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实验动物的概念与发展一、实验动物的概念实验用动物:(Animalsforresearch)泛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ExperimentalA.)。包括: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家畜与家禽(Fowlsanddomesticanimal)野生动物(Wildanimal)(经济动物、观赏动物)1、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分类(遗传控制):近交动物
杂交动物封闭群动物基因突变动物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animalCV)动物机体内无人畜共患病的动物。清洁级动物(CleananimalCA)动物机体内不带有人畜共患病与传染病病原的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动物机体内不带有特定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悉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GN)无菌动物体内、外植入带有已知生物体的动物。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GF)动物机体内外不带有任何现有方法可检测出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分类(微生物控制):3、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医学研究的基础条件:AEIR四大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Information(科学信息)R—Reagent(实验试剂)随着科学的发展,EIR的获得并非难事,因此对实验动物的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标准化实验动物:A、遗传质量控制。B、微生物控制C、环境设施控制D、饲料营养控制4、实验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是指实验动物在肉体与心理上处于健康、康乐以及舒适的状态,包括实验动物养殖及实验过程中的福利。实验动物福利的宗旨:要求科学家在使用动物进行科研、教学、测试前,应先充分考虑到各种替代手段,以尽可能减少动物所受到的疼痛和痛苦。实验动物福利的内容*动物包括犬、猫、非人类灵长类、豚鼠、仓鼠、兔、水生哺乳动物或其他温血动物。*动物经销者和使用者均须持有许可证。*动物饲养设施、饲养设备(笼具)、卫生、饲喂、管理和护理应由符合资格的人员负责。*必须确保动物在麻醉、镇痛和镇静剂的作用下进行实验*需要处死的动物须用人道的方法实施*动物享有五大自由:不受饥饿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有关监督机构定期进行检查,对违反动物福利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处罚实验动物福利的意义*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提高实验准确性。*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对外贸易交流、减少贸易“摩擦”。*有利于实验动物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5、“3R”原则“3R”即:替代(Replacement)高等动物—低等动物动物实验—体外培养、化学分析、电脑模拟减少(Reduction)减少实验动物数量—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减少痛苦优化(Refinement)优化实验手段—降低痛苦优化实验设计—减少实验动物数量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及质量控制一、实验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的位置界门纲目科属种品种:品系: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食肉目偶蹄目、兔形目有袋目、灵长目经过选育,具有独特特征,并能稳定遗传的群体。基因高度纯和的群体。通常近交动物(称为品系)封闭群动物(称为品种)二、实验动物的基础知识A、为什么实验动物之间外形不同?答案是染色体不同。染色体DNA(RNA)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碱基(嘧啶:T,C或U)(嘌呤:A,G)磷酸B、为什么相同的实验动物之间外形也有不同?答案是基因的不同。基因决定表型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分为显性与隐性基因。还分为纯合基因与杂合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于1856-1864年间作为假说提出并初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于1856-1864年间作为假说提出并初步验证。连锁互换定律——摩尔根于1909年发现。三、近交系动物近交系(InbredStrain):连续20代(或以上)的全同胞兄妹或姐弟交配(或父女或母子交配)所培育而成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0%的实验动物群体。特点:1、基因纯和,不会出现基因分离。2、遗传组成同源。3、表型一致。4、长期遗传稳定。5、遗传特征一致。6、遗传独特性。7、分布广泛。8、遗传背景清晰。这种动物常用于对比性试验四、封闭群动物封闭群(ClosedColny):在不倒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在一个实验动物群体中避免近交,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群体,称为封闭群。特点:1、基因组成具有较高的杂合性。2、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生活力。3、易出现基因突变。
