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课件9-犯罪主观方面_第1页
刑法总论课件9-犯罪主观方面_第2页
刑法总论课件9-犯罪主观方面_第3页
刑法总论课件9-犯罪主观方面_第4页
刑法总论课件9-犯罪主观方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总论课件犯罪主观方面第一节犯罪主观要件概述一、犯罪主观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该要件是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关系。客观要件是在主观要件支配之下实施的,是主观方面的外在表现,二者间的逻辑联系:同时性和关联性。犯罪主观方面概述有妇之夫甲因为与乙勾搭成奸,决定在带妻打猎过程中将妻子推下悬崖摔死。一日,甲身背火药枪携妻进山打猎,行至半山腰,甲因为脚下打滑而摔倒在地,结果触动了火药枪的扳机,子弹喷射而出将其妻子当场射杀而亡。问:能否让甲承担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事责任?犯罪主观要件概述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犯罪的故意与过失(统称为罪过)、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等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某些与犯罪的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诸如意外事件和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犯罪主观方面概述1、行为人的罪过,即其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因此被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刑法总则明文规定了故意与过失的含义,任何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不具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称为无罪过事件,不可能成立犯罪。犯罪主观方面概述2、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因此也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的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却影响量刑。3、意外事件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相关问题,由于它们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有一定的影响。大陆法系犯罪成立三阶层理论构成要件符合性:符合罪状规定违法性:客观上侵害了法益有责性:主观上应当谴责(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责任主义——主观上可谴责)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责任:道义责任:道义上可谴责社会责任:从保护社会的角度需对付行为人规范责任:从规范的角度能期待行为人放弃违法行为,选择合法行为第二节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及其组成根据《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一定义,犯罪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心理要素组成。具体阐释如下:(一)认识因素。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会对犯罪客体造成的危害结果,事先是有明确预见的,这是构成犯罪故意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的社会危害性,这是任何故意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认识因素。小案例被告人王某曾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教育两次。1999年6月5日晚,王某又在某市火车站候车室,趁一旅客熟睡之际将其提包偷走。出站时被查获,提包内有“五四”式手枪一支、人民币200元以及衣物等。在案件审理中,被告人王某只承认自己想盗窃财物,没料到提包里有手枪。问题:本案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枪支罪,关键问题在于:主观上是否具有盗窃枪支的故意。犯罪故意“明知”的内容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结果总是与犯罪客体、犯罪行为、时间、地点、对象等事实紧密联系的。据此,犯罪故意认识因素所要求明知的内容应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构成某种犯罪所必需,且需要行为人预先明知的全部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必须认识自己所实施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危害社会的性质。

犯罪故意★危害行为的内容,主要指行为具体方式。例如: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等。有时也包括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其他选择性必要要件。例如:特定时间、地点、手段、方法等。★对危害性的认识,只要求认识到行为对社会是有害的即可,而不要求对行为危害性的程度有具体认识,也不要求行为人对该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有明确具体的认识。通常情况下,行为人也不能以自己不知行为触犯刑法为由而请求免责。犯罪故意B.必须认识自己行为所指向的、所要侵犯的犯罪直接客体的性质。例如:是指向人的生命权利,还是指向人的健康权利。有时,犯罪的直接客体在构成要件中以一定特殊犯罪对象表示出来,行为人对这种特殊对象的性质也必须有认识。例如:盗窃枪支罪犯必须知道自己所盗窃的是枪支。如果行为人不了解所窃对象的这种性质,即使客观上在盗窃其他财物时意外地窃取了枪支,也不能认为有盗窃枪支的故意。犯罪故意C.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认识到行为会侵犯法律保护的直接客体,对之造成一定的损害,并对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联系有明确预见。这种危害结果,是指行为对犯罪客体造成的损害,”包括有形结果,也包括无形结果。对因果联系的预见只要求有概括的认识,只要知道某种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某种结果就可以了,而不要求对因果联系过程的每个无关紧要的环节都要求有清晰的认识。例如:故意杀人,只要知道开枪后,子弹打到人身上就可能引起他人死亡的后果即可,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是打在脑袋上致死,还是打在心脏上致死。犯罪故意由于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危害结果的发生,有的是有必然性,有的只有可能性。