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排打印版_第1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排打印版_第2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排打印版_第3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排打印版_第4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排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目录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社会学是有关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它内容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

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

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社会运行

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个角度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及特性

第二节文化的类型

第三节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

第四节文化的功效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办法

第一节社会学办法论

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社会学重要研究办法

第四节社会指标

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

第二节人的社会化

第三节人的个体化

第七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

第三节社会互动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第四节社会角色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网络

第二节社会群体

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研究概述

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

第三节性社会学

第四节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

第十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社会组织目的

第三节社会组织构造

第四节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

第十一章社区

第一节社区概述

第二节农村社区

第三节都市社区

第四节虚拟社区

第十二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制度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效

第三节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第三节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第五节社会流动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当代化

第一节社会变迁

第二节社会当代化

第三节社会当代化过程的基本特性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当代化的特性

第五节我国的当代化进程

第十五章都市化

第一节都市的来源、演变与都市化

第二节都市的空间构造及其变动

第三节都市的社会文化特性

第四节都市问题与都市规划

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集体行为理论

第三节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四编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

第十七章社会问题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

第二节社会问题的普通特性及其类型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第十八章社会控制

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

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

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第十九章社会政策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普通过程

第四节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

第二十章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建设的有关理论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有关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原则。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阐明社会或某首先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含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3.现在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发明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普通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构造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种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同样,是我国基本国策。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4.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构成因素的构造、功效及其互相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效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种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削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确保必要的社会整合。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组员将会凝聚为一种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组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互相需要而产生的互相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组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组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原则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派给社会组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的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组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多个因素,运用多个方式,调动多个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成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的的目的。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本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制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10.社会疏导:社会疏导指有目的的运用社会力量对业已出现的社会不满情绪予以疏通、引导和排解,抑止这种不满情绪的滋长和累积,从而避免灾难性的冲突出现,确保社会运行安全。11.社会调节:指运用社会力量对社会构造、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宏观调节,避免产生危害社会运行安全因素。12.“社会唯实派(实体派)”与“社会唯名派”: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含有同样特性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13.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体现为社会多个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效的发挥。14.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持久社会关系。15.“血缘、地缘、业缘”的定义与功效:1)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指含有某种相似遗传身体特质的人种分支。氏族:指原始社会中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社会集体或社会基本单位。宗族:指有着共同的祖宗或同一父系,因而使用同一姓氏的人们。家族:指同一血统的几代人所形成的社会群体,也有人称之为“大家庭”。涉及两种血缘关系:直系的和旁系的。家庭:把含有直系血缘联系的群体成为家庭。家庭有核心家庭与扩大的核心家庭之分。前者指只有一对配偶(即一种核心)的家庭,后者指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配偶的家庭。功效:就正功效而言,它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整体的作用;反功效是其含有“先天的束缚”的倾向。2)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构造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封闭型地区关系指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开放型地区关系指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功效:正功效是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反功效则是束缚人们的发展。3)业缘关系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效:正功效,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基础,二反映着社会迈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反功效重要体现在,业缘关系的基础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种职业上的社会分工,限制了人们的发展。16.威廉.奥格本(W.F.Ogburn):“文化堕距”、“文化滞后”:该理论认为,由互相依赖的各部分所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有快有慢,成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普通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时,于是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普通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另首先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17.