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学设计(五篇)_第1页
初二地理教学设计(五篇)_第2页
初二地理教学设计(五篇)_第3页
初二地理教学设计(五篇)_第4页
初二地理教学设计(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初二地理教学设计(通用五篇)初二地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使学生可以运用地图说出____省的位置范围,理解____省的人口,明确____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可以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p、掌握____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才能目的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才能;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p问题的才能;3.使学生掌握分析^p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的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____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展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____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____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____的一些的景观。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____省。讲述:____岛与____省含义一样吗?____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____省。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__省[讲授新课]我们首先来认识____省位置、范围等概况。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答复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____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____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____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____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4.理解____省的人口数量,计算____省的人口密度。学生自学、填图、计算,老师巡回指导。提问,学生答复。(略)归纳讲述:____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____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____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____中南部,因此____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____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间隔很近。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间隔(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材料说明了____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材料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材料说明了____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提问、学生答复。(略)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刚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基隆离福州仅276km。假设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间隔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首先,从地缘关系上,____本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局部。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____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局部下沉为海峡,____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____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____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如今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____、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____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局部,而且____的根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一样,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一样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____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____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局部。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____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____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____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局部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____繁衍生息,成为____最早居民。今天____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风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络。1980年,____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____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明:____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血脉相通。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上来看,____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____)。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____和琉球,____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____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____。鸦片战争后,帝国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____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____的清政府割让给____,直到1945年____完毕。综上所述,____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____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____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兴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承转:刚刚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场,列强就屡次进犯____,他们主要是看重了____之“宝”。活动:请大家阅读p35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p、讨论答复以下问题:1.简要概况____自然环境的特点。2.____之“宝”主要指____有丰富的自然资,说说____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p____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3.看看____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归纳讲述:____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峰3952米,为全省点,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____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河流为浊水溪,湖泊日月潭。温暖潮湿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____岛丰富的森林资。____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____森林树种非常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____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____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潮湿,土壤深沉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____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____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因此____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____还有丰富的矿产资,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承转:丰富的资,优越的位置为____经济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下面我们来理解____的经济特点。板书:二、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请大家读图6.28)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____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____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开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____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承转:那么,大家考虑过没有,____开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活动:请大家读图6.27,分析^p答复刚刚所提问题。提问,学生答复。(略)老师归纳讲述:____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开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开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1.____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根底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____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60年代后,____大力开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进步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____人口稠密,这为____经济的开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4.60年代后,____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5.为加速经济开展,____还大力建立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如“____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p38材料。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____经济开展很快,那么____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答复以下问题:1.____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提问,学生答复。(略)____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____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沉肥沃、农业兴旺,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开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根底;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开展;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____的港口,这为____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互相联络,互相制约。随着经济的开展,____的产业构造也在不断变化。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学生画图,分析^p。老师指导,检查。提问2,____的产业构造有何变化?学生答复,略。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间,____的三大产业构造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____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开展。[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____,理解了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化地认识到____是祖国之“宝”。____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知识要点与检测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__省[反应练习]1.填空(1)____省位于我国,隔与我国省相望,由及、等许多小岛组成。(2)____地形以为主,其中峰是。(3)北回归线穿过____部,还穿过我国的、和三个省区。(4)____森林资丰富,有“”的美誉,是最的树种。2.选择(1)从____东部海域开场,按逆时针方向,____岛濒临的海域是()a.南海、太平洋、东海、____海峡b.太平洋、东海、____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____海峡、东海d.____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2)____有“海上粮仓”之称,盛产稻米,主要产自()a.____东部b.____西部c.____中部d.____北部(3)____产业构成中()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一、第二产业为主d.第二、第三产业为主3.判断(1)____盛产各种水果。(2)____树种丰富是因为____从南向北分布有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3)____的出口商品中农矿产品占很大比例。4.在填充图上填出:(1)____附近海域、隔海相望的大陆省区、邻国。(2)____主要城市。答案:1.(1)东南沿海____海峡福建____岛澎湖列岛钓鱼岛(2)山地玉山(3)中南广东广西云南(4)亚洲天然植物园樟树2.(1)b(2)b(3)d3.(1)×(2)×(3)×4.略※板书设计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__省一、____省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人口密度____我国东南沿海____岛及附近小岛3.6万km22200多万611人/km2二、____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三、____之“宝”——丰富的资森林、矿产、水产、农产品丰富四、____的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活动与探究试分析^p比拟____与____经济开展特点的一样之处和不同之处。初二地理教学设计篇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根底知识,同时获取新知。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相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开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络。才能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搜集、分析^p地理信息才能及与别人交流才能。德育目的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开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开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4.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开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在世界中求开展。※教学难点在世界中求开展※教学方法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络比照法等。※教具准备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方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展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如今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p一下家乡的区域开展有什么优势?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呢?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开展[讲授新课]1.区域差异很大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答复,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老师鼓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老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根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老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开展不同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开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开展道路也不尽一样。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理解东北平原粮食消费情况。东北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开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消费基地。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消费有什么特点呢?评价点拨:学生答复,老师鼓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展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消费,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消费基地。