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通平镇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通平镇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通平镇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通平镇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通平镇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通平镇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了6.5级地震,16日发生了7.3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余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日本各岛多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D.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17.熊本县东南邻县宫崎县日向市出产一种多孔而轻量型园艺用土——日向石,和其他栽培用土混合可以提高介质排水性,日向石不容易粉碎,适合作为盆栽植物的表面装饰土。从成因上看日向石最可能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参考答案:16.A

17.B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岩石。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认识岩石的特征是辨别岩石种类的主要方法。16.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的边界,属于消亡边界。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17.读材料可知,日向石为多孔而结构坚固,属于喷出岩,故选B。2.读四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某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9——10题。9、推断该植被类型是(

)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10、造成该植被在四地海拔高度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①②两地——光照条件不同

B.②③两地——降水量不同C.③④两地——土壤不同

D.①④两地——坡向不同

参考答案:A

B3.读2000年能源消费构成图,回答我国能源消费与A.①国相似

B.②国相似

C.③国相似

D.④国相似参考答案:B4.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A.侵蚀、侵蚀

B.侵蚀、堆积

C.堆积、侵蚀

D.堆积、堆积9.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参考答案:8.B

9.C8.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甲、乙两区域分别位于沙丘两侧,甲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主要风力作用为侵蚀。乙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堆积。B对,A、C、D错。9.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迎风坡坡度较陡,背风坡坡度较缓。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对。A、B、D错。点睛: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有沙丘等,结合等高线形态,应是沙丘地貌。沙丘地貌的迎风坡坡度较陡,主要是侵蚀作用。背风坡坡度较缓,主要是堆积作用。5.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11.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参考答案:9.B

10.B

11.C【9题详解】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①错,区域内地形包括山地,谷地及部分狭窄平原,受地形条件影响,传统民居产生差异,②对。传统民居一般就地取材,在山区,树木较少地区,多为石头房,而竹木生长条件好的地方,以此为原料,③对。该地位于板块内部,地质条件比较稳定,④错。故选B。【10题详解】陕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大部分时间阳光位于南方,且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南窗窗户大主要是为了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该地降水少,空气干燥,不需要防潮,而窗户面积大,增大了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利于保温,故选B。【11题详解】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民居注重房屋排水,陕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注重雨水收集,导致该差异的因素为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及时间长短,进而影响降水量大小所致,属于大气环流引起,故选C。6.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在开辟“极地航线”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2分)A.19小时

B.1l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2)现在东航公司成功地开辟了从芝加哥飞越北极地区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什么?(2分)(3)看图判断极地航线经过了下列哪些国家的领空

(双选)(

)(3分)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4)该“极地航线”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

;②

。(2分)参考答案:(1)B

(2)缩短了航线和飞行时间。(3)CD

(4)90°W应改为90°E,120°E应改为60°W。7.某研究团队利用2000~2010年和2010~2015年县市单元省际人口流入年平均増量变化(分別用CFP1和CFP2表示)将广东省2000~2015年的省际人口流入格局分为以下四种:流入持续扩张区(CFP1>0,CFP2>0),流入缩减转扩张区(CFP1<0,CFP2>0),流入持续缩减区(CFP1<0,CFP2<0),流入扩张转缩减区(CFP1>0,CFP2<0)。下图为2000~2015年广东省省际流入人口演化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5年广东省县市单元省际人口流入A.东西两翼缩减减缓 B.多数呈负增长趋势C.缩减占据主导地位 D.规模大幅度地提高2.为了应对流入人口格局的变化,广东省应A.改善营商环境,提供资金扶持 B.提高人口的出生率C.加强环境执法,治理环境污染 D.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参考答案:1.C

2.D【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5年广东省流入扩张转为流入缩减占据主导,范围遍布珠三角和北部山区等地,流入人口呈缩减趋势的县市比重大幅度增加,占据主导地位,C正确;东西两翼、北部等地省际流入缩减程度进一步加深,A错误;跨省流入人口缩减是全方位的,缩减层级涵盖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形成了由东西翼欠发达地区扩散至发达珠三角核心区的省际流入缩减演化空间结构,广东省人口流入呈缩减趋势,说明人口流入规模减小,但不是负增长,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广东省流入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崛起与发展有关,同时产业转移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广东省应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D正确;改善营商环境、提供资金扶持、提高人口的出生率、治理环境污染等对改变人口格局作用不大,ABC错误。故选D。8.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B.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C.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D.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2.图示时期()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C.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D.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参考答案:1.B