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亦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低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中性文化的大规模变迁,即人们行为方式的大幅度变化,往往引发社会较大的动乱。18.分析文化构造的三个层次:“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特质是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种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多个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特质能够体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能够体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文化特质的特点是,每种特质都能够独自成一种单位,有它的特殊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它特质相混淆。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效上互相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并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文化特质与文化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文化模式是一种社会中全部文化内容(涉及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构造。这种形式往往体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研究文化模式能够获得对于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只有这样,才干认识到一种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干进行文化比较。19.“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当作是最佳的,是优于其别人的。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多个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第二编社会运行微观分析1.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东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构造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种贯穿人始终的长久过程。2.“文化震惊”、“边际文化”、“文化整合”:所谓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沿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在这里,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大大削弱,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中心文化增强,边际文化也常出现两种以上的文化的混合。边际文化尚有另一种状况,就是虽远离中心文化,但并不能接触到其它的发达文化,因而这类边际文化处在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文化整合:从文化整合的观点出发,社会上的多个文化机构都从不同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由于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整体的体系,文化的各构成部分互相依存,因而,如果文化的某一种部分出现理解体,它也可能威胁到整个文化体系,并进而造成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的崩溃。3.人格: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性。人格可分为几个重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简朴说,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性的总和。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构成部分。4.库利(C.H.Cooley):“镜中我”理论:1.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2.他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1)我们构想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构想或理解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别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映。3.最后,库利形象的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映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别人这面“镜子”的反射。5.米德(G.H.Mead)“角色扮演”理论:1.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规定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客我”是互相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种持续不停的互动过程。3.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别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据此,他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6.弗洛伊德(S.Freud):“人格发展”理论: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无意识”驱动的。2.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构造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照愉快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自我遵照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构造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步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规定,在整个人格构造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它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照的是完美原则。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3.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后来)。7.“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构造的产物,且该理论发明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办法,使理念有效落到实处。该理论来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有关移民问题的研究。其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种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构造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重要有下列四个要点: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有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8.代差:指的是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别、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看,代差事实上反映的是社会构造、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快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9.社会角色:指的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含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盼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0.角色集:任何一种人都不可能仅仅承当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当着多个社会角色,他所承当的多个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全部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1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重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12.(美)E.戈夫曼:“角色距离”:角色距离,就是一种人本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别现象。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13.角色失调之:“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涉及角色间冲突,即不同角色承当者之间的冲突;另一种是角色内冲突,即由于多个社会地位和多个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本身内部产生的冲突。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原则不清晰,不懂得这一角色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经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重要因素。角色中断,指在一种人前后相继所承当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当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当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含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规定的行为直接冲突。角色失败,指由于多个因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即使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迈进一步都将碰到更多的矛盾。14.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输而发生的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15.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以及重要派别?基本观点: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2)人的行为是故意义的行为。