这种动物常用于安全评价性试验及毒理学试验五、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1、各种实验动物的配种方法多配偶法—一雄多雌(1比2-10法,一对一循环法)优点:最大程度减少雄性饲养量,减少争斗带来的幼子损失。单配偶法—一雄一雌长期同居法(沙鼠、兔、地鼠)优点:管理简单,记录清晰利于制作系谱。
动物公母比动物公母比大、小鼠1♂,3-4♀兔1♂,8-10♀地鼠1♂,4-6♀猫1♂,8-10♀沙鼠1♂,1♀狗1♂,6-8♀豚鼠1♂,8-10♀猴1♂,10♀多配偶繁殖体系的公母比2、SPF大、小鼠的近交系的繁育基本繁育方法:
单线法平行线法选优法
群体繁育方法(近交系的生产):保种群—保种,并为核心群提供种群。(全同胞交配)核心群—扩繁,并为生产群提供种鼠。(全同胞交配)生产群—为实验提供近交小鼠。(不超过4代内的随机交配)3、SPF大、小鼠的封闭群的繁育1♂1♀2♂2♀3♂3♀4♂4♀5♂5♀1♂n+1♀2♂1♀3♂2♀4♂3♀5♂4♀第N代第N+1代12345交配方法:繁育原则:1、应有一定数量(至少25对或组以上)。2、采用循环交配法,尽量减少近交。3、确保每代的近郊系数在1%以下。1、遗传控制的意义按照大小鼠品系的标准审核近交系,把一切改变的等位基因,在被固定之前给予剔除,使近交系的所有成员都成为纯合子。2、遗传检测的方法形态学检测
外观检查:在断奶后或配种前从外观检查。内容-毛色、皮色、眼耳等是否符合品种品系。
毛色基因检查:被毛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在一个品系中如果出现均一的、异常的颜色,就意味着基因的突变或被污染。一般在出生后,2-3周测试,主要用于有色鼠,白色(白化)鼠不适用。
六、SPF动物(近交鼠)的遗传控制免疫学检测皮肤移植(GB/T14927.2-2001)——探测组织兼容性。原理:同一近交系内皮肤移植是接受的,不同品系内皮肤移植是相互排斥的。方法:尾部皮肤移植法。AAAAA51234234511号2号3号4号5号红细胞凝集——检测红细胞抗原。原理:用已知近交系的红细胞悬浮液多次免疫,制得高效价这一近交系的抗血清,用于检测被检小鼠,呈阳性者符合这一近交系。方法:平板凝集法生化检测生化标记法-(GB14927.1-2001)原理:鼠的体内存在着一些同工酶和同种异构蛋白。可依据它们在特定电场内携带的电荷不同,采用电泳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并根据电泳带(蛋白质表型)推断基因型,建立各种近交系的遗传概貌,进行质量检测。方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13条染色体上18个基因)
基因符号基因名称染色体被检组织检测方法Ca-2碳酸酐酶-23红细胞电泳Es-1血清酯酶-18红细胞、肾脏、血清电泳Es-3血清酯酶-311肾脏、肝脏、红细胞电泳Es-10血清酯酶-1014红细胞电泳Gpd-1磷酸葡萄糖脱氢酶-14肾脏电泳Gpi-1磷酸葡萄糖异构酶-17红细胞电泳Gpt-1谷丙转氨酶-115肝脏电泳Gus葡萄糖苷酸酶5肝脏电泳、比色生化标记法的被标基因(部分)基因学检测微卫星DNA标记法——根据近交动物的DNA相似性进行检测。原理:微卫星是在DNA中重复十数次或数十次的一类DNA序列,长度一般不超过300bp,在鼠基因组中有6500多微卫星。利用近交动物的基因有纯合一致性,因此可利用其体内的微卫星所表现出再现一致性与敏感性,检验个体的纯合度。方法:利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其微卫星序列,通过电泳观察电泳带的一致性判断其纯合性。A、小鼠DNA的提取从鼠的尾、肺、肝、脑组织中提取高浓度、高纯度DNA。主要内容—PBS(磷酸缓冲液)稀释,缓冲。Lysozym(细胞裂解酶)破坏细胞膜Pyoteinasek(蛋白水解酶)破坏蛋白质。Tris-HCl、TritonX-100、TE等处理。第三章,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一、实验动物的分类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animalCV)动物机体内无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动物。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GF)动物机体内外不带有任何现有方法可检测出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清洁级动物(CleananimalCL)动物机体内不带有人畜共患病与干扰试验的病原的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动物机体内不带有特定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二、微生物控制的疾病种类根据国家标准《GB/T14922.2-2001,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将分为以下几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动物体,引起感染及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的总称。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朊病毒、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原虫、蠕虫、昆虫)、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各种实验动物的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动物级别细菌小鼠大鼠豚鼠兔无S清普沙门氏菌Salmonellasp●●●●菌P洁通单核细胞增多型李氏杆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动F动动动假结核耶氏菌Yersiniapseudotuberculosis○○○○●●●●物物物皮肤病原真菌Pathogenicdermalfungi物多杀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
