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默写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注意:布局合理,书写正确,不出现考生姓名。2.看拼音写字词。lǐmàobàofāgēdazāogāodiēdiēzhuàngzhuàng【填“jīn”字】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的盘花扣。驻足观赏的少女一扫往常的持,跺脚拍手大叫:“丁香结!丁香结!”【填“bān”字】习总书记向新冠疫情作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授共和国勋章,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在他们身上中国精神由此可见一。3.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豪迈(mài)外宾(bīng)呻吟(yín) B.鸣钟击磬(qìng)高擎(qíng)绷脸(běng)C.单薄(bó)豁开(huò)参差(chī) D.弄巧成拙(zhuó)摇曳(yè)妩媚(wǔ)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软绵绵 暴露无遗 忘乎所以 排山倒海 B.热乎乎 斩钉截铁 惊天动地 念念有词C.活生生 大步流星 自做自受 一望无际 D.湿淋淋 心满意足 意味深长 狂风怒号5.下列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顾影自怜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B.开国大典永乐大典引经据典C.技高一筹一筹莫展筹集资金 D.照章办事出口成章杂乱无章6.下列按人名、地名、路牌的拼写规则拼写正确的一项是()A.北凫BElFU B.安泰路ANTAILUC.陶渊明TaoYuanMing D.张莉ZhangLi7.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三军/过后/尽开颜 D.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暴风雨中的海燕,任雷鸣电闪②夜色里匆匆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③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④大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我向往安详,安详就像________;我向往拼搏,拼搏就像________;我向往紧张,紧张就像________;我向往奋进,奋进就像________。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9.下列对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国大典》釆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表现了人民自豪的心情,展现了的领袖风采。B.《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C.《穷人》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中期伟大的作家。D.阅读时先确定目的,再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10.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开篇描写的情节是()A.母亲疲劳做工 B.外祖母照顾病重C.小伙伴来访 D.爸爸临终情形11.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2)《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宋代名臣李纲那铿锵有力的话语:,,。(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这两句把天气转变极快描绘得淋漓尽致。(4)《过故人庄》中,描写宾主和谐相融、亲切交流的诗句“,。”二、阅读理解(35分)阅读材料并完成练习。龙卷风①龙卷风的风力极大。在龙卷风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极端情况,可达300米。12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30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如此罕见的巨大的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A)当它触及地面时,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楼大厦削掉一角。(B)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三四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1925年美国曾岀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2000多人伤亡。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台风中心和它外围空气平均每100公里差20毫巴(压强单位),而龙卷风中心与外围空气只要相差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上好多倍了。②龙卷风涉及的范围很_____________。192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次龙卷风,在它经过的15平方米的范围内,大树连根拔起,_____________靠近这股龙卷风的地方则安然无恙。12.在文中第②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字词。13.本文写了龙卷风的、的特征。14.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哪些好处?(二选一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新型冠状病毒【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气溶胶和口粪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做到: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如有咳嗽、喷嚏、流鼻涕,要用纸张、手帕遮挡;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人与人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合理作息,不熬夜、不过劳;密切关注发热、咳嗽,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材料二】15.小季购买并佩戴了口罩,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购买了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B.使用口罩3小时后进行了更换C.更换口罩时小李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D.将未用的口罩叠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16.小郑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正确的是,可以多选()。A.制定“宅家计划表",学习娱乐两不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B.早晨起床后开窗通风换气,并进行体育锻炼C.为了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出门戴上口罩和手套D.与他人接触时,保持1米的距离17.判断。①普通感冒出现咳嗽时间较早,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咳嗽症状严重,干咳为主,伴有痰音、喘息。②新型冠状病毒已明确的传播途径是直接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口粪传播。③公共场合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活性炭口罩,不佩戴纸质口罩、海绵口罩。④接触传播指病毒污染手后,手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18.在防治疫情期间,王东觉得自己和好朋友都没有发烧,可以出门聚餐,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请你结合材料说服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吴雷已经连续发烧3天,他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请你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告诉他该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散步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英雄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说:“走大路。”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家人散步过程中发生的事(每空五个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文中第8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2.第六自然段中的“我”最后选择走大路,为什么这样做呢?请把“我”当时的想法填写在横线上。23.“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联系上下文,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这样写的好处。24.短文第4自然段是景物描写,这样的用意主要是()A.南方的早春是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B.一波三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与寒冬对比,突出我们一家对春天的急切盼望。D.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三、习作表达(30分)25.无论你在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学霸,还是常常让人遗忘的“小人物”,相信在你的记忆里,一定做过让自己十分得意的事。回忆起来,你定然会津津乐道。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件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且感到最得意的事。要求:①题目自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②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③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解析】【分析】古诗《宿建德江》故答案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积累,默写时要注意“渚”不要写错,“暮”要与“幕”、“慕”区别开。“低”不要写成“底”,“近”不要写成“进”。2.【答案】礼貌;爆发;疙瘩;糟糕;跌跌撞撞;襟;矜;颁;斑【解析】【分析】拼音要反复多拼几遍。同音字中“衣襟”“矜持”“颁授”“可见一斑”。注意“疙瘩、糟糕、襟、矜”等字的书写,可见一斑的斑,不能写成“般”。故答案为:礼貌爆发疙瘩糟糕跌跌撞撞襟矜颁斑【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拼音和同音字。拼音要仔细拼,多拼几遍在书写。同音字填写时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认真思考,仔细判断。书写要正确规范。3.【答案】B【解析】【分析】外宾(bīng)应为(bīn);参差(chī)应为(cī);弄巧成拙(zhuó)应为zhuō。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字音,这些都是容易读错的字,平时要多注意练习,准确掌握读音。4.【答案】C【解析】【分析】暴露无遗:指某物显现出来,完全没有遗留。

