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3.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放热的反应,不必加热就能发生反应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也能发生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4.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6.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共价键(或其可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等于()A.﹣183kJ•mol﹣1 B.+183kJ•mol﹣1C.﹣862kJ•mol﹣1 D.+862kJ•mol﹣18.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2H2O(1)△H=﹣285.8kJ/molB.2H2(g)+O2(g)═2H2O(1)△H=+571。6kJ/molC.2H2(g)+O2(g)═2H2O(g)△H=﹣571。6kJ/molD.H2(g)+O2(g)═H2O(1)△H=﹣285。8kJ/mol9.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2878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H=﹣286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10.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A.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B.S(s)+O2(g)=SO2(g)△H1;S(g)+O2(g)=SO2(g)△H2C.C(s)+O2(g)=CO(g)△H1;C(s)+O2(g)=CO2(g)△H2D.H2(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12.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13.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氢离子浓度不会改变的是()A.NaCl B.CuSO4 C.AgNO3 D.Na2SO41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1=+571。6kJ/mol,2H2(g)+O2(g)=2H2O(g);△H2=﹣483.6kJ/mol.当1g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的下列描述:①放出;②吸收;③2。44kJ;④4。88kJ;⑤88kJ,其中正确的是()A.②和⑤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③1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H=﹣56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A.2912kJ B.3236kJ C.2953kJ D.3867kJ16.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CuSO4]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7.在101kPa时,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8.1。00L1.00mol•L﹣1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9.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0.由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1)NH3(g)+HCl(g)=NH4Cl(s)△H=﹣176KJ•mol﹣1(2)NH3(g)+H2O(l)=NH3•H2O(aq)△H=﹣35.1KJ•mol﹣1(3)HCl(g)+H2O(l)=HCl(aq)△H=﹣72.3KJ•mol﹣1(4)NH3•H2O(aq)+HCl(aq)=NH4Cl(aq)△H=﹣52。3KJ•mol﹣1则NH4Cl(s)+2H2O(l)=NH4Cl(aq)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反应热的热效应值△H=.三、计算题21.已知下面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36kJ•mol﹣1H2(g)+O2(g)=H2O(g)△H=﹣241。8kJ•mol﹣1H2(g)+O2(g)=H2O(l)△H=﹣285.8k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在101kPa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求放出的热量.

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多种;C.物理过程也有能量变化;D.物质的变化是能量变化的基础.【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生成,二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正确;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多种,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以表现为其它形式的变化,如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物理过程也有能量变化,如某些物质溶解放热,故C错误;D.物质的变化是能量变化的基础,有能量的变化一定有物质变化,故D错误;故选A.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条件.【解答】解:A、当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当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吸热反应不一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比如铝热反应需在高温下发生,故D错误.故选B.3.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放热的反应,不必加热就能发生反应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也能发生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反应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与是否加热无关,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旧键断裂吸收热量,形成新键放出热量,则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故B正确;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氢氧化钡结晶水合物和氯化铵反应是吸热反应,常温下可发生,故C正确;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热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有关,物质的量越多,反应热的绝对值越大,故D正确.故选A.4.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解答】解:A.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X的能量不一定高于M,故A错误;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B错误;C.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C正确;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引发反应时可能需要加热,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Ba(OH)2•8H20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6.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化合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该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即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铝和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中铝元素、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有电子转移,为氧化会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钡和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甲烷的燃烧为放热反应,但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共价键(或其可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等于()A.﹣183kJ•mol﹣1 B.+183kJ•mol﹣1C.﹣862kJ•mol﹣1 D.+862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键放出能量,根据反应Cl2+H2=2HCl键能计算反应热.【解答】解: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键放出能量,反应Cl2+H2=2HCl中,需要断裂1molCl﹣Cl键和1molH﹣H键,则吸收能量:436KJ+243KJ=679KJ,生成2molHCl时需生成1molH﹣Cl键,放出2mol×431KJ/mol=862KJ能量,放出的能量高于吸收的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的,放出的能量为862KJ﹣679KJ=183KJ,即△H=﹣183KJ/mol,故选A.8.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2H2O(1)△H=﹣285.8kJ/molB.2H2(g)+O2(g)═2H2O(1)△H=+571。6kJ/molC.2H2(g)+O2(g)═2H2O(g)△H=﹣571。6kJ/molD.H2(g)+O2(g)═H2O(1)△H=﹣285。8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来分析;B、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C、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D、根据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解答】解:A、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285。8kJ,故A错误;B、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B错误;C、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不是气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故C错误;D、因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D正确;故选:D.9.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2878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H=﹣286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B、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来判断;C、根据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能量高低来判断;D、根据正丁烷和异丁烷中含有的化学键来回答.