而对故意犯罪人来说,只要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就己经符合犯罪故意中“明知”要素的要求。因此,刑法第14条所指的“会”发生危害结果包含两种情形:“必然”导致某种结果;“可能”导致某种结果。犯罪故意(二)意志因素。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要导致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在意志方面的特征。它表明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追求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希望所谓希望,就是积极追求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通过一系列犯罪活动,促使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抢劫犯希望把公私财物抢到手,归自己支配;投毒犯希望把人给毒死。(无条件创造条件、有阻碍要克服)基本特征:目的性积极性坚决性持续性放任所谓放任,指行为人虽不是积极希望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但也不反对、不阻止发生这种结果,而是听之任之,任其发生。这种态度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不像希望的态度那样积极追求,但也没有表明行为人确实不希望甚至阻止危害结果发生。即使危害结果发生了,事实上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也并不完全违背他的意愿。否则,行为人就不会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无所谓,不考虑如何避免结果)犯罪故意(三)两因素的关系以上两者是成立犯罪故意的必备要素,它们都能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但两者对犯罪故意的构成意义有所不同。认识因素是构成犯罪故意的前提,只有对行为能够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明确认识,才能形成决定、支配危害行为方向的犯罪意志。但是,只有犯罪意志因素,才对犯罪思想变为犯罪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它是联系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的桥梁,也是让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故意责任的主要依据。因此,犯罪意志因素对犯罪故意的构成起决定性作用。提问:两者与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犯罪故意二、犯罪故意的种类我国刑法理论上根据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引起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和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将犯罪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一)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明知程度,既包括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也包括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这两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能构成直接故意犯罪。认识的程度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会发生”所包含的不同认识程度,可以把直接故意分为两种情况:A.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B.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不管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如何,认识到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就一定是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故意犯罪,是属于直接故意。练习案例:黄某与妻子结婚不久后便有了外遇。一天趁妻子生病煎中药之机,在药里加入剧毒。妻子服药后大呼肚子痛。黄某怕邻居听到喊声,便打开音响并用毛巾捂住妻子的嘴。随即,其妻子中毒身亡。试问:黄某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犯罪故意(二)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A.关于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按照通说的观点,行为人只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认识,而不存在必然性认识。倘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决意而为之,就超出了间接故意认识因素的范围,则应视为直接故意。犯罪故意B.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这里的“放任”是指行为人在认识到某种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虽然不是积极地追求这种结果发生,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设法避免这种危害结果发生,而是听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犯罪故意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从属性和依附性)(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例如:甲意欲杀死其妻乙,借乙生病照顾之际,在乙的食物中下毒,但乙没胃口便将食物给其子丙吃。甲在旁因担心事情败露而不加阻止,结果丙中毒身亡。甲对儿子可能吃此饭而中毒死亡的结果,虽不希望,但也不防止,而是听之任之,这就是在实施杀害妻子的犯罪时,放任了孩子死亡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犯罪故意★(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看到一个人旁边有只兔子,为了不惊跑兔子,不打招呼就贸然开枪,结果打死了兔子旁边的人。(私设电网而致人死亡的处断)犯罪故意★(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在突发情况之下,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虽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希望的态度,但是他不计这个后果,放任这个后果发生,被认定为间接故意的比较多。小案例行为人违章驾驶,遭到交警拦截仍高速连闯两个拦截关卡。在第三关卡,警察把通道全部堵死。行为人还试图高速闯关,接近时发现有障碍物无法闯过,急忙避让障碍物而将旁边的一个交警撞出近20米,致其当场死亡。