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首先,意义确实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首先,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商而拟定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别人的角色,从别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见解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两个重要派别:1)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重视用人文科学办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种角色发明的过程,因此他们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志、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个案研究、非构造式访谈、参加观察等办法来阐释互动过程的独特性质;2)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办法来研究互动构造。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考群体,能够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种角色扮演的过程。这一学派倡导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16.“参考群体”理论:“参考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附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多个原则,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考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本身和别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根据。参考群体,并非某一(些)组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组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考对象。作为参考对象的群体简称参考群体。参考群体普通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参考群体普通对其组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参考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互相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作,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构造之间互相作用的机制和工具。因此,它从一种更广阔的角度和更进一步的层次增进了我们对社会互动的理解。17.(美)E.戈夫曼:“拟剧理论”(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采用戏剧分析的办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的理论重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发明印象,因此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作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映。戈夫曼指出了四类人际礼仪:1)体现式礼仪——用来表达对别人的问候、恭维和感谢等;2)回避式礼仪——表达对别人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尊重;3)维系式礼仪——用来维持人际关系,使之不中断;4)承认式礼仪——用来表达对别人身份的承认。18.社会交换论及其命题?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其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该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酬劳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处罚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并且存在于涉及友情、爱情在内的多个社会关系之中。五个命题:1)成功命题:一种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酬劳,这个人就越乐意从事该行动。2)刺激命题:特定刺激曾经成为一种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因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似,这个人就越可能采用这种行动或与这类似的行动。3)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用该行动。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即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5)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人行为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时,他将被激怒,并可能采用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B.当某人行为获得甚至不不大于盼望的酬赏,或未遭受预料中的处罚时,他会很愉快,并可能采用赞同行为。该行为的成果也变得更有价值。19.本土办法论(俗民办法论):由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又称“俗民办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具体考察社会组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办法和环节。(即强调“过程”的意义)本土办法论者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20.模仿理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试图用“模仿”来解释集合行为的一致性。社会学家勒朋和弗洛伊德进行进一步研究。模仿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在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呼啸、模仿等简朴的初级行为。这是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在场的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造成集合行为的产生。21.感染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成果。勒朋认为,集群的特性体现为故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含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刻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减少,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削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22.紧急规范论: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紧急规范理论往往会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快速得到其别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做是“紧急规范”。23.匿名理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因此会做出他平时极少出现甚至没有做过的越轨行为,是由于他处在匿名地位。匿名使人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使人的群体遵从性减少,最后减少人的社会约束力,使其容易从事越轨行为。24.控制转让理论:正常状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本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别人。这种控制转让是理性行动者采用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取效益。转让控制的成果如何取决于接受转让的行动者最初采用的行动。25.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构造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含有共同利益的人群。26.“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组员互相熟悉、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组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27.“内群体”与“外群体”:内群体,指组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组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组员之外的其它任何“别人”的结合。28.滕尼斯(T.Tonnies):人际关系的两种典型类型:“社区”、“社会”:在诸如家庭、村庄之类的“社区”(礼俗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发的、亲密的且不易转移的,它涉及每个人的多个角色和利益。在诸如工厂、都市之类的“社会”(法理社会)中,非个人的理性利益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人们之间是一种专门化的、相对来说又是非个人的和感情淡薄的关系,它只涉及个性有限的一种方面。29.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体现、作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体现在: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效不停发生转移。2)另首先,初级关系日趋松懈。人们之间的交往日趋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特点。3)最后,某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农村中的村落已有解体的趋势,都市中的邻居成了纯正地理上的概念。从初级群体日趋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现有主动的一面,又有消极一面,体现在:1)主动作用: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有可能增进更大范畴的社会整合,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的。这是一种社会走向合理化的体现。2)消极作用:它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造成某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总之,在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与次级群体的发展并非一种简朴的替代过程。特定状况下,初级群体可能通过转换其构造与功效而适应社会发展。与此同时,次级群体的发展也可能造成对初级群体的新的需求。30.(美)默多克: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儿女共同居住和生活。有三种具体形式:仅仅由夫妻构成、夫妻加未婚儿女(含领养儿女)、仅有父或母与儿女(单亲家庭)。