●●●●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siniaenetrocolitica○○○○肺支原体Mycoplasmapulmonis●●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kutscheri●●泰泽氏菌Bacilluspiliform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0115a,C,K(B)○嗜肺巴氏杆菌Pasteurellapneumotropic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肺炎链球菌Staphylococcuspneumonia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ß-hemolyticstreptococc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无任何可查到的细菌实验动物细菌检测分级动物级别病毒小鼠大鼠豚鼠兔无S清普淋巴细胞性脉络从脑炎病毒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virus●●菌P洁通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demichemorrhagicfevervirus●●动F动动脱脚病病毒(鼠痘病毒)Ectromeliavirus(Poxvieusofmice)●物动物物兔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小鼠肝炎病毒Mousehepatitisvirus
●物仙台病毒Sendaivirus●●●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iavirusofmice●呼肠弧病毒Ⅲ型ReovirustypeⅢ●●●小鼠脑脊髓炎病毒Mouseencephalomyelitisvirus●●●●●小鼠腺病毒Mouseadenovirus小鼠细小病毒Minutevieusofmice多瘤病毒Polyomavirus●轮状病毒Rotavirus●大鼠细小病毒H-1株RatparvovirusH-1●大鼠细小病毒RV株RatparvovirusRV●大鼠冠状病毒/大鼠延泪腺炎病毒Ratcoronavirus●无任何可查到的病毒实验动物病毒检测分级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分级动物级别寄生虫小鼠大鼠豚鼠兔无S清普通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Ectoparasite●●●●菌P洁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动F动动
物动物物
物兔脑胞内原虫Encephalitizooncuniouli
○○○●爱美尔球虫Eimariasp●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带绦虫幼虫Taeniasp●●膜壳绦虫Hymenolepissp●●管状线虫Syphaciasp●●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uristetrapiera●●栓尾线虫Passalurassp●●鼠膀胱线虫Trichosomoidecrassicauda●●毛滴虫Trichomonassp●●鼠贾第鞭毛虫Glardiamuris●●鼠六鞭毛虫Spironucleusmuris●●小袋鞭毛虫Balantidiumsp●无任何可查到的寄生虫三、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对实验动物的危害1、影响实验结果。2、影响动物生产与繁殖。3、危害人类及动物的健康。4、污染实验材料。四、实验动物的防疫防疫:就是防止、控制、消灭传染病措施的统称。防疫分为:一般预防措施
发生疫情的补救措施1、一般预防措施①引种:要从正规且国家承认的种子库中引种。引种后要进行严格的隔离防疫。②消毒:杜绝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入侵。执行各种级别的实验动物的消毒制度,严格消毒程序。③操作:执行各个级别实验动物的操作程序,防止微生物污染。④隔离: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的实验动物应分区隔离饲养,防止动物互串和人员互串。⑤检测: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安全检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防护措施。2、发生疫情的补救措施①发现:做到定期检测,及时发现疫情。②隔离:迅速隔离患病动物,防止进一步传播,以及及时淘汰患病实验动物。③消毒:彻底消毒所使用的器具,用品。包括饲养人员在内的消毒及身体检查。④处理:对于病死或淘汰或扑杀的实验动物的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药物处理或焚烧)。同时所使用过的器具、用品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⑤呈报:我国有重大疫情的上报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必须及时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第四章,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一、营养成分(营养素)对实验动物的作用
两者都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组成。但在合成有机物上和身体组成上有区别。1、水的营养作用机体组成——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化学反应——参与机体代谢反应。溶剂——溶解有机质。运输——运送养分与废物。润滑——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调解体温——维持热平衡。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机体组成——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维持生命——参与机体酶促反应。生长发育——体内沉积繁殖——参与调解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3、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营养作用
