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1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2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3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4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磁酶免疫学定量检验Ⅰ可调式移液器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实验室名称项目编号制定日期分泌检验室可调式移液器的标准操作程序00000105年01月03日【目的】规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保证加样器的正常状态。【适用围】本实验室加样器的操作。【操作人员】本实验室实验人员。【操作步骤】1.设定容量值: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移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移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围。2.预洗:当装上一个新吸头时应预洗吸头,先吸入一次液体并将之排回原容器中。3.吸液:[1]选择适宜的吸头安放在移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气间隙。[2]取液之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3]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毫米处,然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4.放液:[1]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2]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3]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4]松开按钮。[5]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5.加样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加样器的维护保养程序】加样器应根据使用频率进展维护,但至少应每3个月进展一次,具体方法如下:1.一般维护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洁,或者用60﹪的异丙醇,然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去除洗涤剂或异丙醇,晾干。清洁后活塞处可使用一定量的润滑剂。2.如果有液体进入加样器的严重污染,可将加样器拆开后进展清洁,具体拆开步骤参照加样器说明书。3.高压消毒,有的加样器的吸管局部可高压消毒,但需注意的是消毒时不可超温超时,也不能挤压放置,以免造成变形。4.可调式移液器在不使用时应妥善地竖立放于支架上,远离潮湿及腐蚀性物质。5.在移液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液体进入加样器套筒,必须注意:压放按钮时保持平稳;加样器不得倒转;吸头中有液体时不可将加样器平放。6.每天开场工作之前应检查移液器的外外表是否有灰尘或污物,假设有则小心抹去。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晋红王雅萍晋红日期05年01月03日Ⅱ洗板机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实验室名称项目编号制定日期******洗板机的标准操作程序〔BI0-RAD〕********年**月**日【目的】规洗板机的操作程序,保证洗板机的正常状态。【适用围】本实验室洗板机的操作。【操作人员】本实验室实验人员。【操作步骤】1.拔掉废液瓶口的塞子〔接有与洗板机相连的废液管〕,倒掉废液瓶的废液,再把塞子安紧在废液瓶口上。注意不要让废液管拧劲,以保证废液管的通畅。2.拧开洗液瓶的盖子〔接有与洗板机相连的洗液管〕,倒掉前一天洗液瓶里剩余的洗液,倒进新配的洗液。拧紧盖子,注意不要让洗液管拧劲,以保证洗液管的通畅。3.保证待洗反响板所有的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以免孔边缘过高碰到洗板机的吸液针。4.插上电源,翻开电源开关〔按后面板POWER键〕,出现如下界面:SELECT:RUN↑↓INYESOUT5.按“OUT〞键,载板台弹出。将待洗反响板放在载板台上。6.按“YES〞键后再按↑或↓键以选择相应程序,然后按再“YES〞键,此时屏幕显示“LASTSTRIP12〞。