问:本案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突发事件故意杀人与伤害致死的区别问题1、甲乙二人双方互看不顺眼,拌了几句嘴之后,甲拔刀子当胸一刀当场就把乙扎死了。被告人甲本人事后说当时只是脑子一热,就一刀子上去了,没想到乙就死了。2、某市两黑帮火拼,双方“老大”各自带领十数人持凶器于月黑风高之夜决斗。结果混战中,甲黑帮有两人被当场砍死,乙黑帮有一死两重伤。问:对于突发性(非预谋)殴斗事件中的死伤情况如何处断?突发事件故意杀人与伤害致死的区别问题司法实践中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认为行为人对他人死伤的后果都有认识,而采取放任的态度,不顾他人死伤。如果事实上发生了死亡结果,则认为行为人对这个结果是故意的;如果没有发生死亡结果,仅是重伤,则认为对重伤结果是故意的,定故意伤害罪。对这样的突发性案件,行为人确实在头脑里没有形成明确的杀人或伤害的故意,只能说对死亡和伤害的结果均持放任态度,如果是事实上发生了死亡结果,成立间接故意杀人罪。犯罪故意(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二者皆属故意的范畴,在认识因素上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不持排斥、反对的态度。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A.二者对行为将导致的危害结果在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既可以明知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明知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则只是明知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B.二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积极追求这种结果;而间接故意则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C.在成立条件上,特定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对二者成立的意义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特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发生,不影响其犯罪的成立;而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只有发生了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该种犯罪。从我国刑法规定的来看,故意犯罪中的绝大多数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爆炸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案例讨论甲为了报复某网吧老板乙,深夜用粗锁锁住网吧出口并用汽油纵火烧网吧,结果将乙与在网吧上网的数人烧死。甲虽只希望乙死亡,但却明知汽油燃烧后,不但乙肯定被烧死,与乙同在一室的上网的数人也必死无疑。问:如何认定甲对上述人员死亡的心理态度?问题讨论:天价葡萄案2003年8月7日凌晨,海淀区香山派出所的民警巡逻至香山门头村幼儿园门前时,发现有4名男子抬着一个可疑的编织袋。盘查后,警方获悉,该4名男子编织袋中为其偷来的47斤科研用葡萄。这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葡萄研究园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研制的科研新品种。4位民工的馋嘴之举令其中的20余株试验链中断,损失无法估量。后北京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对被偷的葡萄进行估价,被偷葡萄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22万元。案例讨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谈道:如果偷吃葡萄的民工不知道葡萄的价值,是按一般葡萄偷吃恐怕不好定盗窃罪。陈教授认为,民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吃了葡萄,在计算葡萄价值的时候不应计算间接损失,而只应计算被吃葡萄本身的价值。他说,客观上因民工偷吃葡萄造成了研究所实验计划被破坏,可以按照破坏生产经营罪定罪量刑。案例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位刑法学教授认为,"天价葡萄"案的底线是破坏生产经营罪。而以盗窃罪定罪量刑也有值得探讨的空间。这位专家谈道:定盗窃罪的难点并不在民工是否知道被偷吃的葡萄的价值,有无犯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后果,关键在于如何给损失的葡萄作价。该专家举例说,比如一个小偷偷吃了一只鸽子,如果是一只普通的肉鸽可能值不了多少钱,无法定盗窃罪,但是如果被偷吃的是一只价值几十万的信鸽,无论盗窃者是否事先知道鸽子的价值有无主观故意,恐怕都会定盗窃罪,因为名贵信鸽有市场价可以确定。案例讨论为此,法学专家就此案定性展开讨论。最终未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定性,主要原因是能否认为科研实验本身是一种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没有定论。同时,嫌疑人主观不明知,也不能认定为破坏生产经营罪。从4民工中有3人小学文化,他们的情况和知识构成很难对研究成果的确切价值有一个正确的感知。案例讨论据知情人士透露,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价葡萄案”近日由海淀检察院退回海淀公安分局补充侦查,退补的原因是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受损葡萄估价的证据不足。据了解,去年9月12日,海淀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偷吃科研葡萄的李高尚等3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批捕时官方公布的天价葡萄最终定价1.1万余元,随后海淀公安分局向媒体披露了“天价葡萄”如何定价1.1万余元内幕。据公安方面透露,葡萄价值为11220元是北京市物价局最后作出的价值评估。海淀警方在工作中,首先要求葡萄研制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出具试验葡萄被盗损失情况说明。林果所以偷吃的P-6-2葡萄的棵树,按照研究人员的劳动投入、试验有关的田间投入、试验果的部分被盗造成年度研究试验整体无结果等内容,最终估算出相应的直接损失总计2万余元。海淀警方按照林果所出具的损失情况说明,进行了调查取证,最终报请北京市物价局进行价格评估。市物价局于去年9月2日做出偷吃的P-6-2葡萄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220元的结论。从海淀警方披露的情况看,警方和市物价局在评估天价葡萄的过程中作了慎重和细致的工作,但是最终的评估结果依旧没有被检察机关认可。案例讨论实际上自葡萄案出现,受损葡萄的估价就是一个困扰司法机关的棘手问题。当初法律专家讨论以何种罪名批捕馋嘴民工时,有专家就提出“天价葡萄”案定盗窃罪的难点,是还处于产学研过程中没有进入市场交换的葡萄如何确定价值?还有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批准逮捕了4名馋嘴民工,那么1.1万余元的“天价葡萄”是如何评估出来的,能否被法院认定将成为该案最终走势的焦点。如果按照一般葡萄定价,4名民工偷吃的葡萄值不了多少钱,而科研用葡萄该如何估价还是个法律界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新问题。葡萄估价的难题不解决,将直接关系馋嘴民工犯盗窃罪是否成立和如何量刑。案例讨论备受关注的“天价葡萄案”日前出现新进展,“天价葡萄”的价值由当初的11220元回落到376元。海淀检察院证实,5月27日,偷吃葡萄的3民工已被取保候审(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按照案值在1000元以上者才予追究的法律标准,似乎可以说,这3名民工无罪开释有望。

