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_第1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_第2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_第3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_第4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3年博士后公开招聘启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建立的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目前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北京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过近七十余年发展,医院顺应首都发展变化,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形成“三区一部”规模,即西城院区、通州院区、顺义院区和副中心门诊部。‍‍‍‍医院综合优势明显,专业特色突出,共有临床医技科室54个。消化和泌尿系统疾病诊治,肝、肾移植,肾内血液净化,热带病和寄生虫诊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是医院的专业特色。医院获批成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牵头成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近年来,医院的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科架构日臻完善,支撑平台不断强化,综合优势逐渐凸显。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博士点27个,硕士点32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7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4个,“扬帆”重点专业9个,拥有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属研究所5个、院士实验室2个及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还拥有国际标准化的临床研究质控平台、ISO9001认证生物样本库和多中心互认医学伦理平台与研究型病房。为加速引育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博士后科研流动分站现根据医院专业发展需要,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招收情况如下:一、招收条件(一)年龄不超过35周岁(截至申请当年1月1日)。(二)近三年取得博士学位。(三)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四)申请临床型博士后的人员,须取得专业型博士学位;除长学制(如八年制)外,其他学制人员须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五)文章要求入站申请前5年内,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须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1.临床型博士后须发表SCI论著累计影响因子IF>5;其中,申报消化分中心、肝病分中心、普外分中心、放射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血液内科的人员,SCI论著中须至少发表过1篇JCR分区Q2区的文章;2.科研型博士后须发表SCI论著累计影响因子IF>8;其中,申报消化分中心、肝病分中心、普外分中心、放射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血液内科的人员,SCI论著中须至少发表过1篇JCR分区Q1区或2篇JCR分区Q2区的文章。文章影响因子以发表当年杂志IF计算,若为并列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分数须除以作者总人数计算。(六)鼓励并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及其他发达国家外籍博士毕业生进站。(七)近三年内以主要研究人员(排名前三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二、招收数量及导师情况序号导师姓名所在科室研究方向招收类型及数量计划招收专业联系方式个人简介(200字内)科研型临床型1张澍田消化分中心消化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科研方向侧重于消化系统癌前疾病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及早诊、早治研究11内科学(消化系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基础医学等邮箱:zhangshutian@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消化分中心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等职务,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曾当选国家卫计委“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吴静消化分中心胃肠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炎症与肿瘤2内科学(消化系病)、基础医学等邮箱:wujing36@163.com、wujing64@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及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资助-消化专业学科带头人等人才项目。兼任首医消化学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道癌筛查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消化专业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病专业学组委员。长期致力于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及“炎-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多项课题,撰写学术论文百余篇。3李鹏消化分中心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研究11内科学(消化系病)、基础研究邮箱:lipeng@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副主任,消化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课题科研经费总计3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0余篇。所带领的团队进入科技部领军人才计划以及第一批次北京市战略人才计划。科研场所、实验平台包括: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承担消化团队的消化系统早癌分子机制及干预基础研究任务。4尤红肝病分中心肝纤维化临床诊治和发病机理研究30内科学(消化系病)邮箱:youhong30@

电话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2018年获得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致力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临床诊治和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牵头国家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180余篇,发表肝病领域顶级杂志Hepatology(IF17.4)、JournalofHepatology(IF25.0);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我国乙肝及肝纤维化诊疗指南4项。曾获亚太地区肝病年会青年研究者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21年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5贾继东肝病分中心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诊断和治疗10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生命科学邮箱:jia_jd@、shanshan@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学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曾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2006-2012)、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主席(2009-2010)及国际肝病学会主席(2013-2016),先后担任“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慢性乙肝临床治疗责任专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内外指南、共识的编写,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6孙丽莹肝病分中心重症肝病及肝脏移植危重症及各种并发症的诊治,移植感染与免疫01内科学(消化系病)邮箱:sunxlx@

手机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友谊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儿童肝脏移植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肝移植学会麻醉/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肝移植学会急性肝衰竭学组委员,国际肝移植学会感染性疾病与肝移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7黄榕翀心内科炎症免疫与心脏病基础研究;2.心脏病介入诊疗临床研究11临床型:心血管内科

