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_第1页
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_第2页
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_第3页
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_第4页
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海带技术研发进展(一)主要技术进展北方海带苗种培育技术改进(1)技术背景:

北方90%以上海带苗种生产企业仍延用传统夏苗培育工艺,存在附着基价格高、处理复杂,育苗周期长,病害多发,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益和育苗稳定性。针对北方环境和设施特点,改进和优化了海带育苗技术工艺。(2)技术要点:在水处理系统中增加蛋白分离器和臭氧发生器,改善水质条件;利用洗刷废水对新海水进行预冷,降低能耗支出;优化附着基,较红棕帘育苗方式增加产能约20%;通过高密度采苗,在幼孢子体大部分生长至4列-8列细胞时进行疏苗,收集并清洗后再次喷洒到新苗帘上继续培育,建立幼孢子体高效利用技术,节省前期培养空间60%以上,降低能源成本20%左右;采用黑色聚乙烯遮阳网作为室外外层遮光材料,全部取代传统竹帘。该技术较传统工艺缩短育苗周期约15d,生产直接成本降低20%以上,可提高海带苗种生产稳定性和苗种质量。(一)主要技术进展海带筏式养殖标准化技术(1)技术背景:

针对海带养殖设施和区间布局不规范,养殖密度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建立了海带筏式养殖标准化技术。(2)技术要点:养殖设施标准化。使用八字环固定吊绳和专用浮漂卡扣固定浮漂,代替传统人工打结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养殖航道与区间布局规范化。筏架以顺流筏设置为主,30台~40台筏架组成1个养殖小区,4个小区组成1个大区,呈田字型排列。

养殖密度标准化。每亩(指海域面积)夹苗总数控制在8500-9500株。

应用效果:海带养殖密度降低约20%,鲜菜产量增加10%以上,每亩养殖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一)主要技术进展冷水褐藻的加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1)技术背景:我国褐藻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但褐藻加工产业的收益率低,仍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缺少新的高附加值产品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2)技术要点:

以提取褐藻聚糖硫酸酯为主线,创建了褐藻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以褐藻聚糖硫酸酯为主,辅以多种中药食材提取物,制备了两种复配制剂;两种复配制剂对免疫调节及对降血糖疗效的研究;形成了褐藻聚糖硫酸酯药食材复配技术。利用微生物酶降解技术,将生产褐藻聚糖硫酸酯的过程产物褐藻酸钠,降解生产褐藻胶低聚糖与寡糖,形成低聚糖与寡糖产品、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的基料。

利用褐藻渣,创新生产了褐藻膳食纤维为主的海带酱和膳食纤维食品。

利用微生物酶降解技术综合利用海带渣生产海藻肥。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是传统褐藻综合利用系统的产值的2.2倍以上。(二)主要养殖模式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根据不同营养级养殖生物的营养需求以及海区的养殖容量,构建2层、3层、3+1层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养殖模式,并进行各种养殖品种的合理密植、优化搭配,充分利用养殖系统中不同层次营养级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科学整合不同营养级生物,实现自然环境养分、能量、空间利用率最大化。(1)两层生态养殖模式根据海域状况,在不适合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上层进行海带、龙须、裙带等大型藻类筏式养殖,中层吊养鲍、扇贝等海珍品贝类,形成了“藻-扇贝”或“藻-鲍”复合的筏式2层生态养殖模式。藻-扇贝复合的筏式生态养殖模式。在75m的筏架上吊挂85绳海带;海带吊绳间吊养扇贝,每台筏架吊挂50笼。藻-鲍复合的筏式生态养殖模式。在75m的筏架上吊挂85绳海带;海带吊绳间吊养鲍,每台筏架吊挂24笼。(二)主要养殖模式多层次综合养殖模式(2)三层生态养殖模式在适合投放增殖型人工鱼礁的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并底播增殖鲍、刺参等苗种;中层以筏式方式养殖鲍、扇贝等贝类;上层养殖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形成了“藻-贝-参”三层生态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上中层按2层养殖模式配比养殖,下层造礁、底播增殖海珍品。投放鱼礁主要是3×3×3m的钢制鱼礁;底播鲍规格要控制在4cm以上,密度平均为2个/平方米;底播刺参规格要达到300头/kg以上,底播密度平均为100kg/亩。(3)3+1生态休闲养殖模式在适合建设生态礁的海域底层投放聚鱼型生态鱼礁,中层以筏式方式养殖鲍、扇贝等贝类;上层养殖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形成了“藻-贝-鱼”3层生态养殖,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海上平台、海上垂钓等休闲渔业设施,加快产业融合,形成了“藻-贝-鱼”+“游乐购”的3+1生态休闲养殖模式。(二)主要养殖模式多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效益