LASTSTRIP12↑↓YESESC7.再按↑或↓键以选择待洗板条的数目。然后按“YES〞键即可。RUN:P01STRIP12YESESC8.清洗完成后,重新出现4的界面。拿下已洗好的反响板,按“IN〞键,载板架弹进。再按后面板POWER键关闭电源。9.假设中途退出,按“ESC〞键。【洗板机的维护保养】1.平常不用时,拔掉电源插头。2.每天洗板机工作完毕时,要对外其进展清洁,用湿抹布擦洗洗板机的外壁及载物台,以保证其干净。用蒸馏水将所有的管道清洗一遍,防止洗液的结晶堵塞管道。3.及时倒弃废液,以免废液瓶过满致使废液回流而造成洗板机的故障。4.保证待洗的反响板的孔边缘不要过高且水平,以免造成吸液针损伤。5.定期将洗液及废液管道拆卸下来进展冲洗,以保证管道的通畅。【编制洗涤程序】1.插上电源,翻开电源开关〔按后面板POWER键〕,出现如下界面:SELECT:RUN↑↓INYESOUT按“↑〞“↓〞键使RUN变成EDIT后按“YES〞键进入如下界面:SELECT:EDIT↑↓INYESOUT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洗涤方式,一般选择整板洗涤且8孔模式,每一洗涤循环包括吸液〔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吸液的速度〕、注水〔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注水量〕、再吸液〔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吸液的速度〕三步,设定5或6个循环即可。编程完成后,按E*IT回到1的界面。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日期**年**月**日Ⅲ酶标仪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实验室名称项目编号制定日期******酶标仪的标准操作程序********年**月**日【目的】规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保证酶标仪的正常状态。【适用围】本实验室加样器的操作。【操作人员】:本实验室实验人员。【操作步骤】:插上电源,翻开电源开关〔按后面板POWER键〕,出现如下界面:Th01Jan00:00﹤Measure﹥此时按“﹤〞或“﹥〞键可选择Measure或quick及其它操作〔如编程、查找前面的测试结果等〕。假设通过标准曲线进展定量检测的工程用Measure;假设只是需要反响的光密度值,则用quick。2.在1的界面时,按面板上的“∨〞键弹出载物台。3.将待测板放置于载物台上4.按“ENTER〞键后再按“﹤〞或“﹥〞键以选择待测工程的相应程序〔每个通道存放的程序已由本室人员根据试剂盒的要求事先输入〕。SelectTest1"工程名称"5.连按“ENTER〞键3次即可。6.翻开打印机电源,放上A4纸,打印出测试结果。7.测试完毕后,假设Measure测试则酶标仪自动弹出载物台;假设quick测试则需按面板上的“∨〞键弹出载物台。拿下测试完的反响板,再按“∧〞键将载物台弹进酶标仪。8.关闭酶标仪及打印机电源。【酶标仪的维护保养】1.平常不用时,拔掉电源插头。2.使用完毕,一定要拿下测试完的反响板,千万不要将反响板留在载物台上,并且要把载物台弹进酶标仪。3.假设有液体溅到载物台或酶标仪外壁,应用湿抹布及时擦去。4.每次使用完毕用湿抹布擦拭酶标仪,以保持其干净。【编制测试程序】1.插上电源,翻开电源开关〔按后面板POWER键〕,出现如下界面:Th01Jan00:00﹤Measure﹥2.此时按“﹤〞或“﹥〞键可进入如下界面Th01Jan00:00﹤testdata﹥3.按ENTER确认这个选择,再按“﹤〞或“﹥〞键可进入如下界面testdata﹤define﹥4.按ENTER确认这个选择,再按“﹤〞或“﹥〞键选择程序号,并按。ENTER确认。Selecttest﹤ⅩⅩⅩ﹥definetest﹤testname﹥输入实验名称,利用﹤〞或“﹥〞键选择所需参数。definetest﹤filter﹥此指令用于进入测试滤光片和参比滤光片的波长。确定所虚波长后,按E*IT键返回此界面,再利用﹤〞或“﹥〞键进入如下界面:definetest﹤shanking﹥此指令用于选择振摇时间、方式和位置。确定需求后,按E*IT键返回此界面,再利用﹤〞或“﹥〞键进入如下界面:definetest﹤layout﹥此指令用于定义盘孔分布及输入各标准品相应浓度。本室一般把标准品定义在反响板的第一列。确定需求后,按E*IT键返回此界面,再利用﹤〞或“﹥〞键进入如下界面:definetest﹤evalmode﹥此指令用于选择被执行的报告方式,定性、定量或其他报告方式。确定需求后,按E*IT键返回此界面,再利用﹤〞或“﹥〞键进入如下界面:definetest﹤validations﹥校验公式,此指令用于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确定需求后,按E*IT键返回此界面,再利用﹤〞或“﹥〞键进入如下界面:definetest﹤e*ict﹥按此键退出,编程完毕。