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和肿块60例_第1页
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和肿块60例_第2页
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和肿块60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和肿块60例

乳房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属于中医的“乳房疾病”范畴。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8%~40%,据有关专家报道,近年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我们认为乳房疼痛、肿块概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病理产物不外气滞、血瘀、痰凝,而肝郁气滞、乳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故疏肝通络应为本病治疗大法。1997年6月—2001年4月我们以疏肝通络为主药组成的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乳腺增生病69例124乳,并与单纯应用运经仪外治和乳康片口服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乳腺癌病变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外、妇、儿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中“乳腺增生病诊断评定标准”,并结合双乳彩色B超或/及电脑远红外乳透仪明确诊断。1.2分组患者年龄分布观察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共129例232乳。在接受观察研究前,停止使用其它疗法2周。随机分为3组,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组(简称治疗组)69例124乳,推按运经仪外治组(简称对照1组)30例52乳,乳康片口服治疗组(简称对照2组)30例56乳。治疗组69例,年龄17~49岁,平均34.8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2.8年。对照1组30例,年龄18~45岁,平均33.4岁,病程1个月~19年,平均2.4年。对照2组30例,年龄16~47岁,平均33.9岁;病程1个月~18年,平均2.7年。三组病情基本一致,具可比性。2治疗方法2.1药培干研粉的制备乳痛散药物组成主要有:柴胡、川楝、连翘、香附、乳没、三棱、莪术、淫羊藿等。诸药焙干研粉,过60目筛,装瓶备用。使用时取10g用纱布包成4cm×4cm见方,湿润后置于疼痛或肿块处,再用HD-89-VA型推按运经仪极板置于乳痛散包上,逐渐将刺激强度增加至病人可耐受程度。2次/周,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2对照组1直接用推按运经仪极板外治。极板放置部位、强度及治疗时间均同治疗组,也是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3术后口服教育用陕西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乳康片,3次/d,3片/次,饭后口服,也是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三组治疗月经期均停止,月经结束后继续进行,治疗2疗程后统计疗效。2.4统计方法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率的差异显著性用χ2检验。3结果3.1评估疗效的基准痊愈:疼痛或肿块消失,3月后未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肿块缩小;无效:疼痛未减或肿块未缩小。3.2组患者疗效比较三组乳房疼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并且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对照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乳痛散经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疗效更好(见表1)。3.3组患者比较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三组治疗后肿块均有所缩小,治疗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且治疗组最为显著,与两对照组比较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两对照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乳痛散经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乳房肿块的疗效更好(见表2)。3.4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组治疗后均无肝肾功能损害,但治疗组有4例出现敷药局部皮肤过敏(发生率为5.80%),暂停治疗2次即消失。对照1组无不良反应。对照2组有2例发生服药后轻度恶心、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月经提前、量多6例(发生率为20%),停药后缓解。4疏肝连通外治乳腺增生病是乳腺主质与间质不同程度增生和复原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周期性的激素分泌失调和/或某部分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使乳腺组织不能由增殖转入复旧,日久引起乳腺组织增生,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平素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气滞不舒,气血运行失常,蕴结于乳房,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此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郁滞,瘀聚于乳房,则乳房疼痛而结块,瘀聚于胞宫,则月事紊乱失调。因此我们认为乳房疼痛、肿块概因肝郁气滞、肾阳亏虚所致;病理产物不外气滞,血瘀、痰凝;而肝郁气滞、乳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因此应以疏肝通络法为外治原则。我们自1997年6月开始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调理冲任之品制成乳痛散进行离子导入临床外治观察研究。从单独运用推按运经仪治疗的30例52患乳来看,疼痛总有效率为84.62%,肿块总有效率为63.46%,疗效与乳康片口服治疗相近(疼痛与肿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5.00%)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推按运经仪的运经通络,按摩乳腺作用对乳腺增生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但乳痛散经过运经仪离子导入治疗124乳,对疼痛总有效率增至96.77%,肿块总有效率增至92.74%,与其它两组比较P值均<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疏肝通络为主的乳痛散配合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对乳腺增生病疗效更好,乳痛散有开发应用价值,亦提示疏肝通络法外治对乳腺组织由增殖转入复旧具有促进作用,尤其与推按运经仪合用有协同作用。乳腺增生病在临床上是一组不同时期,不同症状体征的综合征,如乳痛症、小叶增生、慢性乳腺囊性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连续、渐进的演变可导致乳腺癌,但其尚属可逆性病变。因此加强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研究,可以达到癌瘤防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目前,对乳腺增生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方法众多却无理想效果。药物内服因疗程较长,副作用大,尤其对肿块的消散并不理想,因而促使人们转向外治疗法,目前多采用专用的离子导入治疗仪。推按运经仪原设计为专用于胆肾结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