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第一讲城市总体规划及其编制重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成果、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1、城市总体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2、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编制、规划行政。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3、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成果: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4、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相同点: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都是针对一定时期、一定行政区内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或利用进行的规划。不同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制定的土地用途的规划和部署。总体规划则是从城市功能与结构完善的角度对土地使用做出的安排。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对土地用途的控制保证城市的发展空间。第三讲城市性质重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城市职能、城市职能分类、城市性质、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城市性质的检验1、战略目标(名词):指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拟定的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应选择的方向和预期到达的指标。四个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建设指标、环境保护指标2、战略重点(名词):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市发展中的优势领域;2、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3、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4、城市空间结构的拓展方向3、城市职能(名词):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分工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4、城市职能分类:1、以各级行政中心职能划分;2、以经济职能划分;3、以其他特殊职能划分的城市5、城市性质(名词):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确定城市性质时,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质一般是代表城市规划预期的目标或方向。2、城市职能可能有多个,而城市性质是其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而城市性质则带有明显的规划意向。3、城市性质相对稳定,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6、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依据: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城市性质的确定往往会在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基础上,进行对应的具体表达。方法:一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7、城市性质的检验1、城市性质是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对该城市的任务与要求2、城市性质的制定与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条件是否相符3、要研究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对城市性质的影响4、检验城市性质中主导部门的确定依5、城市性质要充分考虑发展变化的因素,预测其发展前景6、主导城市性质要反映城市的特点7、确定城市性质要根据城市实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第四讲城市规模重点:城镇人口统计、城市人口构成、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预测方法及选用1、城镇人口统计:指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组成。统计城镇人口注意问题:1、统计范围的一致;2、暂住人口的确定;3、加强人口结构的研究2、城市人口构成: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构成3、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不一定考)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自然增长率=————————— 年平均人口某1000%。口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机械增长: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净差值4、城市人口预测方法及选用方法:增长率法、相关分析法、资源环境承载法、基础设施承载法综合增长率法:Pt=Po(1+r)n(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o: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选用:1、预测方法的选取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2、增长率法和相关分析法是两类必选方法,每次预测应分别运用每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3、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法和基础设施承载力预测法可作为备选方法,但当城市面临下列情况时,应选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预测4、没有列入本规程的其他预测方法,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用。第五讲城市用地分类与评价难点: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构成、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平衡表、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1、城市用地分类: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共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2、城市用地构成:?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R):R1一类居住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R3三类居住用地口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9个中类商业服务设施用地(B):B1商业设施用地,B2商务设施用地,B3娱乐康体设施用地,B4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5其他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M):3个中类物流仓储用地(W):W1一类物流仓储用地,亚2二类物流仓储用地,W3三类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5个中类公用设施用地(U):U1供应设施用地,U2环境设施用地,U3安全设施用地,U4其他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G):3个中类口4、城市用地平衡表具体作用:1、用数量表明城市用地现状,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3、初步评价城市环境质量,4、作为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5、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概念: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需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求,进行土地使用功能和工程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用地评价的要求:1、城市用地评价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主要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2、城市用地评价需要超越狭隘的建设视野,转变为全球的人居视野3、用地评价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的整体意义上考察它们相互的作用及其后果,综合地鉴定其利弊4、要注意用地所在地区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5、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特性,抓住主导环境条件对之分析评价,并对与之相关的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此生的、后发的、联动的影响作出评价。