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S/TXXX《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编制说明(报批稿)标准编制组2023年8月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任务来源2012年原卫生部下达环境卫生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卫政法函〔2012〕44号)“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要求”(编号20120101),标准性质:国家标准GB。2023年7月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提出制定卫生行业标准“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二)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丁震、郑浩、张岚、高圣华、赵灿、张荣、于洋、费娟、周伟杰。(三)主要工作过程原国家标准“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要求”于2012年3月启动制定,2014年1月形成标准送审稿。2014年5月,通过第七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环境卫生标委会审查。2019年12月,通过第八届国家卫健委卫生标委会环境健康标委会审查。2022年新的国家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发布,2023年7月,受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委托制定卫生行业标准“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2023年8月,起草组完成标准送审稿并再次征求专家意见。(四)起草过程本标准制定工作第一起草人丁震,负责修订起草整体工作,包括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组织工作实施、审定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等。各参与者分工见表1。表1编制任务分工序号编写范围单位负责人参与人11范围江苏省疾控中心郑浩费娟、于洋2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中疾控改水中心张荣34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要求江苏省疾控中心、中疾控环境所张岚郑浩、赵灿、高圣华、于洋、费娟45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江苏省疾控中心郑浩于洋、费娟57水质应急监测中疾控环境所、江苏省疾控中心高圣华赵灿、费娟67集中式供水单位恢复试供水卫生要求无锡市疾控中心周伟杰费娟78水质检验要求无锡市疾控中心周伟杰于洋二、与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标准的关系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要求,与现有国家相关标准无矛盾、无冲突。与本标准相关的文件和标准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和《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了日常饮用水水质的评价要求及各指标限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与本标准的区别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适用于日常饮用水水质评价,各指标的限值是从考虑终生饮用不至造成人体健康危害的角度出发的。本标准适合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短期应急条件下饮用水的安全性评价。《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规定了军队战时饮用的水质标准及对水源选择、卫生防护、水质检验的要求。适用于军队战时饮水期为7天或90天以内各种给水方式的饮用水水质要求;也适用于军队平时行军、野营及其它野外条件的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三、国外相关规定和标准情况的对比说明目前WHO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GuidelinesforDrinking-waterQuality,FOURTHEDITION)、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NationalPrimaryDrinkingWaterRegulations,2009)及《饮用水水质健康指导值》(2018EditionoftheDrinkingWaterStandardsandHealthAdvisoriesTables)、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Directive(EU)2020/2184ofTheEuropeanParliamentAndofTheCouncilof16December2020onthequalityofwaterintendedforhumanconsumption)、日本《饮用水水质基准》、澳大利亚《饮用水水质准则》(AustralianDrinkingWaterGuidelines62011,Version3.8UpdatedSeptember2022)等标准与本标准相关。这些标准指标和限值主要为各国日常供水水质的要求。四、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1范围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强调适用于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应急供水水质卫生要求,分散式供水可参照执行。日常情况下的供水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该部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20)要求编写。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列出了4项术语及其定义: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应急监测和特征污染物的定义。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定义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水污染事件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版)。4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要求强调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饮用水能保证用户在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时短期内饮用安全。