机体组成——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
提供机体所需能量——参与机体酶促反应。必需脂肪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肪组成:类脂肪和真脂肪
真脂肪——甘油+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血糖和肝糖原,结合存在的核糖和脱氧核糖4、饲料中的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平均热值17.57KJ/g
脂肪:平均热值23.85KJ/g
蛋白质:平均热值39.33KJ/gGEDEMENEFEUEHI5、矿物质的营养作用构成机体的组成。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参与机体代谢。常量元素——动物机体内含量在0.01%以上的元素。微量元素——动物机体内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6、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参与机体代谢的控制与调节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在脂类物质中溶解的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维生素。二、饲料及原料的养分成分的测定碳水化合物水分饲料干物质无机物(粗灰分)有机物含N化合物(粗蛋白)无N物乙醚浸出物(粗脂肪)粗纤维无N浸出物1、水分的测定饲料中水分游离水——(风干物)60℃烘干结合水——(干物质)105℃烘干2、粗灰分(ash)的测定饲料经过500-600℃高温的燃烧后的残留物。为饲料中所含有的无机物的总量。3、粗蛋白(CP)的测定4、粗脂肪(EE)的测定饲料中的蛋白质中含氮量在16%,当测定饲料中的氮的含量后,乘以6.25所计算出的蛋白质含量,称为粗蛋白。利用脂肪溶解于有机溶剂的特性,用乙醚浸泡饲料3-6小时,所浸泡出的物质称为粗脂肪。5、粗纤维(CF)的测定6、无氮浸出物(NDFE)的计算将饲料分别用标准的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蒸煮,所得到的残余物,减去粗灰分的量,为粗纤维。从饲料总量中,减去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剩余的部分为无氮浸出物。三、实验动物的饲料原料的种类
(按国际标准分类)粗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以上。(牧草、秸秆)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在60%以上的饲草。(鲜草、野菜)青贮饲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而调制的饲料。能量饲料—粗纤维低于18%、蛋白质低于20%。(玉米、小麦)蛋白质饲料—粗纤维低于18%、蛋白质高于20%。(大豆、豆饼粕、鱼粉)矿物质饲料—富含矿物质的饲料。(食盐、贝壳粉、骨粉)维生素饲料—富含维生素的饲料。(鱼肝、胡萝卜)营养需要:是不同动物在自然状态下,在不同生理时期,每头每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影响营养需要的因素:动物种类、性别、年龄、采食量、生理期研究方法:饲养试验法、平衡试验法、屠宰试验法四、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根据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不同生理时期等,规定的每头动物每天正常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量。◎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并且强制执行的标准。GB14924.1-2001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标准GB14924.2-2001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GB14924.3~8-2001实验动物大小鼠、兔、豚鼠、地鼠、犬、猴配合饲料标准实验动物小鼠大鼠配合饲料标准(国家标准,GB14924.3-2001)指标维持饲料生长、繁殖饲料水分(%)≤11.011.0粗蛋白(%)≥17.020.0粗脂肪(%)≥3.03.0粗纤维(%)10.0—15.010.0—15.0粗灰分(%)≤9.09.0钙(%)1.0—1.51.0—1.5磷(%)0.5—0.80.5—0.8钙磷比1.3:1—2.0:11.3:1—2.0:1赖氨酸(%)≥0.821.32蛋氨酸+胱氨酸(%)≥0.530.78精氨酸(%)≥0.991.10苯丙氨酸+酪氨酸(%)≥1.101.30维生素A(IU/kg)≥700014000维生素D(IU/kg)≥8001500镁(%)≥0.20.2钾(%)≥0.50.5钠(%)≥0.20.2铁(mg/kg)≥100.0120.0常规成分指标氨基酸指标维生素指标矿物质指标实验动物兔配合饲料(国家标准,GB14924.4-2001)指标维持饲料生长、繁殖饲料水分(%)≤11.011.0粗蛋白(%)≥14.017.0粗脂肪(%)≥3.03.0粗纤维(%)10.0—15.010.0—15.0粗灰分(%)≤9.09.0钙(%)1.0—1.51.0—1.5磷(%)0.5—0.80.5—0.8钙磷比1.3:1—2.0:11.3:1—2.0:1赖氨酸(%)≥0.700.80蛋氨酸+胱氨酸(%)≥0.500.60精氨酸(%)≥0.700.80苯丙氨酸+酪氨酸(%)≥1.101.30维生素A(IU/kg)≥600012500维生素D(IU/kg)≥7001250镁(%)≥0.20.3钾(%)≥0.61.0钠(%)≥0.20.3铁(mg/kg)≥100.0150.0常规成分指标氨基酸指标维生素指标矿物质指标实验动物豚鼠配合饲料(国家标准,GB14924.5-2001)指标维持饲料生长、繁殖饲料水分(%)≤11.011.0粗蛋白(%)≥17.020.0粗脂肪(%)≥3.03.0粗纤维(%)10.0—15.010.0—15.0粗灰分(%)≤9.09.0钙(%)1.0—1.51.0—1.5磷(%)0.5—0.