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日期**年**月**日ⅣHBsAg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名称工程编号制定日期******ELISA方法********年**月**日【目的】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标本的采取和保存】随机静脉血2ml,别离血清备用。也可使用血浆标本进展检测。标本宜新鲜,无污染,防止无溶血,防止反复冻融,不可用NaN3防腐。【操作程序】1.实验准备:从冷藏环境中取出试剂盒,在室温下平衡30分钟,同时将浓缩洗涤液作1:20稀释。2.加待测标本:参加待测标本每孔0.05毫升,并设HBsAg阳性对照2孔,HBsAg阴性对照2孔,空白对照1孔。3.加酶结合物:每孔0.05毫升,空白对照孔不加,充分混匀,置37℃孵育30分钟。4.洗板:1)手工洗板:弃去反响板条孔液体拍干;用洗涤液注满每孔,静置5—10秒,弃去孔洗涤液拍干,如此反复5次,拍干。2)洗板机洗板:选择洗涤5次的程序洗板,最后拍干。5.加显色剂:先加显色剂A,每孔0.05毫升;再加显色剂B,每孔0.05毫升;充分混匀,放置37℃避光孵育15分钟。6.终止反响:每孔参加终止液0.05毫升,混匀。7.测定:用酶标仪读数,可选择唯波长450nm(以空白孔校零)或双波长450/630nm,读取各孔OD值。【结果判断】Cutoff值计算:COV=阴性对照平均OD值×2.1标本OD值>COV为阳性,标本OD值<COV为阴性注:阴性对照OD值低于0.05作0.05计算,高于0.05按实际OD值计算。【考前须知】1.试剂使用前应摇匀,并弃去1-2滴后垂直滴加,注意均匀用力。2.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的试剂盒应置室温平衡30分钟再进展测试,余者应及时封存,置冰箱贮藏备用。3.洗板时所用的吸水纸请勿反复使用。4.不同批号试剂请勿通用。5.结果判断须在10分钟完成。6.封片不能重复使用。7.用本试剂盒应视为有传染性物质,请按传染病实验室检查规程操作。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日期**年**月**日Ⅴ免疫学检验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名称工程编号制定日期******ELISA方法********年**月**日【目的】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充分发挥其方法学的优点。【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方法】【分析前质控】人员培训实验是人操作的,因此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如下几方面的技术知识:[1]检验工程的根本原理〔ELISA原理〕;[2]临床意义;[3]熟悉检测技巧,了解易出过失的环节及难点;[4]熟悉检测试剂性能〔包括试剂盒组成,包被片段及其组成〕;[5]熟悉检测仪器的原理及性能;掌握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质量控制知识。[6]*些特殊工程的检测如抗HIV等需经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室质控血清的制备:[1]收集阳性血清(无明显溶血、黄胆、脂肪血和污染血清,到一定量〔够本室使用3-6个月的量〕;[2]传染性病毒阳性需经56℃、10小时灭活后使用;[3]过滤,除纤维沉淀物;[4]稀释,用正常人血清或10%小牛血清PBS溶液稀释;[5]测定值,与定值参考品进展比照、求值,一般定在CutOff值附近的阳性值;[6]分装小瓶〔每日用量〕,加盖、贴签,-20℃冻存备用【试剂盒选择】卫生部规定乙肝试剂,丙肝试剂,艾滋病试剂,梅毒试剂及血型试剂必须使用经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并贴有防伪标签的产品。【试剂盒评价】试剂评价需要有权威的血清考核盘〔Panel〕进展检测,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一般实验室不易开展,可以通过以下信息,了解试剂质量。1.根据该试剂生物制品鉴定所的批批检定报告,了解其质量水平,按照质量方案选择灵敏度高的或特异性高的试剂;2.通过询问试剂包被物的组成,如原料来源〔基因工程或合成多肽〕,片段的组合〔按比例混合或化学合成〕,片段的长短等判断试剂的优劣;3.参考室间质评报告中对试剂的评价结果,了解不同试剂的质控成绩。4.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试剂评价结果,了解市场上试剂的质量优劣。【仪器质控】为使仪器保持最正确工作状态应建立维护和校正仪器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所要控制的仪器包括移液器〔加样枪〕,水浴箱〔温箱〕,洗板机和酶标仪。