4.1.1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任何时候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4.1.2强调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中化学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4.1.3强调当发生核泄漏、爆炸等放射性突发污染事件时,应检测放射性指标,基于如下考虑:一是根据我国多年城乡饮用水监测结果显示,基本未发现放射性指标超标现象;二是放射性指标检测时间较长,在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三是根据卫生部监督局全国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显示,目前较少有县级疾控机构具备放射性指标检测仪器。当明确发生核泄漏、爆炸等放射性突发污染事件影响供水水质时,应按照GB5749的规定进行放射性指标的检测和评价。4.1.4规定了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按照本标准中指标限值进行评价。4.1.5饮水期限的规定本标准指标限值制订的依据是人体在短期暴露时间内不至于引起急性毒性损害,规定了饮水期为10天的指标和限值,基于如下考虑:(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规定: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公共事件时,经风险评估,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暂时适当放宽。(2)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6章“特殊情况下准则的应用”中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执行饮用水水质准则和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应该有灵活性,要从短期和长期的健康危险性和健康效益考虑,而不应从卫生方面对供水做出过分的严格限制,因为这反而会导致疾病传播的总体危险性增加。(3)美国《饮用水水质健康指导值》中健康指导值的短期暴露时间为1天和10天。(4)美国《突发事件应急供水规划》水质目标中规定:在发生灾难时不必强求完全遵循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某些情况下应更加灵活,对于短期暴露更应该强调污染物符合急性暴露的标准。(5)我国《急性经口毒性试验》(GB15193.3—2014)中规定化学物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期限7~14天。(6)通过收集整理到公开发表的155例国内外突发饮水污染事件案例汇总分析得出95%的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在10天内处置结束,恢复日常供水。(7)美国《战时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战剂指南》中推荐战时饮用水中化学战剂标准短期暴露7天甚至更短时间内参考限值。(8)我国《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中将饮水期限划分为7天和90天,7天以内是指应急情况,此时,水质指标项目减少至最低限度,各项指标的限量值以不发生介水传染病和急性中毒,能保持军队战斗力为目标而定。综合以上内容,本标准将饮水期限规定为10天来制定限值标准。各项指标的限值是按短期暴露和急性效应所规定,以不发生急性中毒为目的。4.1.6卫生指标起草组选择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的21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作为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的应急供水水质指标。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直接影响到饮水的质量和消费者生活质量,最容易被老百姓发现;不良的感官性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水已受到污染。虽然这类指标不能反映对人体的直接健康影响,但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来说是最重要的。本标准中指标的限值适用于全人群,指标限值制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依据短期暴露饮用水水质健康安全基准进行推导;二是考虑指标在饮用水色度、臭觉和味觉等感官性状指标阈值;三是参考国内外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允许的限值。(1)色度饮用水理应无色透明。饮用水中的色常由于土壤腐殖质成分中带色有机物的存在而产生。水的颜色也受存在铁或其他金属的影响。水体有颜色可能是受到工业废水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污染造成的,应对颜色来源进行调查。大多数人能够察觉大于15度的颜色,色度超过30度会有较为明显的颜色。WHO《饮水水质准则》没有建立色度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色度限值为15度,《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色度限值为20度。《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中90天内色度为25度;美国和澳大利亚色度限值为15度。英国水质标准中色度限值为20度。本标准综合考虑色度的可接受程度,将色度限值定为20度。(2)浑浊度饮用水浑浊度是由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经适当滤除,或者是配水系统中沉积物重新悬浮起来而形成的,是水质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浑浊度是水质净化过程的重要参数,能够指示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情况。浑浊度高的水会促使微生物生长,干扰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影响消毒效果。浑浊度与健康并无直接关联,WHO《饮水水质准则》没有建立浑浊度基于健康的准则值,指出浑浊度应尽可能降低,对于条件有限的小型供水系统,浑浊度应不超过5NTU,浑浊度小于5NTU的水外观通常可为消费者所接受。《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浑浊度限值为1NTU,并规定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水源与净水技术受限时,浑浊度限值按3NTU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浑浊度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浑浊度限值为3NTU,水源与净水条件限制时为5NTU。《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中浑浊度7天限值可有轻度浑浊度,90天为15度;美国和澳大利亚均规定浑浊度应不超过5NTU。本标准考虑到浑浊度的卫生学意义和感官性状可接受程度,将浑浊度限值定为5NTU。