80.5—0.8钙磷比1.3:1—2.0:11.3:1—2.0:1赖氨酸(%)≥0.750.85蛋氨酸+胱氨酸(%)≥0.540.68精氨酸(%)≥0.801.00苯丙氨酸+酪氨酸(%)≥1.201.50维生素A(IU/kg)≥750012500维生素D(IU/kg)≥7001250镁(%)≥0.20.3钾(%)≥0.61.0钠(%)≥0.20.3铁(mg/kg)≥100.0150.0常规成分指标氨基酸指标维生素指标矿物质指标实验动物犬配合饲料(国家标准,GB14924.7-2001)指标维持饲料生长、繁殖饲料水分(%)≤10.010.0粗蛋白(%)≥20.024.0粗脂肪(%)≥4.56.5粗纤维(%)3.03.0粗灰分(%)≤9.09.0钙(%)0.7—1.01.0—1.5磷(%)0.5—0.80.8—1.2钙磷比1.2:1—1.4:11.2:1—1.4:1赖氨酸(%)≥0.711.11蛋氨酸+胱氨酸(%)≥0.540.72精氨酸(%)≥0.691.35苯丙氨酸+酪氨酸(%)≥1.001.56维生素A(IU/kg)≥800010000维生素D(IU/kg)≥20002000镁(%)≥0.150.20钾(%)≥0.500.70钠(%)≥0.390.44铁(mg/kg)≥150250常规成分指标氨基酸指标维生素指标矿物质指标实验动物猴配合饲料(国家标准,GB14924.8-2001)指标维持饲料生长、繁殖饲料水分(%)≤10.010.0粗蛋白(%)≥16.021.0粗脂肪(%)≥4.05.0粗纤维(%)4.04.0粗灰分(%)≤7.07.0钙(%)0.8—1.21.0—1.4磷(%)0.6—0.80.7—1.0钙磷比1.2:1—1.5:11.2:1—1.5:1赖氨酸(%)≥0.851.20蛋氨酸+胱氨酸(%)≥0.600.79精氨酸(%)≥0.991.29苯丙氨酸+酪氨酸(%)≥1.311.54维生素A(IU/kg)≥1000015000维生素D(IU/kg)≥22002200镁(%)≥0.100.15钾(%)≥0.700.80钠(%)≥0.300.49铁(mg/kg)≥120180常规成分指标氨基酸指标维生素指标矿物质指标五、配合饲料
两种以上饲料原料,按动物饲养标准和配方,经工业生产、成分齐全、养分平衡、混合均匀的饲料。又叫全价饲料种类(按饲料的形态)
粉状饲料:将所有原料都粉碎成粉末状,粒度在2.5mm以下。(小型猪常用)颗粒饲料:将粉碎后的粉状料,在颗粒机中加水或水蒸汽,高压制成的饲料。呈圆柱状,直径约6-12mm,长度3-5cm左右。(大小鼠、兔、豚鼠等常用)膨化饲料:将粉碎后的粉状料,在膨化机中加水,经高温高压后使其结构发生变化,质地疏松,适口性好。(犬、猫等常用)液体饲料:(又称人工乳),人工代替乳品,常用语剖腹产的方法制作SPF动物。应用较少。六、配合饲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1、原料选择上化学污染物的控制项目指标项目指标砷(mg/kg)≤0.7六六六(mg/kg)≤0.3铅(mg/kg)≤1.0滴滴涕(mg/kg)≤0.2镉(mg/kg)≤0.2黄曲霉素(mg/kg)≤20.0汞(mg/kg)≤0.022、原料选择上微生物的控制项目大、小鼠兔豚鼠犬菌落总数(cfu/g)5x1041x1051x1055x104大肠菌群(MPN/100g)30909030霉菌和酵母数(cfu/g)100100100100致病菌(沙门菌)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3、配合饲料成品的消毒化学药物熏蒸法——环氧乙烷气体(易造成残留)。干热消毒法——80-100℃下烘烤(易造成营养破坏)。高温高压法——121℃、110kPa、20min(易造成营养破坏)。放射线照射法——60Co、3-5Mrad的γ射线(VB少量破坏)。第五章,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1、实验动物的环境定义:主要泛指实验动物的生物体内外一切事物,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内、外部条件。包括:内环境——主要指实验动物生物体内部的环境条件,包括:营养条件、微生物条件、遗传因素等(前几个控制已经说明)。外环境——主要指外部的自然环境(大环境)、内部的实验设施环境(小环境)。大环境——气候、气象因素: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水流。小环境——物理因素:臭氧含量、CO2含量、粉尘、噪音、照度等。居住因素:饲养舍、饲养笼具、垫料、饮水器等。生物因素:饲养密度、微生物、饲养方式等。2、实验动物的环境影响(以小鼠为例)①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本能地调节与其相适应。②湿度——指空气中的含水量,与温度一起对动物机体产生影响。③气流风速——决定了空气的流向与换气速度。④空气洁净度——气体污染和颗粒物污染。⑤光照——对动物的生殖系有刺激作用,影响生理机能。⑥噪音——易造成应激,从而影响实验结果。⑦饲养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不能过于拥挤。⑧饲养方式——单养与群养⑨垫料——具有保温,吸湿的作用,一般常用木质刨花为材料。⑩有害物质含量及微生物含量3、实验动物的环境影响的国家标准(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环境指标(静态)
动物实验设施(设备)环境指标(静态)各类动物所需居所最小空间
第五章,实验动物饲养的设备与设施三、SPF级实验动物设备(大、小鼠)1、独立通风笼盒(IndividuallyVentilatedCages;IVC)工作原理:IVC设备笼盒、水及饲料:净化(超净)工作台操作规则:
1、紫外线消毒工作台。
2、操作人员手消毒。
3、进入工作台的鼠盒、垫料、饲料等任何物品都必需消毒。4、一切操作必需在工作台内完成。2、SPF屏障系统(SPF-BarrierSystem;SPF-BS)屏障设施的组成:
屏障内(清洁区、污染区)、屏障外设备;确保屏障设施的内外交换空气动物、物品进出通道人员进出淋浴经初、中、高三级过滤高压消毒锅渡槽传递窗经无害化处理排气屏障内布局:屏障平面示意图(路径:清洁准备室—清洁走廊—动物生产室