1.移液器:ELISA加样量小〔5-100ul〕,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利用称重法检查:吸取刻度指示量的水,万分之一天平称重后计算吸量是否准确,一般应在±10%以;2.水浴箱:经常检查水浴箱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和水中〔或温箱〕实测温度是否一致,允许有±1℃的误差;3.洗板机:每个厂家设置洗板后的残留液有各自的规定一般不超过2ul,人工扣板时,垫纸不湿,定期检查管孔是否堵塞;4.酶标仪:经常维护其光学局部,防止滤光片霉变,定期检测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酶标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测读速度、读数的准确性、重复性、准确度和可测围、线性等等。优良的酶标仪的读数一般可准确到0.001,准确性为±1%,重复性达0.5%。酶标仪的可测围视各酶标仪的性能而不同。普通的酶标仪在0.000~2.000,新型号的酶标仪上限拓宽达2.900,甚至更高。超出可测上限的A值常以"*"或"over"或其它符号表示。应注意可测围与线性围的不同,线性围常小于可测围,比方*一酶标仪的可测围为0.000~2.900,而其线性围仅0.000~2.000,这在定量ELISA中制作标准曲线时应予注意。【酶标仪校正程序】1.滤光片波长精度检查:将不同波长的滤光片从酶标仪上卸下,用UV-22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0.3nm〕于可见光区对每个滤光片进展扫描,其检测值与标定值之差为滤光片波长精度。一般酶标仪无585nm滤光片,可选用550nm或630nm滤光片。450nm滤光片的检定选用普鲁兰溶液〔校正波长为630nm〕。2.通道差与孔间差检测:通道差检测是取一只酶标板小孔杯〔杯底须光滑,透明,无污染以酶标板架作载体,将其〔含200ul甲基橙溶液吸光度调至0.500A左右〕置于8个通道的相应位置,蒸溜水调零,于490nm处连续测三次,观察其不同通道的检测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可用极差值来表示。孔间差的测量是选择同一厂家,同一批号酶标2板条〔8条共96孔〕分别参加200ul甲基橙溶液〔吸光度调至0.100A左右〕先后置于同一通道,蒸溜水调零,于490nm处检测,其误差大小用±1.96s衡量。3.零点飘移〔稳定性观察〕:取8只小孔杯分别置于8个通道的相应位置,均参加200ul蒸馏水并调零,于490nm处每隔30分钟测一次,观察各个通道4小时吸光度的变化。4.精细度评价:每个通道3只小杯分别参加200ul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甲基橙溶解,蒸馏水调零,于490nm作双份平行测定,每日测二次〔上下午各一次〕,连续测定20天。分别计算其批精细度,日批精细度,日间精细度和总精细度及相应的CV值。5.线性测定: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甲基橙配制5个系列的溶液,于490nm平行测8次,取其均值。计算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标准估计误差s,并用±1.96s表示样品测量的误差围.双波长测定评价:取一分甲基橙溶液,分别参加3种不同浓度的溶血液〔测定波长为490nm,校正波长为585nm〕,先后于8个通道检测,每个通道测3次,比拟各组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考察双波长消除干扰组分的效果。【标本的采集和保存】1.标本采集时应尽量防止溶血,因红细胞破裂可释放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干扰立可读方法的结果,以HRP为标记的ELISA测定中,溶血标本会增加非特异性显色造成假阳性。2.长菌的标本同样的道理也易产生假阳性,因菌体中可能含有源性HRP也会产生假阳性反响。3.抗凝不完全的标本因纤维蛋白元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建议尽量不用抗凝血尤其是不使用用肝素抗凝剂。4.标本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易导致血清IgG聚合,使间接法的试剂本底加深,一般血清置4℃冰箱5天完成测试。如需保存一周以上则要-20℃冰冻保存,冻结血清融解后,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融解时应上下颠倒充分混匀,同时防止气泡。可上下颠倒混和,不要在混匀器上强烈振荡。反复冻融会使抗体效价跌落,如需保存作屡次检测,宜少量分装冰存。5.ELISA的灵敏度>1ng/ml水平上,标本间的污染要尽量防止,尤其不应与生化试验用同一管标本。