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ppt)_第1页
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ppt)_第2页
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ppt)_第3页
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ppt)_第4页
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主讲人:朱祥娥单位: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背景二、工作简况三、标准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背景1、2000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的第19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首次推出Leica公司开发的推扫式航摄仪。Leica公司:ADS40/8系列Optech公司:JAS系列(国内尚无用户)ADS40JAS150一、标准编制背景2、2005年国家测绘局组织编制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讨论稿)》一、标准编制背景3、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7年设置《数字航空摄影规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定》国家标准的编制课题,委托本公司承担完成。一、标准编制背景4、与同步制定标准间的关系《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对于IMU/GPS的的相关内容,在本标准中单独列出,不相互引用。《数字航空摄影规范》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GB/T27920.1-2011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GB/T27920.2-2012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2部分。二、工作简况1、主要起草单位: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标准编制阶段二、工作简况课题组先后多次到山西省工程测绘院、太原东航航空公司、中科院遥感所对地观测中心、总参信息总站进行调研。第二次发出征求意见稿共10份,收到返回意见7份(共31条),返回率为70%。征求意见单位及专家包括:专家教授10个(院士1位)标准委员会成员25个航摄单位19个测绘单位6个设备厂商1个完成征求意见稿后向63个单位及专家发出共63份征求意见稿。收到返回意见14份,返回率为22%。三、标准主要内容1、范围3、术语和定义2、规范性引用文件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8、成果质量检查9、成果整理和验收5、机载IMU/GPS系统及地面基站GPS的要求

7、数据处理1、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推扫式航摄仪进行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的检查方法及成果的整理验收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测制1﹕500至1﹕50000地形图和影像图的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术语与定义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基线GPS偏心分量

地面GPS基站原始数据

0级数据粗纠正影像综合分解率传感器积分时间

传感器扫描周期航摄仪前视扫描线与后视扫描线所获取的影像构成立体时,这两个成像时刻航摄仪摄影中心之间的连线3、术语与定义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采用基于相互平行的双线阵或多线阵成像探测器的数字航摄仪沿垂直于线阵方向推进扫描获取影像的竖直航空摄影。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基线3、术语与定义GPS偏心分量

地面GPS基站3、术语与定义原始数据、0级数据、粗纠正影像下载IMU/GPS数据0级影像数据GPS地面基站数据影像和位置数据位置姿态

数据处理影像数据定位定向位置姿态数据传感器校准数据信息描述数据传感器检校数据0级影像数据粗纠正影像定位定向数据纠正定位定向数据信息描述数据3、术语与定义综合分解率推扫式数字航摄仪系统中,衡量镜头、分光系统和探测器对黑白相间宽度相等的线状目标影像分辨的能力。3、术语与定义传感器积分时间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中,获取每条扫描线影像的等效曝光时间长度。

传感器扫描周期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中,每条扫描线数据获取的时间长度,主要包括传感器积分时间、模数转换时间、传输时间和存储时间。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航摄计划的制定根据测图需要制定航摄计划,航摄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摄区范围;成图比例尺和摄影地面分辨率;航线敷设方法、像片航向和旁向重叠度;航摄仪类型、技术参数和航摄附属仪器参数;需提供的航摄成果名称和数量;执行航摄任务的季节和期限;其它技术要求。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设计用基础地理数据的选择测图比例尺设计用数字高程模型设计用图比例尺1﹕500≥1﹕500001﹕100001﹕10001﹕20001﹕50001﹕500001﹕100001﹕25000≥1﹕2500001﹕500001﹕100000设计用基础地理数据应选择摄区最新制作的地形图、影像图或数字高程模型,其比例尺一般应根据测图比例尺按下表规定选用。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地面分辨率的选择各摄影分区基准面的地面分辨率应根据不同比例尺航摄成图的要求,结合分区的地形条件、测图等高距及影像用途等,在确保成图精度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测绘综合效益的原则在下表的范围内选择。测图比例尺地面分辨率值(cm)1﹕500<81﹕10008~121﹕200015~251﹕500030~401﹕1000040~501﹕2500050~601﹕5000060~100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航线的敷设航线敷设应遵循以下原则:航线一般按东西向平行于图廓线直线飞行,特定条件下亦可作南北向飞行或沿线路、河流、海岸、境界等方向飞行;航线间隔应尽量采用数字高程模型依地形起伏确定;单条航线最长飞行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5min,最大不应超过30min。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飞行地速的设计——地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m);——传感器扫描周期,单位为秒(s)。像移:目标点在像片上的构象点与其理想点位的差异。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沙漠、戈壁、森林、草地、大面积的盐滩、盐碱地,当地正午前后各2小时内不应摄影;陡峭山区和高层建筑物密集的大城市应在当地正午前后各1小时内摄影,条件允许时,可实施云下摄影。地形类别太阳高度角(°)阴影倍数(倍)平地>20<3丘陵地和一般城镇>25<2.1山地和大、中城市≥40≤1.2摄区太阳高度角和阴影倍数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航摄仪的选择内方位元素可精确测定;综合分解率不应小于50lp/mm;航摄仪的各波段光谱响应范围线阵探测器像元不得有暇点等。航摄仪的检定新购或距前次检定超过两年;经过大修或主要部件进行拆卸或更换后;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后。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按照数字航摄仪检定的相关标准执行。5、机载IMU/GPS系统及地面基站GPS的要求