2.D1.10~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图中乙有直射现象,说明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B对,D错。10月份,直射点纬度小于10°S,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约45°,且随着直射点移动减小,甲位于北半球,C错。与直射点纬度差是45°,位于北温带,A错。2.图示时期,在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A错。根据图示曲线,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有变化,B错。乙地白昼时长先延长,冬至日后缩短,C错。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D对。9.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参考答案:22.D解析:2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其为河口三角洲,A错;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侵蚀比对岸弱,B错;丁处矿床靠近花岗岩层,不可能为天然气,C错;戊处地貌为典型的“背斜成谷”,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细,只有熟练掌握此类知识点,充分解读图中信息才可得出结论,本题难度中等。【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10.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10--11题。10.底部岩石按成因属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11.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参考答案:CA10.底部岩层有分层构造,应为沉积岩。11.蘑菇石顶部应为喷出岩,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11.图为四种工业投入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0~41题。40.与炼铝厂投入结构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1.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等地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A.产业升级

B.资源调配

C.产业集聚

D.产业转移参考答案:A

D12.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读图回答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地方时为19时A.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B.M地区时比N地早12小时

C.M地昼长短于N地昼长

D.N地日出地方时为7点参考答案:D13.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A.温和多雨 B.温和少雨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28.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洋流 D.海陆位置29.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制冷能耗减少 B.草原变成荒漠C.作物熟制改变 D.海岸线向东移参考答案:27.A

28.C

29.D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7题详解】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7月7℃等温线向高纬移动,故图示地区为南半球,①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故选A。【28题详解】30°-40°S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正确。与纬度和大气环流无关,AB错误。受海陆位置影响,冬季海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错误。故选C。【29题详解】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①地海岸线向东移,D正确。制冷能耗增多,A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作物熟制影响小,C错误。故选D。14.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14—15题。14.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15.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参考答案:14.C

15.D15.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回答图中b表示A.软流层

B.地壳

C.地核

D.地幔参考答案:D16.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33~34题。年份2000年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7438280978659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

33.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B.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34.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A

B17.读某河流域地质结构图,完成5~6题。5.丁河谷地貌的形成所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堆积—褶皱弯曲—流水侵蚀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河流的支流丁河大致从东北向西南流

B.甲乙两村落可相互通视

C.丙岩层为岩浆侵入活动形成

D.甲乙两村落的相对高度不可能超过200米

参考答案:5.B6.C18.右图为亚洲某国家示意图,该国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完成23-24题。23.关于该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高差悬殊,南高北低B.地处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活跃C.年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D.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4.关于该国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国农牧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B.该国经济落后,技术力量缺乏C.该国交通便捷,对外联系方便D.该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参考答案:D

B1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的风向;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X、Y、Z为不同地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关于m、n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n河下游西南岸冲刷严重②m河的水能比n河更丰富③与m河相比,n河的航运条件更好④与n河相比,m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8.下列能反映甲地地层剖面的是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参考答案:CB解析:7.本题旨在考查区域河流、风向判断的知识和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四个选项中可以看出需要判断河流位于哪个半球,右图等压线图中P地风向指向a,说明图中a气压最小,根据风向作图方法,过P地先做出气压梯度力,可以判断出实际风向往左偏。因而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一般情况下河流左岸冲刷严重,结合等高线可知n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所以下游流水确实向河流的西南岸冲刷,①对;结合信息可以判断图中所示纬线为40°S纬线,该区域位于大陆西岸,可以判断m河处于地中海气候区,n河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所以n河年降水量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季节变化比m河小;图中两河的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差不大,说明两地落差差异小,n河径流量更丰富,因而水能比m河大;航运条件需要是径流量越平稳越好,所以在落差相差不大的条件下,n河的航运条件也比m河要好。8.本题旨在考查对地质地貌的读图分析能力。等高线向高值凸,表明为山谷,符合山谷地形的为②④。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地层的新老关系,所以可能是是背斜谷或向斜谷。

20.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C.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D.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参考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城市和交通部分发展与规划理解。所以只要看清题目中的内容,是小城镇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就可以基本排除A和B,因为是小城镇发展而来的,所以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也可以排除D选项,最后只能是C答案。21.“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0.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A.遮挡风沙

B.遮阳挡雨

C.防外人跌入

D.美化建筑11.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参考答案:10.C

11.B10.“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地坑院”的正中面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地坑是凹在地下种树并不能遮阳挡雨、遮挡风沙;是种在坑里的对美化建筑也起不到作用。选C正确。11.“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地下不易出水的地方;降水较少的地区。选B正确。22.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流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某中学地理野外实践社团,通过研究卫星云图发现9月23日傍晚是观测上述独特景象的最佳时机。社团成员9月23日来到图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并选择好观测点进行观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A.甲

B.乙

C.丙

D.丁10.卫星云图显示9月23日傍晚,图示区域经历A.冷锋过境前天气

B.冷锋过境后天气C.低压过境时天气

D.高压过境时天气11.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落日位于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9.C

