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_第1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_第2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_第3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_第4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授课单位】 【总学时】40【教材】《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王紫君、黄艺璇、李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理论性与操作性均比较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业务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学生理解物流信息化的实际内涵,以及信息化、电子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让学生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整个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思想,结合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基于国际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综合物流信息同为主线,以培养物流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分别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等视角进行系统性地分析与介绍。课程内容上强调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及技术的先进性,同时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1.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依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为学生从事物流管理应用等相关岗位工作而打造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运用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多地掌握物流管理知识,使学生不仅可以面向操作岗位,也可以面向管理岗位。课程结构以现代物流活动中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应用为课程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并符合高等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结合物流各相关岗位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要求。课程教学以引导案例为切入点,将现代物流岗位工作代入教学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来组织教学,通过情境、调研、上机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满足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与发展需要。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熟悉物流信息的作用和处理要求,物流信息化的内容和重要性;(2)掌握条码的概念、特点、结构、分类,条码的编码方法和条码的识读,掌握商品一维条码、商品二维条码、储运包装商品条码的相关知识,掌握RFID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熟悉条码技术、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3)掌握物流信息存储技术,掌握数据库及其相关术语的概念,熟悉数据库的设计流程、建立数据库的方法,熟悉创建查询、创建窗体、创建报表和备份数据库的操作步骤;(4)掌握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掌握EDI系统的构成、工作流程、在物流中的应用;(5)掌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层次结构,熟悉电子商务的功能、基本框架和组成要素,熟悉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内容;(6)掌握物流信息定位和跟踪技术,掌握GPS的概念、功能、特点和组成,理解GPS的定位原理和定位方式,掌握GPS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7)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熟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熟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类型;(8)掌握智慧物流新技术,熟悉智慧物流的发展特点、应用方向、发展趋势,熟悉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组成和优缺点。2.2能力目标(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利用物流信息采集技术正确、快速地读取和利用的能力;(3)具备利用数据库对物流活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加工、检索和维护的能力;(4)具备应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能力;(5)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物流的有效管理和供应链的高效运转的能力;(6)具备应对智慧物流对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的能力。2.3素质目标(1)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用科学力量武装自己;(2)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3)认识到我国芯片技术研发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科技发展仍道阻且长,从而激发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争当新时代科技报国“排头兵”;(4)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5)认识到科技是海关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学会依靠科技力量改革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6)感受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四个自信”;(7)学习敢为人先的航天精神,在成长过程中大胆尝试,在工作实践中精益求精,在未来发展中敢于创新,无畏挑战和困难,勇往直前。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共分为8个项目,20个任务,共4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所用教材课程内容教学建议与说明学时分配《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项目一初识物流信息技术任务一认识信息及物流信息任务二熟悉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2项目二物流信息采集技术任务一认识条码技术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6任务二使用条码技术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任务三掌握RFID技术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项目三物流信息存储技术任务一认识数据库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6任务二设计并建立数据库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任务三使用数据库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项目四物流信息交换技术任务一认识EDI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4任务二应用EDI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项目五电子商务物流任务一认识电子商务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4任务二了解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项目六智能家居App端应用开发任务一熟悉GIS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6任务二认识GPS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任务三应用GPS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项目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任务一认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4任务二使用仓储管理系统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项目八智慧物流新技术任务一走近智慧物流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6任务二熟悉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任务三熟悉物流自动化技术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2机动2总计40 4.课程实施4.1教学条件我校十分注重建设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数据库等。建有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能够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我校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为本课程的教学出谋划策。4.2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实例,采用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努力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达到熟练运用,所有任务都能亲自动手完成。老师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已有的知识,适当组织一些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问答法,回顾所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增强学生上课的专注度;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爱好。学生通过自主协作,动手实施具体的设计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培育其自主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之间协作探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进行规范指导,并适时点拨引导,纠偏纠错,最终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完成本课程的所有项目。4.3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课程的教学评价由形成性测评(40%)和终结性测评(60%)组成,其考核要求如下:4.3.1形成性测评形成性测评考核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包括违纪考核(20%)、知识掌握情况考核(30%)、任务实施完成情况考核(50%)等。(1)违纪考核本项考核通过课前点名、上课纪律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上课迟到扣5分,上课吃东西扣5分,上课玩手机扣5分,其他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扣5分。(2)知识掌握情况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态度,课堂发言,课堂参与度,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所学知识点,项目实施过程。每次考核划分为优秀(30分)、良好(25分)、中等(15分)、及格(10分)和不及格(5分)五个档次。最后考核成绩为学生每次任务成绩的平均数。(3)任务实施完成情况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对任务的解读能力、方案设计的能力、课堂展示的能力、任务完成情况等,来检测其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每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按照相应标准而定,划分为优秀(50分)、良好(40分)、中等(30分)、及格(15分)和不及格(5分)五个档次。最后考核成绩为学生每次任务成绩的平均数。4.3.2终结性测评终结性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所达到的水平,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核。期末考试由闭卷笔试(60%)组成,主要评估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能力。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1教材使用(一)建议教材王紫君,黄艺璇,李源.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二)参考书目[1]谢金龙.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翁丽贞.物流信息技术[M].修订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3]黄莉,王雅蕾,宋伦斌.物流信息与物联网技术[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