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不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Ca2+ B.激素、抗体、维生素

C.神经递质、血红蛋白、胃蛋白酶 D.葡萄糖、神经递质、尿素2.如图表示细胞1、2、3及其生活的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1可以表示为红细胞,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该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液体X和液体Z

C.细胞2可以协助机体防御疾病,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D.若毛细血管壁破裂,则细胞3可能会进入到液体Z中3.“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进入平原地区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而某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经检查后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醉氧”反应可能与内环境中氧含量增加有关

B.“醉氧”导致严重腹泻,会使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

C.进入高原后呼吸困难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D.肺水肿是由于肺部组织间隙的渗透压上升所造成4.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o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

B.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

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

D.实验结果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5.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器都位于皮肤表面,机体内不存在

B.神经节位于传出神经上,与效应器相连

C.只要受到刺激,机体就会发生反射活动

D.分别刺激神经中枢与感受器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效应6.研究发现,若阻断小白鼠的副交感神经则心率加快,阻断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心脏的跳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B.研究证明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心跳减慢

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作用相反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7.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下列关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轴突外大都套有一层髓鞘,它们构成一条神经

B.每个神经元都是由多个树突、一个细胞体和一条轴突组成

C.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少于神经元,广泛分布在神经元之间

D.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8.当出生不久的猫从空中仰面下落时,都能迅速翻身改变为四肢朝下的姿势着地,这种复杂的姿势反射称为“翻正反射”。翻正动作包括一系列的反射活动:最初是头部出现翻正,而后刺激颈部的本体感受器,导致躯干的位置也翻正。研究发现如果毁坏猫头部双侧迷路器官并蒙住双眼,则猫下落时不再出现翻正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猫的翻正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翻正反射的过程可能需要猫的双侧迷路器官的参与

C.翻正反射的存在可以使猫避免高空掉落时引起某些损伤

D.在发生翻正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9.如图1、2是某同学在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时的电位变化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是在①点所对应时刻给予一适宜刺激

B.图1中②点Na+内流速率大于③点Na+内流速率

C.图1的③④段与图2的⑤⑥段均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

D.图2电表两极均接在神经元膜外侧,可测量出静息电位10.如图是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腓肠肌是效应器的一部分)进行实验探究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N为刺激位点,电表两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刺激M点,电表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

B.若刺激N点,电表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

C.若将电表其中一极连接在膜内,不给刺激电表指针会指向该极

D.刺激M点,根据肌肉收缩和电表偏转可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11.如图为几个神经元联系的模式图,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沿着反射弧进行传导,A~E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B是传出神经,接受神经中枢的信号并传给效应器

B.兴奋可以在C、D、E环路中循环运行,延长神经元的活动时间

C.若E是抑制性神经元,则刺激神经元E,突触C中仍然有神经递质的释放

D.图中神经元至少组成4个突触,且都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12.人脑中本身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没有毒性且对身体有益。吸毒者在吸食了吗啡等毒品之后,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可以使人体感到愉悦,并减少自身类吗啡肽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类吗啡肽物质是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减少自身类吗啡肽分泌,从而使吸毒者感到愉悦

B.脑内类吗啡肽物质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吸毒者停止吸毒后会患抑郁症

C.戒毒者配合药物治疗时,药物可能会促进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

D.使用外来类吗啡肽物质对人体有害,故应全面禁止使用该类药物13.资料一: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手,你会不自觉的眨眼,而经过训练的士兵却可以做到不眨眼;资料二: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在生活中利用双脚完成活动,研究发现他们大脑皮层中控制双脚的区域明显增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资料一说明眨眼反射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形成的

B.资料二说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完善相应功能

C.人体内的大脑皮层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只体现在对脊髓的控制上

D.资料一和资料二都能说明大脑皮层能控制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14.某同学在早自习阅读课文时习惯大声朗读,并且会在某些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上批注以方便下次阅读时对课文的理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同学在阅读课本文字时,需要大脑皮层的V区参与

B.该同学在大声朗读课文时,需要大脑皮层的S区参与

C.该同学对课文进行批注时,需要大脑皮层的H区参与

D.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进行思维的特有的高级功能区15.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等情况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海蜗牛的防御行为说明学习与记忆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