10.B

11.D9.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丙,在观测点所在山谷对面,没有地形阻挡,C对。甲与观测点间有山脊阻挡,A错。乙与观测点间有一凸坡阻挡,B错。丁与观测点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等高线弯曲,表示有突出部分山体阻挡,D错。11.9月23日是秋分,在平原地区或海面上,日落正西方向。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受山脉阻挡,落日不能到达图中正西方向,位于西南方向④点,D对。A、B、C错。点睛:根据等高线判断,丙在观测点所在山谷对面,没有地形阻挡,可以看到。山脊、凸坡、山体形态,都会阻挡视线。当该河流量偏大、流水色泛黄时,傍晚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即在雨后天晴时,更易观测到材料中景观。秋分日在平原地区或海面上,日落正西方向。2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7.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参考答案:6.D

7.C【6题详解】根据图中“绿洲”、“季节性河流”等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和湖泊一般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湖泊的水量大,因此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夏季,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7题详解】绿洲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生态用水紧张,导致绿洲退化,A不符合题意。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导致绿洲水源减少,导致绿洲退化,B不符合题意。绿洲地区工业较少,人口规模不大,水体污染并不十分严重,C符合题意。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河流上游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流下游绿洲缺水而退化,D不符合题意。24.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参考答案:A25.下图中M地季节性受到盛行西风影响,N地常年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N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21~22题。21.N地最可能是(

A.惠灵顿

B.伦敦

C.开普敦

D.雅典22.M地近地面的盛行风向和自然带分别是(

A.东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东南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西北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西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参考答案:21.B

22.C26.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7:00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C22°54'S,43°12'W)隆重开幕,各国运动员在16天内进行了激烈角逐,各项比赛时间多集中在当地下午1:00至凌晨,我国中央电视台对体育赛事进行了全程转播。据此回答5~6题。5.我国观众观看奥运会比赛直播的时间段大约是(

)A.18:00-24;00

B.10:00-20:00C.0:00-11:00

D.12:00-18:0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正值冬季,天气寒冷B.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昼长夜短,且昼在变短C.此季节里约热内卢降水较少,更利于体育比赛D.奥运会闭幕时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参考答案:CC5.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位于东八区,里约热内卢经度为43°12′W,位于西三区,则北京时间和里约热内卢的时间相差11个小时,里约热内卢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奥运会比赛多集中在当地13:00-24:00,北京时间大约为24:00至第二天11:00,6.8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里约热内卢昼短夜长,且昼在变长;里约热内卢位于热带地区,即使冬季也不寒冷;里约热内卢冬季降水相对夏季少,适合室外比赛;8月份是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美国西部区域略图(图l)及图中①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海岸山脉是美洲板块与

板块挤压而成,死亡谷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2分)(2)图中①地的降水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是

控制强。(2分)(3)图中M洋流的性质是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4)“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简析该地区进行水果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参考答案:(1)太平洋(1分)

地堑(或断层)(1分)(2)终年少雨(1分)

副热带高压(1分,或“副高”也给分)(3)寒流(1分)

降温减湿(1分)(4)地区专门化(1分)

光照充足(1分)

昼夜温差大(1分)

热量充足(1分)(直接写出光热充足给2分)28.图18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为晨昏线,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图18(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是

。(2分)(3)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点的昼长

小时,此刻太阳高度为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5分)(4)此刻北京时间是 ,赤道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4分)(5)若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亚洲高压的势力

。(增强或减弱)(2分)参考答案:(1)15°N,60°W(2分)

(2)15°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3)昼长夜短(2分)

12(1分)

0°(1分)

75°(1分);4)24:00(0:00)(2分)

30°E向东到160°E(2分)(5)向南(2分)

增强(2分)

29.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8分)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学习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11,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测量日期:2010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时58分时角β最小,为52°56′。

图11(1)当地的经度为__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__。(2分)(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3)该地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105°30′E(1分)29°30′N(1分)(2)东南(1分)东南(1分)(3)重庆(2分)(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30.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9分)右图是东半球部分区域图。图中P点为极点。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47.图中M位于N的

方向。48.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日出时刻较早的是

地。图示区域属于夜的范围

(大于、小于或等于)昼的范围。4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50.南极地区正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宠。判断该季节是否适合南极旅游,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47.东北(1分)48.近日

大于(3分)49.140°W

23°26′S(2分)50.适合

该季节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1分,太阳高度较大,气温相对较高1分,便于旅游。(3分)三、综合题(共38分)31.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分析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8分)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表3。表3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雾。(1分)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雾。(1分)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雾。(1分)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5分)参考答案:(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3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3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