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念念有词:指迷信的人祈祷时不停地念着口语,以通神灵,现多用来形容人嘟嘟囔囔说个不停。

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倒霉。C项错误,“自做自受”中的“做”应该为“作”。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心满意足: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

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狂风怒号: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软绵绵、热乎乎、活生生、湿淋淋为ABB类形容词。故答案为:C。“自做自受”中的“做”应该为“作”。【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ABB词语和成语的掌握程度,平时学习重要多积累掌握。5.【答案】A【解析】【分析】

A:顾影自怜:原意是回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而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顾:看;怜:怜惜。

相顾一笑:相互看一眼后笑了。顾:观看、瞧。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顾:回头看;瞻:向前看。

B: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举行的盛大仪式。典:盛大的仪式。永乐大典:一种中国大型类的书。典指书。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为论证的依据。典:经典。

C:技高一筹:指稍强一些,技艺比别人高一些。筹:筹码,记数用具,这里是量词。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筹:计策,办法。展:施展。筹集资金:征集、凑钱。筹:筹取征集,聚集。

D:照章办事:按照规定办事情。章:规定。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章:文章。杂乱无章:乱七八糟,没有条理。章:条理。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多义字,要明白清楚成语的意思,明白加点字的意思,才能判断。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拼写规则。地名拼音首字母大写,中间用空格隔开,所以A应该是:BeiFu;

当专名和通名一起时要分写,中间用空格隔开,首字母大些,所以B应该是:AntaiLu;

人名拼写时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空格,且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些,C正确应为:TaoYuanming。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拼音的拼写规则,需要掌握地名、转书名和通名、人名的拼写规则。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古诗句、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六月二十七日那天在望湖楼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根据意思可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意思是“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根据意思可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C:“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是“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根据意思可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应改为“三军/过后/尽/开颜”。

D:“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矛又卖盾的人”,根据意思可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有利于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要结合内容理解。8.【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安详”应该选③;结合“拼搏”选①;结合“紧张”选②;结合“奋进"选④。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语段的逻辑能力。在做这种类型的题时仔细阅读语段内容,对要求填空的词语做出判断,抓住关键词如“安详”“拼搏”“紧张”“奋进”先将选项填入空中,再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做出判断。9.【答案】B【解析】【分析】《七律•长征》是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的一首七言律诗。“七律”意指七言律诗。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作者和所学课文著作的识记,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巩固。10.【答案】D【解析】【分析】高尔基,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该著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童年》开篇描写的内容是: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由此可知这是在描写父亲临终的情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运用,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多读课外书。11.【答案】(1)一碧千里;柔美;中国画;翠色欲流(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3)卷地忽来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开轩场圃;把酒话桑麻【解析】【分析】(1)填写课文《草原》第一自然段中的部分内容。注意“疆、圃”等字的书写。

