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林下经济,引领农村生态林业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植物、水产养殖等产业的一部分,将森林资源资源和牲畜紧密结合,实现多阶段复合管理模式。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增加,有林地面积达51.81万亩。林下闲置的土地和空间的不断增大,使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既增加了有形资产,又增加了农民依托林地的发展空间。倡导发展林下经济,把林地变成农民的“金山”,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发展林下经济是非常重要1.1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利用林下闲置的土地和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既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又能带动农村的信息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带动林区向新农村建设迈进。1.2增加林业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和推广林农牧相结合的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可以增加林区农民经济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带动林业大户、林业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3发展林地资源的需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有利于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加速森林的新陈代谢,还可以弥补林木生产周期长的缺点,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综合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森林经济的发展2.1苗木市场临潭县北、东、南部林下林缘种植云杉、杨、柳、花木等特色经济苗木,建立了苗木销售和储运市场,苗木除销往省内各地外,还远销内蒙、新疆等省区。2012年,仅冶力关镇的育苗面积已达168亩,建成百亩育苗园区2个,培育10亩以上苗木专业村8个,5亩以上育苗专业户11户。2.2林下种植型依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精力逐步发展起以林药、林菜、林果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林下种植业。王旗在林下种植以柴胡、党参、当归等为主的中药材,苦菜等山野菜,农民年均增收近1000元;林下培育梨、花椒及花卉等特色产品,培育了一批个体户、林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收入。2.3林下种植药材产业通过项目扶持、科技支撑、奖励调动、订单收购等措施,鼓励农民林下林缘散养土鸡、羊,目前以东南部山区为主的林下土鸡养殖业已经起步,林缘林下培育林木种苗和当归、党参等药材产业也已初步形成,但是规模还很小。3困难和问题3.1市场前景和参与开发的对策部分农民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优惠政策和市场前景等认识还不够,认为收益小,技术难度大,投资回收期长,缺乏参与开发林下潜在资源的热情。3.2启动资金支持贷款机制由于没有鼓励发展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农民在发展林下经济之初缺乏启动资金,“双联”扶持贷款机制不利于林产品生产经营投资,在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更是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等方面严重滞后。3.3林下或林下养殖模式单一目前只发展了种植云杉、杨柳和梨等果品的林果模式,种植柴胡、党参等中药材的林药模式;林下养殖还仅限于生态鸡,养殖品种还显单一,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生态旅游已形成初步规模,但还没有建立起网络化旅游体系。3.4山地面积小、森林资源丰富临潭山多川少,海拔高等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寒冷、常年干旱少雨,林地面积小、森林资源多分布于高远偏僻乡村。这些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和制约到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3.5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不够绝大部分林下产品种植养殖户仍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方式,对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缺乏专业组织的协作指导,导致产销顺畅,未能建立起完备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给林产品的产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4对策和建议4.1完善基础设施通过整合扶贫项目、生态移民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黄河中上游水源补给区建设工程等各类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完善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础设施,为林下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4.2加强宣传,鼓励扶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优惠政策、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鼓励和扶持一批林下种植养殖示范户和龙头企业,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增强信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4.3林下生物养殖产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林下经济发展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努力探索和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林间林缘种植养殖模式,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从当前发展和市场前景看,应重点推广以下10种模式作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林粮林草模式,在林下种植豌豆蚕豆苜蓿等粮食作物和牧草,促进林木与作物生长互补,利用作物饲草饲料发展养殖业;二是林菜模式,在林下林缘种植耐阴性野菜,如苦菜、蕨菜等经济作物;三是林药模式,在林下种植柴胡、党参、当归等中药材;四是林果模式,利用林下林缘空地,栽植套种李、杏、梨等适生水果;五是林菌模式,林下培育菌种,培育蘑菇、木耳等食用菌;六是林禽模式,在林下林缘养殖鸡鸭鹅等禽类;七是林畜模式,在林下林缘养殖猪羊牛驴马等家畜;八是林虫模式,在林下养殖蜜蜂等有益及有价值的昆虫;九是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模式,如养殖野鸡、野兔、鹿、麝香及蟾蜍、蛇等野生动物,在遵循《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维护野生动物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人工繁殖数量,科学的加以利用;十是发展森林旅游模式,保护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带动服务业发展。4.4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为农民定期组织举办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林、农、牧等部门专家就一些林下经济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授课、现场指导;成立林业、农技等部门为指导的技术服务组,分片包户定期下乡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指导建立规范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林业专业协会,引导农民走联合经营的路子,提高农民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技术及管理水平。4.5对林下生态企业的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细水雾灭火设备行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硬度计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士护肤品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热线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预防口腔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药科大学《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电动汽车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电工仪表与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热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