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沁园春・长沙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二部分指导诵读,整体感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提示“看”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第三部分再读全词,梳理思路齐读全词,梳理思路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写了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齐读全词,梳理思路上阕写了什么?主要写景。既描绘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也写出了词人面对大好河山时的感受,顺势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齐读全词,梳理思路下阕写了什么?主要抒情。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齐读全词,梳理思路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阕,词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上阕的问题,正是“到中流击水”的青年才俊、一代英豪代表着主宰世界的新生力量。归纳这首词的思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抱负。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部分赏析词的上阕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分组讨论(1)词人在上阕交代了哪些情况?(2)前三句的语序同一般语序不同,为什么?(3)“看”字统领了哪几句?词人看到了哪些意象?(4)上阕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5)哪些词语具有表现力?(6)词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这首词中的寒秋景物有没有过去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分组讨论(1)词人在上阕交代了哪些情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游者:词人自己分组讨论(2)前三句的语序同一般语序不同,为什么?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正常语序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大意为:在深秋时节,我独自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心头无限遐想)。前三句组成了一幅“独立寒秋图”。“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只有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到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分组讨论(3)“看”字统领了哪几句?词人看到了哪些意象?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字统领了“万山红遍……竞自由”七句。意象:山、林、江、舸、鹰、空、鱼。分组讨论(4)上阕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近观:江中———水碧行船急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瞰:水中———鱼儿轻快畅游分组讨论(5)哪些词语具有表现力?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分组讨论(6)词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词人通过远眺、近观、仰视、俯瞰,看到了红叶、绿水、蓝天、船只、雄鹰、游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湘江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之美,表现出他宽广的胸襟。分组讨论(7)这首词中的寒秋景物有没有过去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没有。这首词中的秋景是美好的、生机勃勃的。词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样描写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含了词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五部分归纳总结总结这是词人由观览景物进入理性的思考,是“独立”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青年向旧社会和旧秩序的挑战!第六部分布置作业作业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还是书法家、诗人。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第二课时第一部分复习巩固,导入新课“谁主沉浮?”第二部分赏析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学习前九句,分组讨论(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3)词中是如何表现“同学少年”的?他们有着怎样的形象?(4)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情感?学习前九句,分组讨论(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本词上阕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时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和同伴携手来游的情景。这两句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学习前九句,分组讨论(2)“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学习前九句,分组讨论(3)词中是如何表现“同学少年”的?他们有着怎样的形象?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战斗岁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年龄气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学习前九句,分组讨论词人采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用一个“忆”字把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地勾画了出来。写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对于功名富贵,他们不屑一顾,理想气概远超古人。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学习前九句,分组讨论(4)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情感?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词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学习最后三句当年,词人曾和同伴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伴亲切发问,这几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组讨论“中流击水”这一场景的描绘有何深刻意义?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暗含着能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人应该是上面提到的“百侣”,词人巧妙地借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样的场景,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概括了词人等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战斗精神。第三部分赏析手法体会词中的艺术手法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结合起来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体会词中的艺术手法1.(1)意象美。从空间上看: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里的游鱼。从状态上看: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这些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可谓“以壮景抒豪情”。从色彩上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碧”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体会词中的艺术手法(2)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社会背景)是暗含的对比。(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争”“击”“翔”等字都极为准确、精当。体会词中的艺术手法2.(1)词的上阕虽然写景,却在景中寓情,借景抒情。词以“独立寒秋”开篇,以橘子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还寄予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象征革命、象征光明,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还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写景之后的一句哲理性的概括,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一种辩证对立的关系:客观环境越险恶,主观竞争意识越强烈。它扫尽千古悲秋之气,于伟大的静穆中律动着勃勃生机,表现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词中的秋景都是词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感情烙印。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体会词中的艺术手法(2)词的下阕虽然忆事,但也不乏融情于事之处。一个“忆”字贯穿后文,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鄂尔多斯地区绵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不同发育阶段肝片吸虫转录组学研究
- 诉讼程序中的国籍认定问题研究
- 2025年中国涂料印花专用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牛角座席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晶宗教工艺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全木通风柜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多色印刷词典类丛书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保湿锁水睡眠面膜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香茅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毛布拖鞋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辐射防护-医学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10
- 公司员工离职申请表
-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 PMC年终个人总结精编ppt
- DBJ∕T 15-129-2017 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
- U8-EAI二次开发说明
-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 2006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 疫情期间离市外出审批表
-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