【分析中质控】ELISA实验的结果受操作影响很大,每个步骤包括加样,温育,洗涤,显色,酶标仪读数均应认真负责才能充分发挥ELISA的高灵敏,强特异的优点。因此,应建立实验工程的标准操作程序(SOP)。1.加样[1]加样应用微量移液器〔加样枪〕按规定的量参加微孔板底部,防止加在孔壁上部,不可溅出,不可产生气泡。[2]每次加样应更换吸嘴,做到一人一吸头,以免发生穿插污染;干吸头预先在血清中抽吸三次。[3]样本稀释,目的是为了减少非特异性反响,所以一定要先加稀释液后加样本,特别注意加样后要在微量振荡器上振荡30秒钟,同时注意防止液体溢出。如后面操作步骤中加二种以上试剂时均需振荡混匀。[4]如用滴瓶滴加试剂应先将滴瓶摇匀并挤去第一滴有气泡的试剂后加样。2.温育[1]抗原抗体反响需要在一定温度下〔37°C〕,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反响的平衡点[2]ELISA边缘效应是由温育形成的。所以温育一般采用能使反响液温度迅速到达平衡的水浴法。水要浸至板条的1/3处。[3]反响板不宜叠放,注意温育的温度和时间应按规定控制,一个人操作时,一次不宜多于两块板同时测定。3.洗涤[1]手工洗涤一般采用浸泡方法:1〕甩去孔反响液;2〕用洗涤液过洗一遍〔即注满孔后即甩去〕;3〕微孔重新注满洗液后浸泡2-3分钟,间歇摇动;4〕甩去孔液体,拍板,用纸吸干。重复以上操作至少5次。注意各种试剂盒的洗涤液尽量不要混用。[2]洗板机洗板一定要预先把板架放平,使洗板机上的每个放液和吸液纤孔都能一致地插入孔底,将孔液体全部吸干,同时要设置一定的浸泡时间。如出现机洗后拍板有较多残留液时应再用手工洗2次以上。关机前要用蒸溜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孔。4.显色[1]HRP催化底物的一步呈色反响,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2]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温度〔一般为37°C,10-15分钟〕恒定反响后终止[3]或根据临界值质控血清吸光度值达0.2左右使的时间而恒定反响时间.5.酶标仪判读结果1.显色反响终止后应立刻比色〔30分钟〕。2.常见的显色系统有OPD和TMB二种,以后者最为常见,而TMB酸不易终止因此必须尽快比色以免影响结果。OPD终止后显棕色,测定波长为490nm;TMB终止后显黄色,测定波长为450nm,二种底物的校正波长均用630nm。3.使用双波长的优点可以消除反响板条上的划痕手印的干扰。同时要注意反响板应用纸吸干后才能置酶标仪中比色,否则吸光度易出现负值或损坏滤光片。【分析后质控】【报告方式】1.定性试验:国外为便于统一计算,一律按S/COV方式报告,S为标本A值,COV即CutOff值〔或COV〕[1]夹心法和间接法以S/COV≥1为阳性;竞争法与中和法以S/COV﹤1为阳性[2]COV的计算公式以试剂盒说明书的为准常见的有:A〕COV=2.1×N〔当N缺乏0.05时按0.05计〕,此公式由P/N>2.1换算而来,常用于夹心法。B〕COV=0.5×N,从抑止率公式换算而来,常用于竞争,中和法。C〕COV=N+C〔C为常数〕,用于间接法。D)COV=C×P+N〔C为常数〕,用于间接法。此公式最客观,但对厂家要求很高,阴阳性对照测定值要根本恒定。2.定量分析:严禁用定性试剂盒做定量分析。[1]用量的系列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结果以绝对量或单位表示。ELISA的标准曲线每次都要和待测标本做在同一块板上。[2]现有的ELISA定量试剂盒标准曲线只有在较窄的浓度围成直线,要得到准确的结果实属不易。【记录】[1]所有实验的原始资料均应存档;所有的记录均应规登记在册;原始登记表应记录试剂来源、批号;质控血清的来源及测定值并注明是否在控;签上实验者及审核者。[2]如试验结果对临床诊断有决定意义,其样本应保存,至少与病历保存期一致【定性试验】ELISA定性试验的临床意义在于是否检出病原体,与检出量无关,因此QC要保证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生化的质控图方法仅能观察灵敏度而无法监控特异性。建议使用临界值血清界定法:将试剂盒所设的阴阳性对照作为对照指示反响;另设临界值、高值质控血清,正常人血清作为外对照,与标本同时检测,临界值S/C.O≥1,高值质控血清S/C.O≥10,正常人血清A值在0.05~0.07之间。阳性质控血清失控〔临界值为灵敏度,高值为"HOOK"效应监控〕应重做阴性标本;阴性对照失控应重做阳性标本。以表格式记录每块板的外对照实验结果,作为QC资料存档。【定量试验】ELISA定量试验常见于肿瘤因子〔如AFP,CEA,CA系列〕,激素类,免疫球蛋白类,这些物质在体有一定的量〔正常围〕,超出这个量才呈病理情况,故需定量测定。定量试验的质控方法可参考生化方式。【"即刻性"质控】在开场进展质控时,只需要有3个质控血清测定值即可进展质控。当这组数据扩大到20次有效值时就可以计算RCV的*,s。方法:1.先将测定值从小到大排列,*1最小,*n最大;2.计算*和s;3.计算SI上限值和下限值。SI上=〔*最小-*〕/S,SI下=〔*最大-*〕/S4.