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1.gif)
![《论语》十二章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2.gif)
![《论语》十二章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3.gif)
![《论语》十二章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4.gif)
![《论语》十二章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d25e8bc808b6255b4a55378ab80f3d9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朱熹《论语》十二章《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492章,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语录体偏重于言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不讲求篇与篇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在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的散文体式。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仁——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的“仁”就是“爱人”,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礼——实现“仁”的重要手段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文本解析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名词作动词,吃饭靠近使动,使……正状语后置句文本解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固定句式
其实是在强调,没有内修之“仁”,外在的礼乐将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根基。“仁德”是礼乐的前提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礼的外在表现文本解析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听闻文本解析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文本解析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adj作n,贤才adj作v,向……看齐这是儒家的自修心法,无论看什么,都对照自己。无论贤愚,都是自己的学习对象。文本解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文本解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
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n作状,把“仁”同“止”,停止文本解析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倒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都是因为自己。文本解析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同“智”,智慧文本解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子罕》)约束聪明文本解析【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文本解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大概小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从儒家的角度来看是极其重要的处世之道,它是"为仁"的重要途径。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就是它的进一阶表现。文本解析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论语》十二章【一、四、六章】君子与小人【二、七、九、十章】论“仁”【三、八章】论“道”的学习【五、十一章】修己与待人【十二章】学习《诗》《礼》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那么,在你的心中何为君子?《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关于“君子”之德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话题探讨课内谈“君子”(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其他谈“君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君子”的人格特质君子原文语句人格特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安贫乐道行胜于言重义轻利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话题探讨:你觉得在《论语》中,何为“仁”?课内谈“仁”(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其他谈“仁”(1)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3)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的丰富内涵“仁”原文语句丰富内涵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者不忧求仁在于人的主动性约束自我,合乎礼节心有仁爱,推己及人毕生追求,任重道远笃定信念,从不动摇《〈论语〉十二章》在说理上运用了哪些方法?善用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等。运用对比,使语义更加鲜明。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运用对偶、排比的句式,使语言整饬,朗朗上口。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员工入职申请书模板
- 转正申请书 日期
- 支付货款申请书
- 如何判断学术论文的创新性
- 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论文
-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2位数除以1位数)同步测试例题
- 大学生创业项目想法报告
- 冬季护航施工方案
- 10kv线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掌握基础加减法
- 《西兰花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小红帽》绘本故事-课件
- 寒假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及评价表
- 2024-2030年中国豆腐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专题06 现代文阅读(原卷版)2015-2024单招考试语文(四川真题)
- 电力线路维护巡查服务合同
- 校园超市招商政策
- 营销策划 -嘉华鲜花饼「正宗」战略重塑
- 《肺癌靶向治疗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