案例讨论公安方面在披露定价内幕时也承认,由于P-6-2葡萄还处于研制阶段,未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因此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认定其本身的价值,所以P-6-2被盗葡萄的定价只能以其被盗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为评估依据。那么评估时作为依据的研究人员的劳动投入、试验有关的田间投入等是否可以算做直接损失,这些直接损失如何计算到每个葡萄上面,评估方面都要作出能让检察院和法院接受的解释,还可能会面对社会各界的提问和质疑。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本案的看法。习题.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习题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习题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A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D疏忽大意的过失习题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习题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D故意杀人罪第三节犯罪过失案例:石某是一名老中医。一日从药店采购中药材后,石某误将草乌放入贴有党参标签的药斗内。吴某因牙痛找石某医治,石某在配药时没有仔细辨别便将草乌放入配给吴某的药中。吴某回家后将药交给其妻煎熬,不料吴某服药后中毒身亡。问:石某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石某的主观心态是什么?吴某之妻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第三节犯罪过失一、犯罪过失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5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一)犯罪过失的特征犯罪过失的特征A.行为人的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不一致。在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下,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具有认识能力,并且也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但是因为疏忽大意,实际上在行为时却没有认识,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而构成犯罪。在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下,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己有认识,并且也能够防止这种结果的发生,但是,因为轻信能够避免,行为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能力和条件,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构成了犯罪。犯罪过失的特征B.行为人的应为行为与实际所为行为不一致。在疏忽大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本应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却实施了不应当实施的行为。在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本来已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但是由于过于自信,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和外部条件,以致实施了不应当实行的行为。犯罪过失的特征C.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对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希望亦末放任,而持的是一种排斥和反对的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行为人缺乏注意、轻率行事造成的,是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是相违背的。犯罪过失(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犯罪过失B.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例如:过失毁坏公私财物,只要行为没有危及公共安全,无论毁坏财物价值多么大,都不能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犯罪过失C.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明知故犯极端的轻率疏忽犯罪过失二、犯罪过失的种类根据刑法的规定,过失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一)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即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犯罪过失★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有预见的义务,又有预见的能力。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有别于意外事件的关键之所在。应当预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犯罪过失★A、行为人负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责任。这种预见责任,通常是国家对公民提出的职务上的要求或者法律上的义务。每个公民,只要是有某种特定职务或具备了法律所要求的条件,就具有与这种职务或法定条件相应的预见义务。★B、在行为当时条件下,客观上也确实存在可以供行为人借以预见危害结果发生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也即客观上具有预见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犯罪过失例如:战士甲擦枪时,忘记验枪,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早些时装人枪膛中的子弹,结果在擦枪过程中不慎走火,将旁边一位战士打死。