—污物走廊—非洁净区)四、特殊实验动物的实验设备和设施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生物安全等级:分为四级:Ⅰ级涉及非致病生物物质;Ⅱ级涉及致病生物物质,但无传染性;Ⅲ级涉及那些易形成气溶胶因而能通过空气传播的致病病原;Ⅳ级涉及的病原物质在性质上同Ⅲ级,但无疫苗或特效药可控制。生物安全标识:1、生物二级安全柜2、生物三级安全柜3、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主实验室、其他实验室和辅助设施组成。主实验室分为病毒分离鉴定室、细菌鉴定室、免疫学诊断室、分子生物学诊断室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实验室分级处理对象P1或BSL1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P2或BSL2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P3或BSL3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P4或BSL4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4、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或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BSL3)名称洁净度换气次数(次/h)室内向外压差(Pa)温度℃相对湿度%噪声dB(A)最低照度(lx)P37-8全新风:10~15主要保护环境:可回风≤30%-15~-2520-2630-60≤60500P47-8全新风:>10~15-20~-3020-2530-60≤60500设计要求:(基本与SPF-BS相同)A、负压式通风。即室内空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出室外。B、进入人员自带氧气。即人员不能接触室内空气。C、实验材料必须封闭后送出实验室。D、设置气体缓冲室和与外界隔离实验室。第六章,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与应用一、小鼠1、小鼠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①、体型小、摄食少、杂食性、易于管理。②、性情温顺、胆小怕惊。③、发育迅速、性成熟早。④、性周期短、繁殖力强。⑤、对外界刺激敏感、适应性差。⑥、产子多、便于提供全同胞或半同胞实验材料。⑦、喜居于安静黑暗环境、昼伏夜出、喜啃咬。⑧、性周期4-5天、性成熟40天、妊娠期21天、哺乳期21天。2、小鼠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⑴、安全检测和毒理学试验。常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等安全评价。⑵、生物学效应测定和药品效价比较。常用于疫苗等生物制品的鉴定。⑶、药物的筛选。确定药品对疾病的防治作用。⑷、微生物、寄生虫病原学研究。常用于病毒学的研究中。⑸、放射学的研究。了解放射对动物的反应,辐射剂量、辐射效应等。⑹、肿瘤学研究。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种植、移植的成功率。⑺、计划生育的研究。用于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期及避孕药研究。⑻、转基因研究。是目前最常用的动物之一。⑼、遗传疾病研究。常用于人类遗传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⑽、老年医学研究。常用于抗衰老药物的研究中。⑾、免疫学研究。常用于免疫机制、免疫缺陷的研究中。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BALB/c:为白化小鼠,1913年育成,1979年由美国引入我国。毛白色,眼红色。乳腺癌发病率低,肺癌发病率26%♀29%♂,淋巴肉瘤发病率45%,对放射性物质极为敏感。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等研究中。A、近交鼠:BALB/c
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鼠:BALB/c、C57BL/6C57BL/6:1921年培育,1975年由日本引入我国。黑色,乳腺癌发病率低,对放射性物质耐受力强。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6%,嗜酒精性高。是肿瘤学、生理学、遗传学研究常用品系。C3H/He:1920年育成,1985年由美国引入我国。野生色,乳腺癌发病率97%,对致肝癌因子敏感,对狂犬病病毒敏感,对炭疽杆菌有抵抗力。主要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核医学研究中。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鼠:BALB/c、C57BL/6、C3H/HeDBA:1909年育成,1977年由英国引入我国。淡巧克力色,产子少,繁殖较难。乳腺癌发病率50-60%,白血病发生率6%♀8%♂。主要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鼠:BALB/c、C57BL/6、C3H/He、DBA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鼠:BALB/c、C57BL/6、C3H/He、DBA、CBACBA:1920年育成。野生色,易诱发免疫耐受性,对维生素K缺乏极敏感,雌鼠乳腺癌发病率60-65%,雄鼠肝癌发生率65%。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主要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营养学的研究中。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鼠:BALB/c、C57BL/6、C3H/He、DBA、CBA、AKRAKR:1936年育成,1975年由英国引入我国。白色,易诱发免疫耐受性,淋巴性白血病发病率♂76-99%♀68-90%,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高,肾上腺类固醇脂类低。主要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的研究中。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B、封闭群小鼠:KMKM:(昆明小鼠)1944年由印度引入昆明,1954年全国推广。白色,繁殖力高,生长快,抗病力和适应力强。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微生物学的研究中。