对照SI表,检查是否出控,SI上、下限≤规定值,在控;SI上或下限>规定值,失控。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日期**年**月**日Ⅵ免疫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标准操作程序〔EQA〕实验室名称工程编号制定日期******ELISA方法********年**月**日【目的】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室质控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并帮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根本概念】【质量控制】是监视ELISA操作全过程,排除误差,维持标准化操作的一个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个反响环路进展的:1.确定控制的对象;2.规定控制对象的标准〔预期值〕;3.制定或选择控制方法和手段;4.测量实际数据;5.比拟或较对实际数据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并说明原因。超出预定误差围,报警系发出信号,反响通道中断。6.采取行动,解决差异。恢复原状〔原标准状态〕的手段发挥作用。质量控制主要采用质控图进展。质控图是把*一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展比拟的图。这种性能数据是在按规程正常进展时,按时间顺序而抽选出来的,其目的是检测检验过程中变异的可追查性原因。可追逆性的误差原因,是指除去随机误差以外的其他原因。在GLP概念里QC即指IQC,其定义为: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室工作的可靠性,旨在监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细度,提高批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以确定检验报告是否可靠或可否发出的一项工作。免疫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要比生化方法高得多,因此QC手段不能照搬生化模式。【灰区概念】把定量分析的正常值围引入定性分析建立灰区概念,即将COV值上下的一段区域定为阳性可疑,需重复实验或换试剂重测以确定其阴阳性,如仍落在灰区围则报告+〔阳性〕。灰区概念对血站系统的献血员筛查尤为重要。灰区的设置有二种:1.COV×〔1±CV〕,CV为该试剂的批CV(一般在15-20%间);2.COV±2s,s为实验室做室质控ROC的s。【高值钩镰效应〔HD-HOOK〕】在二位点夹心ELISA中,其剂量反响曲线的高剂量〔HIGHDOSE,HD〕区段,线性走向不是呈平台状无限后延,而是向下弯曲状,似一只钩子或一把镰刀〔HOOK〕,MILES〔1974〕根据此现象写实性地称之为"HD-HOOK"效应。产生该现象的分子机理有"分子变构说"和"浓度效应"等推论。一步法和二步法均存在"HD-HOOK"效应,只是前者出现的更早些,大多数是高值低吸光度,很少阴性结果。【质量控制血清】质控血清是已有靶值的血清,在每次的常规检验中参加一份或数份,通过所得结果来了解本次检验的情况。质控血清检验的结果如能控制其误差在一定围,就说明该检验没有发生不允许的误差。如果出现超过允许误差围的异常结果,提示该检验不合格,应寻找原因,纠正后,重检待测标本。因此质控血清在质控工作中起重要作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制备的乙肝标志物质控血清,可以在-20℃保持半年定值不变。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先混匀,未用完局部可在4℃保存5天。不宜反复冰融或自行分装。开展*项检验的室质控工作需要的质控血清,一般按3-6个月用量准备。自制的不定值质控血清,在一批质控血清将用完之前,需准备下一批质控血清。质控血清要求性能稳定,较长期效价不变,其理化性质应与病人样本相近,这样才能有效地起到监测作用。质控制血清分定值和未定值两种。如只用一份质控血清定值,一般定在正常值与异常值交界点上,定性测定时处于弱阳性水平,称为临界值。乙肝标志物临界值的制定,应按临床要求,为临床提供统一的判断弱阳性的标准。临界值质控血清可以作为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品和阴性对照品以外的第三个对照品,它可以灵敏地反映出试剂盒的检出水平,确保弱阳性反响的标本不漏检。质控血清的制备,每个实验室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用临床中心提供的质控血清,或按以下方法自己制备本室使用的质控血清〔以乙肝质控血清为例〕。1.收集新鲜的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阳性血清。