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开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开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老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开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根底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鼓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刚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开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开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开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经济,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程度地克制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问:我国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开展情况一样吗?(学生:不一样)评价点拨:学生答复,老师鼓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开展的方向、开展的途径和开展的道路也不尽一样。可见,区域开展不同(老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老师:答复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必须进展区域合作。(老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老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开展好了?假如东北平原消费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假如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开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施行,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老师及时板书:区域合作),分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施行、难以完成的。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立,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三北”防护林的分布“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x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进步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局部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根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宏大。老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络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开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开展的一个典范。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刚,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开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开展中不断向前开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开展,大显身手呢?板书:在世界中开展投影:“中国参加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中国参加世贸组织签字仪式播放录像:将中国入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考虑。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会谈终于在2023年11月正式参加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参加wto呢?评价点拨:(学生答复,老师鼓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开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开展需要来看,参加wto,融入世界,开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开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开展趋势看,参加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开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参加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开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结合国安理睬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某型飞机消费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课堂小结]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p问题的才能、懂得的道理走向将来的生活。知识要点与检测答案:差异不同(或不平衡)合作世贸竞争和平生态环境进步[反应练习]填空(1)国土,区域大,开展是我国的一个根本国情。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开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展合理的改造,、地开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区域之间的和,做到互补。(2)中国是中的大国。人口,人均国民消费总值,这是我国的又一根本国情。在今后长时间内,仍是第一位的。(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又面临着、、等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答案:(1)辽阔差异不平衡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联络合作优势(2)开展众多较低开展(3)全球人口资环境※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就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工程,通过搜集资料与家长或同学展开讨论:(1)工程输送资的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2)工程主要解决哪些问题?2.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以下话题仅供参考),采用你喜欢的表达形式(或日记、或短文、或散文、或诗歌等)说明自己的看法。(1)从我家看祖国的开展。(2)wto与我们的生活。(3)经济开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3.经常关注我国新闻和世界新闻,看看我国是如何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如何在世界中求开展以及如何履行我国肩负的三大历史责任的。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形组成和主要地形区。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该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3.分析^p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消费和人们生活的影响。4.理解人们在干旱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教学重难点分析^p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1.由区域名称描绘大致位置。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漫漫。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找一下答案。新课讲授:二.草原和荒漠(一)地形与位置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p)。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金山脉以北。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该区面积广阔,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3.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形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p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区。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二)气候特点与景观分布1.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围?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干旱。3.完成p73——p74活动。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6.学生答复: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7.老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8.转承:干旱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三)河流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干旱的自然特征。2.老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枯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区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3.承转: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一)牧区1.老师讲述:西北地区比拟干旱,水资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兴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p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5.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可挪动的房子——蒙古包”,理解____生活居所的特点,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6.设问承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开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二)灌溉农业区1.老师讲述:水是农业开展的根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成为开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开展种植业呢?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平原的地区,考虑:水来自哪里?3.老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兴旺,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开展农业。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消费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防止珍贵水资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8.承转:虽然水有限,但西北也有开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8.11,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9.小结:西北地区开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1.读图8.4,将照片与拍摄地连线。2.分析^p造本钱区景观变化的原因。【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读图8.12,8.13,观察坎儿井的构造。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3.通过坎儿井,理解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初二地理教学设计篇四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3.根据资料,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开发利用的成功经历,以西气东输为例进展说明。【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的开发利用。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施行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究、求知、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开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开发利用的成功经历──西气东输工程。【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侵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的:出示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在盆地的中部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p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喀什的气温与降水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2.讨论分析^p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课件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观察图中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是星星点点分布的而且相距遥远。绿洲面积小,限制了农业消费;绿洲之间相距遥远,造成交通不便,影响了经济的开展。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绿洲分布的关系。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想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油气资的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简介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根据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轮资评价数据统计,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总量约为162.9亿吨,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总量150亿吨;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总量12.76亿吨,中石化河南宝浪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总量2023.94万吨。截至2023年,盆地剩余油气资总量在全国各大油气田位居第一,天然气资量列全国500多个盆地之首,现阶段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具有宏大的资潜力。(巴州油地工程研发中心发布时间:2023-11-27)西气东输:播放影像资料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路及意义:出示课件:合作探究三:1、什么是“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2、那沿途一定经过哪些地方?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杭州,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二线工程主干线于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广西,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可是我国间隔最长、口径的输气管道。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4、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施行,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开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西部地区能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开展,扩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开展。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构造。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5、塔里木盆地开发油气资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应重视环境保护。6、西气东输工程对塔里木地区的能、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哪些好处?西部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了廉价、干净的天然气能,缓解了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带来的环境压力。初二地理教学设计篇五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使学生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将来开展方向。才能目的1.培养学生的读图才能和分析^p、整理资料的才能;2.使学生掌握理解一座城市的根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的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化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北京市的将来开展方向。●教学难点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北京市城市建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提问,学生答复。(略)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阔,为了经济开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学生齐答:北京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理解的北京。学生介绍。(略)通过刚刚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化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板书: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讲授新课]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分析^p、讨论、答复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老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提问,小组代表答复,组员补充。(略)板书:一、北京概况位置、面积、人口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2000年)。板书:二、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