ICR:起源于美国,1973年由日本引入我国。白色,生育能力高。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微生物学的研究中。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B、封闭群小鼠:KM、ICRNIH: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培育而成。白色,繁殖力强,产子成活率高。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研究及生物制品鉴定。3、常用的小鼠品系与品种B、封闭群小鼠:KM、ICR、NIH二、大鼠1、大鼠一般生物学特性: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捕捉。②、嗅觉发达,味觉差。③、食性杂,以谷物为主兼食肉类。④、喜欢安静环境,夜间活跃。⑤、对外界刺激敏感、但适应力较强。⑥、对营养中维生素和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缺乏症。⑦、性周期4-5天、性成熟60天、妊娠期21天、哺乳期21天、窝产子数3-15只。2、大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⑴、生理学研究。常用于肾上腺、垂体、卵巢等内分泌腺的研究。⑵、营养学研究。常用于维生素、氨基酸缺乏,以及消化功能的研究。⑶、代谢性疾病研究。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酒精中毒、消化道溃疡的研究。⑷、药物学研究。用途非常广泛,使用于所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⑸、肿瘤学研究。其肿瘤具有可移植性,易于接种。⑹、遗传学研究。可用于毛色遗传研究,以及制作人类遗传疾病动物模型。⑺、传染病研究。主要用于多种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研究。⑻、老年医学研究。存活时间短,利于老年动物模型的制作。⑼、牙科学的研究。主要应用于龋齿的防治研究。⑽、心血管疾病研究。为该领域首选实验动物,可制作各种动物模型。⑾、生物制品的安全评价和毒性学试验。3、常用的大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系:ACIACI:1926年培育。黑色,腹部和脚白色。28%(♂)20%(♀)有生殖遗传缺陷。WISTER:于1920年在美国Wistar研究所培育。1979年引入我国。白色,对各种营养物质敏感,适用于各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应激反应灵敏,易于饲养繁殖。适用于神经、内分泌、药物、肿瘤、传染病、关节炎、肝外科等医学研究领域。3、常用的大鼠品系与品种A、近交系:ACI、Wister3、常用的大鼠品系与品种B、封闭群:SDSD:1950年美国癌症研究所培育,1992年引入我国。白色,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3、常用的大鼠品系与品种B、封闭群:SD、WisterWISTER:1970年育成。白色,繁殖力强,产子多,性周期稳定,早熟,性格温和,抗病力强,自发性肿瘤发病率低。三、豚鼠1、豚鼠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①、性情温顺,四肢短小,不善攀爬。②、喜群居,胆小怕惊,常表现神经质,喜安静环境。③、草食性动物,食量较大,有食粪癖。④、体内不能合成VC,对饲料变化敏感。⑤、对温度变化敏感,孕鼠后期易流产。⑥、对抗菌素敏感,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是小鼠的千倍。⑦、听觉非常发达。⑧、繁殖力较强。(性成熟♀1.5♂2个月、性周期15-17天)(妊娠期2-2.5个月、哺乳期21天)2、豚鼠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①、致敏实验。豚鼠>兔>犬>小鼠>大鼠②、营养学研究。是目前唯一用于VC缺乏病的动物。③、传染病学研究。对多种病菌和病毒敏感。④、药理学研究。(对组胺敏感)抗组胺药、平喘药研究⑤、生理、毒理学研究。出血和血管通透性实验。3、我们目前常用的豚鼠品种:1919年引入的短毛豚鼠(英国种),为单色、两色与三色豚鼠)四、兔1、兔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①、具有夜行性和嗜眠性、喜独居。②、胆小怕惊,对环境敏感。③、嗅觉和视觉十分灵敏。④、耐寒不耐热,耐干不耐湿。⑤、草食动物、具有食粪性。⑥、喜磨牙、啃木、啃土、扒穴。⑦、繁殖力较强。(性成熟5-8个月、性周期8-15天)(妊娠期1个月、哺乳期42天)2、兔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免疫学研究,兔的血清量产生较多,耳静脉粗大,易于注射和采血。⑵、兔的皮肤对刺激敏感,反应近似人。因此常用于皮肤试验。⑶、兔有交配排卵的生理特性,可准确掌握排卵时间,可用于生殖生理的研究。⑷、可制作心血管动物模型。3、我们目前常用的兔品种:中国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五、犬1、犬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①、聪明,能领会人的简单意图。②、视力不发达,无红色觉;听觉和嗅觉极为发达。③、肉食性犬科动物。④、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⑤、雄性爱斗、有合群与欺弱的特点。⑥、有A、B、C、D、E五种血型(A型能引起输液反应)。⑦、有四种神经类型(Ⅰ型多血质型活泼、Ⅱ粘液型安静)(Ⅲ型胆汁型冲动、Ⅳ衰弱型忧郁)。⑧、繁殖期长。(性成熟6-10个月、性周期8-14天)年两次发情。(妊娠期55-65天、哺乳期45-60天)2、犬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