作为一名军人,某甲是了解擦枪前必先验枪这一操作规程的。但在擦枪时,他由于粗心,恰恰忘记了这一点,因而造成了危害结果,就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有责任、有义务预见与可能预见是构成疏忽大意中的“应当预见”所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既有预见责任或义务,也有预见可能的情况下而没有预见己经发生的危害结果时,才可能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犯罪过失★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谓“没有预见到”,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当时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无认识状态,是疏忽大意过失心理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行为人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根本原因。犯罪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两者区别的要点是:是否应当预见。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导致后果的,通常认为存在疏忽大意之处,是疏忽大意过失。由于不可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损害后果,是意外事件,不认为是犯罪。据此,属于疏忽大意过失还是属于意外事件,在于是否应当预见。例如:甲家阳台有很多的花盆,夜晚有小偷爬阳台把支架弄坏了,摇摇欲坠。但是甲不知道。一天在放花盆时,一下子垮掉把路过的人砸死了。这就是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意外事件。犯罪过失(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己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即己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1、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有预见。★(2)轻信能避免这种结果发生。轻信能避免这种结果发生一般包含着以下三方面的意思:☆行为人相信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持否定态度的。☆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实际根据。例如:行为人本人的熟练技巧或较强的体力,行为人对客观环境或自然规律的熟悉等。☆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根据并不可靠。这就是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以至于最终还是发生了危害结果。正因为如此,这种过失才叫做过于自信的过失。

自认为可以避免发生危害结果思维经过:可能发生可以避免

思考:二者是何种关系?练习甲明知在市区高速行车可能肇事,但他自信自己技术高超,经验丰富,不会发生事故,后在一次高速驾车时,因遇到前方车辆突然停车而刹车不及,导致两车相撞,使车上五人被撞死。问:甲的主观心态属何种类型?犯罪过失2、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认识因素不同:前者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后者是”己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不同:疏忽大意过失的意志因素是“疏忽大意”(没实际考虑结果是否发生和如何避免的问题),过于自信过失的意志因素是“轻信能够避免”。也就是说前者根本没有涉及到结果避免的问题,而后者则是考虑到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犯罪过失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心理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不仅不希望发生这种结果,而且是完全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相信是可以避免的,发生这种结果是违背其主观意愿,出乎其意料之外的。而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放任态度,既不是希望,也不反对,既不追求,也不防止,发生与否均不违背其主观意愿。犯罪过失(2)促使和支配行为人实施行为的主观认识因素也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虽在一开始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曾有预见,但真正促使他实施行为时,其认识上却是相信可以避免的,认为不会发生这种结果,而不再是认为仍有可能发生。而在间接故意情况下,行为人无论在行为前,还是在行为过程中,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一直处于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不肯定的状态之中。犯罪过失(3)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不会发生,是有一定主客观条件为依据的,只是对这些条件的作用作了轻率的、过高的估计,误认为凭这些条件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危害结果。而在间接故意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可能不发生的认识,没有任何主客观条件作依据,完全是持放任态度。因此,在实践中,必须严格地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案例1、甲的果园经常被偷,甲就拉了电网,接电网时考虑到安全问题,安了一个漏电保护器,甲自己还亲自做试验,用手碰一下电网,被电一下,马上断电了,不会有危险。可是过了几天,一小孩因触电而死,原因是漏电保护器是伪劣产品,因失灵导致小孩死亡结果。2、大款乙为了保护自家财产,在自家院墙外围私设电网,不做任何警示标示,也末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结果一小孩在放风筝时因为风筝挂在墙上而爬上墙头,结果触电身亡。实例分析设定甲住在5层楼上,下列情形:(1)如果甲在家睡觉,楼下人声鼎沸吵得厉害,搅得无法人睡,甲顺手拿起个铁哑铃就朝发出声音的地方扔下去,砸死了行人乙。(2)如果甲在收拾房屋时,见有一块废砖头,准备从窗户扔下去时,听到楼下有人说话,想到不要打着人了,伸头看看,见是没有人,才扔下砖头,这时说话的人正好走出门洞,被砖头击中身亡。(3)如果甲看见仇人乙从楼下经过,心想报仇的机会来了,就把家里的铁哑铃朝着乙砸下去,把乙砸死了。(4)如果甲在收拾房屋时,见有一块废砖头,什么也没想就随手把它从窗户扔了下去,打死了一个行人乙。疑难案例农民甲一向胆小怕事,经常遭人嘲讽。乙为一以爆破打井为生之人。甲的妹夫聘请乙到自家打井,并让甲来帮忙。乙听说甲胆小,便有意讥讽吓唬甲。在挖好炮孔并填埋炸药后乙让甲提前跑开,甲为了挣回面子偏不走开。乙道:“你再不走开,我可要点火了。”甲索性坐在炮孔上说:“有胆你就点火。”