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某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某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某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_第4页
某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清楚引起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和控制手术切口的感染。方法现场调查某科住院病例,并对环境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6例手术患者中有8例手术患者表浅切口感染,1例手术患者深部切口感染。罹患率为25%。各类环境及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结论外科医生加强患者支持治疗,积极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手术技巧,保护好无菌创面,在手术和换药中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微生物室应开展厌氧菌、需氧菌、L型菌等培养,以尽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控制手术切口的感染,从而控制和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

【关键词】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调查与分析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cutsinfectionbreakoutepidemiclyaboutsurgical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investigatethecauseofoperationcutsinfectionCombineviewforinpatientswithmonitortheeffectofsterilizeFrom36cases,8casescutswereinfectedinthecasecutwasinfectedintherateofinfectionwas25%.Thequalifiedrateofgoodbateriumwas%.ConclusionSurgeonstrengthensurpporttreatmenttopatients,getreadyforoperationpositively,stressonoperationasepticcuts,asepticopenateandchangedressingstherateofmesursmentaboutofsensitiveantibbiotictocontrolcutsinfectionasearlyasattocontrolandreducecutsinfection.

【Keywords】cutinfection;infectioninhospital;breadout;investigationandanalysis.

为了调查引起手术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和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

1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2006年5月17日~6月16日,某外科共发生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75岁,平均岁;Ⅱ类手术1例;Ⅲ类手术8例;择期手术3例,急诊手术6例。其他10个外科病室无此类情况发生。

调查方法现场查看医生换药情况及调查住院病历,共有39例住院患者,其中有36例手术,有8例手术患者表浅切口感染,1例患者深部切口感染,罹患率为25%,比去年同期高倍。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对接触这类患者的各类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包括空气、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灭菌手术器械、换药器械、冲洗用物、麻醉器具、床头柜、电灯开关、床栏等。

2结果

感染患者在科室的病房分布9例患者分布于8个不同的病房,其中有2例患者住同一病房,但发病时间不同,间隔时间为18天,且感染细菌不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摩氏摩根菌。

发病时间5月17日出现首例切口感染病人,5月21日~6月5日陆续出现8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6月7日该科共有患者39人。6月7日后仍陆续有手术病人,6月7日~6月26日无新发病例。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感染因素手术切口分类:Ⅲ类手术切口有8例,Ⅱ类手术切口1例。手术操作时间最长,最短为,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术中给药2例,术前给药5例,术后9例均给予抗菌药物。

细菌营养9例手术切口感染中有5例做了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未做4例。有一株是摩氏摩根菌,其余4株均为大肠杆菌,但均不是同源菌。

环境及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共计采集45份样品,合格44份,合格率为%,仅有1份床头柜检出大肠杆菌为不合格,见表2。表19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一般情况表2各类环境及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统计表

3讨论

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很多,但通过本次调查可以排除手术器械及环境因素引起的感染。

手术切口类型感染因素有资料表明,污染或不洁手术的术后手感染发生率可达40%[1]。本案中有8例是Ⅲ类切口,1例是Ⅱ类切口,因此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

手术时间与感染率的关系手术操作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时间越长,空气或切口汗腺排出的细菌越多,由此造成切口感染的机会越大,陈爱卿研究发现,手术时每小时降落手术区的细菌数可达35000~60000[2]。本案中手术时间2h的感染患者有6例。

患者的原发病及年龄有直肠癌2例,直肠癌合并1型糖尿病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机械性肠梗阻1例,胃癌1例,肠系膜恶性肿瘤1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5岁。这类患者是胃肠道手术,手术难度大,破坏性大,患者术前术后禁食时间长,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都是一些易感因素,易引起术后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疗效欠佳虽然有5例患者做了细菌培养,也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药物,但疗效仍不理想。我院微生物室只开展普通需氧菌培养,未开展厌氧菌、L型菌培养,因此,对一些特殊微生物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导致不能正确的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给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带来一定困难,而影响其疗效。

管理措施为了查清本次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控制流行并积极治疗引起感染的患者。立即启动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控制预案。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主管医院感染的副院长,通知切口感染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细菌微生室负责人及兼职人员。展开对其他10个外科病室住院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调查,同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查清感染源、及感染途径。加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提高对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各种高危因素的认识,重视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尽量减少胃肠道细菌数量。手术操作过程要精细,应尽量减少伤口暴露时间,注意无菌区的保护,手套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推行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术前30min内给予手术部位敏感的抗菌药物,手术时间4h要根据药物半衰期追加一个剂量的抗菌药物。提高病原学的送检率,同时开展需氧菌、厌氧菌、L型菌的培养,以尽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控制切口感染,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注意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对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实施保护性隔离,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增强病人的抵抗力,避免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手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