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件:感染病学总论完整版_第1页
传染病学课件:感染病学总论完整版_第2页
传染病学课件:感染病学总论完整版_第3页
传染病学课件:感染病学总论完整版_第4页
传染病学课件:感染病学总论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病不断刺激媒体及人们的神经?什么病会导致政府不断发放红头文件?什么专业的疾病治愈率最高?什么专业和平时代医护人员伤亡率多?什么专业涉及学科最多?什么专业医师不断爆炸性更新知识???????感染病学总论当前感染病的现状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流行病学WiktorStephan,globalhepatitisprogram.Oralpresentation.AIDS—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瘟疫

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值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爱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人禽流感—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梦魇

很少的禽流感病毒株可以跨越物种界线感染人类,H5N1是造成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它引起的临床症状非常严重,最常见的是肺炎和多组织器官衰竭。禽流感病毒变异的方式:它自身慢慢地进行变异,逐渐地适应人类,当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时候,流感大流行就将暴发。如果禽流感病毒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而被感染者体内同时又有普通的“人流感”病毒,两种病毒则可以在人体内进行基因重组,重组以后形成的病毒,就直接具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Ebola—阴魂不断的致命杀手TotalCasesDaysSinceLastCaseUpdatedApril27,2015SARSMERS

LeadingCausesofDeath概念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指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现代感染病特点细菌耐药、医院感染成为主要的感染问题耐药菌感染(如NDM1、MRSA、ESBL等医院感染免疫缺陷感染我国耐药状况新发传染病定义该定义实际包括了两类疾病:其一为新发生的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是指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其二为重新发生的古老传染病(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RID),是指一些原已得到基本控制、已不构成公共卫生问题,但近年来因某些原因又重新流行的古老传染病。有人将二者合起来简称为新发和再发传染病(emergingand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RI)新发传染病是指在过去20年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或者在将来有可能增加的感染性疾病。其可以包括出现特有的症状原来很少的疾病出现流行原来临床表现轻微的疾病变得严重原来可以预防或治疗的疾病失去控制或出现耐药性或者是由于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一些疾病被发现有

所增加

-美国CDC(2001年)新发传染病定义新发传染病定义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2007.6月20日

突发急性传染病范畴新发传染病(急性传染病)

传统意义所指传染病(急性传染病、重要危害)突发急性传染病

不明原因疾病(急性、重要危害)新发传染病的分类新发传染病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所认知,只是近20年来发现是传染病。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突发性玫瑰疹等第二类,某些疾病或综合征在人间也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20年来才被发现和鉴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病毒性肝炎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第三类,某些传染病过去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等人们也常根据习惯依据病原体特点而命名,如新发病毒性传染病、新发细菌性传染病等感染是恶性肿瘤的元凶之一乙肝病毒(HBV)→80%肝癌幽门螺杆菌→35%~89%胃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00%宫颈癌HPV→食管癌上升4倍EB病毒抗体阳性患者→3%~10%鼻咽癌EB、HPV、CMV、疱疹病毒→诱发肺癌HLTV→白血病病原体基因组插入人体细胞基因组→激活原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病原体改变人体细胞内信号通路→慢性炎症→癌变控制感染是预防肿瘤的重要途径之一全球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

约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地区分布特点

亚撒哈拉非洲地区:HIV、疟疾等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其它地区中东和北非:TB、丙肝的流行较严重。HIV感染率在所有地区最低亚太地区:抗药性结核病,疟疾和霍乱是主要威胁,南亚地区HIV的扩散前苏联地区:霍乱、丙肝、结核病、HIV感染等疾病急剧增加拉丁美洲:霍乱、疟疾、TB及登革热再现西欧:面临HIV/AIDS,结核病,丙型肝炎的

威胁,经济动物性疾病也有不断发生

中国新发传染病形势国内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扩散性病、结核病上升明显,登革热近年有所回升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一些国外罕见的传染病出现扩散趋势,有传入我国的危险如埃博拉出血热、尼巴病毒脑炎、拉萨热、人类克雅氏病、西尼罗河脑炎、汉坦病毒肺症、猴痘、裂谷热、委内瑞拉脑炎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一些传染病威胁依然存在及卷土重来鼠疫、霍乱、脊髓灰质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指是由一种布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中的新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人群可能对此病普遍易感,有证据提示,蜱等可能为传播媒介。接触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有传染性2010年10月,卫生部下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通过加强培

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意识和能力,可能对降低病死率发挥积极作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010年广东东莞基孔肯雅热2010年,广东省2010年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96(其中2例输入)例,疑似病例188例。2010.6.23,白云机场检疫发现,非洲籍入境旅客,核酸阳性,男性,29岁,发病时间为6月22日。部分标本基因测序、比对,显示本次疫情的毒株为中/东/南非流行株,与泰国2008、2009年同基因型毒株同源性达99%。251950~2010年全国人间布病发病趋

26新发传染病的“五新”特征新病原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新变异株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新认知的新发传染病新确认是传染病的新发传染病在某地新流行的新发传染病

就是研究感染病和寄生虫病在

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

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感染病学感染性疾病的学科交叉与整合感染病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芯片技术药学细菌耐药控制的研究内容耐药监测主动监测被动监测耐药机制分子机制流行机制传递机制医院感染控制治疗治疗研究新药新方法诊断合理用药教育培训监督管理耐药控制感染科医师所必须的知识结构基本知识内科学感染病学核心知识相关临床基础学科密切相关知识相关生命科学能力发展相关自然科学相关社会科学感染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共生状态(commensalism)↓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