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儿女(或再加其它亲属)共同居住生活。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儿女(或再加其它亲属)共同居住生活,涉及儿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31.“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在19世纪80年代初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合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它的最为宽泛的普通意义,是用来指称这样的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权力的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32.“社会性别”:专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有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盼望,以及贯彻了的行为。33.“性别角色”:社会性别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它是指社会针对含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订的、足以拟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体现的模式。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1.社会组织(广义、狭义):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涉及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社会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的,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2.测定目的实现程度及绩效的原则: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多个目的的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后实现全部目的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它的资源。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源的消耗应当带来对应的正面的成果。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心。指组织应最大程度地发展个人才干,而不仅追求效率。3.“非正式群体”定义,其正功效与负功效是什么?非正式群体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普通规模比较小)通过长久的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有拟定的构造,它们普通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群体目的、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组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这种行为的开始和延续早期并没有自觉的目的或方向。从范畴上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的中下级职工联合体,并且普通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正功效:非正式群体是工业技术和工业科层制的一种派生和一种反作用。对工人来说:第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第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能够满足工人对地位的需求,以弥补在正式构造中的地位渴望);第三、情绪反映的充足表露(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第四、提供独立的机会。对管理工作本身:第一、有助于完毕工作任务;第二、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第三、提高工作满意感。负功效:抵制变革、目的冲突、遵从行为问题、谣言问题。4.马科斯.韦伯:“科层制”含义、特性,“科层制管理”:“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含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当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性涉及:第一、明确的分工;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第五、量才用人;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科层制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是指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进行管理。其所叙述的科层制只是一种“纯理型”的组织,正当与合理的职权观点是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5.组织权变理论:权变,就是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要强调各分系统之间互有关系模式及其特殊性。权变学派一种基本命题是:一种组织与其它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境。权变学派认为组织系统是由各分系统构成的,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互有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互有关系。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并试图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运行的状况。权变学派最后目的在于提出适宜具体状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6.科斯:“交易费用”概念: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通过形成一种组织并让某种权力(公司家)赖支配资源,部分市场费用便能够节省。在这个意义上,公司最明显的特长是作为交易费用的替代物。因此,事实上有两种制度协调和配备资源,在公司外部,由价格机制指挥生产,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配备;公司内部,市场交易的复杂构造由公司内部的协调人际合作和指挥生产的管理来替代。7.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研究的应用分析三个层面:威廉姆森指出:“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经济组织是将交易作为分析单位,认为对节省交易费用的理解是组织研究的中心问题。当产品或服务从一种技术上分离的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交易便形成了。威廉姆森指出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的研究能够应用在三个分析层面上:1.第一种层次是是公司整体的组织构造,把公司作为既定的研究范畴探讨运作的各个部分如何互有关联;2.第二个层次或中间层次的焦点是各个部分的运作,探讨哪些部分将在公司内实施,哪些行动将在公司外实施,这是发展和定义“效率”、“边界”的尺度;3.第三个层次是人力财产的组织方式,目的是根据群体工作的性质,以不同的方式配备内在的管理构造。8.社会分层:根据一定含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种社会的组员被分辨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9.社会经济地位(SES):不仅指经济地位,而是涵盖了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的内容,并计算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值来反映一种人综合社会地位的高低。普通,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人在获得社会资源方面的机会也大致相似。10.社会分化之:“水平分化”、“垂直分化”:水平分化:指的是根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性,将社会组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致相等。垂直分化:指的是根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性,将社会组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似。由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11.社会不平等: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程度上存在着差别性。12.马科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主张从经济、名誉、权力(名、利、权)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种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韦伯将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似或相似的人群。名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拟定的,社会的评价从必定到否认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名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权力地位则是根据人们与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拟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本身意志,无视别人意愿而支配别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三个原则之间,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互相强化,存在亲密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它们之间并不必然的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首先,虽则各自独立,也并不意味任何社会情势下这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势往往把某一种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13.帕累托:“精英理论”: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构造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组员和下层组员的社会地位是凝固不变的。“精英”指那些含有特殊才干、在某首先或某一活动领域含有杰出能力的组员。每一种以社会地位划分的集团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精英,各个集团社会组员能力和才干的平均值决定着该集团在社会分层阶梯中所处的位置。到工业社会,阶级的稳定性被一种称为精英循环的社会流动所冲破,稳定性不平等被临时性不平等所取代。精英在原则上是不能世袭的。帕累托指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将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精英不停增加,社会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14.帕累托“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区别明显:1.