【解答】解:A、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的能量相同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物的总能量越多,故A正确;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A可知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所以正丁烷的稳定性小于异丁烷,故B错误;C、因正丁烷的能量比异丁烷的能量高,所以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D、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中,均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数目一样多,故D错误;故选A.10.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D、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B、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则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C、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焓变大于0,所以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故选D.1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A.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B.S(s)+O2(g)=SO2(g)△H1;S(g)+O2(g)=SO2(g)△H2C.C(s)+O2(g)=CO(g)△H1;C(s)+O2(g)=CO2(g)△H2D.H2(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B.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C.碳单质完全燃烧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放的热.D.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解答】解:A.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则生成液态水放热多,故△H1>△H2,故A错误;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则气态硫燃烧放热多,所以△H1>△H2,故B错误;C.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故C错误;D.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该化合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值是负值,△H1=2△H2,则△H1<△H2,故D正确;故选D.12.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13.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氢离子浓度不会改变的是()A.NaCl B.CuSO4 C.AgNO3 D.Na2SO4【考点】电解原理.【分析】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物质的水溶液,在阴极上放电的离子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如果不是氢离子放电,氢离子浓度就不会改变.【解答】解:A、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在阴极上放电的离子是电解质中的氢离子,氢离子浓度会减小,故A错误;B、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的水溶液,最后的生成物是铜、氧气和硫酸,氢离子浓度会增大,故B错误;C、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的水溶液,最后的生成物是银、氧气和硝酸,氢离子浓度会增大,故C错误;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的水溶液,电解的实质是电解水,电解前后一直是硫酸钠的中性溶液,氢离子浓度不会改变,故D正确.故选D.1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1=+571.6kJ/mol,2H2(g)+O2(g)=2H2O(g);△H2=﹣483。6kJ/mol.当1g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的下列描述:①放出;②吸收;③2。44kJ;④4.88kJ;⑤88kJ,其中正确的是()A.②和⑤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③【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当1g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热,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液态水变化为气体水吸收的热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1g水变化为气态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当1g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热,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液态水变化为气体吸收的热量;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2H2O(l)=2H2(g)+O2(g);△H1=+571.6kJ/mol,②2H2(g)+O2(g)=2H2O(g);△H2=﹣483。6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2H2O(l)=2H2O(g);△H3=+88KJ/mol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当1g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热2。44KJ;所以②③正确;故选D.1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H=﹣56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A.2912kJ B.3236kJ C.2953kJ D.3867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与放出的热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得1molCO和3molCH4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解答】解:由2CO(g)+O2(g)═2CO2(g)△H=﹣566kJ•mol﹣1,则1molCO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KJ=283KJ,由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则1molCH4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890KJ,则3molCH4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890KJ×3=2670KJ,所以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83KJ+2670KJ=2953KJ,故选:C.16.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CuSO4]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考点】电解原理.【分析】A.电解氯化铜生成氯气和铜;B.电解NaOH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D.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和硫酸,结合两极生成的物质选择加入的试剂.【解答】解:A.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电极生成物是氯气、铜,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氯化铜,故A错误;B.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加入的应该是水,故B错误;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入的是HCl,故C正确;D.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物是铜、氧气和硫酸,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氧化铜或碳酸铜,加入氢氧化铜会多加水,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7.在101kPa时,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在101kPa时,一定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计算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一定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所以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85。8KJ,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mol.18.1.00L1。00mol•L﹣1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n(H2SO4)=1.00L×1.00mol•L﹣1=1mol,n(NaOH)=2。00L×1。00mol•L﹣1=2mol,则生成2molH2O(l)放出114。6kJ的热量,结合物质的状态、焓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n(H2SO4)=1.00L×1.00mol•L﹣1=1mol,n(NaOH)=2。00L×1。00mol•L﹣1=2mol,则生成2molH2O(l)放出114.6kJ的热量,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故答案为: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19.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无影响.(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5)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解答】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5)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无影响,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20.由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1)NH3(g)+HCl(g)=NH4Cl(s)△H=﹣176KJ•mol﹣1(2)NH3(g)+H2O(l)=NH3•H2O(aq)△H=﹣35.1KJ•mol﹣1(3)HCl(g)+H2O(l)=HCl(aq)△H=﹣72.3KJ•mol﹣1(4)NH3•H2O(aq)+HCl(aq)=NH4Cl(aq)△H=﹣52。3KJ•mol﹣1则NH4Cl(s)+2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