钱的交付,但并不构成“给付”,因而也就不构成给付不当得利。就“费用支出型”不当得利而言,得利的发生源于金钱本身特有的“占有即所有”规则,给付人并没有使他人获利的意图。就“求偿性”不当得利而言,得利的发生虽然源于交付金钱的行为,但这种交付金钱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要求接受方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而与接受方的行为无关,在完成金钱交付的同时,交付人的目的就已经实现了,不用再期待依靠接受方的行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区别,也可归结为给付不当得利场合学者所说的给付目的具有二重性,31而求偿性不当得利并不具备这种目的的二重性。“给付”不当得利意在强调“得利”是基于“给付”,而“给付”又必有特定“目的”。重点在于“得利”、“给付”与“目的”三者间存在法逻辑上的相关性。费用支出型不当得利与求偿性不当得利虽然在形式上都有转移金钱的特点,但这两种类型的不当得利恰恰是非给付不当得利,前者的“得利”并非基于“给付”,而后者的交付金钱并没有与之构成利益平衡的“目的”。给付不当得利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给付虽然完成了权利的变动,但给付人并没有实现其给付的目的,因此发生不当得利的债法请求权,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虽然是一种法定的返还请求权,但其正当性基础仍在于给付人的意思。与之相对应,对于给付不当得利而言,“没有合法根据”指的就是给付的目的没有实现。(三)给付不当得利的利益平衡给付不当得利反映了基于给付人意志的一种正当性逻辑,即当事人通过给付出让财产利益,给付目的有赖接受给付者予以实现,给付目的一旦不能实现,则通过不当得利制度求得已转让利益的返还。这种正当性逻辑反映了一种基于交换正义的给付与给付目的之间的对应性。非给付不当得利也反映了一种交换正义,但这种交换正义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因而被排除在给付不当得利的类型之外。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分类,给付不当得利反应的应是一种自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财经学院《国际结算》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策划设计宣传运营方案
- 策划优惠劵发放方案
- 炒瓜子课程设计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潮州物业绿化养护方案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数据结构》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测量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 测控综合性课程设计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工原理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22-T 3541-2023 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课程标准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 运用落实等级评分法分析菲律宾投资环境运用罗氏等级评分法分析泰国投资环境
- 案例1:优奇公司成本性态分析案例
- 四新背景下 基于教学考一致性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探索 讲座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的任务书
- 慢阻肺健康知识宣教
- 道路监控系统项目施工重点难点及施工方案
- 出国签证户口本翻译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