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金元的统治-第10课-课件-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辽宋金元的统治-第10课-课件-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辽宋金元的统治-第10课-课件-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辽宋金元的统治-第10课-课件-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辽宋金元的统治-第10课-课件-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统编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而虚竹又是娶了哪里的公主?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2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兴起②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一、辽与西夏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兴起②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了辽(契丹)(2)政权建立和统治②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①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横府辽(契丹)(2)政权建立和统治②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4辽朝——契丹族(916-1125)(3)统治政策(1)南、北面官材料一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契丹]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北面,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蕃事;又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汉人]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南面,以其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〇材料二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卷四五《百官志》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辽朝——契丹族(3)统治政策(1)南、北面官材料一其官有5辽朝——契丹族(916-1125)(2)四时捺钵

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辽史·营卫志序》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四时捺钵主要地点时间活动内容春捺钵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捺钵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七月中旬避暑、议政秋捺钵庆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钵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四时捺钵: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辽朝——契丹族(2)四时捺钵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6辽(契丹)北宋西夏2.党项族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1)兴起: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辽(契丹)北宋西夏2.党项族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7(2)政权建立和统治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元昊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2)政权建立和统治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8一、女真族的崛起1.概况: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2.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3.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二、金朝入主中原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一、女真族的崛起1.概况: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女真1、时间:2、建立者:3、都城: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会宁女真1、时间: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会宁11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女真金金灭辽、北宋1125年10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逃往南方。1125年,1127年,女真金金灭辽、北宋1125年10月,12中都临安金南宋金与南宋的对峙中都临安金南宋金与南宋的对峙13

从建立到迁都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建都史的开端。◎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课堂探究】金朝的统治者(海陵王完颜亮)为什么要将都城从上京迁至中都?①统治者自身具有远大抱负,意图统一华夏;同时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汉化改革。②金朝当时统治范围扩大,上京居东北,不便于统治。③上京地区相较于中都自然环境更恶劣。……从建立到迁都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将燕京14兵农合一:猛安谋克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凡女真民户,每300户编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兵农合一:猛安谋克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从鼎盛到衰落(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金史·章宗纪》(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从鼎盛到衰落(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16民族政权并立简表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契丹)10世纪初契丹族上京北宋汉族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兴庆12世纪初期女真族阿骨打中都南宋汉族赵构阿保机960年赵匡胤元昊金1127年临安民族政权并立简表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契丹)17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背景(1)12世纪时,蒙古草原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2)铁木真感悟到只有草原统一才能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戮。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背景(1)12世纪时,蒙古草原部落之2.概况(1)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2)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3)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铁木真2.概况(1)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2)1206年,铁木193.措施(1)行政: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2)军事:组建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3)文化:创制蒙古文字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铁木真,生于1162年,1184年前后被推为“可汗”,从此开始统一蒙古和漠北的事业。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1227年率军进攻西夏,7月,病死于六盘山。3.措施(1)行政: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促进了蒙古族的发20二、蒙古灭西夏与金蒙古灭西夏南宋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求援→金拒绝→1227年,西夏灭亡借道宋境进攻金→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灭金南北对峙过程过程二、蒙古灭西夏与金蒙古灭西夏南宋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西夏向21蒙古大汗国的扩张(地跨欧亚)蒙古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蒙古大汗国的扩张(地跨欧亚)蒙古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22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元朝的建立(1)背景: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改行汗制举措具体表现取谏汉儒“行汉法”“行仁政”“不弑杀”施行“治国安民”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实施汉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2)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元朝的建立(1)背景:1260年,忽232.元朝的统一(1)概况:①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2.元朝的统一(1)概况:24(2)影响:元朝疆域图忽必烈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影响:元朝疆域图忽必烈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25姓名:文天祥学历:南宋状元官职:丞相兼枢密使人物档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姓名:文天祥人物档案人生自古谁无死26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坚持不懈,你认为他值不值得敬佩?为什么?如何评价文天祥?(2)他在抗元斗争中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3)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1)值得。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27四、行省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2)内容中央行政军事监察枢密院御史台吏工户礼兵刑中书省六部四、行省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28元朝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元朝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29在地方行省制度行省路、府、州、县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行省制度行省路、府、州、县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最高行政机302.行省制度(1)目的:对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含义: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3)实施①中央直辖:“腹里”(山东、山西、河北)②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③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4)意义: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远2.行省制度(1)目的:对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31生活时期:元朝性别:男姓名:王二人物档案家庭住址:某某省,某某路,某某府,某某州,某某县行省制设立的影响(1)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省制度,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2)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如云南行省、辽阳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生性别姓人家庭住址:某某省,某某路,某某府,某某州,某某县行32巩固统一措施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沅陵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该县马底驿乡发现一段长约800米的古驿道,经考证建于元朝初年,距今744年。文物部门称,这见证了当时沅陵交通的发达。图为马底驿残存古驿道民居。李青松摄巩固统一措施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33统治政策(1)修筑驿道,设立驿站。(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元代急递铺令牌(2)实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3)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4)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5)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治政策(1)修筑驿道,设立驿站。(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34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1.元朝的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元朝的疆域(1)疆域四至北逾阴山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南越海表四、元朝的民族关系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1.元朝的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2)特点①元朝的版图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②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2)特点①元朝的版图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②今363.民族融合(1)回族形成: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