2.56℃加热10小时灭活。3.离心或过滤除去沉淀。4.用10%的小牛血清或正常人血清〔PBS缓冲液〕将收集的血清稀释至所需的浓度。如能用正常的人血清稀释更好,因其成份更接近于检测标本。5.抽滤除菌。按一次使用的量分装小安瓿,封口,20℃保存备用。不可反复冻融。被检物要求检出的水平常被认为是质控血清应选择的水平。如果该试验还有其它要求,则应加所要求浓度的质控物。6.标定含量。20-30次测定结果删除>±2SD数据的均值作为靶值,并与定值血清比照测定。【室间质评的方法】1.发质控物进展调查,这是目前国外常见的形式,采用定期发放质控物至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的日期进展检验,并将结果报至组织者〔部、省临检中心〕。组织者通过统计分析,再将评价结果寄回实验室,使其了解工作质量,发现问题,提高质量。其缺点为由于各实验室吃小灶或互相打修改结果而达不到真正评价作用。这是国外室间质评的常用形式。部临检中心对乙肝标志物ELISA检验的室间质评采用定期发放质控物至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的日期进展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至部临检中心。部临检中心经统计分析,将评价结果寄回各实验室。通过评价,各实验室了解本室工作质量,发现差距,并设法改良,以不断提高检验质量。这种评价方式有一定缺点,即各实验室常对质控物特殊对待,在检验时选用特殊试剂盒,选派特别的技术员进展检验,有的实验室互相和对结果并作修改。这就使EQA的结果不能反映该实验室日常工作水平。2.现场调查,事先不通知,临时派出人员到各实验室,规定采用常规方法,检测一组标本,进展评价。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展现场指导,组织者常因人力、物力的原因而不能经常性进展。派观察员到实验室进展试剂调查,这种调查事先不通知,临时派观察员到实验室,指定采用常规方法,检验规定的一组标本,进展评价。【成绩计算方法】1.定性试验:检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得100分,错误不得分,总计实验室的得分。从全部参评单位的得分中求出该批质控物平均分〔*〕和标准差〔s〕,再通过公式计算出每一个实验室的得分比值〔SI〕SI=〔实验室得分-平均分*〕/平均标准差〔s〕,SI在0.0-0.9间为良好,1.0-1.9间为优秀,SI为负值时数值越大成绩越差。2.定量试验:SI=〔实验室测定值-预期值*〕/预期值的标准差s,SI越小,说明越靠近靶值,成绩越好。0-1.0为优秀,1.1-2.0为良好,>2.0为差。SI无正负之分。【质量改良〔QualityImprovement,QI〕】质量改良的建议来源于三方面:1.室质控:提示实验的精细度差,应规各项操作;2.室间质评:提示实验的准确性差,应改良设备的准备或更换试剂;3.病人或医生的报怨:提示实验的偶然误差,应分析实验的质控过程是否达标。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日期**年**月**日Ⅶ免疫金标记检测方法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名称工程编号制定日期********************年**月**日【目的】保证免疫金标技术检验准确性【本SOP适用围】免疫金标技术【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原理】氯化金分子在复原剂作用下聚合形成金颗粒,颗粒与颗粒之间因静电作用而相互排斥,使其保持一个比拟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作胶体金。利用胶体金颗粒的高电子密度及其外表能结合生物大分子(如抗体、SPA、植物血凝素和刀豆蛋白A等)以及具有一定颜色等特性,可用光镜和电镜对细胞抗原进展定位、定性的研究。【方法学分类】1.班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固相膜免疫测定中液体在微孔膜中穿过流出呈穿流形式,为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亦有称免疫金溶胶斑点法、滴金免疫测定法等。试验单位为三层反响盒,第一层为过滤器(滤纸层),第二层为反响膜(NC膜或MC膜)上点加有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第三层为吸水垫料,有称此渗滤装置为滴金反响板。以双抗体夹心法测dsDNA为例:试验中将标本加在反响盒上,血清(标本)透过过滤层进入反响层,反响层上点有“一〞字形抗IgG(或*种人血清蛋白作为试验阳性对照)及“.〞形被测物相应抗体,血清中抗原与反响层中抗体结合,其余无关蛋白等滤出膜片,参加金标记抗体试剂,反响膜上“一〞字形及“.〞形均显红色为试验阳性,仅“一〞形显红色为试验阴性(试剂盒状态良好),“一〞不显色提示试剂盒质量不合格,需另取反响盒重做试验。