B.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电击海蜗牛,其防御行为可能会消失

C.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大脑的功能有关,适量运动可以减少情绪波动

D.情绪的波动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使人很快地恢复到情绪平稳状态16.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历时一百多年的研究,建立了生物学的基石——细胞学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细胞内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

B.细胞学说利用完全归纳法总结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C.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病毒结构,通常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17.小分子化合物ATTEC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异常蛋白质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进而使黏附物被包裹形成自噬体,在溶菌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该方法能够清除体内异常的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替换一定会导致蛋白质出现异常

B.自噬体可能由高尔基体膜形成,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一切生物膜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加工和运输分泌蛋白的整个过程中,其膜面积均减小18.研究发现在水分供应适宜的条件下,蓝光会引起紫背菜叶的气孔打开,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ATP酶既具有运输作用,又能催化ATP的水解

B.蓝光的刺激下促进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保卫细胞

C.保卫细胞膜外阳离子浓度升高促进K+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

D.H2O只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保卫细胞,使叶片气孔打开19.分别将两种绿色植物M、N的叶片制成面积大小相同的叶圆片,用注射器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后,用图1装置分别对两组叶片进行实验(无关变量保持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的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装置关闭活塞并置于黑暗条件下可测量出叶圆片呼吸作用的强度

B.若在光照条件如图1装置中液滴左移说明叶圆片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C.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M、N两种植株叶片的总光合速率相等

D.在M、N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是植物M20.细胞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生长、增殖、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衰老死亡的细胞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同时新生的细胞也不断从相应的组织器官生成,以弥补衰老死亡的细胞。成骨细胞是骨发生和骨形成的重要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老年人骨折后愈合的慢,与成骨细胞的衰老有关

B.细胞中的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会延缓细胞衰老

C.端粒DNA的缩短会损坏DNA从而使细胞活动异常

D.细胞衰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21.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体液,箭头方向代表物质运输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______,相较于①和③,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Ⅰ处的CO2浓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Ⅱ处的CO2浓度,原因是______。

(2)当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时,肝组织因细胞代谢加快产生代谢废物增多进而排出细胞后会使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略有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同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______进入内环境。

(3)若某人肝脏组织代谢过程中发生了毛细淋巴管的堵塞,该部位将出现______现象,当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会发烧,导致体温上升,说明内环境维持稳态______。22.痒觉感受器能将组胺刺激引发的信号经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中枢后产生痒觉,引起抓挠反射,反射弧结构如图1所示,①~⑤表示相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痒觉感受器的是______(填数字),该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作用是______。

(2)痒觉在______中产生,若阻断神经元④并刺激感受器,则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痒觉,原因是______。产生痒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

(3)已知机体内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在抓挠反射中都能发挥作用,科研人员用组胺分别刺激正常小鼠、PTEN基因敲除小鼠和PTEN+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PTEN蛋白在抓挠反射中的作用可能是______。使用______(填“PTEN蛋白”或“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过敏导致的瘙痒。23.如图1表示兴奋在突触(化学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以离子通道相通),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a2+的作用可能是______。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的去路是______。

(2)若图1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主要引起下一神经元膜上的______内流;若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会引起下一神经元膜上的电位变化是______,兴奋在该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及原因是______。

(3)分析图2推测电突触传递兴奋的速度比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速度______,原因是______。

(4)若想要通过实验探究电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实验思路是______。24.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经过的结构如图所示(数字表示相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______调节过程,该调节过程是______。

(2)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兴奋会传递到结构④使其兴奋,此时结构④是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神经,使膀胱______(填“舒张”或“收缩”),从而促进排尿,参与该过程的膀胱、肾脏等器官属于人体内______的系统。

(3)若某人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则可能是______(填数字)过程损伤。正常人产生尿意的过程为______(用图中结构名称、数字和箭头表示)。25.血友病存在甲和乙两种类型。控制甲型血友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用A/a表示),控制乙型血友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B/b表示)。如图1是某家系血友病的遗传图谱,图2表示该家系部分成员与血友病有关基因的电泳结果(A、B、a、b基因均只电泳出一个条带)。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3号个体属于______(填“甲型血友病”或“乙型血友病”)患者,另一种血友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答两点)。

(2)图2中条带①表示的是______基因,若对5号个体相关基因进行电泳,则可能会出现的条带组合是______。

(3)若1号和2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甲型血友病的概率为______,患乙型血友病的概率为______。

