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与流行元素的交融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盘王之女》听后感_第1页
民族音乐与流行元素的交融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盘王之女》听后感_第2页
民族音乐与流行元素的交融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盘王之女》听后感_第3页
民族音乐与流行元素的交融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盘王之女》听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音乐与流行元素的交融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盘王之女》听后感

我记得在全球音乐课上,当老师谈到世界音乐种子的多样性时,他用中国的《歌王》来帮助大家理解新歌的音乐。观众很惊讶。近日当我再次听到这首作品时,仍然让我耳目一新,这首作品创作中迸发出的是民族音乐和流行元素的自然交融,传统的民族音乐以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冲击着我们的音乐审美和听觉感受。关于《盘王之女》《盘王之女》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刘健教授1998年完成的作品。刘健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正式地说过:他对现实音乐生活中“忽视”原汁民族民间音乐的现象和态度感到“非常的不满意”。他遗憾地看到,那些本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真实感染力的原汁民族民间音乐(譬如说瑶歌),正在以飞也似的速度离人们远去(或可说“逝去”),正在流行音乐或都市化音乐的强大态势面前节节败退,以至在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始诞生地,也鲜有能够喜爱并能传唱它们的青年人了(1)。所以刘健教授说他创作到制作这样一张唱片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音乐文化传统与当代音乐气质的交汇点,让听众感受到民族音乐永不消失的魅力(2);这张唱片的主唱是刘健教授在瑶族当地挑选的一位女歌手——盘琴,她是盘王的第三十八代后裔,从小就受到祖辈家族音乐的熏陶,声音纯美,在整张唱片里歌手都是用瑶族的方言演唱。作曲家把通俗、美声、民族和民歌等不同唱法交织起来,把民乐、管弦、人声和电声等不同媒体混合起来,把传统、现代、通俗和专业等不同写法结合起来,把独唱、重唱、合唱、独奏、重奏和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穿插起来。浓郁而又纯正的民族音乐借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传统的民族音乐与当代的音乐外在看来似乎是矛盾和对立的,但是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却看到民族音乐的延伸和流行音乐的扩展。由此可见,音乐并不会因为时间的距离划分出不可逾越的界限,同样也不会因区域的划分信仰的不同而不可溶和。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很多类似的作品可以证明这些观点。如音例:《莫扎特在埃及》,如同古典大师和富有独特风味的民间传统音乐的交融;再如音例:《Callforplayer》在这首作品里我们听到严肃而又神圣的基督教音乐和充满诡秘色彩的伊斯兰教音乐巧妙的交织在一起。丰富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世界音乐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是在批判欧洲中心(包括一切民族中心)主义的前提下对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的包容。民族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音乐文化与民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既是音乐文化的创造者,又是音乐文化的享有者。民族少不了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也离不开它的创造者和享有者。音乐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客观基础之一。一般说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独有的现象与特征。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并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巨大的潜在资源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家创作了一大批能同全球音乐领域接轨,而又不失本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优秀作品。如新民主主义时期,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贺渌汀的钢琴曲等等。他们开创了中国新音乐的先河,让中国音乐在20世纪初,进入了世界音乐文化史的领域中。在这之后,产生出的中国原创音乐,更是证实了作曲技法传人中国,赋予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以新的生命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等等。数不胜数的优秀曲目,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上,成为世界人眼中的中国音乐。就作品《梁祝》来看,旋律素材取自于我国浙江地方戏曲越剧的曲牌。单纯的越剧,熟知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当地听众。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却把这一显为人知的戏曲旋律,搬上了世界音乐领域的大舞台上,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刘健教授的《盘王之女》同样也是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再现传统民族音乐的一部大胆而成功的力作。从此现象可以说明,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汇,去展现本民族的音乐风格与特色,是与世界音乐领域沟通的最佳途径。世界民族音乐的危机虽然世界的民族众多且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各不相同,但是其音乐文化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却有着很多共同处。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我国现在民族音乐所面临的问题来反映世界民族音乐的危机。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人口与地区分布、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目前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但从全国总体趋势来看,其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有的音乐品种已经消失或处于衰微之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多与其相适应的本土生产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她有着自己产生、发展与生存的独特的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包括部分民俗)发生了急剧的改变,致使原来依附其间的音乐文化迅速消亡或逐渐衰微,如景颇族的“舂米歌”、土家族的“哭家歌”等等,连原来广泛而普遍流传的维吾尔族木卡姆、蒙古族长调与侗族大歌在民间的流传已大大减少。原始的劳动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以往传统劳作中演唱的民间歌曲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而大多数青年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漠然致使保留下来的民族音乐文化无法传承。(二)审美情趣的改变文化多元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各种姊妹艺术的竞争,在文化多元峰起的态势中,民族音乐文化尽管尚能保住一些地盘,也常活跃在舞台及电视、广播、音像制品及图书读物等大众传媒中,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高科技与数码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更新日益加快,原处于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加上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致使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有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流行音乐和风行的电视娱乐节目所吸引,民族音乐已很难像以往那样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与听众。(三)民族语言的衰退据人类学家介绍,目前中国120种语言的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如赫哲语、满语、塔塔尔语、基诺语及阿昌族中的仙岛语等(3)。随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国语的普及,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民族的语言除了在自己的民族外没有用武之地,进而选择放弃。学校原本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现在不少则改为汉语的单语教学,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民族语言的消退趋势。有些濒危语种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而保存在口头语言中的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也必将随着语言的消失而消失。关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许多中外音乐学者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认为:“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也就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上,首先必须重视民族本位意识,只有了解、掌握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才会去关注和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世界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文化个性的保留发展,每种文化价值的关键在于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也不例外,就其生存、发展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而民族音乐必须得到很好的保存、继承、丰富和发展,发挥自己鲜明的个性,我们音乐工作者必须对优秀的民族音乐的传承负责,让我们的后人不至于迷失自己,这是历史的需要。当然,传承不等于止步不前,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在长期与外来音乐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发展起来的,尤其在21世纪,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是国际音乐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