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_第1页
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_第2页
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_第3页
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_第4页
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一、规划的程序

(一)组织准备

为了加强对此次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各种意见,武义县成立了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组织群众和各部门参与规划并听取了意见,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土地开发整理和编制此次规划的各种要求。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提供规划必需的有关资料,协助技术组进行实地调查工作。(二)资料准备

为了如实反映武义县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现状,进行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收集如下基础资料: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等资料。3、经济社会状况: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风俗习惯等资料。4、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生态保护和建设等资料。5、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程度及效益、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土地权属状况;已有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中可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和变更调查资料、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资料。6、相关规划、标准: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涉及的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保、旅游等行业规划及国土整理治、流域开发治理、水土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等相关规划、标准等资料。(三)技术路线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手册》,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技术组共同编制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相关资料,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根据土地利用详查及其变更调查资料、土地评价资料、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及相关规划,充分分析调研资料,制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进行耕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编制以耕地为主的开发整理潜力等级分布图。在深入进行耕地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武义县“九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土地利用政策和法律规定,在土地利用总部门意见,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划区,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拟定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就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从而完成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土地整理规划技术路线图附后。(四)编制的背景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相继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工作的通知》57号文件和《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39号文件以及《关于印发<省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点>和<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215号文件。从1999年至2002年,我县先后完成王宅镇马昂郭浦朱、县良种场、王宅镇横路畈等土地整理项目31个,整理总面积为4585.33公顷,建成标准农田3911.6公顷,新增有效耕地628.35公顷,取得建设用地折抵指标452.4公顷。(五)编制过程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从8月开始准备,到10月中旬基本结束,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组织和资料准备阶段(2002年8月)(1)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技术组等组织机构;(2)制定技术方案;(3)收集、整理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所需要的各种资料;(4)调查分析,初步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标和任务。2、潜力分析阶段(2002年9月上旬)根据收集资料的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进行分析,以新增耕地系数为标准,分别进行分等定级,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图。

3、规划方案的初步确定阶段(2002年9月下旬)在潜力分级的基础上,经技术组充分讨论,确定规划的初选方案,包括土地开发整理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安排,预期投资和效益的分析,规划实施的配套措施。4、征求意见、完善方案、完成规划阶段(2002年10月上旬):(1)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2)修改完善规划方案;

(3)分区、分期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编制土地整理规划图;

(4)编制规划说明。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原则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2、综合协调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6、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原则。

(二)指导思想

依据《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武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具体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用途管制,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兼顾,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此次规划在具体思路上注意了两点:

1、以耕地整理为重点,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集约、高效利用,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开发整理,建设山川秀美、环境幽雅、生产便利、生活舒适的现代化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成果

(一)主要目标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导下,落实《武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提高武义县粮食自给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期内补充耕地4373.19公顷,满足并超过了《武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于到2010年保证增加耕地不少于279.30公顷的要求。

(二)主要成果

1、《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文本;

2、《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说明;

3、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2001~2010);

4、武义县耕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5、武义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布图;

6、武义县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布图;

四、规划的特点和技术方法以及主要内容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以2000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01——2010年,2001——2005年为规划近期,2006——2010年为规划远期。

(二)规划范围

2000年武义县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本轮规划中采用新的行政区划,包括壶山、白洋、熟溪3个街道办事处,柳城、桐琴、泉溪、茭道、新宅、桃溪、王宅、履坦8个镇,俞源、大田、三港、大溪口、西联、白姆、坦洪7个乡。(三)基础资料和数据

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引用原则是: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基期分析、研究数据主要选用土地详查资料和2000年统计资料;两套资料中土地数据不相符者,均以土地详查资料为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适时使用土地补充调查资料和其它年限的统计资料。(四)开发整理类型根据武义县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安排,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武义县农用土地开发整理以耕地整理为主,建设用地开发整理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为主,土地开发以未利用地开发为主。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的内容和要求,确定武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

(五)方法技术

按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的要求,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要求,对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分别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严格的分析,采用多方案分析对比的方法,分别对耕地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进行科学的测算,并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划分潜力等级。

(六)总体特点

1、系统分析和重点调查相结合

为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运用了系统分析和重点调查以及公众参与等常规方法,此外还运用了大量的诸如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现代计量学方法。有效地实现了耕地整理潜力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分析、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析等定级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评价管理和查询的直观化、快速化和动态化。

2、保障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规划设计的有效指导。

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要在基础资料使用、整理区分布、规划期限划分、指标协调与控制等方面与总体规划相协调,并落实总体规划。对部分土地开发项目工程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分析整理潜力及其结构,并在整理潜力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考察整理潜力资金到位情况,使整理区规划既反映整理潜力评价的结果,又符合地方实际。总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很好地体现了土地用途管制原则,保障了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

3、为规划实施创造条件,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整理区划,将整理指标按不同的整理期限分解到相关乡镇,有利于指导各乡镇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其它省市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针对性强的规划实施措施。

4、总体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的指导,局部进行调整。

规划编制的程序、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有始终参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的要求,总体接受其指导。但根据具体实践的需要,又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五、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

(一)耕地整理

1、耕地整理潜力分析

耕地整理的分析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分析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在耕地整理潜力评价过程中,根据土地详查资料和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案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案一

耕地整理的新增耕地主要来自于整理区中的其它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调查对象包括基本农田、坡度小于25度的耕地、非城镇发展区、非国家或省市划定的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区。通过测算整理区中的其它农用地面积及未利用地面积,用100%增加耕地的方案将整理区中的所有其他农用地及未利用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面积。