经济效益: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将藻类、贝类、海参和鱼类严格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实现了“减量增收”;海带、龙须菜等藻类亩产由2.08吨提高到2.63吨,增产26.5%;扇贝亩产量由1.56吨提高到2.1吨,增产34.6%;鲍亩产量由2.07吨提高到2.48吨,增产19.8%;综合亩产平均提高26.3%。生态效益: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吸收CO2具有明显作用。据测算,藻-贝生态养殖每年的固碳量相当于12万公顷森林一年的固碳量,生物的碳汇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由于多种养殖物生态功能互补、营养物质互用,有效的避免了水质的富营养化,以及污染、赤潮情况的发生;海底投放的构件,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将有效的保护了水生生物,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和恢复。通过底播增殖、放流、海藻床的生态修复建设等,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修复,渔获量显著增加。

社会效益:在实施生态养殖的基础上,结合海洋牧场“四个一”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将农业生产主体及休闲观光游憩活动相结合,解决了渔民转业和渔船转产问题,使渔业增产,渔民增收,对现代渔业经济的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休闲渔业的发展,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了品牌的打造提升,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二)主要养殖模式海带龙须菜轮养模式

利用海带和龙须菜不同的养殖期,进行海带和龙须菜接力养殖。技术要点:(1)每年10月下旬,将海带幼苗海上暂养,经历分苗、切梢后,次年4月下旬开始部分收割。鲜菜加工海带收割一般在5月上中旬,鲜干比达到7:1-8:1即可间收,水温15℃以上可整绳收割。干菜加工海带收割在海区水温达17℃以上,即可整绳收割。(2)每年5月中上旬,从福建等南方沿海,选取生长旺盛,颜色紫红、杂藻较少的龙须菜,经清洗、降温处理,通过冷藏保温车(4℃~8℃)运输到北方。在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水温13℃及以上的海区进行暂养,暂养时间为3周~4周。(3)水温达到16℃时,开始夹苗。在海带已完成收割的海域进行养殖。经过30-40天的养殖,每米苗绳龙须菜湿重达到3kg-4kg时,即可收获。选取部分藻体较粗,颜色紫黑的作为苗种,继续进行分苗养殖,整个生长季节养殖3-4茬。

效果:海带龙须菜轮养模式利用海带筏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养殖设施,在海带收获后,重复利用海域环境条件,操作方便、节约成本;同时海带和龙须菜接力养殖可以稳定海水营养盐等成分,能较好控制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龙须菜产量每亩约2吨~3吨,平均售价2元/kg,平均每亩增产5000元,效益显著。(二)主要养殖模式海带虾夷扇贝间养模式

随着养殖密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变化和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等原因,扇贝死亡率明显升高,海带和扇贝养殖效益均受到较大影响。大型藻类与滤食性贝类存在生态耦合机制,在生态互利机制基础上,开展藻贝间养模式的研究,即在一个养殖筏架上的两根相邻海带养殖绳中间挂养虾夷扇贝养殖笼,开展海带与虾夷扇贝间隔养殖。技术要点:养殖水深10m以上,海带养殖绳长度8m,绳间距1.5m,夹苗间距10cm,养殖筏间距8m;