用地评价的分类:中心城区规划应划定禁止建成区,限制建成区,适宜建设区,已建设区城乡用地评定分为不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用地评价的成果:图纸和文字说明用地选择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第六讲城市工业用地重点:工业区的组织原则、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城市工业的布置形式、城市原有工业布局调整1、工业区的组织原则:1、按生产专业化原则组织,2、按资源的综合利用组织,3、共同建设4、生产工艺上有密切协作的企业组成工业区,5、按对环境污染的类似程度进行组织2、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平行布置、垂直布置、混合布置3、城市工业的布置形式:1、工业用地分散在城市四周,2、工业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交叉布置,3、有机组合的组团模式,4、群体组合式4、城市原有工业布局调整:一般措施:1、保留:允许保留,就地改建、扩建2、改造:改变生产性质;改革生产工业和技术3、合并:按专业化协作要求合并车间或工厂4、分离:减轻老企业压力,择地分建新厂5、搬迁:迁出原址新建第七讲城市物流仓储用地重点:仓库分类,仓库用地布局原则,仓库用地布局规律,物流用地的选址1、仓库分类:1、按储藏物资的性质及设备特征分类:(1)一般性综合仓库、(2)特种仓库2、按仓库职能分:(1)储备仓库、(2)转运仓库、(3)供应仓库、(4)收购仓库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类:(1)一类物流仓储用地,(2)二类……,(3)三……4、按建筑规模:(1)大型仓库、(2)中型仓库、(3)小型仓库2、仓库用地布局原则:1、满足仓储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2、应能方便、快捷地进入区域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3、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仓库宜分别布置在不同地段,同类仓库宜集中布置4、沿河布置仓库时,应考虑河岸的稳固性和土壤的耐压力;应与城市生活岸线相分离5、大中型储备,中型仓库应具备可靠地水源和电源保障6、仓库区应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及符合消防标准。7、仓库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卫生防护带应满足规定8、各类仓库到重要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设施与机构保持一定距离9、下列地段不应选作库址:居民密集的居住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矿企业,附近有易对商品有腐蚀和污染影响的工矿企业3、仓库用地布局规律:1、小城市宜设置独立的地区,来布置各种性质的仓库2、大中城市仓储区的布置,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注意:随着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的出现,原来部分仓储功能与他们结合,或由业户自己寻找地方储存货物,使得仓储功能空间布局分散化,并且不易区分4、物流用地的选址:1、物流基地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一般在城市道路网的外环线附近2、位于内外交通枢纽中心区域,靠近货物转运枢纽3、位于城市物流的节点附近,特别是紧邻大型工商企业4、仅靠交通主干道出入口,对外交通便利5、考虑物流通道网络的影响因素6、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7、位于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8、考虑绿地、生态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9、物流基地周围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工商企业发展留有余地第八讲城市公用设施用地重点:城市公共设施分类,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与布局原则,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布局1、城市公共设施分类:1、按用地性质分——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2、按公共属性分——公益性公共设施和经营性公共设施3、按服务范围分——地方性和非地方性公共设施2、公共设施布局原则:1、要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2、综合考虑城市性质、规模、行政级别以及社会经济、气候、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要讲城市现状的绿地植被、公园、河湖水域、地形地貌、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与城市公共设施融为一体,统一规划布局3、要适应市民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环境、卫生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公用设施环境4、要为老年人、残疾人、无家儿童的生活、学习、工作及活动,提供方便条件5、要为城市环境与空间景观多样化创造条件;要考虑独立性建筑和群体性建筑的整体性要求,提出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具体规划要求6、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3、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布局:(1)非地方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往往有其自身的服务区位要求。(2)不同功能类型的公共设施具有不同的布局特点。(3)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用地布局较为多样。(4)大型体育设施一般应均匀布里在城市中心区外围或边缘,需要有良好的交通疏解条件。(5)医疗卫生设施根据不同的级别和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在城区。(6)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布置与组合形态,是城市布局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形态表现。(7)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与城市布局的结构形态存在着对应的组构关系。第九讲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中间站的选址:A、中间站、货运站在城市同侧布置,B、货运站在城市对侧布置,货运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口客运站的选址:1、要考虑客运站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2、要反映城市门户面貌货运站的选址:1、快速装卸速度,缩短运输距离,2、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2、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连接:A、公路线路从城镇周边切过,B、公路线路远离城镇绕行,C、公路线路连接城市交通干道,D、公路线路连接城市环路,E、公路线路从城市组团中间穿过3、长途汽车站位置选择:1、使用方便,2、不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第十讲城市空间形态重点: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城市空间形态模式1、城市空间扩展方式:1、连片扩展,2、轴向扩展,3、飞地式扩展,4、融合式扩展2、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1、历史发展,2、地理因素,3、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4、社会文化因素,5、城市职能、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6、交通技术发展3、城市空间形态模式:1、集中型城市空间形态:①团块状城市空间形态,②带状城市空间形态,③星状城市口空间形态2、组群型城市空间形态:①双城城市空间形态,②组团状城市空间形态(分带状组团与块状组团)第十一讲城市总体布局重点: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以及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1、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3、远近结合,弹性增长2、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1、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少占用耕地农田,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提供条件2、布局城市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