①、外科手术学研究。(应用于麻醉和各种外科手术)②、基础医学研究。(尤其是生理、病理生理方面)③、药理、毒理实验。(各种药物代谢实验、化学品及药物的临床毒性实验等)④、各种人类疾病模型。(营养不良、高胆固醇症、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心脏病等)3、我们目前常用的犬品种:⑴比格犬:原产于英国,体型小,短毛,性情温和,对环境适应力和抗病力强,产子多为理想的实验用犬。六、猫1、猫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⑴食肉性猫科动物。⑵喜欢孤独而自由的生活。⑶喜欢舒适、明亮、干燥的环境。⑷有定点埋藏排泄物的习惯。⑸喜食鱼、肉,舌上有倒置的刺,可舔舐骨头上的肉。⑹牙齿与爪锋利,善扑捉食物与攀爬。⑺性成熟6~10月龄,性周期1天,怀孕期63(60~68)天,哺乳期60天。2、猫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生理学上的去大脑僵直,血脑屏障等研究)。⑵药理学研究(药后的血压影响的研究)。⑶疾病研究(炭疽病、阿米巴痢疾、白血病等研究)。⑷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弓形虫病模型、白化病模型、耳聋模型)3、我们目前常用的猫品种:(中国家猫)七、小型猪1、小型猪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⑴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⑵属于杂食性动物,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⑶生命周期短、周转快。⑷适应性强,分布广。⑸听觉器官发达、嗅觉非常灵敏。⑹味觉中等,视力较差。⑺触觉装置遍布全身,痛觉非常敏感。巴马香猪五指山猪藏香猪环江香猪3、我们目前常用的小型猪品种:2、小型猪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皮肤烧伤学研究。⑵肿瘤学研究。⑶免疫学研究。⑷心血管病理学研究。八、非人灵长类1、非人灵长类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⑴生活在高山丛林中,具有较强的群居性。⑵具有严重的排序现象,“猴王”具有统治地位,有优先的采食权和交配权。⑶具有杂食性,主要以植物为主。⑷有较为发达的智力和神经控制能力,能用手操纵工具。⑸性成熟期,雄性3岁、雌性2岁,性周期28天(21~35)。适配年龄,雄性4~5岁、雌性3~5岁,平均寿命约为20~30年。恒河猴熊猴红面短尾猴3、我们目前常用的非人灵长类的品种:2、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生理学研究。⑵传染病研究和疫苗试验。⑶生殖生理学研究。⑷行为学、神经病学及神经生物学研究。九、长爪沙鼠1、长爪沙鼠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⑴为草食性啮齿动物。⑵主要穴居于砂质土壤的洞穴中。⑶成年体重77.9(30~113)g,体长112.5(97~132)cm,雄性大于雌性。⑷行动敏捷,昼夜活动,不冬眠。⑸体温调节能力强,耐热能力强,体温38.1~38.4℃,呼吸频率90次/min。⑹性成熟10~12周,性周期4~6天,繁殖以春秋为主。妊娠期24~26天,哺乳期21天,成年鼠一年可繁3~4胎(人工饲养5~8胎)。2、长爪沙鼠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脑神经疾病的研究。⑵寄生虫病的研究。⑶微生物学的研究。⑷生殖、内分泌学的研究。⑸营养、代谢的研究。⑹肿瘤、药理学的研究。十、旱獭1、旱獭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⑴一般喜家族式群居生活。⑵主要生活在高山、草甸、草原。分布随地形而定,多呈带状分布。⑶食性杂,以禾本科的根茎叶及豆科的花为食。⑷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多的饲料,冬眠期约160天。⑸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暴晒,抗病力强。⑹体型粗大,成年40~50cm,体重5~10kg,被毛为棕、黄、黑色。⑺寿命15~20年,性成熟3岁,春季繁殖,妊娠期30天(有的40天)。胎产6~8只(最多达12只),繁殖年限10~15年。2、旱獭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肝炎研究的动物模型。⑵冬眠研究的动物模型。⑶高山生理研究的动物模型。⑷自然疫源研究的动物模型。十一、树鼩1、树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⑴外形类似于松鼠,嘴尖耳短。⑵体长约18cm,尾长与体长相等,成年体重120~150g,前后足有5指(趾)。⑶多栖息于热带雨林,山地森林边缘。⑷白昼活动(笔尾树鼩除外),黎明与黄昏最为活跃。⑸属攀援动物,机敏胆小,怕惊,有臭腺。⑹6~7月龄性成熟,妊娠期41~50天,胎产1~4只,哺乳期5~6周,每年4~7月份繁殖。2、树鼩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⑴肿瘤学研究。⑵肝炎研究。⑶胆结石的研究。⑷病毒学研究。⑸脑神经的研究。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巢湖市劳动合同续签条件及材料
- 2025年劳动局版劳动合同标准模板
- 2025年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合同模板
- 2025年个人技术股权转让合同
- 民间个人低利息借款合同5篇
- 2025年企业盒餐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工程信息中介服务合同8篇
- 气象服务合同
- 出租车运营承包合同模板6篇
- 土地互转合同范本
- 江苏省邳州市2021-2022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实践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共59页)
- 第3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 精品课程建设验收自评报告
-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修订)
- 一年级上册生字卡片带拼音组词可打印01637
- 未成年人需办银行卡证明(模板)
-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 员工考勤流程图
- 出口加工区外汇管理培训(ppt4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