科研型:心血管内科及相关基础研究学科邮箱:rchuang@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曾于美国Burnham研究所、美国梅奥诊所研修。主要从事炎症免疫与心脏病基础研究、心脏病介入诊疗临床研究。入选北京市登峰人才计划等省部级人才项目6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NIH注册临床研究1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urJHeartFailure、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JMolCellLCardiol、EBioMedicine、CardiovascDiabetol、CellDeath&Disease等发表论文71篇,其中SCI论文42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8曹邦伟肿瘤科恶性肿瘤化疗及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及逆转相关研究1肿瘤学邮箱daweicao@163.com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肿瘤内科主任、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肿瘤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肿瘤学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等杂志副主编。曾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215”高层次卫生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十百千”百级人才资助项目等,近五年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50余篇。9王昭血液内科噬血细胞综合征、EB病毒、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1内科学(血液内科)邮箱:wangzhao@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主任。多年来致力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的相关临床研究。时任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噬血细胞分会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医管局扬帆重点专业负责人、登峰人才团队负责人,2022年在研可支配经费达500万以上。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多个奖项。2019年至2021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共5人。10刘燕鹰风湿医学科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1风湿病学相关临床专业、生物信息学、生物学、基础免疫学等相关基础医学专业邮箱:57495011@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博士后。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风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首都医科大学风湿病学系副主任。海协会风湿病分会IgG4相关性疾病学组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免疫净化和细胞治疗学组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特聘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专项(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基金共十项。共发表中英文文章77篇,累计影响因子208.7,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44篇。主编、参编、参译风湿病专著11部。作为主要完成人,分别获得北京市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各1项。作为第三发明人,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11崔红儿科儿内科新生儿专业1儿内科邮箱:Cuihong2017@126.com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专委会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委会名誉主委、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委兼早发罕见病学组组长,《中华儿科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编委。5次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IC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批发明专利5项。12张忠涛普外分中心致力于普通外科学领域研究,长期专注于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消化系统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及机制研究、微创手术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20胃肠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肝胆外科邮箱:zhangzht@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普外分中心主任,北京市减重与代谢外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结直肠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任外科医学装备分会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会长等。13朱志军普外分中心肝脏移植及免疫;2.肝脏外科及门脉高压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02外科学(肝脏外科)邮箱:zhu-zhijun@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儿童肝脏移植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卫生部突贡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至2022年12月已主刀完成肝移植手术3000多例,是我国目前完成肝移植手术最多的个人之一,其患者术后生存率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创交叉辅助肝移植手术方式。现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儿童肝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活体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在最新发表的《新移速递》2021年肝移植研究SCI论文数据分析中,友谊医院肝移植团队发表论文具全球机构前五。14龚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疾病基础与临床10耳科学邮箱:gongss@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耳聋疾病临床诊治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WHO中国防聋合作中心常委、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耳科学组组长、《中华耳科学杂志》副主编、《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委员会学术专家组副组长。主持承担“973”课题、十二五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卫生部行业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SCI70余篇。15刘玉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耳科学与听力学;2.人工耳蜗术后中枢发育与重塑10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邮箱:liuyuhefeng@163.com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长期从事耳科学与听力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听力学以及人工耳蜗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遗传性聋的发病机制、人工耳蜗术后中枢发育与重塑以及听觉认知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任国家卫健委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治专家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副组长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刘良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头颈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0头颈肿瘤外科临床、头颈肿瘤基础研究邮箱:liuliangfa@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7项,获省部级医疗成果及科技成果奖3项。主译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1部。擅长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对各种局部皮瓣、区域皮瓣及游离组织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和功能重建具有丰富的经验;长期致力于头颈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年来在头颈肿瘤干细胞、类器官、耐药机制及肿瘤免疫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17柳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蜗带状突触及毛细胞损伤、修复与再生机制;2.听觉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在耳聋耳鸣发生中的作用;3.内耳固有免疫系统在听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4.听觉疾病靶向药物筛选及验证10耳科学、听力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邮箱:liuke@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室主任。长期致力于耳聋及耳科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研究,主持耳聋相关领域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1项,以主要获奖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聋病相关论文104篇,其中发表SCI论文59篇。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基础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首发基金审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食药监局医疗器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8李邻峰皮肤性病科1.过敏与免疫性皮肤病;2.皮肤医学美容01皮肤性病学邮箱zoonli@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多项学术兼职或学术任职。近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已经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获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9王振常放射科医学影像学3医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医学工程交叉等相关学科邮箱:cjr.wzhch@

电话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影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耳鸣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影像学系主任,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获北京学者,北京市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北京市劳模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中国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零部件分会会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影像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学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射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学影像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等。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副主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20项,牵头制定扫描规范、指南等12部。20杨正汉放射科肝脏疾病定量影像;2.医学影像人工智能;3.MRI规范应用与新技术探索1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邮箱:zhenghanyang@263.net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放射学分会主委及《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等45项学术兼职。近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及北京市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9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40余篇。获中国医学装备学会临床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市医管中心创新大赛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21杨吉刚核医学科儿科核医学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等邮箱yangjigang@

电话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影像中心核医学科主任。以儿科核医学为重点研究方向,聚焦神经母细胞瘤。近年来开展了123I-MIBGSPECT/CT、18F-FDGPET/CT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的转化及临床应用研究,并开展相关免疫显像和放射免疫治疗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多项课题。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十百千”“百”层次人才、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首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希望之星奖。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在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H指数:21。22鄢丹中药剂科1.疾病诊断标志物发现与药物干预;2.中药质量评价与合理用药20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药物分析邮箱:yd277@126.com

电话13488678873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主任、GCP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源于临床发现科学问题,研究成果载入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大学教材,创建北京市临床药学研究所、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科研团队获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23车轶群检验科新型分子标志在疾病诊疗中的筛选与验证;基于液基检验的新方法新指标;3.检验医学的智能化处理和信息整合10基础医学及生命科学邮箱:zenith_che@126.com

电话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委和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委副主委等学术兼职。本人长期致力于疾病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重视新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转化以及临床检验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自然面上项目等十余项研究课题。曾被授予北京市优秀人才并获项目资助。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0余篇。24曹春梅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缺血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心脏损伤修复的免疫调控机制;3.血管稳态的调控机制20细胞生物学、心血管生理学、生物信息学邮箱:caochunmei@

电话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青年北京学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循环系统信号转导机制、冠心病防治基础研究。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资助。迄今在Nature、NatureCommunications、Circulation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兼任北京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FrontiersinCardiovascularMedicine副主编和《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编委等。25王松灵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口腔健康与全身慢病研究及防控策略10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科研型)邮箱:slwang@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口腔健康北京实验室主任。CurrentMedicine主编,OralDiseases及JOR副主编。第一完成人获2003及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威廉盖茨(WilliamJ.Gies)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英国皇家外科学院(爱丁堡)Fellowshipadhominem。研究方向为唾液腺与牙再生研究。发现人细胞膜硝酸盐转运通道及硝酸盐对人体的重要保护作用;揭示牙发育新机制,研发牙髓干细胞新药,成功实现生物性牙齿再生。26张栋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自身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