(4)若3号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bXa的卵细胞,在图3中画出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图像(仅画出与血友病相关的染色体即可)。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BD、O2、CO2、Ca2+、激素、抗体、维生素、葡萄糖、神经递质、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BD正确;

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故选:C。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液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答案】A

【解析】解: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液,淋巴液回流到血浆,据图分析,X表示淋巴液,Y表示血浆,Z表示组织液,故细胞1是组织细胞,细胞2主要是免疫细胞,细胞3主要是血细胞,A错误;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液体X(淋巴液)和液体Z(组织液),B正确;

C、细胞2(免疫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病毒,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

D、若毛细血管壁细胞破裂可能会导致细胞3(血细胞)进入到Z(组织液)中,D正确。

故选:A。

1、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液,淋巴液回流到血浆。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3.【答案】C

【解析】解:A、发生“醉氧”反应是由于平原地区氧气含量较高,会导致内环境中氧含量增加,A正确;

B、“醉氧”可导致严重腹泻,若发生严重腹泻,会使无机盐离子丧失,导致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B正确;

C、进入高原后呼吸困难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C错误;

D、肺水肿是由于血浆中的蛋白质等渗出到肺部组织间隙中,导致肺部组织间隙的渗透压上升,D正确。

故选: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答案】D

【解析】解:A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类型,因变量是pH的变化,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A、B正确;

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C正确;

D、该实验结果能说明血浆中有能维持pH稳定的物质,不能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D错误。

故选:D。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答案】D

【解析】解:A、感受器也可以存在于机体内,如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A错误;

B、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上,与感受器和神经中枢相连,B错误;

C、发生反射的条件是需要适宜的刺激,以及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

D、刺激神经中枢可能与刺激感受器产生相同的效应,即刺激神经中枢和感受器都能产生兴奋并产生相同的生理效应,D正确。

故选:D。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反射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答案】B

【解析】解:A、支配心脏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一般情况下不受意识支配,A正确;

BC、结合题干,阻断交感神经,则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心率会变慢,说明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故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作用相反,B错误,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运动神经),D正确。

故选:B。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几乎不受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

本题考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7.【答案】D

【解析】解:A.神经元轴突外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A错误;

B.有的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和一个细胞体,如:传入神经元,B错误;

C.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多于神经元,C错误;

D.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D正确。

故选:D。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本题考查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要求考生掌握神经元结构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注意基础知识的细节,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8.【答案】A

【解析】解:A,猫的翻正反射属于生来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过程,A错误;

B、毁坏猫头部双侧迷路器官并蒙住双眼,则猫下落时不再出现翻正反射,说明翻正反射的过程可能需要猫的双侧迷路器官的参与,B正确;

C、翻正反射是猫处于异常体位时所产生的恢复正常体位的反射动作,可以使猫避免高空掉落时引起的某些损伤,C正确;

D、在发生翻正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都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D正确。

故选: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答案】D

【解析】解:A.图1是在①所对应的时刻开始发生电位的变化,说明是在①对应的时刻接受到了适宜刺激,A正确;

B.图1中②点正处于兴奋状态(Na+内流),③点开始恢复为静息电位(K+外流),说明②点Na+内流速率大于③点Na+内流速率,B正确;

C.图1的③④段与图2的⑤⑥段均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时表现为钾离子外流,C正确;

D.图2电表两极可能均接在神经元膜外侧,不能测量出静息电位,D错误。

故选:D。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本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明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识别图形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时的电位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10.【答案】B

【解析】解:A、M点在神经纤维上,刺激M点兴奋先到达电表左侧,再到达电表右侧,故电表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A正确;

B、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的连接点相当于突触,且兴奋只能从神经纤维传向腓肠肌,故刺激N点,电表指针不偏转,B错误;

C、若将电表其中一极连接在膜内,不给刺激,则连接在外侧电流为正,内侧电流为负,故电表指针会指向连接在内侧的一极,C正确;

D、刺激M点,根据肌肉收缩和电表偏转可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正确。

故选:B。

图示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本题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素材,结合“神经-肌接头”示意图,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审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11.【答案】C

【解析】解:A、结构B是传入神经,接受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并将兴奋传递给神经中枢,A错误;