(3)臭和味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的异臭和异味,饮用水中异臭和异味可能源自无机和有机化学污染物,或者生物来源的产物。尽管饮用水的异臭和异味不能直接与人群健康影响进行关联,但当饮用水出现异臭和异味,提示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污染,应及时查明原因。本标准规定饮用水应无异臭、异味。(4)肉眼可见物饮用水中肉眼可见物包括悬浮于水中的杂物、漂浮物、油膜等。当水中含有这类物质时,会使饮用者产生厌恶感,拒绝饮用。尽管肉眼可见物与人群健康无直接关联,但是往往预示着水体存在潜在污染,应进一步查明原因。绝大多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均规定饮用水中应无肉眼可见物,本标准规定饮用水应无肉眼可见物。(5)pHpH是重要的水质运行参数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没有提出pH的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pH限值为6.5~8.5,英国水质标准pH限值为5.5~9.5,德国水质标准pH限值为6.5~9.5,日本水质标准pH限值为5.8~8.6,《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中pH限值为5.0~9.0;《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中规定pH应高于5.0。考虑到在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时供水单位可能会使用大型反渗透水质处理器临时供水,又考虑到水质pH超过9.0会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此时含氯消毒剂在pH超过9.0时基本无消毒效果,故本标准pH限值定为5.0~9.0。(6)铝自然界的铝和饮用水处理混凝剂中的铝盐是饮用水中铝的主要来源。动物实验表明铝属低毒性,经口摄入铝引起人急性中毒的风险较小。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指出,当铝的浓度超过0.2mg/L时,会生成氢氧化铝絮状沉淀,可引起消费者投诉。基于铝的每周耐受摄入量可推导出以健康为基础的浓度值0.9mg/L,但是这个浓度值已经远超过了铝在水处理中使用含铝混凝剂的用量。因此,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提出铝的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美国、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卫生标准中铝的限值均为0.2mg/L。本标准考虑到铝的浓度超过0.2mg/L会产生絮状沉淀,将铝限值定为0.2mg/L。(7)铁饮用水中的铁可能来源于使用铁絮凝剂或在配水过程中钢和铸铁管道的腐蚀。当厌氧状态的地下水从深井水泵出后接触空气,可使水呈现棕红色。当铁的浓度超过0.3mg/L时,可使洗涤的衣服以及管道染上颜色,水中铁含量在0.3~0.5mg/L时无任何异味,达到1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在0.5mg/L时可使饮用水的色度达到30度。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提出铁的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铁的限值为0.3mg/L,美国和日本铁的限值为0.3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铝的限值为0.5mg/L,本标准考虑到水中铁对色度的影响,将铁的限值定为0.4mg/L。(8)锰锰天然存在于许多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中,特别是在厌氧和低氧化情况下,这是饮用水中锰的最重要来源。锰的毒性较小,由饮用水引起中毒的事例罕见报道。锰的浓度超过0.1mg/L可使衣物和卫生洁具染色。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根据公式推导出锰的基于健康的准则值为0.4mg/L,但是并未建立正式的准则值,理由是锰的健康值要远高于饮用水中通常浓度。《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锰限值为0.1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锰的限值为0.3mg/L,新西兰饮用水标准中锰的限值为0.4mg/L;美国《饮用水水质健康指导值》中锰的10天限值为1mg/L。本标准考虑到人体对水中锰含量短期承受能力,将锰限值定为0.4mg/L。(9)铜铜是人体必需元素,在新陈代谢中参与细胞生长、繁殖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化过程。饮用水中的铜通常来自于水对建筑中铜管的侵蚀,在某些条件下高浓度的溶解氧会加快铜的腐蚀。铜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铜的浓度高于1.0mg/L时衣服和卫生洁具会发生着色,大于2.5mg/L时,水有不可接受的苦味,在大于5.0mg/L时,铜会使水显色。铜的味觉阈值是3.0mg/L,铜的浓度过高会引起异常的蓝绿色,当铜的浓度大于2.0mg/L时,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WHO《饮用水水质准则》建立了铜的基于健康准则值为2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铜限值为1.0mg/L,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饮用水标准中铜的限值都为2mg/L。本标准考虑铜对人群胃肠道的急性不良效应,将铜限值定为2.0mg/L。(10)锌正常情况下饮用水中锌的浓度很少会超过0.1mg/L,但锌可用作镀锌水管的材料,导致饮用水中锌浓度升高。水中锌会带来不快的涩味,味阈浓度约为4mg/L。水中锌浓度超过3~5mg/L时会出现乳白色。由于饮用水中锌在较低浓度时就会造成水的感官性状问题,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制定饮用水中锌的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锌限值为1.0mg/L,美国饮用水卫生标准锌限值为5mg/L,美国《饮用水水质健康指导值》中锌的10天限值为6mg/L,澳大利亚饮用水卫生标准认为锌的味阈浓度为3mg/L,将锌的限值定为3mg/L。本标准综合考虑锌的味阈值,将锌的限值定为3.0mg/L。(11)氯化物饮用水中氯化物主要有天然来源、污水排放和工业污染物、含有防冻盐的城市地表径流和咸水侵蚀。人对氯化物的主要暴露来自添加至食物中的盐,在饮用水中获得氯化物相对较少。过高浓度的氯化物会增加输配水系统中金属腐蚀的速率,该速率取决于水的碱度。这可导致供水中金属的浓度升高。高浓度的氯化物会导致水的口感有咸味,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指出氯化物的味阈浓度在200~300mg/L之间。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提出氯化物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氯化物限值均为250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氯化物限值可放宽至300mg/L。本标准考虑水中氯化物的味阈浓度,将氯化物限值定为300mg/L。