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课件 原子核和放射性_第1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 原子核和放射性_第2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 原子核和放射性_第3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 原子核和放射性_第4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 原子核和放射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原子的核状结构二.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三.原子的能级和电子的轨道半径原子的能级

J.J汤姆逊原子模型1903年J.J.汤姆逊提出,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原子质量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10-10m的球体内,电子浸于此球体中,即“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是J.J.汤姆逊的学生,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原子核介绍

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原子,探索原子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粒子为氦核以c/15轰击金箔,在原子中带电物质的电场力作用下,使它偏离原来的入射方向,从而发生散射现象。粒子镭放射源

荧光屏显微镜金箔绝大部分粒子经金箔散射后,散射角很小2--3

,1/8000的粒子偏转大于90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结论①.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几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集中了原子中全部的正电荷。②.电子绕原子核旋转。③.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小得多。原子半径

10-10m原子核半径10-14

--10-15m1911年卢瑟福在他所做的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的中心是一个重的带正电的核,与整个原子的大小相比,核很小。电子围绕核转动,类似大行星绕太阳转动。这种模型叫做原子的核模型,又称行星模型。从这个模型导出的结论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很快就被公认了。按经典理论电子绕核旋转,作加速运动,电子将不断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断减小,从而将逐渐靠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中。所以原子应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轨道及转动频率不断变化,辐射电磁波频率也是连续的,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光谱。实验表明原子相当稳定,这一结论与实验不符。实验测得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谱线。有核模型与经典理论的矛盾玻尔(NielsHenrikDavidBohr,1885--1962丹麦理论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911年,他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在J.J.汤姆逊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当得知卢瑟福从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后,他深感钦佩,同时也非常理解该模型所遇到的困难。于是他又转赴卢瑟福实验室求学,并参加

粒子散射的实验工作,他坚信卢瑟福的有核模型,认为要解决原子的稳定性问题,必须用量子概念对经典物理来一番改造。玻尔量子论在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所提出的核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原子光谱的经验规律,应用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的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光子假说,发表了《论原子构造与分子构造》等三篇论文,提出了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形成不连续的能级,当能级发生跃迁时,原子就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的假说。从而完满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玻尔的成功,使量子理论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了量子物理学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原子核的组成二.原子核的表示三.原子核的大小四.原子核的质量亏损五.原子核的结合能第一节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氢核带一个单位的正电核质子数Zmp=1.007276u质量数A=Z+N1u=1.66056610-27kg

不能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不带电中子数Nmn=1.008665u质子(proton)中子(neutron)一.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二.原子核的表示AXZ质量数原子序数元素的化学符号例:氦核镭核碳核He42226Ra8813C6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四.质量亏损(massdefect)实验证明,一个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们的核子的质量之和。m=[Zmp+(A-Z)mn]-mA例:核子组成氦核所发生的质量亏损为氦核42Hem=(21.007276+21.008665)-4.001506=0.030376u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五.结合能(bindingenergy)由相对论质能关系,系统的质量改变m时,一定伴有能量改变E=mc2

核子组成核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1u的质量改变对应的能量为1uc2=1.66056610-27(2.99792108)2

=1.4924410-10J=931.5MeV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核子结合成核核分裂为核子放出能量供给能量原子核的稳定性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对核子数求平均值----平均结合能描述原子核的稳定性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五.结合能(bindingenergy)一.衰变(alphadecay)二.衰变(betadecay)三.衰变(gammedecay)第二节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现象这种不稳定核素叫做放射性核素核素放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母核母体子核子体原子核的衰变一.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放射出

粒子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衰变.

氦核42He衰变反应式AZXA-4Z-2Y+42He+Q原子核的衰变例镭核衰变为氡核22688RaRn+4222862He+QQ衰变能

粒子及其动能射线

原子核的衰变一.衰变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大部分以

粒子的动能的形式放出,还有一部分是子核反冲动能(约占2%)。Q衰变能原子核的衰变一.衰变衰变能中的大部分转变为

粒子的动能,本例中为4.777MeV和4.589MeV。

射线就是粒子流。

粒子高速从核中飞出,在受到物质阻止失去速度后,俘获两个电子变成一个中性的氦原子.

粒子及其动能94.3%5.7%原子核的衰变一.衰变生成的子核具有不同的能态,当子核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把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就是射线。22688RaRn22286射线原子核的衰变一.衰变一.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放射出

粒子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衰变.

氦核42He衰变反应式AZXA-4Z-2Y+42He+Q衰变的位移法则:子核在元素同期表中位置比母核前移两位。原子核的衰变1.

-衰变3.电子俘获2.

+衰变二.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放射出

粒子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

衰变.

原子核的衰变1.

-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放射出负电子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

-衰变.

衰变反应式

衰变的位移法则:子核在元素同期表中位置比母核后移一位。AZXAZ+1Y+0-1e++Q

00中微子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内是不含有电子的。在-衰变中,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换为一个质子时,同时产生一个负电子和一个中微子。np+0-1e++Q

00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例放射性磷衰变为硫核

中微子3215PS+32160-1e++Q

00电荷数为零,质量均为电子质量的0.05%,质量数也为零。

射线

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

射线生成的子核具有不同的能态,当子核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把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就是射线。激发态基态子核能态母核能态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2.

+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放射出正电子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

+衰变.

衰变反应式

+衰变的位移法则:子核在元素同期表中位置比母核前移一位。AZXAZ-1Y+0+1e++Q

00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内也不含有正电子。在

+衰变中,原子核中一个质子放出一个正电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np+0+1e++Q

00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例放射性氮核衰变为碳核

中微子137NC+1360+1e++Q

00电荷数为零,质量均为电子质量的0.05%,质量数也为零。

电子对淹没

射线正电子寿命很短,它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时,可在核场的作用下与一个电子结合产生两个飞行方向相反的光子。0.511MeV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

射线生成的子核具有不同的能态,当子核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把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就是射线。高职截止!激发态基态子核能态母核能态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3.电子俘获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从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电子俘获.

衰变反应式电子俘获的位移法则:子核在元素同期表中位置比母核前移一位。AZXAZ-1Y+0-1+Q

00e+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俘获的电子是内层电子,俘获后原子核的壳层中缺少一个内层电子,这是不稳定状态,当外壳层电子跃迁到内层来填补这个空位时,放射出子核的标识X射线。有些核素在发生电子俘获后,子核处于激发状态,这时会发射

射线。原子核的衰变二.衰变1.

-衰变3.电子俘获2.

+衰变二.衰变AZXAZ+1Y+0-1e++Q

00AZXAZ-1Y+0+1e++Q

00AZXAZ-1Y+0-1+Q

00e+原子核的衰变三.衰变与内转换核衰变中产生的子核若处于激发态,它会很快地从高能级跃迁到较低的能级,同时把多余的能量以

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衰变反应式AmZXAZY+

激发态核基态核原子核的衰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