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程标准1.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2.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学科素养1.用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认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生命观念)2.用稳态与平衡观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养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行为习惯,并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社会责任)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1.生物多样性(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范围:全球。(3)层次①遗传(基因)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②物种多样性: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3)直接价值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②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强度不断增大,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干扰和破坏。2.人类活动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方式(1)主要方式①破坏了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生物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②对野生物种的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2)其他方式①环境污染。②农业和林业品种单一化。③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等。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1)含义: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2)意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易地保护(1)含义: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2)实例: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3)意义: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3.其他(1)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2)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3)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主要是降低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速度。(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4.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1.判断正误(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2)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示: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提示:小于。(5)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易地保护。(×)提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2.表述回答(1)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提示: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其特征不会与其他任何生物重复,人类将不断利用野生生物的遗传特性对作物和家畜品种进行改良。(2)为什么生物资源过度开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提示: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过生物本身的更新能力,不仅导致该种生物资源的枯竭,还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1.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1)从分子水平分析:(2)从进化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协同作用的结果。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类型eq\b\lc\{(\a\vs4\al\co1(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eq\a\vs4\al((1)直接,价值)eq\b\lc\{(\a\vs4\al\co1(有实用意义的价值:,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①食用:人类的食物基本来源于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家禽及海产品,例如水稻和奶牛等为人类提供食物。②药用:绝大多数药物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例如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③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饲料、淀粉、蚕丝、皮器具等。eq\a\vs4\al((2)间接价,值的体现)eq\b\lc\{(\a\vs4\al\co1(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主要),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eq\a\vs4\al(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的体现)eq\b\lc\{(\a\vs4\al\co1(①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等,功能,②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③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3)潜在价值: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例如,某种目前没有直接价值的植物,有可能在未来被发现含有治疗某种疾病的重要成分。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提示: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基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2.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提示: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案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C.基因突变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生物多样性只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递进训练]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的是()①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②小白鼠可用于科学研究③种植水稻供人类食用④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⑤尚未清楚的野生生物的价值⑥古人创作出很多首以梅花为题材的诗词A.①④ B.②③⑥C.①②③④ D.②③A实例判断依据体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类型①净化水质间接价值②科学研究直接价值③食用价值直接价值④调节气候间接价值⑤尚未清楚的价值潜在价值⑥艺术创作直接价值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保护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分析2.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两点提醒(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3.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的危机(1)外来物种入侵: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物种。(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①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3)入侵物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入侵物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种群呈“J”形增长。混淆“引进物种”和“入侵物种”(1)引进物种和入侵物种不完全一致:引进物种不一定都会破坏生态环境,如玉米、马铃薯等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利的物种是引进物种;人们一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物种。(2)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据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1.据表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哺乳动物:偷猎和丧失栖息地;鸟类:丧失栖息地。2.据表中数据分析,应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提示:①禁止偷猎行为,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②建立自然保护区。[案例]秦岭植被多样、物种丰富,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先后在秦岭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管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B.为了大熊猫种群的延续,可以采取措施将大熊猫分布区连接起来C.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附近违法建造别墅,会影响生物多样性C[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递进训练]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藏羚羊的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我国建立了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区内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C.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D.两个保护区内物种的组成相同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因此保护区内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A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B项错误;两个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不同的环境条件所选择的有利变异存在差异,所以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物种的组成也存在差异,C、D项错误。]网络构建要语必背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三个方面。4.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5.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6.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只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C[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对珍稀濒危物种要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B项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等措施,D项错误。]2.两栖动物在地球上曾经一度繁盛,从2.25亿年前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减小,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B.人类大量捕捉两栖动物C.气候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了沙漠D.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C[两栖动物的生殖活动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动物才能繁衍。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地环境中,两栖动物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分析可知,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了沙漠,C正确。]3.红树林有“海岸卫土”“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等美誉,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极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海洋气候和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其面积日益缩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树林湿地不同区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红树林面积的减少会影响附近其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对红树林的保护C[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4.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A[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其生存场所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一种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是将东北虎迁出原地进行易地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是法制管理的措施。]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掠夺式利用野生资源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B.环境污染是造成生物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