(12)硫酸盐来自对硫酸盐健康效应的研究数据表明,硫酸盐浓度1000~1200mg/L时,可产生缓泻反应。对于大多数饮水者而言,水中硫酸盐浓度为300~400mg/L时,开始察觉水中有味。美国疾控中心专家组建议在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大于500mg/L的情况下提供健康咨询。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美国和欧盟的硫酸盐限值均为250mg/L,日本标准对硫酸盐不作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硫酸盐限值为300mg/L。综上所述,本标准考虑硫酸盐的味阈值,将硫酸盐限值定为300mg/L。(13)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浓度升高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并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它是评价水质矿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当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大于1000mg/L时,会影响口感。不同人群对溶解性总固体的耐受程度不同,美国公共供水中溶解性总固体超过2000mg/L时,外来人群不能耐受,而当地居民却可以适应。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建立溶解性总固体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溶解性总固体限值为1000mg/L,新西兰饮用水卫生标准溶解性总固体限值为1000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性供水溶解性总固体限值为1500mg/L。考虑到溶解性总固体对饮用水感官性状的影响,本标准将溶解性总固体限值定为1500mg/L。(14)总硬度硬度是钙和镁离子形成的,据国内报道,饮用水总硬度在707mg/L~935mg/L时,人群可出现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症状,但不同地区人群对总硬度耐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钙离子的味阈为100mg/L~300mg/L之间。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建立总硬度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总硬度限值为450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性供水总硬度限值为550mg/L。《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GJB651—89)90天内总硬度限值为600mg/L。日本总硬度限值为300mg/L,澳大利亚总硬度限值为200mg/L。本标准考虑到人体短期内对总硬度的耐受程度,将总硬度限值定为550mg/L。(15)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能间接反映水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总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在发生有机污染突发饮用水事件时,由于高锰酸盐指数检测易于操作、简单实用常常作为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高锰酸盐指数限值为3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水源限制时高锰酸盐指数限值为5mg/L。欧盟和英国饮用水标准中高锰酸盐指数的限值均为5mg/L;本标准高锰酸盐指数限值定为5mg/L。(16)氨(以N计)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氨的本底浓度常低于0.2mg/L,厌氧条件下地下水中的氨可高达3mg/L。水中的氨是水可能受细菌、污水和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指示指标。饮用水中的氨与健康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有在每公斤体重暴露于高于200mg氨时,才能观察到毒理学效应。因此,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建立氨基于健康的准则值。但是在配水系统中氨能减弱消毒效果,生成亚硝酸盐,氨可使除锰的过滤器失效以及产生味觉和嗅觉问题。水中氨的浓度在高于35mg/L时会产生味觉问题,高于1.5mg/L时会产生嗅觉问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欧盟、澳大利亚氨的限值均为0.5mg/L,新西兰氨的限值为1.5mg/L。本标准考虑氨作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时水源水受到有机物污染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其含量有助于对原水污染的判断。水中氨浓度高于1.5mg/L时会产生嗅觉问题,将氨限值定为不超过1.5mg/L。(17)钠(以N计)饮用水中钠的浓度通常低于20mg/L,但不同地区差别很大,某些水软化剂可能增加饮用水中钠的含量。饮用水中钠与高血压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没有肯定结论。过量摄入钠盐会加重慢性充血性心衰。水中钠的味阈值取决于之一结合的阴离子和水温。室温下,钠的平均味阈值为200mg/L。由于人体每日从饮用水中摄取钠的量很小,所以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没有建立钠基于健康的准则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钠的限值为200mg/L。本标准考虑钠的味阈值,将钠的限值定为200mg/L。(18)挥发酚类(以苯酚计)水中酚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染,酚类化合物毒性低,动物实验表明饮用水中酚浓度高达7000mg/L时会造成鼠类生长或引起死胎。酚具有异臭,在饮用水加氯消毒时,能形成臭味更强烈的氯酚,引起饮用者反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挥发酚类的限值为0.002mg/L,主要基于酚类化合物中与氯结合形成氯酚等化合物的嗅味阈。日本饮用水标准中酚类的限值是从防止产生气味的观点出发,认为0.005mg/L以下的评价值是适当的。本标准考虑挥发酚的嗅味阈值,将限值定为0.005mg/L。(19)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国产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型的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毒性实验表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毒性较低,一般不表现毒作用。人体摄入少量未见有害影响,人每天口服100mg纯烷基苯磺酸盐4个月(相当于每天饮用含50mg/L的水2L),未见有明显不能耐受的迹象。