B、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结构C、D、E处不能构成一个回路,故兴奋不可以在C、D、E环路中循环运行,B错误;

C、若E是抑制性神经元,则刺激神经元E,突触C中仍然有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

D、图中神经元至少组成4个突触,突触处能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故选:C。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考生明确相关知识,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C

【解析】解:A、外来类吗啡肽物质能减少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由突触前膜分泌,故其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A错误;

B、类吗啡肽物质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吸毒者停止使用后不一定会患抑郁症,可能会出现消极、抑郁等症状,B错误;

C、外来类吗啡肽物质能减少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因此戒毒者配合药物治疗时,药物可能会促进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C正确;

D、吗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镇痛等作用,应在治疗疾病时合理使用吗啡,D错误。

故选:C。

题意分析,使用外来类吗啡导致上瘾的机制为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抑制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形成依赖外界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旦外界停止供应吗啡肽物质,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及药物对兴奋传递的影响,要求考生明确相关知识点,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13.【答案】B

【解析】解:A.资料一说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眨眼反射,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A错误;

B.经过运动后,双手残疾的人控制双脚的区域增大,说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完善功能,B正确;

C.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如憋尿),也可以控制脑干(如屏住呼吸),C错误;

D.大脑皮层不能控制人体的一切活动,某些自主神经系统参与的调节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控制,D错误。

故选: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本题考查反射的类型和调节过程,理解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明确反射弧的组成,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14.【答案】C

【解析】解:ABC、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包括W、S、V、H四个区域,W区负责与书写有关,S区与说话有关,V区域与阅读有关,H区与能否听懂话有关,AB正确,C错误;

D、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进行思维的特有的高级功能区,D正确。

故选:C。

中枢神经系统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

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5.【答案】D

【解析】解:A、海蜗牛的防御行为说明学习与记忆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A正确;

B、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电击海蜗牛,可能会使其出现遗忘,使防御行为消失,B正确;

C、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大脑的功能有关,适量运动可以减少情绪波动,C正确;

D、并非所有的情绪的波动都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如抑郁症,严重时需要进行就医,D错误。

故选:D。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答案】D

【解析】解: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但并非所有的生命活动都能在细胞内进行,如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只能完成部分生命活动,A错误;

B、细胞学说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B错误;

C、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病毒结构,C错误;

D、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等)也有多细胞生物(如动植物等),D正确。

故选:D。

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内容包括: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答案】B

【解析】解: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故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替换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出现异常,A错误;

B、由题干信息“黏附物被包裹形成自噬体”可知,自噬体由膜包裹而成,故可能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其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但不能水解一切生物膜,比如溶酶体自身的膜结构,C错误;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加工和运输分泌蛋白的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会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D错误。

故选:B。

溶酶体内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能将黏附物降解,起到去除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作用,溶酶体降解的产物,若是对细胞有用的,则留到细胞内再利用,若是废物则排到细胞外。

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细胞自噬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对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18.【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可知,H+-ATP酶既具有运输作用(运出H+),又能催化ATP的水解,A正确;

B、蓝光的刺激下促进H+运出保卫细胞,该过程需要H+-ATP酶运输,且需要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

C、分析图可知,保卫细胞膜外阳离子浓度升高促进K+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C正确;

D、H2O除了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保卫细胞外,还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D。

据图可知:H+-ATP酶是一种位于保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其可以将氢离子运出保卫细胞,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该载体蛋白还具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供给氢离子的跨膜运输等生命活动。同时K+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细胞膨胀,气孔张开。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中等。19.【答案】C

【解析】解:A、图1装置关闭活塞并置于黑暗条件下,叶圆片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等体积的二氧化碳,被二氧化碳缓冲液吸收,故装置内气压不断减少,着色液左移,左移的相对距离可表示氧气的消耗量,故可根据着色液左移的距离测量出叶圆片呼吸作用的强度,A正确;

B、图1装置中着色液左移说明在吸收氧气,右移则释放氧气,若在光照条件如图1装置中液滴左移说明叶圆片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B正确;

C、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M、N两种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M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N植物,因此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M植株叶片的总光合速率大于N植株叶片的总光合速率,C错误;