乙一看,便拿出剪刀将露在外面的约3米长的导火线剪掉约1米后再次吓唬甲道:“再不走开我可真的点火了。”甲道:“你有种就点吧,老子今天是坐定这里了。”乙在甲面前晃着打火机说:“我可真点火了。”说罢,乙便开始点火,第一次没点燃,乙便再次点火并点燃了导火线。乙喊了一句:“点着了。”随后撒腿就跑,甲仍端坐在炮孔上结果被炸身亡。问:本案中,乙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第四节无罪过事件《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此即无罪过事件。无罪过事件包括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小案例火车站的扳道工甲被犯罪分子乙用绳索捆绑,不能移动,他明知火车到来时应该变换轨道,否则会导致事故,但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履行职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这种情况就是一种不可抗力,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应受刑法谴责的罪过,客观上不可能实施排除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所以不认为是犯罪。无罪过事件一.不可抗力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就是不可抗力。所谓不能抗拒,是指行为人虽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结果,也不希望或放任该结果的发生,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排除或者防止结果的发生。(法律不强人所难)例如:行为人赶马车时,马意外受惊后往人行道奔跑。行为人虽然认识到不制止马的奔跑可能造成他人死伤,但行为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制止马的奔跑,结果造成他人死亡。对于这种不可抗力,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小案例某司机正常驾车行驶中途,身体突然发生痉挛,无法按主观意志正常操作,致使汽车驶入人行道而撞死行人多人。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无罪过事件二、意外事件

1、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是意外事件。我国刑法中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3)损害结果是由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所谓“不能预见”,是指行为人在其行为所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当时,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和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他根本没有也不可能预见这种损害结果。无罪过事件比如,行为人在封闭的高速公路正常行车,一个精神病人突然从路边越过栏杆冲入路中,被高速行驶的汽车当场撞死。甲正划着小船在河里游玩,突然从河边院墙内飞来一皮球,打在甲身上,甲受打击和惊吓随即落水结果被淹死。经查,这只球是院墙里面学校操场上乙踢出来的。问:对上述行为如何定性?无罪过事件2、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既相似但又有本质区别。两者相似之处在于,行为人都没有预见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这一区别也正说明了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却是犯罪的根本原因。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界限,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当时的客观情况来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从而正确区分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节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一.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思想活动。一般而言,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立,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引的。犯罪动机是产生直接故意的源泉,它不仅确定犯罪目的,而且促使危害结果的实现。例如:直接故意杀人,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是其犯罪目的,而促使行为人确定这种犯罪目的的原因,则可能是仇恨、报复等。弄清犯罪的动机,就能真正地了解行为人为何要去追求某种犯罪目的。产生犯罪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外界的诱因与刺激。犯罪的目的与动机2.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如故意杀人,就是以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为目的。通说认为,犯罪的目的一般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目的。犯罪目的是犯罪直接故意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表明行为人对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己有认识,而且反映了行为人对之积极追求的主观愿望。实际上,行为人对某种危害结果所持的希望、追求的心理,就是犯罪的目的。根据我国刑事立法之规定,对绝大多数直接故意犯罪没有规定犯罪的目的,其道理就在于此。犯罪的目的与动机应当注意:★在某些特定犯罪中,犯罪目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刑法分则明文规定某些犯罪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这种特定目的,则不构成犯罪或者只能构成其他犯罪。例如:赌博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否则不构成犯罪。这种犯罪称为目的犯。★在某些犯罪中犯罪目的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例如:同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如果出于出卖的目的,就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如果不具有该目的,则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犯罪目的还影响量刑。犯罪目的不同,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同,因而导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产生差异,进而影响量刑。