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课件_第1页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课件_第2页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课件_第3页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课件_第4页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火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

|

全一册

早期的火箭主要用于战争,火箭的历史已有约900多年。“火龙出水”火箭发展的历史三国时代的“燃烧箭”(1)火箭起源于中国(2)中华民族不但发明了火箭,而且还最早应用了串联(多级)和并联(捆绑)技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最早的载人火箭的记录是明代一名叫万户的人,他坐在绑有几十支火箭的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叫人点燃火箭,想使自己飞上天去,但他失败了,而且为此献出了生命。他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令人敬佩和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们为了纪念万户的英雄壮举,把月球上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万户的故事现代火箭:中国长征系列俄罗斯能源号美国大力神号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它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由于它不需要像活塞、曲轴那样的传动装置,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大大的提高了机身的飞行速度。一、火箭的原理

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前者只携带燃料,它需要利用外界空气来助燃,飞行高度受一定限制。后者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飞行高度不受限制。空气喷气发动机二、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三、火箭的结构和特点现代火箭使用的燃料为液体燃料(液氢),主要有燃料箱、氧化剂、输送装置和尾部喷口组成。现代火箭的特点是功率巨大,不仅可以在高空飞行,还可以飞出大气层。多级火箭可以作为星际航行的运载工具。输送系统按时按量地把燃料和氧化剂输送到燃烧室中,最初用电火花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随后进入燃烧室内的燃料和氧化剂,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已高,从而可以自行燃烧。燃烧产生的气体已很大的速度从喷口喷出,同时对火箭产生很大的反冲推力,使火箭前进。现代火箭的推进原理火箭中能量的转化:燃料的化学能燃烧时转化为内能,推动火箭做功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级火箭的每一级都像一支独立的火箭。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几分钟后这级火箭的燃料燃烧殆尽后自动脱落,同时引燃第二级火箭,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也脱落,第三级火箭开始工作,直到把卫星、飞船等送到预定轨道。三级火箭像接力赛一样,都是在前一级火箭加速的基础上继续加速。同时,由于每一级脱落后都能使剩余部分中有效负荷质量的比例增加,火箭结构部分的质量在逐级减小,仅从这一点来看就比单级火箭优越得多。三级火箭w不采用更多级火箭的原因1.多级火箭采用的发动机与1,2级火箭不同,级数越多,要求的技术越高。2.需要解决发动机的高空启动技术。3.发射时的故障率随火箭级数的增多而增长。例子:长征3号火箭一共发射12次,曾经出现发射失败的情况,其原因就是第3级火箭的发动机发动失败或出现故障。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截至2017年7月2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250次,发射成功率达94.40%。本课小结1、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燃料在燃烧时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口高速喷出,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2、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空气喷气发动机:只携带燃料,需外界空气助燃,飞行高度受限制。火箭喷气发动机:携带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外界空气助燃,飞行高度不受限制。3、液体火箭的主要组成:燃料箱氧化剂箱输送装置燃烧室尾部喷口4、现代火箭的特点:功率巨大。5、火箭中能量的转化:燃料的化学能燃烧时转化为内能,推动火箭做功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本课小结火箭

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学习目标

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它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由于它不需要像活塞、曲轴那样的传动装置,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大大的提高了机身的飞行速度。一、火箭的原理新知探究

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前者只携带燃料,它需要利用外界空气来助燃,飞行高度受一定限制。后者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飞行高度不受限制。二、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输送系统按时按量地把燃料和氧化剂输送到燃烧室中,最初用电火花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随后进入燃烧室内的燃料和氧化剂,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已高,从而可以自行燃烧。燃烧产生的气体已很大的速度从喷口喷出,同时对火箭产生很大的反冲推力,使火箭前进。三、液体燃料火箭

现代火箭的特点是功率巨大,不仅可以在高空飞行,而且可以飞出大气层。多级火箭可以作为星际航运的运载工具。四、现代火箭的特点长征号火箭

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的上面级。1967年11月,决定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1968年初,完成了火箭的总体设计,之后又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各种大型的地面试验。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相对于70度倾角、440公里高的圆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00公斤,此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长征二号在长征一号成功飞行之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成功研制了我国的第一个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火箭共两级,推进剂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低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00公斤。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但由于一根控制信号导线折断,火箭在起飞20秒以后姿态失稳,火箭自毁。一年以后,长征二号火箭第二次发射,火箭工作正常,卫星准确入,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后来,在1976年12月7日以及1978年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又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二号共进行了4次发射,除了第一次发射失败以外,其余3次均获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是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级火箭,可以把1600公斤的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长征三号充分继承了已有长征火箭的成熟技术,它的一、二级发动机采用长征二号丙的一、二级发动机,三级则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长征三号是我国首次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火箭。为了解决液氢/液氧发动机的高空二次启动等技术难题,负责火箭设计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正式发射前进行了。

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备份方案火箭,上海航天局自1979年起用了10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长征四号火箭。它的3级全都采用常温液体推进剂(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肼)。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在太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的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两年之后,长征四号又一次成功发射了气象实验卫星。长征四号火箭共发射两次,均取得成功。长征四号神舟五号1、在火箭的使用中采用多级火箭的好处是()A、使火箭的总质量增大。B、使火箭的体积变大,增大推力。C、为了美观大方。D、为了在一级火箭燃料用尽后,下一级火箭工作时把没用的空壳脱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小,加快飞行速度。2、当火箭由地面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过程中()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B、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C、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加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DB随堂练习随堂练习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燃料在燃烧时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口高速喷出,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2、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