方案二

通过对全市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坡度小于25度的耕地、非城镇发展区、非国家或省市划定的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区进行调查,统计其范围内的非耕地的农用地面积以及未利用地面积,遵循规划的可操作性原则,将面积较大的水域、林地,以及效益较好的园地,保留现状;将开发难度较大,且可能会造成生态破坏的未利用地列为禁止开发区;将未利用地的裸岩石砾地、沙地等列入无法开采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地类面积约占潜力区内全部非耕地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面积的40%。除去这些面积,就是按潜力区内全部非耕地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的60%进行测算。

方案三

通过对全县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坡度小于25度的耕地、非城镇发展区、非国家或省市划定的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区进行调查,将其范围内的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面积按30%进行测算。

在多方论证后采用最佳方案:采用整理区内除耕地外的其它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60%~70%整理为新增耕地面积,通过测算武义县耕地整理潜力区面积为12289.73公顷,可新增耕地2172.10公顷。

按照潜力区新增耕地系数及整理潜力的面积确定潜力等级,其计算方法如下:n

S=∑(ai×Si)

I=1

(I=1,………,n;其中n为某镇土地整理村的个数)

a=S/S

式中:S——乡镇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ai——某村新增耕地系数(%)

Si——某村待整理区面积(公顷)

a——乡镇新增耕地系数(%)

S——乡镇待整理区总面积(公顷)

依据新增耕地系数,将系数相近的潜力区划为同一级潜力区,按新增耕地系数划定潜力等级为三级,Ⅰ级潜力区桐琴的上新屋潜力区、王宅镇马昂郭甫朱潜力区、泉溪镇的杨村潜力区,面积为2333.87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482.24公顷,Ⅱ级潜力区为王宅镇的陶宅潜力区、俞源乡的下杨潜力区、柳城白马下和上圩潜力区、白洋街道的朝阳潜力区、壶山的三角店潜力区、履坦镇的郑村和陈家潜力区、大田的古竹潜力区、新宅的宣武潜力区,面积为6347.01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为1170.99公顷;Ⅲ级潜力区为茭道镇的上茭道潜力区、三港的石铺和曳坑潜力区、桃溪镇的东垄潜力区、西联的马口潜力区、新宅的麻铺和大莱潜力区、白姆乡的松树下和伍家坞潜力区、熟溪街道的沈店和河后潜力区、大溪口乡的内圩潜力区、坦洪乡的上陶和洪村潜力区,潜力区面积为3608.8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518.87公顷。

2、耕地整理区

在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土地整理经验、动员基础、资金到位情况等因素,按照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的原则,划定耕地整理区;以需要进行整理的耕地面积为规划的耕地整理区面积,以耕地整理区内可转变为耕地的其它非耕地的其它非耕地土地面积为规划的整理区的可新增耕地的面积。经过调查分析,武义县的耕地整理区面积为9056.51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为1788.9公顷。

3、耕地整理项目

在耕地整理区内,根据项目选定原则:以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影响;集中连片,且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好的资源和基础设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和公众积极性高,资金来源可靠;对实现规划目标起支撑作用;项目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农村居民点整理除外)。依据上述原则,规划期内武义县耕地整理安排项目78个,其中2001——2005年规划完成50个项目,整理规模为7537.16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为1541.07公顷;2006——2010年完成28个项目,整理规模为1519.35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为247.83公顷。

4、耕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中,以总体投资为成本,以新增耕地折抵指标的有偿转让收益、新增耕地总产出和原有耕地的产出提高为耕地整理总收益,测算耕地整理效益。

(1)投资成本:按30000元/公顷计算,耕地整理规模为9056.51公顷,预计总投资27169.53万元。

(2)通过耕地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为1788.9公顷,按3750元/公顷?年的纯收入计算,总计可达670.84万元/年。

(3)整理区中原有耕地面积为5294.32公顷,通过土地整理,产出率提高,按750元/公顷?年总计可达397.07万元/年。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总体分析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抽样调查和经验分析相结合。

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以乡镇为组织单位,分别对空心村整理、迁村并点以及下山脱贫的潜力面积进行全面调查,最后进行统计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并以新增耕地系数进行分等定级。一级潜力区为迁村并点及下山脱贫的村庄;二级潜力区为一般行政村庄,三级潜力区为中心村。

2、农村居民点整理区

根据农村居民点划区原则:土地开发潜力较大,分布相对集中;土地开发整理基础条件较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原则,结合地方经济实力分析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到位情况,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区,通过对小村庄的整理搬迁合并,以及山上居民点下山,将腾空的居民点还原为耕地,以此来增加耕地面积。对一般行政村的控制,逐步向中心村合并。在小村庄和一般行政村整理的同时进行中心村整理,整理后面积用于安置撤迁村庄的居民点。

3、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区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目原则:以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结果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影响;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好的资源和基础设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实现规划目标起支撑作用。规划期内武义县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为49个,整理规模为208.92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为189.12公顷。

4、农村居民点整理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工程调查,获取整理投资成本,根据建设用地结余的有偿转让测算收益,估计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效益。

(1)整理成本:按75000元/公顷计算,整理规模208.92公顷,预计总投资1566.9万元。

(2)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189.12公顷,按3750元/公顷?年的纯收入计算,总计可达70.92万元/年。

(三)未利用地开发

以乡镇为组织单位,根据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按图斑对各种未利用地进行调查(已记入土地整理范围的未利用地应不予以调查),主要是调查所有坡度在15度以下的未利用地面积、坡度、有效厚土层厚度、土地壤质地、水源保证情况、有无限制因素及是否适宜开发、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与系数以及可开发其它农用地的面积。

根据调查分析的资料,测算未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