(2)《狼牙山五壮士》的拓展。(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故答案为:(1)一碧千里柔美中国画翠色欲流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3)卷地忽来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所学课文内容和平时的日积月累。要熟悉课文内容,重点句段需要背诵记忆并能默写,书写要正确规范。【答案】12.小;但是13.风力极大;涉及的范围很小14.A处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龙卷风比作利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龙卷风的风力大的特点。B处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严密地写出了龙卷风力量极大的特点。【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的能力。平时要养成读书习惯,多积累。(2)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反复读文,认真思考。(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平时学习中要掌握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12.结合短文内容对列举的192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次龙卷风的描述来推测所填字词。由“15平方米”可得“范围很小”,第2空前后文是相反之意,所以用表示转折的词——但是。13.仔细阅读短文,短文第1自然段写的是龙卷风的风力极大;;第2自然段写的是龙卷风涉及的范围很小。14.A处中的句子"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高楼大厦削掉一角。"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龙卷风比作利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龙卷风风力大的特点。B处中的"110吨“15米"100多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严密地写出了龙卷风力量极大的特点。【答案】15.C16.A;B;C17.错误;错误;错误;正确18.我不同意他的想法。新型冠状病毒有2-14天,平均7天的潜伏期。现在没有发烧,但也有可能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做到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人与人接触。③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应做到不串门、不聚餐、不给社会添乱。19.要先根据自己呼吸,咳嗽,发热,身等情况初步判断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果持续高烧超过72小时,且呼吸频率加快,咳嗽症状严重,精神差,食欲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去医院时要记得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型口罩。【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对图表内容的解读能力。(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提取整理能力。(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对图表内容的解读能力。(4)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在解读材料后的实际运用能力。(5)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在解读材料后的实际运用能力。完成以上问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体表中获取信息,认真阅读,仔细判断。15.A.公共场合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这道题正确。

B.口罩更换时间建议2.至4小时更换一次。这道题正确。

C.口罩保存方法:将口罩叠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题中是朝外折的。这道题错误的。

D.口罩保存方法:将口罩叠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这道题正确。

故答案为:C16.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做到: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如有咳嗽、喷嚏、流鼻涕,要用纸张、手帕速挡;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人与人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合理作息,不熬夜、不过度疲劳;密切关注发热、咳嗽,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由此可知D是错误的,应该是1米以上。

故答案为:ABC17.材料二中由图表可知普通感冒出现咳嗽时间较晚,所以①是错误的;材料一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口粪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所以②是错误的;材料二中图表指出公共场合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无用口罩包括活性炭口罩,不佩戴纸质口罩、海绵口罩。所以③是错误的;材料一中指出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所以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错误;错误;错误;正确18.由材料二可知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是2-14天,平均7天,目前不发烧也有潜伏的可能性。其次由材料一可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因此要劝说王东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要做到不串门、不聚餐、不给社会添乱。

故答案为:我不同意他的想法。新型冠状病毒有2-14天,平均7天的潜伏期。现在没有发烧,但也有可能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做到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人与人接触。③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应做到不串门、不聚餐、不给社会添乱。19.首先让吴雷初步通过呼吸、咳嗽、发热、全身等情况对比新型冠状病毒相应症状,判断自己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次已经发烧3天也就是72小时若伴有呼吸频率加快、咳嗽症状严重、精神差、食欲差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最后叮嘱去医院要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型口罩。

故答案为:要先根据自己呼吸,咳嗽,发热,身等情况初步判断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果持续高烧超过72小时,且呼吸频率加快,咳嗽症状严重,精神差,食欲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去医院时要记得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型口罩。【答案】20.一家人散步;产生了分歧;我们走小路21.,,;,,。22.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23.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有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24.D【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语言要简洁通顺。(2)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要熟知标点符号的运用。(3)此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反复阅读,仔细斟酌。(4)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认真思考。(5)此题考查的是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做这类题时根据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0.这篇短文写一家三代人去田野散步时,在走大路还是小路上,母亲和儿子产生了分歧,最后我决定走小路的事。抓住“散步”“分歧”“决定”来概括。

故答案为:一家人散步;产生了分歧;我们走小路21.逗号用于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动词与宾语之间需停顿的地方。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一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句号是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故答案为:,,;,,。22.结合第6自然段内容“不过,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可知我最后做的决定是: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故答案为: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23.连用两个“太迟"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从而体现出我对母亲的爱!

故答案为: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有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24.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第4自然段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故答案为:D25.【答案】最得意的一件事我每次都想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妈妈总说我太小了,不能做这些事情。我想向妈妈证明我能做好,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妈妈正在做饭,发现米太多,如果再不吃就会坏。妈妈想把米送一些给爷爷奶奶。可是,妈妈正在做饭,不能送米。我信心十足地对妈妈说:“我去送米吧!”妈妈不放心地说:“你能行吗?”我说:“当然可以了!”在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我便拎着那袋米出发了。

我开始时大步流星走得很快,但是很快我的力气越来越小了,胳膊开始隐隐作痛,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到最后,只能慢慢地走。路上,旁边有卖小鱼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但是我没有被吸引住,而是像没看见一样走过······

我的头上有点冒汗了,我吃力地走着。突然,我看见我的朋友"好朋友张子涵来了,他奇怪地问:“嗨,你在干什么呢?”我骄傲地说:“我去给爷爷送米呢!”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问:“是真的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