目的犯:狭义与广义广义上的目的犯(直接目的犯):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狭义上的目的犯(间接目的犯):刑法分则具体条文明确规定必须以特定犯罪目的为构成要件的犯罪。如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三、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1)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共同点在于:都是行为人的心理活动,都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出来,都反映行为人的某种需要,有时两者甚至是一致的。(2)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区别在于:A、从顺序上看,犯罪动机产生在前,犯罪目的产生在后。B、同一性质的犯罪,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则可以各种各样;不同性质的犯罪,犯罪目的各不相同,犯罪动机可能相同。犯罪的目的与动机C.从内容、性质、作用上看,犯罪动机表明行为人的犯罪起因,比较抽象,对犯罪行为起推动作用;犯罪目的表明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比较具体,对犯罪行为起指引方向的作用。D.犯罪目的既可以影响量刑,还可以影响定罪;犯罪动机的主要作用是影响量刑。同一犯罪的动机多种多样,不同的犯罪动机能够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同,反映出改造犯罪人的难易程度,这是量刑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犯罪动机在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中影响定罪。即当刑法分则规定情节严重、情节恶劣是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其中的情节包含了犯罪动机,因而犯罪动机的内容可能影响定罪。第六节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不正确理解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行为人的认识错误,既可能影响罪过的有无与罪过的形式,也可能影响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还可能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与否。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在理论上一般可分为法律认识错误与事实认识错误。认识错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一.法律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即违法性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或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处罚存在错误认识。应当注意:对法律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是:不免罪责。因为作为公民应当知道法律,因此不知法律,不是一个可接受的辩解理由。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假想的有罪。行为人误认为自己实施的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其实该行为并非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2)假想的无罪。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构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因为对违法性的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一般情况下有罪刑法上的认识错误(3)对处罚误解。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构成犯罪的罪名和应处刑罚轻重存在错误的理解。即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对其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罪名,应当被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这种认识错误既不影响定罪,也不影响量刑。例如: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故意造成被保险人伤残,行为人误认为只成立保险诈骗罪,事实上成立保险诈骗罪与故意伤害罪。显然,行为人的这种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定罪与量刑。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二、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决定其行为性质及刑事责任的有关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这类认识错误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影响,要区别情况具体对待:★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事实情况认识错误,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认识错误,则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事实认识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刑法上的认识错误1、客体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客观上是否存在被侵犯的客体发生错误认识。它包括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误认为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不存在,或误认为不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存在,或意图侵犯某种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犯罪客体。客体认识错误通常是由对象认识错误所引起,但该对象的不同体现了社会关系的不同。因此,客体认识错误可能影响罪过形式、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甚至可能影响犯罪的成立。小案例嫖客甲意图嫖宿幼女,色情场所“妈咪”乙将坐台女丙介绍给甲认识,并与丙串通谎称丙才13岁。甲信以为真与丙嫖宿,并给乙、丙二人丰厚赏金。嫖客甲到色情场所寻欢。妈咪乙因手上人手不够,遂将刚入道不久的幼女丙介绍给甲。乙与丙出示了伪造的身份证,谎称丙已满16岁。甲随后对丙进行嫖宿。乙因为醉酒后血压上升中风倒地,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后不久死亡。