试剂盒根本试剂成分有滴金反响板、金标记试剂及洗涤液。2.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固相膜免疫测定中液体通过毛细管作用在膜上向前移行呈横流形式,为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dotimmunogoldchromatographyassay,DIGCA)。试验单位为一滤膜条,自上而下分有多个层次。如单克隆双抗体法测HCG,滤膜条各区域分别为:吸水滤纸—固定有金标二抗的MC膜—固定有抗β-HCG抗体的MC膜—金标记抗。α-HCG玻璃纤维—吸尿玻璃纤维。试验中将滤膜条浸入被测尿液或滴加尿液,尿液在毛细管作用下向试纸条上端缓缓移行,尿液将金标抗。α-HCG溶解并带动它向前移动,结合尿中HCG至抗β-HCG抗体处形成复合物,并在抗β-HCG抗体固定处显示胶体金特有红色,提示试验阳性。尿中无HCG时,溶解的抗α-HCG至固定有金标二抗的MC膜处显示胶体金特有红色(质控线条),提示试验阴性。试剂盒根本单位仅有一滤膜条,只有一步操作。3.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在氯化金溶液中参加不同的复原剂,可制备出不同大小的金颗粒。常采用柠檬酸、抗坏血酸和白磷。用这三种复原剂可分别制备出大、中、小三种主要胶体金颗粒。目前,有更多的实验室仅以柠檬酸为复原剂,在柠檬酸复原氯化金时,参加不同量的单宁酸即可获得大小不同的金颗粒,所制备金颗粒的大小非常一致。[1]以抗坏血酸为复原剂制备10~15nm直径的胶体金(Aul5)在一个洗净烤干的25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参加20ml三蒸去离子水(3DW)、lml0.1mol/LK2CO3和lml%氯化金水溶液于冰浴中混匀,立即参加lml0.7%抗坏血酸,并充分摇动至溶液呈紫红色,加3DW至100ml,100℃水浴5min后,溶液变成红色,放室温冷却待用。[2]以柠檬酸为复原剂制备8~10nm直径的胶体金(Aul0)125ml3DW煮沸后参加1%柠檬酸7.5ml,再煮沸5min,迅速参加1.25ml%氯化金溶液,100℃水浴15min,溶液置室温待用。[3]以柠檬酸为复原剂制备5—6nm直径胶体金(Au6)将lml氯化金参加100ml3DW中煮沸,快速加进2.45ml柠檬酸—单宁酸的混合液(2ml1%柠檬酸三钠、0.45ml1%单宁酸),继续煮沸5min,放室温待用。[4]白磷为复原剂制备5nm直径的胶体金(Au5)将120ml3DW、1.5ml%氯化金和2.7ml1mol/LK2CO3,混合,缓慢搅拌中快速加进lml白磷一乙醚溶液,室温轻搅拌15min,100℃水浴30min后放室温待用。胶体金制备一般需在中性pH(7.2左右)条件下进展,也可在稍偏酸或稍偏碱的环境中进展。制备的胶体金其大小和形状可在电镜下观察确定。一般胶体金溶液呈红葡萄酒颜色,大颗粒胶体金是紫红色。正常情况下,胶体金溶液应清澈而不含任何可见的沉淀或漂浮物,如溶液、试剂、瓶皿等不干净。将造成如下结果:第一不能获得预期大小的胶体金颗粒,第二将影响到下一步生物大分子的吸附过程和包被后胶体金的稳定性。因此,为了获得满意的胶体金,应选择最纯洁的各有关试剂和液体。如有条件,所有试剂最好经过超过滤处理,以除去其中的分子聚合体和可能混入的杂质块。制备过程中所用的水以三蒸去离子水最适宜,各类器皿均应严格清洗,盛胶体金的瓶皿先经过硅化则更为理想。胶体金颗粒在吸附生物大分子之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4℃可存放一周左右,如果经超过滤和透析处理后加0.002%叠氮钠,能保存5个月左右。4.胶体金和生物大分子的结合任何蛋白质都能结合到胶体金颗粒外表,胶体金和蛋白质结合后,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反响性。[1]生物大分子的准备盐类成分能影响胶体金的吸附能力,并使胶体金颗粒发生聚集,因此,生物大分子在包被金颗粒前,常需透析,使溶液无盐或盐的浓度极低,常用的透析液为0.003ml/LNaCI。[2]胶体金颗粒的包被以生物大分子包被胶体金颗粒时,首先需要确定其准确用量,即蛋白质完全包被胶体金所需蛋白质的最小剂量。因为过多或过少地结合生物大分子均可使胶体金呈不稳定状态,它们的最正确浓度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制备好的胶体金以0.1mol/LK2CO3,调pH至6.2(SPA的等电点)待与SPA结合。用一个滴定盘或一排小试管,以0.005mol/LNaCl连续稀释50µlSPA(1mg/m1)至第十孔或第十管为止。然后,分别于每孔中参加250µ1的胶体金,5min后再参加250µ110%NaCl,lmin后震荡试管,这时SPA浓度较低的孔中,胶体金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SPA的量缺乏以包被胶体金。以胶体金未改变颜色,且SPA浓度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