在绠绳上每两根海带养殖绳中间挂养一个虾夷扇贝养殖笼,直径33cm,每个养殖笼16层,海带夹苗时一龄虾夷扇贝(壳高2-3cm)每层25-35个,第二年3月份虾夷扇贝分苗,每层10-20个,夏季高温期适当调节养殖笼深度。二、海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1国际贸易环境恶化。2政府部门对海带价值缺乏了解。3海带企业利润率低。4海带产品竞争力弱,品牌建设有待加强。5生产设备与加工技术落后,劳动强度大6海带产品安全评价和标准化问题突出7海带协会的管理与整合能力有待提高。(二)建议改善贸易环境,扩大国际市场。加强海带食品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加强海带新产品的研发。加强科技推广,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对海带产业扶持力度。加强海带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从业者素质,加强有效供给。海带养殖加工企业的应对策略政府扶持与监管海带加工贸易与市场消费情况(一)海带加工及贸易情况(1)海带贸易状况我国海带贸易分为生鲜海带贸易和盐渍海带贸易;海带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在生鲜藻类中,我国出口生鲜海带最多,2018年出口额为0.16亿美元;在加工藻类中,盐渍海带出口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我国生鲜海带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韩国和日本,约占生鲜海带进口总量的99%;主要出口国为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约为出口总额的80%;我国盐渍海带主要以出口为主,出口量远远高于进口量。2015年-2018年出口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我国盐渍海带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韩国。盐渍海带的最大出口目的国为台澎金马关税区,其次为俄罗斯和美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一)海带加工及贸易情况(2)海带加工状况海藻化工业;褐藻胶产业;琼胶产业;卡拉胶产业;海藻食品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海带食品加工企业上百家,年产值70多亿元;裙带菜加工企业十几家,主要在辽宁,年产值约20多亿元;坛紫菜产值大约12亿元,条斑紫菜产值大约10亿元,海藻农用产品产业3亿元,海藻粉、海藻肥产业年产值大约3亿元。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为辅(二)海带市场及消费状况(1)海带市场及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2011年-2017年期间,我国海带价格呈现先小幅回落后波动上涨的趋势,受气候等因素影响2013年前后海带波动剧烈;我国海带价格受长期趋势和随机因素的影响明显,受季节波动影响较小;2018年,我国海带产量过剩,市场需求低迷导致海带价格有所滑落。2019年期间,1月~7月延续上年的海带价格下滑趋势,从8月份开始海带价格止跌回升。应对措施:建立海带信息流通渠道,完善价格波动监管预防机制,从而做到及时、准确的获取国内海带价格及生产供求信息,有效避免因海带价格大幅波动给从业企业、养殖户和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冲击和影响。(二)海带市场及消费状况(2)海带市场消费结构分析对于最受消费者青睐的鲜海带和速食海带,沿海省份消费者和内陆省份消费者的消费频率上是一样;内陆省份消费者的海带食用成本要略微高于沿海省份消费者;网购易于保存和长途运输的品类(如:速食海带、海带副食和干海带);通过超市和菜市场这种近端流通形式来进行购买不易保存和远距离小批量运输的海带品类(如:鲜海带和盐渍海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海带海带(Laminariajaponica),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类,属于褐藻。孢子体大型,褐色,扁平带状。分叶片、柄部和固着器,固着器呈假根状。叶片为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所组成,叶片下部有孢子囊。具有黏液腔,可分泌滑性物质。固着器树状分支,用以附着海底岩石,生长于水温较低的海中。海带成本低廉,营养丰富,是我国主要生产的藻类产品之一。海带生于海边低潮线下2m深度的岩石上,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材上。(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1)海带养殖面积2018年,全国藻类养殖面积14万公顷,其中海带养殖面积达4.51万公顷,占比31.29%,主要分布于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5省。2008年~2018年,全国海带养殖面积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图1),2018年海带养殖面积相比于10年前增加了约34.63%,由此可见海带在藻类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2)海带养殖区域我国海带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渤海湾地区。海带主产区分别是福建、山东和辽宁;2018年,养殖海带共计45100公顷,其中福建养殖面积达20397公顷,占比45.23%,是我国海带养殖面积最大的省份;山东养殖面积共计17156公顷,占比38.04%;辽宁省养殖面积共计6073公顷,占比13.4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3)海带养殖产量2018年,我国藻类总产量为471万吨,其中海带152万吨,占藻类总产量的32.30%。我国海带的总产量逐年增长,虽然增速缓慢,基本保持每年增长2%;全国海带育苗量从1999-2018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福建近5年的海带产量处于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6.4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1)经济效益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褐藻,富含多种矿物质,在工业和食品加工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根据海带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海带初级加工主要以淡干和盐渍初级产品为主,约占海带制品的80%,而海带的精深加工主要是将海带加工成食品以及进行工业加工,少部分是作为农业和医疗行业的加工。