——机载IMU/GPS设备机载GPS接收机应为动态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采样间隔不应大于0.5s;机载GPS天线应采用航空型产品,具有动态双频数据接收能力,并有精确定义和稳定的相位中心,能在高空、高速飞行状态下正常工作;IMU数据记录频率不应小于200Hz;IMU/GPS联合解算测角中误差:侧滚角和俯仰角不应大于0.005º,航偏角不应大于0.01º。5、机载IMU/GPS系统及地面基站GPS的要求

——地面基站GPS要求基站GPS接收机应为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最小采样间隔不应大于0.5s;GPS天线应带有抑径板或抑径圈,具有双频数据接收能力;应配有充足的电池或电源系统,能保证航摄作业中供电不间断;应配有能适应满架次作业所需地面观测数据存储要求的存储器。5、机载IMU/GPS系统及地面基站GPS的要求

——地面GPS基站布设原则成图比例尺1:500001:250001:100001:5000摄区内任意位置与最近基站间距离(km)80摄区内任意位置与最近基站间距离要求表成图比例尺1:20001:10001:500摄区内任意位置与最近基站间距离(km)505、机载IMU/GPS系统及地面基站GPS的要求

——地面GPS基站选址、布设、测量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4、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摄区、分区覆盖保证摄区、分区边界覆盖保证:当地面分辨率大于25cm时,航向覆盖超出边界线不应少于一条基线;否则,不应少于两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边界线一般不应少于扫描带宽的30%;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且不影响空三加密时,不应少于扫描带宽的15%。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机载GPS天线安装偏心分量的测定飞行准备《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摄区、分区覆盖保证《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

——飞行要求飞机上升、下降速率不应大于10m/s,且飞行过程中转弯坡度不宜超过20º。每架次,在进入第一条航线前和出最后一条航线后或中断飞行前后都必须进行IMU/GPS初始对准飞行。进入摄区航线时,应采用左转弯和右转弯交替方式飞行,且每次直线飞行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5min,最大不超过30min。在摄区航线飞行过程中,飞行地速与设计飞行地速之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20%。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

——飞行要求出现GPS信号失锁时,应立即中止摄影,并在信号恢复正常5min后再进入航线进行摄影,若GPS信号始终无法恢复正常,应立即终止本架次飞行,并查明原因。摄影过程中,飞机俯仰、侧滚和航偏角不应大于座架可调整角度的限定要求。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

——重叠度旁向重叠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20%~30%,个别最小不得小于13%。制作真正射影像时旁向重叠度一般不应小于60%。航向重叠无要求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

——飞行地速保持进入航线飞行过程中,一般要求实际飞行地速与设计飞行地速之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20%。6、航空摄影飞行实施

——摄影质量影像应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色调柔和;应能辨认出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能够建立清晰的立体模型。影像上不应有云、云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