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时会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根据味觉阈和形成泡沫的阈值,将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限值定为0.3mg/L。WHO、美国、欧盟均为制定限值,日本从防止发泡的观点出发,将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限值定为0.2mg/L,略低于我国的标准值。本标准考虑味觉阈和形成泡沫的阈值,将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限值定为0.5mg/L。(20)2-甲基异莰醇(2-MIB)已有的研究表明,蓝藻、放线菌和某些真菌是导致水体产生2-甲基异莰醇的主要来源。我国饮用水中出现嗅味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水华藻类代谢产生的嗅味物质,蓝藻水华中出现的颤藻、鱼腥藻和微囊藻等的大量生长,导致2-甲基异莰醇等嗅味物质产生。动物资料表明2-甲基异莰醇对人体的健康危害风险很低,更多的表现于对人嗅觉感官的影响。2-MIB最早被列入日本饮用水标准,2004年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新增了这项指标,规定其浓度最高为10n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的2-甲基异莰醇限值为10ng/L,主要参考了日本饮水水质标准,WHO、欧盟和美国均未规定2-甲基异莰醇限值。日本还明确提出不同水处理工艺出水藻源性嗅味物质嗅阈值,规定采用粉末活性炭处理时2-MIB出水浓度不得高于20ng/L,采用颗粒活性炭处理工艺时浓度不得高于10ng/L。本标准考虑到2-甲基异莰醇的嗅味阈和水处理方法,将其限值定为0.00002mg/L。(21)土臭素(GSM)已有的研究表明,蓝藻、放线菌和某些真菌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素的主要来源。我国饮用水中出现嗅味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水华藻类代谢产生的嗅味物质,蓝藻水华中出现的颤藻、鱼腥藻和微囊藻等的大量生长,导致土臭素等嗅味物质产生。土臭素对人体的健康危害风险很低,更多的表现于对人嗅觉感官的影响。GSM最早被列入日本的饮用水标准,2004年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新增了这项指标,规定其浓度最高为10n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的土臭素限值为10ng/L,主要参考了日本饮水水质标准,WHO、欧盟和美国均未规定土臭素限值。日本还明确提出不同水处理工艺出水藻源性嗅味物质嗅阈值,规定采用粉末活性炭处理时GSM出水浓度不得高于20ng/L,采用颗粒活性炭处理工艺时浓度不得高于10ng/L。本标准考虑到GSM的嗅味阈和水处理方法,将其限值定为0.00002mg/L。4.1.7突发饮用水事件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该条款规定了在突发水污染事件中检出的不包括在表1中的化学污染物如何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以往水质标准都未提到如果检出不在标准规定内的指标如何评价问题,但面临突发事件污染物的不确定性,必须面对这一问题。根据WHO和美国相关的一些参考资料,查询这一化学物的特性,得到相关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数据查询推荐WHO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InternationalProgrammeonChemicalSafety,IPCS)出版的专著《环境卫生基准》(EnvironmentalHealthCriteriaMonographs,EHCs)和美国环保局(USEPA)集成风险信息系统数据库(IntegratedRiskInformationSystem,IRIS),这两类数据库都详细列举了上百种环境化学物危险度评价的数据,内有危害鉴定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的主要参数,有助于我们获得污染化学物质的特性。我国卫生健康委2021年发布了WS/T777《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可为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方法提供参考。5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5.1规定供水部门应该在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尽快提供符合GB5749要求的饮用水,表1的指标限值仅作为应急条件下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的最低供水水质要求。5.2规定供水单位应根据本地区饮用水污染事件特点,制定“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发生污染事件时,应立即启动预案,迅速查找污染原因和污染物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5.3规定了集中式供水单位在应急处置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使用的化学处理剂、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卫生要求。参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十八条集中式供水单位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必须符合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持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方可在集中式供水单位中使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8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8.1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17218要求。8.2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17219要求。”。6水质应急监测水质应急监测是判断突发水污染事件影响程度的依据,它不同于日常的水质监测,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时间短,污染过程不可重复,事前无计划;二是耗费资金、人力、物力;三是污染物和排放方式不同,监测布点、项目和频率不同。6.1规定了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各地制定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确定需要开展监测的指标、监测布点和采样检测频率,及时掌握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趋势和动态变化。6.2规定了发生不明原因化学物质污染导致的突发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