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22课_第1页
苏教版语文22课_第2页
苏教版语文22课_第3页
苏教版语文22课_第4页
苏教版语文22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朱熹九溪小学李伟读题质疑一、观什么书?二、怎么观书?三、有什么感?学习提示(1)、看图画,朗读全诗。

(2)、小组内交流学习,理解不懂的字、词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诗句特点?(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我会自学:一、解诗题,知作者;

诗题《观书有感》是指我们读书学习时的感受。

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jiàn)开,天光/云影/共徘(pái)徊(huái)。问渠/哪得/清如许?为(wèi)有/源头/活水来。二、抓字眼,明诗意;1、诵读古诗;半亩方塘一开,天光云影共。鉴徘徊方塘:方形的水塘。鉴:镜子。开:打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徘徊:这里是来回移动的意思。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2、析诗意。问哪得清?有源头活水来。渠:指方塘哪得:怎么会如许:如此这般像这样为:因为渠如许为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三、多诵读,悟诗理。一潭溪水要清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入;那么我们的知识、思想要有活力,就必须不断的学习!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书本书本知识、思想…..新知识书本书本联想(议论)看得(写景)说理诗观书有感我会思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活到老,学到老。……

说说读了此诗,你明白的道理。请你写几句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

拓展延伸搜集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二)》,借助注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