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感染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病原体进入人体病原体被清除定居(病原体寄生人体)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最常见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免疫学检查才发现。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最低出现症状、体征、病理改变免疫反应。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次之不出现临床症状、且能排除病原体。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少幻灯片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能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起来。潜伏感染并不是在每种传染病都存在,常见的潜伏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首发感染PrimaryInfection重复感染Re-peatedInfection混合感染Co-Infection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Infectionspectrum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致病力)机体免疫功能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感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病原变异---EID产生的主要因素流感H1N1流感疯牛病人克-雅氏病禽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猴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SARS病毒一般细菌超级细菌流感病毒基因变异与全球流感爆发人和鸡的赛跑InfectionandImmunityinfectionimmunityBolusofinfectionxvirulenceimmunityDisease=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IgM近期感染的指标IgA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的局部抗体IgG临床恢复期IgE原虫和蠕虫感染Tcell’sclassificationResponsetoInfectioninfectionxdiseaseInnateimmunitynodiseaserecoveryadaptiveimmunityre-infectionnodiseasex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组织损伤机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从发病机制判断感染的阶段及程度器官损伤及症状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期凝血及血管损伤伤期炎症激活期感染病的发生与发展病理生理变化发热急性期改变蛋白代谢糖代谢水电解质代谢内分泌改变迁延不愈慢性期改变反复发作肝纤维化

肝硬化结节钙化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SourceofInfection

PatientCovertinfectedpersonCarrierInfectedanimal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要达到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HIV’sTransmissionRoutes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易感者(susceptible)对某些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流行过程因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发传染病?变:病原的变异变:环境的变迁变:人类的变化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环境变迁---EID产生的重要因素气候:全球变暖气象:厄尔尼诺、拉尼娜、太阳风暴自然:森林减少或消失、过度开采或栽植生态:农药化肥滥用、废气毒水污染动植物:物种减少、灭绝或迁徙人类变化---EID产生的主观因素人对动物的侵犯:丛林狩猎、滥捕乱杀人对生态的破坏:密集种植、不当移栽人际交往的变化:便捷快速、频繁、差异度大人居环境的变化:过度城市化、人群密度大人体自身的变化:体质明显变差,免疫力在下降Whydopeoplegetsick?Newpathogensorchangesinpathogens(HIV,Nile-likevirus)Changesinenvironmentalconditions(naturalorman-made)HostFactors(Age,gender,ethnicity,immunestatus,Nutritionalstatus,behavior)传染病的特征infectivityEpidemiologicfeaturePostinfectionimmunitypathogen4个基本特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发热皮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一)病程发生的阶段性(一)、病程发生的阶段性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是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2、前驱期(prodromal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前驱期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乏力等。3、症状明显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肝脾肿大和脑膜刺激征、黄疸等。4、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

: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5、复发(relapse):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6、再燃(recrudescence):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时,称为再燃。7、后遗症(sequela):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成为后遗症,多见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fever)发疹(rash)毒血症状(toxemicsymptom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FevertypeSustainedFever

RemittentFeverIntermittentFever(septicfever)UndulantFeverRelapsingFeverIrregularFever发疹(rash,eruption)

斑丘疹(maculo-papularrash)

出血疹(petechia)

疱疹、脓疱疹(vesiculo-pustilarrash)

荨麻疹(urticaria)SkinEruptionMacule(班疹)Maculo-papule(班丘疹)Roseola(玫瑰疹)SkinEruptionPetechiae(出血疹)EcchymosisHerpesTheTimeRashAppears

Day1Rubella(风疹)

Day2ScarletFever(猩红热)

Day3SmallPox(天花)

Day5TyphusFever(班疹伤寒)Day6Typhoid(伤寒)VerysickpatientmusttakeeasyVVariolanothaSScareletfeverPSmallpoxMMeaslesTTyphusEEntericfeverOtherSymptomsConjunctivacongestedEnlargementoflymphnodesToxemicsymptomsBleedingComa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responseSpleno-hepatomegaly(三)、传染病的临床类型临床过程的长短急性亚急性慢性病情轻重轻型中型重型(衰竭)暴发型临床特征典型非典型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增多见于化脓型细菌感染。

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或者减少见于伤寒、病毒感染或者病毒性肝炎。嗜酸性细胞升高见于蠕虫感染、血吸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嗜酸性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尿常规:有助于钩端螺旋体和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大便常规:有助于蠕虫病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分子杂交、PCR、in-situPCR。免疫学检查其他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免疫荧光检测基本思路是否是已知的常见病的病原体或其变种?是否是少见病或罕见病的病原体?是否是完全未知的一种新的病原体?已知病原体的快速确认或排除高通量的检测技术

1、病原体核酸高通量检测多重PCR(关联技术:电泳、质谱、液相芯片)病原体基因芯片

2、病原体抗原抗体的高通量检测核心技术:蛋白质芯片发现新病毒的主要技术路线表达CDNA文库基于PCR的扩增技术: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序列非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技术随机PCR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传染病病原推断法则

推断思路:

*在感染者中总能检出该病原体,多数能检测到病原序列*该病原序列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靶器官内*相应病原体,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并能从被感染的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的病原体*健康人及其相应器官内应无该病原体及其序列推断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能从靶器官中检出该序列*电镜下观察到病原*应有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其他实验室证实*随着病情恢复,该病原水平逐渐下降直至检不到,但可检测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

即所谓修正的“Koch法则”Epidemiology感染病的诊断策略流行病学资料在感染病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资料如玫瑰疹,肝脾肿大,腓肠肌压痛实验室检查感染病诊断的主要手段诊断与鉴别诊断diagnose三个环节四个特征五种表现治疗一般及支持疗法病原及特效疗法对症疗法康复疗法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AntibioticTherapyProperdosePropertimeintervalProperrouteofadministration(oral,parenteral)CombinationantibiotictherapyThemainclassesofantibiotics

AminoglycosidesCeph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