D、图2中N植物叶圆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低于M,说明M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甲装置中二氧化碳缓冲液能够为叶片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变化为氧气的释放量;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单位时间产生葡萄糖的速率或者产生氧气的速率;呼吸速率=单位时间消耗的氧气或者产生的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B

【解析】解:A、老年人骨折后愈合的慢,与成骨细胞的衰老有关,A正确;

B、细胞中的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会引起基因突变,或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B错误;

C、端粒DNA缩短后,其内侧正常DNA序列会受到损伤,从而使细胞活动异常,C正确;

D、细胞衰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正常的生命现象,D正确。

故选:B。

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答案】血浆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小于

肝脏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随血浆流动逐渐积累

上升

乳酸(C3H6O3)

组织水肿

具有一定的限度

【解析】解:(1)据图可知,图中②在毛细血管中,是血浆,相较于①淋巴和③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图中血浆流动方向为Ⅰ→Ⅱ,肝脏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随血浆流动逐渐积累,故Ⅰ处的CO2浓度小于Ⅱ处的CO2浓度。

(2)当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时,肝组织因细胞代谢加快产生代谢废物增多进而排出细胞后,进入组织液中,会使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略有上升;同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C3H6O3)也会进入内环境(组织液)。

(3)若某人肝脏组织代谢过程中发生了毛细淋巴管的堵塞,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该部位将出现组织水肿现象;当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会发烧,导致体温上升,说明内环境维持稳态具有一定的限度,稳态失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故答案为:

(1)血浆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小于

肝脏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随血浆流动逐渐积累

(2)上升

乳酸(C3H6O3)

(3)组织水肿

具有一定的限度

1、内环境是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2.【答案】①

对传入神经所传递的兴奋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发出指令

大脑皮层

结构④是连接效应器的传出神经,并非连接大脑皮层的神经,故阻断④能产生痒觉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降低机体对组胺的敏感性(或减少小鼠的抓挠次数)

TRPV1蛋白

【解析】解:(1)根据②上的神经节判断,图1中①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神经所传递的兴奋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到效应器。

(2)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均是大脑皮层,故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若阻断神经元④并刺激感受器,则兴奋信息不能传递到效应器,但兴奋信息可以传递到大脑皮层并产生痒觉;产生痒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从感受器接受刺激经传入神经到大脑皮层产生痒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

(3)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和TRPV1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30分钟内抓挠次数,据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加,说明PTEN基因缺失会增加小鼠的抓挠次数,即增加小鼠对痒觉的敏感性,据此推测PTEN基因控制合成的PTEN蛋白是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小鼠的痒觉;而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说明TRPV1基因缺失可减弱PTEN缺失基因的效果,即会抑制小鼠痒觉的产生,即TRPV1基因控制合成的TRPV1蛋白可促进痒觉的产生,故使用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过敏导致的瘙痒。

故答案为:

(1)①;对传入神经所传递的兴奋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发出指令

(2)大脑皮层;能;结构④是连接效应器的传出神经,并非连接大脑皮层的神经,故阻断④能产生痒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降低机体对组胺的敏感性(或减少小鼠的抓挠次数);TRPV1蛋白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要完成反射需要适宜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效应器组成的。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知识内容,学习时通过分析模式图、归纳总结等方式对神经调节的过程进行理解是关键,还要能够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作答。23.【答案】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被降解或突触前膜回收

氯离子(Cl-)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不需要进行信号的转变

在电突触的突触前膜给予一适宜刺激,检测突触后膜是否产生兴奋,再在突触后膜给予一适宜刺激,检测突触前膜是否会产生兴奋

【解析】解:(1)据图可知,图1中Ca2+通道打开后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一般被降解或突触前膜回收,防止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

(2)若图1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即超极化,膜内外电荷分布依旧是外正内负,故下一神经元膜上的氯离子(Cl-)将发生内流;若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下一个神经元将兴奋,即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故会引起下一神经元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该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3)据图可知,电突触的信号传递依靠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需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故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快。

(4)兴奋在电突触处传递的方向有三种可能: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双向传递,故探究电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的实验思路为:在电突触的突触前膜给予一适宜刺激,检测突触后膜是否产生兴奋,再在突触后膜给予一适宜刺激,检测突触前膜是否会产生兴奋,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1)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被降解或突触前膜回收

(2)氯离子(Cl-)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