阶级是由人们在全部制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精英则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2.阶级论认为,阶级关系是一种稳定性不平等,个别组员的社会流动局限性以从总体上变化稳定的阶级格局;而精英论则把个人天赋能力当作社会流动的动力,认为流动能够变化阶级格局,变稳定性不平等为临时性不平等;3.阶级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人们在竞争七点上的差距,各阶级间业已存在的壁垒构成了它们互相流动的障碍;精英论则认为,个人能力能够缩小乃至弥合竞争起点上的差距,精英循环足以打破阶级壁垒;4.阶级论把阶级之间关系的对立性质视为社会冲突的本源;而精英论则认为,冲突和革命的本源重要是精英循环的通道不畅。15.构造弹性分析之:“刚性构造”、“弹性构造”:1.刚性构造:指社会组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含有很强的地位有关性,社会组员在多元化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集束状态。一种刚性构造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累积性不平等。特点:1)如果各个分层地位高度有关,且之间又含有某种时间次序,则暗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分层属性是该社会的分层中轴。2)刚性构造同时意味着多元分层原则高度重叠,即用其中任何一种对社会组员进行社会分层,其成果同运用其它原则大致上一致。3)刚性构造还意味着各分层地位之间含有互相加强、互相转化的极大可能性。4)刚性构造在无形中极大地限制着人们的层间交往。5)刚性构造极有可能形成社会断裂带,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冲突。总之,刚性构造是一种极具脆性的冲突性构造,各层次之间的社会整合度较低。刚性构造的社会必然经常处在不稳定的运行状态。2.弹性构造:指社会组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有关性很弱,社会组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一种弹性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特点:1)各个分层地位间低度有关,即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因此不存在明显的分层中轴。2)“不有关状态”使不同原则对社会组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构造各不相似。3)弹性构造中的“相对劣势”,即社会组员在某种地位层面上所处的劣势能够由其它层面的优势加以弥补。4)弹性构造对社会组员的层间交往起着增进作用。5)弹性构造社会含有高于刚性构造社会的整合度。16.代际流动之:“构造性流动”、“自由流动(非构造性流动)”:代际流动:是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拟定的地位变化状态,代际流动的参考基点是父亲(母亲)在同一年纪时的职业或其它地位。构造性流动: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了原有的社会构造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构造性流动是由外在因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因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又叫非构造性流动。17.“先赋条件”与“自获条件”:1.先赋条件:指个人生而含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2.自获条件:指个人由于自己的行为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某些属性。3.传统社会中,先赋条件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当代社会,以自获条件作为职业录用原则是机会平等原则的体现。4.先赋条件往往形成封闭分层体系;自货条件则有助于增进自由流动,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5.即使先赋条件对自获条件并不是毫无影响的,但是,只要坚持以自获条件为职业录用原则,就会减小先赋条件的影响程度,同时随着垂直流动速率的增大,整个社会中先赋条件的集中优势也将不停受到削减,出现先赋优势扩散化趋势,从而使社会从一种代代相袭的凝固式分层构造转变为代际对流的动态分层构造。这种社会职业层次经常不停地重新分派的做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不平等可能造成的冲突和摩擦,以及由此而给社会运行带来的恶性影响。18.“本原的社会设立”与“派生的社会设立”:本原的社会设立:是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其它社会设立产生的母体。派生的社会设立:是从本原的社会设立中生长、演化和发展出来的社会生活的系统模式。前者满足人类生存与延续的需要,后者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秩序的需要。19.社会设立: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构造框架。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设立,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社会设立的基本成分是社会规范体系,而社会价值观、维护设立的权威、社会设立的实际承载体系等,也与之密不可分。20.“社区”的含义: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含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普通涉及四层含义:一定的地区,一定的人群,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以及社区中人们的多个社会活动和互动关系。21.“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1.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种特定的地区聚落。2.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区别明显:1)社会中多个关系纷繁复杂,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2)社会不重视地区的概念;社区空间则不同,它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组织空间网和地理活动领域。3)社区中多个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在此意义上,“共生”程度的差别能够说是社火去联系较社会更紧密的重要因素之一。4)社区的功效与社会相比含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性。从社会构造上看,社区总是作为社会的一种构成部分而存在的中观体系,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几个互相交错的社区中。22.从文化特质上比较都市和乡村:都市和乡村从文化特质上比较,最明显的区别:一是科层制化,二是世俗化,三是理性化。科层化重要体现为都市中较多的科层组织和规章制度。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逐步脱离神学与宗教控制的过程,世俗化造成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追求实用、实际利益和现实主义。理性化是指人们在处事交往中更多地运用理性原则而不是感情,凡事更讲究效率和目的,因而也淡化了血缘和人际关系。23.“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含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合。24.都市化(都市化):都市化亦称都市化,普通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停转化为都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都市数目增多,都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都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都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都市化的一种明显标志。都市化亦包含都市文明不停向农村传输的过程。都市化的实质是消亡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25.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礼俗社会”、“法理社会”:见【德】滕尼斯1887《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又译作《共同体与社会》)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即以乡村为特性的礼俗社会,和以都市为特性的法理社会,并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做了对比分析。礼俗社会含有强烈的内聚性,人们彼此关心,团结一致,亲密午间。这种关系为共同的语言和传统所维系,其基础是共同的利益、目的、价值和规范,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它的基本形式,它们支配了礼俗社会的一切。法理社会中,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日渐衰微,人们极少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因此都市生活的特点就是惟我独尊,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甚至互相敌对。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其性质与礼俗社会明显不同。26.都市的社会文化特性概述:1.都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2.都市人口异质性强。3.都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4.都市社会关系含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5.都市社会活动科层化。6.都市社会阶层构造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7.都市文化世俗化。8.都市生活方式当代化。9.都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27.社会学家对都市问题的解释:都市决定论、人口构成论、亚文化论都市决定论:以齐美尔及其学生、芝加哥学派的出名学生沃思为代表。认为,人口的高度集中及高人口异质性等都市特性,会造成一种社会解组现象,社会控制力因此削弱,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增加,由此而引致人格分裂、精神病、自杀、淡漠猜疑的人际关系、犯罪及其它异常行为犹如性恋、娼妓、赌博、盗窃与抢劫等现象的发生。人口构成论:代表人物有奥斯卡.刘易斯(O.Lewis)和赫伯特.甘斯(H.Gans)。他们认为,都市问题与构成都市的某些人口群体本身所含有的性质有关。甘斯认为,在分析都市、郊区或乡村在社会问题上的差别时,重点应放在居住于这些不同社区居民的性质,如种族、社会阶级、家庭组合、年纪等上面。甘斯进一步认为,都市问题在乡村、郊区社区中比较少见的因素,乃是移居郊区的居民大致上有一种共同特点,即所谓的“家庭中心主义”(并非由于郊区人口密度低与人口同质性的关系,而是由于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本身重视家庭教育、富有教养所致,亦即郊区居民与都市居民在人口类型上有异)。亚文化论:哈佛大学费希尔(C.Fischer)创立。亚文化论取上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费希尔认为,人际关系上的互相依赖性,特别在那些含有异常行为的人们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只有大都市的众多人口,才可能确保有足够数量或“核心数”的同类人的存在。而小城乡人口少、数目上难以达成“核心数”,以供异常行为者在人际关系上互相依赖、支持。28.