仇人甲路过以为乙还活着,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朝乙身上要害部位猛扎几刀后扬长而去。上述案例中甲的行为如何认定?刑法上的认识错误2、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这里的对象认识错误是对同一客体的不同对象之间的误解,又称目的物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的不一致。事实错误主要是对象错误的问题。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有以下四种情况:A.误把甲当作乙加以侵害,而甲与乙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却误将乙当作甲杀害。这种错误在法律性质上没有根本的差别,所以又叫做“同类对象的错误”。这种认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因为对行为人来说,他想杀一个人,也有杀人的故意和行为,事实上也杀死了一个人。从法律上讲,行为人完全实现了故意杀人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所以只需要定一个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就可以了。刑法上的认识错误B.误将甲当作乙加以侵害,而甲与乙体现不同的社会关系。例如:行为人本欲盗窃一般财物,却误将枪支当作一般财物进行盗窃。对于这种认识错误,应当在主客观统一的范围内认定犯罪。对于本例而言,只能认定为盗窃罪,而不能认定为盗窃枪支罪。刑法上的认识错误C.误将非犯罪对象当作犯罪对象加以侵害。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黑夜里看到一个黑影子,以为是甲来了,一枪打过去了,却打死了一头牛。通说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相应的行为,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故成立犯罪未遂。D.误将犯罪对象当作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例如:行为人上山打猎,黑夜里误将人当野兽杀死。这种行为不能成立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有过失,则成立过失犯罪。无过失,则是意外事件。刑法上的认识错误3、对行为工具(方法)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实施行为时对使用的工具(方法)产生不正确认识,从而影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工具(方法)认识错误可以影响犯罪成立既遂或未遂,也可以影响成立犯罪或者属于意外事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A、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本来会发生危害结果,但行为人误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例如:行为人将“药酒”。给他人饮用,以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但该“药酒”实际上是毒药,导致他人死亡。由于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因而不成立故意犯罪;如果有过失,则成立过失犯罪;如果没有过失,则属于意外事件。刑法上的认识错误B.行为人本欲使用会发生危害结果的手段,但由于认识错误而使用了不会发生危害结果的手段。例如:行为人欲杀甲,买了瓶农药,拿去给甲饮用,由于农药是假的,没有能够把甲杀死。这又叫工具错误。通说认为,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因而成立犯罪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刑法上的认识错误C.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行为人因为愚昧无知而误认为该手段可以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采取诅咒、画符等手段意图致人死亡的行为。通说认为,这种行为仅仅是行为人犯意流露的一种特殊方式,没有直接危害或威胁犯罪对象与直接客体,在客观上没有危险性,不得认定为犯罪。(巫蛊之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4、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这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质与否存在错误理解。主要表现为行为违法,但行为人误认为合法。例如:假想防卫、假想避险等。对于这种情形不能定为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有过失,认定为过失犯罪;无过失,则认定为意外事件(无罪)。小案例王某因为见自己的女友遭到两个流氓的调戏,上前去制止,结果反遭到流氓的围攻。恰在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李某还没来得及表明身份便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以为李某是流氓的同伙,随即拔出身上的水果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刑法上的认识错误5、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产生的不正确认识。这一方面的认识错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有以下几种:A.没有发生危害结果,行为人误认为已发生,一般构成犯罪末遂。例如:甲杀害乙,把乙埋在荒郊野地,可乙实际末死。这种情况,不能认为是杀人的既遂,因并没有死亡,仍是犯罪末遂。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己发生了某种危害结果,行为人却误认为没有发生或误认为不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这种情况,也不以行为人的认识为转移,成立犯罪既遂。C.结果确实发生了,行为人也认识到了,但对导致危害结果的原因有误解。这种情况不影响定罪,也不影响既遂罪的成立。实例分析甲欲杀乙,给乙下毒,见乙没气了,就把乙抛到井里。对于甲来说,其以为乙是被毒死的。后来,警察把乙的尸体捞起来进行法医鉴定,发现在落井之前并没有死亡,被害人真正的死因是溺死而非中毒死亡。本例中,行为人甲认识到了死亡结果的发生,只是对死因是毒死还是溺死有误认,但这并不影响甲承担故意的罪责。因为甲的犯罪行为并非只有一个动作,而是儿个连续的动作,这几个动作并非是几个犯罪行为,而是一个犯罪行为。所以甲毒杀乙和后续的抛尸行为是一个整体,其造成的死亡结果都可归因于杀人行为,在这意义上讲,不存在对该结果不承担故意罪责的问题。第七节期待可能性与违法性意识有责性的要素传统: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规范责任论:1.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期待可能性2.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期待可能性、违法性意识(可能性)一、期待可能性

★1.概念: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