福建、山东和辽宁是我国海带养殖大省,海带养殖面积占全国养殖面积90%以上,每年为我国创造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藻类养殖国家。海带养殖和加工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渔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海带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伴随着海带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完善,为沿海地区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海带加工产品不仅仅销往内地,海带精深加工产品,如将海带精加工提取的海带汁、海带鱼肉卷等软包装以及罐头系列产品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随着沿海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当地渔民增收,逐渐走向富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二)海带产业效益(2)社会效益海带养殖有助于结合产区的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海带养殖产业不断发展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海带育苗、养殖的成功实践推动着相关海带产业的发展,包括食品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等,带动当地就业,同时也将盐渍、熟干、海带豆腐等海带加工产品远销海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沿海相关海带产业的发展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安居乐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动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二)海带产业效益(3)生态效益海带养殖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无机氮、无机磷,转化水体中溶解的CO2,有助于和养殖生物协同作用净化水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研究表明,海带与养殖动物具有生态互补性,海带养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无机氮,降低水体中无机氮含量,同时吸收养殖动物释放到水体中的多余营养盐,转化为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品,从而达到修复水体,促进水体氮磷循环的目的。海带对氮元素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理想状态下,每养殖1000吨海带,预计可以吸收水体中2130kg氮和300kg磷。海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生物过滤器,为缓解海水富营养带来希望。海带的年固碳能力为0.234kg/㎡,如果通过标准化转化,海带可以较好地固定水体中的碳,可以有效进行生态调控,有助于防止水体中过多CO2释放到空气中。因此,养殖海带还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二)海带产业效益藻类养殖产业概述藻类养殖我国的海藻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大型海藻基本上包括四种:褐藻、绿藻、蓝藻、金藻;大多数海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其他无机成分,人们开始关注海藻的加工价值;海藻产业是以海藻的养殖、捕捞、加工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活动;根据CredenceResearch的数据,2018年全球藻类产品市场价值339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65亿美元。2018年全球藻类蛋白市场(按应用分)(图片来源:GrandViewResearch)(1)藻类养殖区域我国海藻的主要养殖地区分布于福建、山东、辽宁三省,三省的海藻水产品产量占到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福建产量最多,约占全国的46.4%。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2)藻类养殖面积海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藻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从养殖面积来看我国的藻类养殖面积在2017年以前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藻类海水养殖面积为141.74千公顷,同比2018年略有下降。由于国内热带海洋环境的变化、养殖区域限制、养殖技术不成熟、敌害多导致海藻养殖风险高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藻类海水养殖面积一直未能在热带海域进一步扩张,这是限制我国藻类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而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褐藻,如海带、裙带菜是冷温性种类,主要位于温带、亚热带海域,目前规模已经难以进一步扩大。而近岸适养海区空间有限,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导致养殖海藻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3)藻类养殖产量近年来国内藻类水产品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藻类水产品产量达到258.13万吨。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4)藻类养殖种类我国海藻养殖主要以海带、紫菜、江蓠、裙带菜等为主;海带产量最大,占到总产量的63.5%;海藻的养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福建主产海带(43.3%),江苏主产紫菜(约60%以上)、辽宁主产裙带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