社会变迁的“进化的均衡”理论:社会变迁是一种历史的进化进程,重要体现为社会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停增强。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是由于社会必须不停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新的资源,由此造成社会系统新的分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整合,达成更高水平的均衡。29.社会当代化: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种能够自我维持增加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加的需要的全方面发展过程。30.都市文化“世俗化”:“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价值观脱离神学(传统社会思想体系)的束缚,转变为平民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也是都市文化的一种明显特性。世俗化使都市居民凡事讲求实效,产生一系列重要成果:一是使都市社会体现出巨大的发明力,二是使都市居民在社会评价上摒弃了传统的道德原则,而往往以人们的实际能力与工作效果作为原则,三是使都市居民含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造成疏离感。31.当代化进程中“社会构造分化”的三个方面:1.个人角色分化:指个人所扮演或承当的社会角色的分离——其一,个人在不同的活动场合往往承当不同的社会角色;其二,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越来越多的是特定角色基础上的互动,而不再是同整个人格的互动。个人角色分化造成个人有效地承当角色,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2.社会组织分化:体现为,承当多个功效的单一组织向承当单一功效的多个组织的转化。这种功效单一化的组织的构造特点是当代科层制。3.社会地位的分化: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多个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组员能够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派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社会地位的分化有助于增进多个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多个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互相依赖关系。32.理性化(理性):理性:是指采用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原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具体的讲,是指人们在拟定行动目的和采用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的和所需手段(工具)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含有较高的效率,使目的实现的更快、更容易。理性主义的要点:1.明确意识到行动目的,把所追求的具体目的做价值上的排列,并根据价值的大小对它们进行比较;2.预测并计算后果来权衡行动必要性,考虑目的与效果之间关系,对效果负责。3.根据目的选择手段,比较选择手段,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原则。4.在行动过程中体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33.(美)A.英克尔斯:人的当代化理论: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方面。所谓人的当代性重要涉及下列内容:含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乐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具开放性),尊重并乐意考虑多个不同意见,主动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和信息,含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信赖而对周边的人予以信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正的分派,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盼望,含有普遍主义的取向,不因特殊的个人特性而予以不同看待,对生活采用分析态度,倾向于更主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等。34.(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化”:一种(或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能够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在这里,流动是指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网络是指独立能动者有规则的或者模式化的交往、活动的接点。35.“二元”社会构造:指在整个社会构造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当代化的和相对非当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体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体现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构造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当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36.(美)格申克龙:“迟发展效果”:发展中国家的当代化过程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当代化过程含有特定的特性,可用“迟发展效果”的概念来表述,体现在:1.当代化过程往往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当代化过程;2.当代化过程是外部力量作用的成果,因而其当代化过程体现为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3.“二元”社会构造长久存在;4.政府在当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第四编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社会问题(定义、构成要素、特性):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构造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组员或部分组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构成要素: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特性: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2.社会构造之:构造性失调、功效性失调:构造性失调:社会构造是指社会各构成要素互相联系的联结方式,当这种联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联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产生构造性失调。这种失调的社会后果一是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二是造成社会运行迟滞。功效性失调:是指由于社会构造存在某些障碍或病变而没有发挥应有功效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组织构造的病变或障碍而产生的,属于功效性失调社会问题。3.(美)奥格本:“文化失调理论”(or“文化滞后”、“文化堕距”):在《社会变迁:有关文化和先天的本质》(19)一书中,奥格本指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应从人的文化方面而不是人的生物本性中去谋求社会变迁的因素。普通的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发生变迁,另首先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文化堕距”(culturelag)。文化失调理论认为,当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发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本源。4.冲突学派:价值冲突理论:1.价值冲突理论是冲突学派的学者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当代社会问题产生因素的一种理论观点;2.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原则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等,因而在采用某种方法变化某一社会现象时,经常会引发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3.该理论倡导研究社会利益,主张以价值冲突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认为冲突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事实,并且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成分之一,全部社会问题都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别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4.三种解决办法:交涉、达成合同和使用权力。5.“马尔萨斯陷阱”:1798年,在马尔萨斯(T.Malthus)《人口原理》中,对人口的快速增加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预测。他提出,在人类永恒的性欲驱使下,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而土地、粮食和其它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这样,人口的增加将会造成资源的过分开发和运用,同时也减少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后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6.可持续发展:在不损后裔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7.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即使能够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局限性以使其达成一种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普通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相对贫困能够反映财富或收入在不同社会组员之间的分派状态,因此,任何社会都一定存在贫困现象。8.“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所谓制度性(构造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派,从而造成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在贫困状态。所谓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似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方面的差别,从而造成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应的相对缺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